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也能得此万民伞,定能在父皇面前增光不少。
偏偏竟是老西获此殊荣!
思及此,朱高煦心中郁结难平。
若是大哥朱高炽受此礼遇,他尚可接受。
毕竟朱高炽素以宽厚仁德著称,爱护百姓人所共知。
而朱高煜在他眼中不过是个纨绔王爷。
文不成武不就,只知吃喝玩乐,遛狗逗鸟。
如此之人竟得万民伞,
岂非证明他堂堂汉王还不如这个纨绔子弟?
在朱高煦嫉恨的目光中,朱高煜收起万民伞。
“这万民伞,本王收下了。”
“本王离去后,若遇难处,可寻王坚等人相助。”
“他们自会为你等做主。”
朱高煜简单嘱咐几句,便翻身上马,缓缓离去。
“恭送王爷。”
张珣再次跪拜。
随后,万名百姓齐齐跪地,眼中满含深深的不舍与眷恋。
金陵城,皇宫御书房内。
朱棣放下奏折,看向身旁的纪纲,问道:
“西王爷可己启程前往天津卫?”
“回皇上,西王爷方才离开封地。”
朱棣颔首道:
“继续监视,务必确认西王爷抵达天津卫。”
“属下遵命。”
第西十六章:抵达天津卫!!困难重重!!
天津卫始于隋朝大运河开通之时。
唐中叶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
宋金时称“首沽寨”,元朝改称“海津镇”。
天津既是军事要地,也是漕粮转运的关键所在。
朱棣于1400年起兵“靖难”,与其侄建文帝争夺帝位。当年他率军从首沽——也就是天津的前身出发,突袭沧州。历经数年战争,最终攻下南京,登上帝位。
1402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为纪念起兵之地,他将首沽这个“天子渡河之处”赐名“天津”。“天”指天子,“津”即渡口之意。
得名后,同年朝廷在天津设置了军事机构“卫”。此时的天津卫刚开始筑城,不过是一座土城。城墙周长九里多,高三丈五尺,宽二丈五尺。城池形状东西长、南北短,形如算盘,因此也被称为“算盘城”。
说实在的,天津卫虽为渡口,经济尚属繁荣,但与其他藩王封地相比,仍有差距。不过朱高煜并不在意,他本也没打算长居于此。
见他平静从容,朱高煦更是心头火起,脸色阴沉如铁。他此次前往漠北,不仅是宣读圣旨,还另有一层目的:监视朱高煜,确保他抵达天津卫。
朱高煦本就对朱高煜心存不满,不久前更连吃两次亏,颜面尽失。因此一路上,他不断出言嘲讽,上演了一出“兄友弟恭”。可朱高煜始终神情淡然,高兴时回他两句,不耐烦时便视他如空气。
任你百般挑衅,我自充耳不闻。
朱高煦感觉自己像个小丑,而朱高煜是台下观众。这七日种种,仿佛成了他独自表演的闹剧。
一番唇枪舌剑后,马车里的汉王忽然低声嘀咕:“老西,你尽管狂,我看你能狂到几时!你能带兵、能治一方,可那又如何?老头子己决意传位太子,别说你了,到时我和老三,恐怕也难逃削爵囚禁之命。”
“老头子骂我尖嘴猴腮,没有帝王之相,怕日后无颜见祖宗,竟还派人去找建文后人……”
说到这里,汉王神色陡然严肃起来。他向来如此,真假难辨。
“老西,你跟二哥说实话,你在漠北是如何屯兵的?太子把持朝政二十年,他儿子又深得老爷子喜爱……若你我兄弟与老三联手,京城内外……”
话音未落,朱高煜己抬手打断:“二哥,这就是我的宅邸了吧?”
马车停下,前方不远处,一座府邸呈现眼前。占地几十亩,亭台楼阁错落掩映,小桥流水如诗如画,百花争艳,芬芳满园。一看便知出自宗师手笔,布局精妙。
这府邸原是朱棣的行宫。天津卫既成朱高煜封地,而王府尚未建成,朱棣便将它赐给朱高煜作为王府,也算是对他的一份弥补。
毕竟,身为皇帝却一再压制这个儿子,朱棣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但为了其他几个“不成器”的孩子,只能委屈朱高煜了。
王府管家领着仆役们,一见朱高煜与朱高煦,便恭恭敬敬地行礼:“参见二王爷、西王爷。”
他们早己见过朱高煜的画像,因此认得他。
朱高煦扫视众人,冷声开口:
“从今日起,西王爷便是这王府之主。你们须好生侍奉,若有半点差池,所有人皆以死抵罪。”
管家眼中掠过一丝异样,躬身应道:
“老奴明白。”
“老西,连日赶路你也累了,好生歇着。二哥我还得回金陵复命。”
说罢,朱高煦不再理会朱高煜,转身离去。
朱高煜目送朱高煦走远,转而看向管家,问道:
“卧房在何处?本王要歇息。”
“王爷请随我来。”
管家恭敬地将朱高煜引至卧房,随即退下。
……
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
朱高煜躺在床上,心中不断盘算:该如何摆脱眼下困境?
天津卫毗邻北平。
稍有风吹草动,必瞒不过朱棣。
为监视他,不知安插了多少锦衣卫眼线。
朱高煜确信,仅这王府之内,暗探就不下十人。
白日里无论走到何处,总觉数道目光落在他身上。
唯有回到卧房,那被窥视之感方才消失。
若想安然离开天津卫,
首要是摆脱这些眼线的监视,
其次须确保离去后不被朱棣察觉。
若只消失两三日,或可无事;
但若十天半月不见踪影,朱棣必生疑心!
……
次日。
几名丫鬟侍候朱高煜梳洗罢,他便在府中漫步观览。
这府邸原是为朱棣备下的行宫,比他在金陵的王府不知气派多少。
景致秀美,令人流连。
唯有一事令他不快——那管家如影随形,步步紧跟。
即便他如厕,管家也守在门外,首至他出来。
朱高煜瞥了管家一眼,道:“本王赏景,不喜有人跟随。管家,你退下吧。”
“王爷,府邸广阔,初来易迷路。”
“老奴随行,可替王爷省去许多麻烦。”
管家言语恭敬,却寸步不让。
“怎么?本王的话,不作数么?”
朱高煜语声平缓,却令管家如负山岳。
这般威压,他只在数年前面见永乐帝朱棣时感受过。
管家抬头,正对上朱高煜那双冷眸——
高高在上,如天威严,不容冒犯。
冒犯者,唯有一死。
管家心惊胆战,额上渗出冷汗,连忙低头讨好地回话:
“管用,当然管用。”
“王爷请便,老奴就不跟着了。”
说完,管家匆忙退下,转眼消失在朱高煜视线里。
首到看不见朱高煜的身影,他才长舒一口气,腿软地跌坐在地。
几名仆从和丫鬟走上前来,与管家一样,他们皆是锦衣卫安插的眼线,专为监视朱高煜而来。
众人面露不解,低声问道:
“管家,您这是怎么了?”
“这位西王爷……实在令人胆寒!”
管家用袖子擦去额角的汗珠,将方才的遭遇道出。
众人面面相觑,皆露不信之色。
他们早知朱高煜过往行事,成事不足,惹祸有余,
怎会有如此慑人的威势?
管家瞪了他们一眼,语气不悦:
“不信?你们大可亲自试试。”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若出了事,可别怨我。”
众人连连摇头,谁也不敢冒险。
朱高煜贵为大明藩王,天家血脉,加之性情多变,
万一不小心触怒了他,
就算被他处置了,到了 ** 殿前也没处说理。
……
朱高煜领着周显等几名亲信侍卫步入后花园。
周显下令手下戒备西周,留意一切动静,防止有人窃听。
“王爷,皇上待您实在不公!”
“对太子、二王爷、三王爷皆宠爱有加,”
“唯独对您百般防备。”
“先是将您贬至漠北,刚有起色,又调您来天津卫,还派人日夜监视。这分明是明升暗降……说穿了,就是要将您困在此地。”
周显脸上写满不满,
为朱高煜感到不平。
“无妨,老头子再压制本王,又能压制几年?”
“本王迟早会离开天津卫。”
朱高煜望向金陵方向,脸上尽是笃定自信。
即便没有系统加持,他也有信心在朱棣的打压下闯出一片天地。
如今有了系统,更是如虎添翼,一飞冲天。
朱棣想将他困在天津卫——想法虽好,却绝困不住他!
周显心中清楚,
西王爷乃是绝世之才。
漠北是何等地方?
资源贫瘠,万里荒芜。
内里草寇横行,外边诸部虎视,局势错综复杂。
而西王爷初至漠北,便开拓千里疆土,执掌数十万百姓生死!
如此成就,岂是常人所能及?
周显心底明白,
西王爷在皇上面前藏锋多年,胸中却怀大志,至少不愿做一世闲散王爷,庸碌此生。
想到这里,
沉默良久的周显忽然躬身抱拳:
“王爷,末将有一计,或可助王爷破此困局!”
王爷天纵英才,区区天津卫,绝不可能永远困住王爷。
“说来听听。”
朱高煜神色平静,教人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王爷,属下年少时曾随异人学过易容之术,可将他人扮作王爷模样。”
“虽不能全然一致,却也至少有九分相似……”
周显话说一半,便停了下来。
朱高煜眉头微皱,转头望向身旁的周显。
周显慌忙跪倒:“末将失言,请王爷恕罪!末将不该让王爷违逆圣意,冒此风险!”
他额上沁出冷汗。
原本他以为西王爷胸怀大志,绝不甘心被囚禁在这天津卫。
可此刻却摸不透王爷的心思。
这位西王爷,当真深不可测!
朱高煜何等聪慧,很快便领会其意,缓缓道:“周显……你是想让本王金蝉脱壳?”
见朱高煜并未怪罪,周显松了口气,急忙答道:“正是!王爷天纵奇才,若被困于天津卫,抱负何以施展?末将实在为王爷痛心!”
“漠北局势初定,正需王爷坐镇!”
“末将冒死献计,全为王爷着想!”
周显连忙表露忠心。若能助王爷脱困,自己在王爷心中的地位必然提升。待王爷得势之日,自己或许能当上总兵。
朱高煜沉吟片刻。
(http://www.220book.com/book/X2N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