A | A | A

第20章 双城记的开端

小说: 海屿之约   作者:颖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海屿之约 http://www.220book.com/book/X2DW/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一节:北宁的晨光

北宁设计院的办公室位于大厦顶层,整面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都市天际线。林晚站在窗前,手里捧着陆屿寄来的第一封信。信纸还带着淡淡的海风气息:

"树屋的第一批主体结构完工了。今天有只白鹭在工地上空盘旋了很久,工人们都说是个好兆头。陈伯送来新捕的鱼,说你最爱吃清蒸的,我冻在冰箱里了。"

信的最后,附着一张速写:初具规模的树屋群落,线条虽然简单,却精准地捕捉到了建筑与自然相融的神韵。

她微笑着将信纸小心收进文件夹,转身投入工作。研究中心的工作比她想象的更具挑战性,首周就要完成三个重点课题的立项报告。

午休时,她接到陆屿的视频电话。镜头那头的他戴着安全帽,背景是忙碌的工地。

"看到吗?"他的声音带着笑意,"你设计的观景平台今天封顶了。"

镜头转动,工人们正在向她挥手致意。老工匠李师傅大声喊道:"林工,等你回来,我们给你留了最好的海景房!"

这一刻,她仿佛闻到了海风的味道,听到了浪花拍岸的声音。

第二届:海岛之夜

与此同时,望屿镇的项目建设遇到了新的挑战。

"材料供应出了问题。"施工负责人向陆屿汇报,眉头紧锁,"原本的竹木供应商突然违约,说是有个大型项目出了更高的价格。"

陆屿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工地的临时办公室里灯火通明。最终,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启用本地材料。

"记得我们小时候用的那种老竹材吗?"他在给林晚的信中写道,"我打算用它来代替进口材料。虽然强度稍差,但更环保,也更符合我们的理念。己经让陈伯联系了山里的老师傅,明天就去选材。"

这个决定意味着要重新计算结构强度,调整施工方案。那晚,陆屿在办公室工作到凌晨三点,桌上铺满了计算纸和样品。

第二天清晨,他带着样品走访了镇上的老手艺人。令人惊喜的是,这种几乎被遗忘的传统工艺不仅解决了材料问题,还成为了项目的新亮点。

第三节:意外的访客

周五傍晚,林晚刚结束一周的工作,正准备收拾行李赶最后一班快艇,海屿之约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海屿之约最新章节随便看!就接到陆屿的电话:"我在研究院楼下。"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奔到楼下,果然看见风尘仆仆的陆屿站在那里,手里还提着熟悉的保温箱。

"你怎么来了?"她又惊又喜。

"来参加明天的生态建筑研讨会。"他笑着打开保温箱,"顺便给你带了些海胆,今早刚捞的。还有你最爱吃的那个阿婆做的鱼丸。"

保温箱里整齐地放着冰块,海胆还带着海水的气息。最让她感动的是,陆屿连蘸料都细心准备好了。

那晚,在林晚的公寓里,他们一边品尝着新鲜的海鲜,一边讨论着各自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陆屿带来的实地经验,恰好解决了林晚在研究中的一个瓶颈。

"看来我们真的是最佳搭档。"林晚感慨道,夹起一个鱼丸,"这个味道,在北宁真的吃不到。"

陆屿看着她满足的表情,眼神温柔:"下次我给你多带些。快艇现在很方便,两个小时就能到。"

第西节:两地的月光

周日送走陆屿后,林晚开始整理这一周的研究资料。她发现,通过在两地之间的往返,她获得了独特的视角:既能把握学术前沿,又能紧贴实践需求。

深夜,她给陆屿回信:

"这周在研究中心讨论的生态建材课题,正好可以解决你们遇到的材料问题。我己经整理了相关资料,明天寄给你。"

"另外,我想在示范基地增设一个传统工艺展示区,让游客了解本土建筑智慧的生态价值。今天在研讨会上,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

写完信,她走到窗前。北宁的夜空难得清明,一轮明月高悬。她知道,在同一片月光下,陆屿也在为他们的共同梦想努力着。

打开手机,看到陆屿发来的照片:月光下的树屋初现雏形,温暖的灯光从窗户透出,与天上的明月交相辉映。配文是:"你设计的灯光效果,今晚第一次试亮。"

双城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每一次重逢都让彼此更加确信:这一次,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距离不再是阻隔,而成为了连接的纽带。

林晚在日历上圈出下周五的日子,开始期待下一次重逢。这一次,她要给陆屿一个惊喜——她己经联系好了专业的传统工艺记录团队,准备为望屿镇的古老建筑技艺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

第二十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X2D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海屿之约 http://www.220book.com/book/X2D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