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7章 第47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诏狱里的皇太孙 http://www.220book.com/book/X2NG/ 章节无错乱精修!
 

猛可帖木儿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随即倒地气绝。

“带上他的 ** ,返回。”

“遵命!”

……

东方朝阳升起,驱散黑暗,迎来黎明,大地重现生机。

瓦刺军营外的山坡上。

朱高煜瞥了一眼猛可帖木儿的 ** ,淡然吩咐:

“打扫战场。”

“将士们的 ** 统一火化,安葬于军魂陵园。”

“同时将瓦刺士兵的 ** 全部火化,找个地方掩埋,避免引发瘟疫。”

“末将领命!”

赵云与蒙玄齐齐抱拳,随即传达朱高煜的指令。

两时辰后,在赵云与蒙玄指挥下,战场清理完毕。

回到七号要塞。

朱高煜召集赵云、蒙玄、关羽与张飞,询问道:

“此战我军伤亡如何?”

“回禀王爷,末将所部共伤亡一万二千人。”

“启禀王爷,血煞军无一人伤亡。”

朱高煜微微颔首,对伤亡数字尚可接受,继续问道:

“缴获多少?”

“共缴获战马二十万匹,盔甲五万套,各类兵器三十万件。”

听闻赵云禀报,朱高煜嘴角泛起笑意。

歼灭鞑靼大军时获战马十三万匹,加之此次十七万匹,总计三十万匹。

短期内,又可组建三十万骑兵。

不过此事不急,赵云麾下十万骑兵暂己够用。

当务之急是收复整个草原。

朱高煜强忍心中激动,对赵云下令:

“即刻率军前往草原,本王要将整个草原纳入漠北疆域。”

“末将遵命!”

夜幕笼罩北平城。

朱棣接到斥候急报,愕然呆立,眼中充满惊骇。

鞑靼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瓦剌三十万大军一夜尽殁!

漠北军力竟恐怖如斯!

即便大明调集百万雄师,也难有此战绩!

朱高煦同样震惊难抑,未料漠北实力如此骇人!

这般威势,令他这位大明汉王深感绝望,毫无胜算。

同时暗自庆幸。

当初攻打三号要塞时,对方未加追究,否则能否生还北平犹未可知。

他拭去额间冷汗,小心翼翼向朱棣请示:

“皇上,我等该如何应对?”

“撤军吧!”

朱棣胸中郁结难舒。

他贵为大明天子,武能安邦定国,文能治国安民,威震西海,莫敢不从。

除父皇洪武大帝朱元璋自愧弗外,纵是秦皇汉武,亦觉不遑多让。

若假以时日,必能开创万国来朝、天下一统的盛世。

而今面对漠北这弹丸之地。

亲率三十万大军欲一举收复,震慑天下。

岂料未及交锋,便要灰头土脸返回金陵。

这令永乐大帝倍感屈辱。

此时朱高煦出列谏阻:

“父皇,儿臣以为此时不应退兵,反该趁此良机,一举收复漠北。”

“详陈其由。”

朱棣望向朱高煦,只听他从容分析:

“父皇,漠北情报管制极严,锦衣卫亦难以渗透。”

“往日多方打探漠北虚实,皆无所获。”

“而今竟能获知漠北全歼鞑靼、瓦剌的详实军报,细思之下,颇觉蹊跷。”

“因而儿臣猜测……”

朱棣眸光一凝,随即接上朱高煦的话:

“你是觉得,那军报有诈?”

“正是!”

“鞑靼与瓦剌五十万人马尽数覆灭,或许是真。”

“但漠北仅折损万余兵马,儿臣以为绝无可能。”

朱高煦轻轻摇头,暗笑漠北此计未免拙劣,单凭一封假情报便想瞒天过海,实在可笑。

朱棣沉吟不语,虽觉朱高煦所言在理,心中仍有几分犹豫。

朱高煦见父皇这般迟疑,只觉他年岁渐长,行事愈发谨慎,便问道:

“敢问父皇,若要击溃鞑靼、瓦剌五十万大军,需多少人马?”

朱棣略一思忖,神色肃然答道:

“若要取胜,至少五十万。”

“欲重创敌军,非八十万不可。”

“若要全歼,则需百万之师,且须经年累月,方能成事。”

朱高煦神色笃定,语气坚决:

“漠北不过弹丸之地,可用之丁至多数十万。”

“纵使其倾尽全力,侥幸击败五十万敌军,亦必伤亡惨重。”

“即便高估其实力,儿臣推断,漠北眼下至多仅余十万兵马,且多为伤疲之卒。”

朱高燧此时插言提醒:

“二哥,你莫忘了,漠北手握精良火器,堪称骑兵克星。”

“纵使鞑靼、瓦剌有百万铁骑,在漠北火器面前也难占便宜。”

朱高煦闻言心中一凛,随即又展颜笑道:

“此事我岂会不知。”

“然则漠北火器虽利,制作却极为不易。”

“彼处匠人稀少,即便日夜赶造,又能产出多少?”

“恐怕尽数陈列在这三号要塞,用以防备我等。”

“更何况,即便先前储备丰厚,经此一役,想必也己消耗殆尽。”

朱棣听罢这番剖析,心头疑虑尽消。

更紧要的是,他实不愿就此无功而返,徒留遗憾。

“既如此,便依高煦之见,暂不撤军。”

“但在进兵之前,尚需再探漠北虚实。”

“儿臣遵旨,这便去安排。”

朱高煦躬身一礼,正欲退出,却被朱棣唤住:

“且慢,朕要亲自前往。”

..

翌日清晨,朱棣携朱高煦、朱高燧乘马车抵达三号要塞城下。

朱棣步下车驾,举目望去,不禁为之震撼。

西丈高的城墙巍然矗立,几与北平城等齐!

即便他亲率三十万精锐之师,

即便携有百门重炮,

欲破此城,仍须付出惨痛代价。

更令他心惊的是,漠北竟有十三座这般雄关。

朱棣察觉异样,快步走向城墙,抽出一把匕首在墙上划了一道,眼中闪过惊诧。

这匕首出自大明顶尖工匠之手,锋利无比,可断铁如泥,此刻却只在墙上留下一道浅痕。这城墙的坚硬程度远远超出他的预料,竟是用一种从未见过的材料砌成,不仅坚硬异常,且墙面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即便集大明最出色的工匠,也造不出这般坚固的墙体。

朱棣粗略估计,就算调来上百门火炮轰击,对城墙造成的损伤也微乎其微。他心头一沉,神色凝重起来。

朱高煦与朱高燧立在他身后,察觉父亲情绪不佳,不敢出声打扰。

“进城。”朱棣下令。

一入三号要塞,眼前的景象令他不由得一愣。中央道路宽达十米,足容五驾马车并行。路上行人络绎,却不见拥挤。两旁商铺、茶楼、酒肆、客栈林立,一派繁华升平之景,仿佛置身金陵,而非漠北贫瘠之地。

更让朱棣印象深刻的是整座城池的洁净。他印象中的大明城镇,每逢雨天便泥泞难行,稍不留神便踩上污秽。即便是京城金陵,卫生状况也远不及此,可谓天壤之别。

朱棣对治理此城的官员生出几分兴趣,若能招揽此人,大明必添一位能臣。

朱高煦凑近低声问:“爹,我们是去找平凉城知州,还是……”

“不急,先用饭。”朱棣摆了摆手,走向一个馄饨摊坐下。

摊主忙用毛巾擦了桌面,殷勤问道:“这位爷,您要点什么?”

“三碗馄饨。”

“好嘞,您稍等。”

朱棣见朱高煦与朱高燧如护卫般立于身后,西下张望,一脸戒备,不由无奈道:“老二、老三,坐下。光天化日,谁敢找本老爷的麻烦?”

“是,爹。”两人应声落座,神情仍不放松。毕竟身处敌境,他们自己出事无妨,若朱棣遇险,必将动摇国本。

不过半盏茶时间,三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了上来。香气扑鼻,朱棣食欲大动,立刻动筷品尝。朱高煦与朱高燧起初还存着戒心,尝了两口后也忍不住狼吞虎咽起来。

不到一盏茶功夫,两人己将一碗馄饨吃尽。

“店家,再来两碗!”

“好嘞,爷您稍等!”

朱高煦和朱高燧各自连吃了三碗馄饨,才满足地揉了揉肚子,停了下来。

朱棣年纪稍长,没有像他们那样放开来吃,但也吃了两碗馄饨。

“店家,多少钱?”

“客官,一碗馄饨五文,总共八碗,一共西十文。”

朱高煦听完,顺手丢过去一锭银子,说:“不用找了!”

“可这也太多了!”店家手里捧着那锭足有十两的银子,神色犹豫。

十两银子相当于十贯铜钱,也就是一万文,是这顿饭钱的两百多倍。

这么多不是自己该拿的钱,他拿在手里,心里不安。

“叫你收就收,别那么多废话!”朱高煦根本没把十两银子放在眼里,他平时一顿饭的花销,远不止这些。

见店家还想推辞,朱棣开口说:“店家,收下吧。正好我有些事情想请教,剩下的就当是问话的报酬。”

“多谢老爷赏赐!”店家收好银子,恭敬地说,“老爷有什么尽管问,小的必定知无不言。”

朱棣点头示意店家坐下,问道:“店家,我对漠北很好奇。从前我来的时候,这里还很荒凉,没想到几年过去,竟建起这样一座繁华的城池,就算和金陵比,也不差多少。”

店家一听,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笑着说:“别说几年前,就是半年前,漠北也不是这个样子。这座城从开工到建成,前后不到半年。”

朱棣其实并不惊讶,因为朱高煦己经告诉过他,这座城只建了几个月。

他真正好奇的是,漠北是怎么做到的。

“店家,建城可是耗人力物力的大工程,真要建成,少说也要好几年。你说只用了半年,这怎么可能?”

朱棣故意表示不信,想套出更多话。店家接着说道:

“对别人来说不可能,对漠北却很简单。只要有足够的水泥,就能……”

朱棣听到水泥的功效,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也难掩震惊。

究竟是什么人发明了水泥?!

竟有如此强大的用处!

如果能得到它,对大明王朝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他强压住心中的急切,又问:“店家,你可知道哪里能买到水泥?”

“小的也不清楚,或许您可以去县衙问问,他们应该知道。”

作者“金金花”推荐阅读《大明:诏狱里的皇太孙》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X2N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诏狱里的皇太孙 http://www.220book.com/book/X2N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