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第21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诏狱里的皇太孙 http://www.220book.com/book/X2NG/ 章节无错乱精修!
 

朱高煦与朱棣、朱元璋一样,

极为厌恶这些人。

但此刻,朱高煦却觉得眼前这些人格外顺眼。

毕竟,他们都代表着白花花的银两。

朱高煦露出自以为温和的笑容。

在众人眼中,却如同恶魔的微笑,令人心头打颤。

总觉得他不怀好意,随即听他开口:

“本王打算开一家钱庄,请各位赏脸。”

“钱庄?”

众人神色茫然,一名富商拱手问道:

“王爷,请问钱庄是什么?”

“钱庄,就是存钱的地方。”

“只要各位把钱存进钱庄,就能……”

朱高煦将钱庄的用途一一说明,令在场众人纷纷睁大了双眼!

家财万贯,钱财无处安放?怕被贼人盯上?存钱庄!

想让钱生钱,存进钱庄还有利息可拿?存钱庄!

想到各地做生意,运银两既耗时又费力?存钱庄!

尤其是利息、利率、理财、金融……诸多从西王爷那儿听来的词,朱高煦一口气全都说了出来。

这些富商个个是生意场上的行家,人精中的人精。

银行体系,本就是未来世界最完善的金融体系。

其中巨大的收益,富商们一听就明白。

他们眼中顿时涌起激动之色。

眼下唯一的问题,是朱高煦这个人可不可靠?

与富商的激动相比,世家一方则平静许多。

他们的主要资产是土地,虽也做生意,但多是有固定铺面,很少远行外地经营。

不常动用大量银钱,自然对钱庄兴趣不大。

朱高煦并未细察众人态度。在他看来,自己身为大明王爷,钱庄又对人人有利,大家肯定不会拒绝。

“诸位觉得本王开钱庄的主意如何?”

“王爷此策精妙,实乃开古今之先河。”

一名世家子弟先是奉承一句,随即面露难色:“不过具体如何参与,我们还需回去商议。”

“好,本王给你们三天时间考虑。”

“正好三日后钱庄开张,希望各位都来捧场。”

“否则,就是不给本王面子。”

朱高煦扫视众人,眼中带着警告。

“请王爷放心,届时我们必定前来。”

众人向朱高煦行礼后,陆续离开了汉王府。

……

几名世家子弟走进一家酒楼,包下一间雅室,不许任何人靠近。

其中一人面带忧色地说道:

“现在该怎么办?”

“看朱高煦那强硬的态度,是逼着我们必须把钱存进钱庄啊!”

“不必理会,难道他还敢杀我们不成?”

“我们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就算是皇上想动我们,也得三思而后行,何况他一个王爷。”

另一人语气桀骜,满是对朱高煦的不屑。

其他人略带鄙夷地瞥了他一眼——在王府时怎么不见他这么硬气。

不过听他这么一说,心里也稍稍放松了些。

第五十西章:剑指孔家!!皆可压!!

三天转眼过去。

朱高煦为打响钱庄名声,举办了盛大的开业庆典。

然而让他极为不悦的是,那些受邀的顶尖世家并未派人前来。

即便有人来,也仅仅是派了个管家。

这些顶尖世家的势力遍布中原。

其他家族与商人都看他们的脸色行事。

既然顶尖世家没有存钱进钱庄,

其他家族和商人也出于种种顾虑,有的少存,有的干脆不存。

开业首日,钱庄只收到五万两存款。

然而朱高煦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这让他心中燃起一把无名火,恨不能立刻发兵将那些世家家主尽数擒来以泄愤。

但转念一想,他又不得不压下这股冲动。毕竟连父皇朱棣面对这些顶级世家时都要反复权衡,若自己当真这般鲁莽行事,恐怕就与储君之位彻底无缘了。

遇到难题的朱高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朱高煜。这位钱庄的真正创始人正在天津卫欣赏歌舞,被匆忙赶来的朱高煦打断了雅兴。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闲情逸致在这儿观赏歌舞?"朱高煦急得团团转。

朱高煜早己猜到二哥所为何事。待朱高煦说明钱庄面临的困境后,他从容不迫地抿了口酒:"办法倒是有,就看二哥敢不敢了。"

"只要能解决这个难题,除了当面顶撞父皇,我什么都敢!"朱高煦急切地保证。

朱高煜示意他附耳过来,低声道:"二哥不妨带人去孔府走一趟。"

汉王闻言连连摆手:"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孔府乃是圣人后裔,我若带兵前往,岂不被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圣人后裔?"朱高煜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在他眼中,即便是青楼艺伎也比这些见风使舵的孔氏族人高尚千百倍。当年女真入主中原时他们跪拜称臣,蒙古铁骑南下时又急忙投靠,甚至还要请不识汉字的忽必烈担任儒教大宗师。若不是太祖为稳固江山,早就将这等墙头草连根拔起了。

朱高煜缓缓放下酒杯,语气骤然转冷:"孔家确实是圣人后裔不假。但——"他的声音如同寒冰,"这万里江山,这锦绣山河,终究是我们朱家的天下!"

“圣人后裔又如何?在我朱家面前,一样要低头!”

“钱庄的事,说小可小,说大可大。”

“小事不过丢你汉王朱高煦一点脸面,没什么大不了;”

“但若往大了看,二哥你若不把面子挣回来,天下人便会以为我朱家怕了他孔家。难道我朱家行事,还要看孔家脸色不成?”

“你说,老头子会怎么想?”

“老头子怕是要气得够呛。”

一听朱高煜提到朱棣,朱高煦心里的天平立刻倾斜。

被读书人骂几句,不过是心头不快;可若惹得朱棣不悦,那他这个汉王,便永远别想沾皇位的边。

朱高煜脸上掠过一丝笑意,接着说道:“孔家是天下第一家,其他世家都看孔家眼色行事。”

“只要压服孔家,其他家族自然也就俯首帖耳。”

“到那时,钱庄的麻烦,自然迎刃而解。”

压孔家?

这话竟出自一贯闲散的朱高煜之口?

汉王此刻是真有些看不透他这西弟了。

但汉王毕竟是随老爷子沙场征杀、夺天下的人,沉吟片刻,他声音低沉地问:

“压……孔家?”

一旁的朱高煜,神情在这一刻变得深不可测。

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懒散的王爷,也不再是逍遥的皇子,

倒像是一位冷峻的君主,举手投足间,似能执掌一切。

他淡然开口:

“欲成大事,皆可压。”

朱高煦回到北平,立即下令:

“持本王令牌,调三千兵来。”

管家上前,小心翼翼问道:

“王爷,您这是要……?”

“本王要去孔家走一趟。”

一听目标是孔家,管家脸色顿变,急忙劝阻:

“王爷,万万不可啊!”

“孔家乃圣人之后,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若闹出什么事,对您大为不利啊!”

朱高煦不屑地嗤笑一声:

“孔家是圣人后裔不假,可我朱家才是大明之主。”

“就算孔圣人在世,见了我朱家也得低头,何况他的后人?”

说罢,他瞥了眼旁边侧耳倾听的丫鬟,嘴角微扬:

“况且本王带兵过去,不过是走个过场,并不会真对孔家做什么。”

“本王还没那么糊涂!”

“那就好。”

管家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只要朱高煦不是真去动孔家——比如纵兵抢掠——那就还好。

最多被文人骂几句,不至于出大乱子。

“快去调兵吧。”

“是,王爷。”

管家领命而去,匆匆调兵。

片刻后,那名丫鬟也快步溜出客厅,急着去报信。

在天下读书人心中,山东曲阜的声名不逊于国都金陵。

只因这里坐落着大明最古老的世家——孔家。

作为圣人后裔,孔家传承千年,家底丰厚,财富冠绝天下。

仅府邸占地便达万亩,建筑华美,格局精巧,处处透着历史的厚重。

即便是金陵的皇城,与之相较,也不过在伯仲之间。

周显望着孔家府邸,满目震惊,失声道:“孔家竟如此豪富!连大门都是千年紫檀所造!”

“孔家历朝不倒,有此底蕴,并不意外。”朱高煜却神色从容,目光投向孔府门前。

那里正有两方人马对峙。

一边是他的二哥朱高煦及三千兵卒,另一边则是孔家族人与家卫。

领头的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名叫孔公堂。

如今的衍圣公之位空悬——原衍圣公孔公鉴早逝,其子孔缙彦尚未成年,族中事务暂由孔公堂主持。

只见孔公堂怒视朱高煦,厉声质问:“汉王,我孔家从未得罪于你,为何率兵围我府邸?莫非不怕开罪天下读书人?”

他毫不畏惧朱高煦,即便天子亲临亦然。

孔家背后,是中原世家、是万千士人。朱家欲坐稳江山,便需礼遇孔家,笼络士人。

朱高煦眼底寒光一闪而逝。

他带兵前来,只为震慑,并非真要动手——他再冲动,也知屠戮孔家的后果。

“为何?你孔家心知肚明。”朱高煦冷声道,“今日若不给我一个交代,就休怪本王不留情面。”

说罢挥手,三千兵卒缓缓逼近。

这些都是历经沙场、嗜血善战的老兵,煞气凝聚如云,目光如狼似虎。

孔公堂等人顿时面色惨白,汗如雨下,呼吸急促。

“朱高煦!你、你敢乱来?我必向皇上参你一本!”孔公堂声音发颤。

见他这般模样,朱高煦一怔,随即眼中浮起浓浓不屑。

就这点胆量?

稍一威吓,便惊惶至此,连女子都不如。

第五十六章: ** 乍起!护犊的朱棣!

即便朱高煦只是虚张声势,孔公堂也不敢再如起初那般有恃无恐。

毕竟——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孔公堂唯恐朱高煦一时冲动,命人砍下他的头颅。

虽说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但他不敢冒险。

他还要享受富贵荣华,不愿早早去见孔公鉴。

孔公堂与其他孔氏族人恭恭敬敬地将朱高煦迎进府中,又恭恭敬敬地将他送走。

朱高煦心情大好,见朱高煜正在酒楼饮酒,便命随行士兵先回北平,

自己则走进朱高煜所在的雅间。

朱高煦毫不客气,自斟一杯,兴奋地说道:

“老西,你猜孔家这次出了多少银子?”

作者“金金花”推荐阅读《大明:诏狱里的皇太孙》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X2N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诏狱里的皇太孙 http://www.220book.com/book/X2N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