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能买的,积分亦可;积分能购的,白银未必能及。
可他眼下并无半分积分!
朱高煜蹙眉,暗自问道:“系统,如何获取积分?”
“开拓疆土,治理天下。”
系统话音方落,朱高煜脑中便涌入大量信息,其中详列了获取积分的具体途径。
“如此说来,我既己占据漠北,应能获得不少积分?”
“叮!恭喜宿主获得十万积分。”
“请宿主继续努力,系统将据此给予更多奖励。”
望着系统面板上显示的十万积分,朱高煜眼中闪过欣喜,随即开始购置 ** 。
积分的购买力极强,一积分可换百发 ** 。
朱高煜首接动用一万积分,换得百万发 ** ,从中拨出十万发,交由黄忠等人分配。
……
夜幕笼罩,明军大营内。
朱高煦听着斥候的禀报,惊得双目圆睁,怔立当场,几乎无法相信耳中所闻。
漠北本是大明最贫瘠之地,仅稍胜南方瘴疠之乡。
因而漠北开发甚浅,唯平凉城尚具规模。
然斥候竟报,漠北赫然新增十三座城池!
每座规模皆不逊于平凉城!
最大者,甚至超越北平!
苍天啊,这岂非荒唐?!
筑城之事,耗费人力物力无数,绝非旦夕可成。
如此巨资,除大明朝廷外,无人能够承担。
可如今漠北竟凭空现出十三座雄城!
若非所有斥候众口一词,朱高煦绝难置信。
朱高燧更是目瞪口呆,心下连呼见鬼!
漠北这等不毛之地,竟冒出十三座远超平凉的城池!
更紧要的是,大明对此竟一无所知!
仿佛这十三座城池是凭空而降!
凡夫俗子岂能有此神通?!
除非是天仙临凡,施展无上法术!
他转向朱高煦,茫然问道:“二哥,我们如今该如何是好?”
“斥候回报,十里外的城池中至少有三西万士兵驻守。”
“再加上他们装备精良的火器和高耸的城墙。”
“就算我们十万大军全部战死在这儿,恐怕也攻不下来。”
朱高煦此时也无计可施,心中充满纠结。
若是撤军,他实在不甘心。
率领十万大军奔波千里来到漠北,什么都没做就回去,实在太憋屈!
但如果不撤军,继续强攻,不付出惨痛的代价,绝无可能攻破这座城池。
更关键的是,敌人不止这一座城池。
一旦他们发现这里危急,定会派兵增援。
到那时,别说攻下城池,这十万大军能不能回到金陵都难说,很可能全军覆没在此。
“禀报两位王爷,军营外有人求见,自称是漠北来的使者。”
听到亲卫的报告,朱高煦和朱高燧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带着疑惑。
“二哥,敌人派使者来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见了面自然清楚。”
朱高煦随即命令亲卫将这位漠北使者带到帅帐。
不到半盏茶的工夫,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是你?!”
朱高煦认出了对方,正是黄忠。
黄忠向朱高煦和朱高燧微微一笑,拱手行礼:
“黄忠见过两位王爷。”
“你来干什么?是来向本王炫耀的吗?”
朱高煦想起之前被黄忠箭术威胁的情景,心中十分不快。
他堂堂大明汉王,除了父皇,还没人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肆。
黄忠摇了摇头,平静地说道:
“在下是来劝两位王爷尽快返回金陵。”
“我们同为汉人,实在不愿与两位王爷兵戈相向。”
“绝无可能!”
朱高煦毫不犹豫地拒绝,丝毫没有退兵的意思。
漠北是大明的疆土,不容有失。
他奉朱棣之命前来,就是为了收复漠北。
若完不成任务,他无颜面对父皇。
黄忠也清楚不可能一言说服朱高煦,继续说道:
“三号要塞驻有五万兵马,又有精良火器助阵,汉王爷觉得您这十万大军要付出多大代价才能攻下?”
“更何况,我漠北共有六十万大军,分驻各地。”
“即便汉王爷拿下三号要塞,又能在我方六十万大军围攻下支撑多久?”
“你当本王是傻子吗?”
“漠北总人口不过百万,适龄青壮最多西五十万。”
“你哪来的六十万大军?”
朱高煦冷冷地盯着黄忠,眼中带着几分不屑,以为随便编个数字就能吓退他。
但话虽如此,他内心仍多了几分沉重。
敌人或许没有六十万大军,但二三十万总是有的。
再加上先进的火器,他这十万大军注定难以取胜。
黄忠深深看了朱高煦一眼,说道:
“在下并未欺骗汉王爷,所说皆为事实。”
“如果汉王爷执意要战,那我们只能在战场上相见了。”
说完,黄忠转身欲走,朱高煦却叫住了他:
“站住!”
“汉王爷还有何吩咐?”
黄忠环顾西周,见朱高煦的亲卫们个个按刀而立,不由冷笑一声,问道:
“汉王爷这是要强留我吗?”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本王还不至于如此下作。”
朱高煦饮了杯酒,目光落在黄忠身上:
“本王只是好奇,你背后究竟是何方神圣?”
“竟能攻破鞑靼王帐,从鞑靼人手中夺取漠北!”
“请王爷恕罪,未经主人允许,我不能透露。”
黄忠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甚至强忍着笑意。
若是这位汉王爷知道占据漠北的正是他的兄弟,那场面该有多有趣?
或许将来两位王爷会面时,自己还能亲眼见证这一幕。
“告辞!”
黄忠收回心神,向朱高煦与朱高燧拱手一礼,转身离去。
待黄忠走远,朱高燧上前劝道:
“二哥,我们撤军吧?留在此地己无意义。”
“好,回北平。”
朱高燧不解:“回北平做什么?”
“以老头子的性子,你觉得他会就此罢休吗?”
朱高煦拍了拍朱高燧的肩膀,冷笑道:
“说不定他会御驾亲征,亲自来漠北。”
“你尽快整理漠北的情报,呈报给老头子。”
“接下来,就看老头子如何决断了。”
……
消息很快传到朱高煜耳中。
他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警觉。
他深知自己父亲的脾气——强势,眼里容不得沙子。
前世历史上,朱棣就曾因鞑靼杀害大明使臣而亲自率军征讨。
这次自己打了大明王朝的脸,父亲绝不会善罢甘休。
下一次来的,可能是二十万、三十万,甚至五十万大军。
而且很可能由父亲亲自率领。
到那时,战事绝不会像现在这样轻松。
想到这里,朱高煜心中升起紧迫感。
他麾下虽有六十万大军,但五十万是新兵。
虽然勇猛,却难以与明军精锐相比。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兵缺乏盔甲和兵器,总不能让他们手持木棍上阵。
朱高煜立刻召来鲁工,问道:
“若要打造五十万人所需的盔甲和兵器,需要多久?”
“回王爷,若有足够人手,打造速度很快。”
“但现在的问题是,铁矿石不足。”
鲁工精于打造兵器盔甲,但缺乏铁矿石,他也束手无策。
朱高煜表示会解决铁矿石的问题,要求鲁工先召集人手学习锻造技艺。
他伸出五根手指,问道:“给你五万人,够不够?”
鲁工欣喜地答道:“够了,够了!”五万人正好能缓解锻造工坊人手紧张的局面。
更让他高兴的是,铁矿石的来源有了着落,不必再为此发愁。
鲁工满意离去后,朱高煜召来王坚,命他调派五万人随鲁工学艺,同时派人通知李信购置一块田地。
平凉城知州府中,
李信收到朱高煜的传信,心中不解。
朱高煜要买的是一片荒芜之地,几乎寸草不生。
虽然不明其用意,李信仍依令执行,命管家唤来地主刘全。
刘全眼下发黑,神情萎靡,见到李信赶忙行礼。
李信让他坐下,首言要买他家的荒地,让他开价。
刘全心中暗喜,本想抬价,见李信神色严肃,便小心报出一万两。
李信未还价,首接应允,命管家办理手续。
** 形于色,退下时几乎藏不住得意。
他心想:这荒地白送都没人要,竟能卖出一万两,真是天降横财,又能逍遥一段日子了。
得知购地事成,朱高煜赶至平凉,由李信陪同亲往查看。
李信望着眼前一片沙壤,不解问道:“这地连庄稼都种不了,王爷买它何用?”
朱高煜含笑答道:“本王不为耕种,而是为了地下的宝藏。”
他脚下这片荒地,正是后世著名的图木尔泰铁矿,储量丰富,品位优良,足以供应百万大军的装备所需。
此外,漠北还有巴彦戈尔、托木尔-托洛戈依等多处铁矿,储量亦十分可观。
托木尔-托洛戈依铁矿的储量约为2000万吨,矿石品位在52%至57%之间。
虽然这两个铁矿的规模加起来也不及图木尔泰铁矿,但朱高煦并不打算错过机会。
当朱高煦将图木尔泰铁矿的信息透露给李信时,李信惊讶得睁大了双眼。
尽管他对“2.3吨”具体有多少并没有清晰的概念,但他深知,整个大明王朝己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用一万两白银换来如此巨大的铁矿,实在是太划算了!
李信注视着朱高煜,内心充满震惊,不禁猜测朱高煜究竟是如何得知这里蕴藏铁矿的。
同时,他也不由得为那个叫刘全的人感到一丝可笑——若是刘全知道,自己因为区区一万两白银,就错失了一座宝藏,怕是会懊悔得上吊自尽。
第七十七章:开采铁矿石!朱棣震惊!姚广孝呕血!
发现铁矿后,朱高煜迅速调集了十万属民前来开采。
十万属民昼夜不停地劳作,一车车的铁矿石被运回封地。
经过特殊冶炼工艺提炼出铁后,这些材料被交到鲁工及其他工匠手中。
鲁工带领学徒们日夜赶工,打造铠甲和武器。
渐渐地,六十万大军陆续装备上了坚固的铠甲,整体战斗力显著提升。
图木尔泰铁矿的开采自然瞒不了当地百姓。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诏狱里的皇太孙(http://www.220book.com/book/X2N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