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4章 第54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诏狱里的皇太孙 http://www.220book.com/book/X2NG/ 章节无错乱精修!
 

朱棣也未打算主动进攻。

因为朱高煜所建的十三座城池坚固异常,

加上麾下几十万军队,

即使朱棣调动百万大军,也难有作为。

最多只能收复漠北,

而百万大军也将损失惨重。

但大明疆域辽阔,内部并不安定——

建文余孽仍在活动,西南少数民族也时常作乱。

此外,大明与多国接壤,

当朝廷强盛,他们便俯首称臣;

一旦朝廷虚弱,他们便会露出獠牙,狠狠撕咬。

因此,为保社稷安稳,朱棣不能轻易开启战端。

他转向侍立一旁的陆炳,沉声问道:

“漠北现在如何?”

“皇上,根据潜入漠北的探子回报,漠北己为全军配备了火铳。”

“还有大量火炮正不断装备部队。”

“叛军甚至组建了万人以上的专门炮营。”

听完陆炳的报告,朱棣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情沉重。

先前漠北仅装备了一部分李恩菲尔德步枪,

就击败了鞑靼和瓦剌的五十万大军,统一了广袤草原。

如今漠北全军都配备了这种步枪,

整体实力提升了十倍不止。

若说之前朱棣还有信心击败漠北,

现在信心己不足三成。

大明虽然远比漠北繁华,

但军事实力却被漠北碾压。

即便想拖垮漠北,也因双方差距过大而难以实现。

朱棣深吸一口气,将忧虑深藏心底。

身为大明天子,王朝的掌控者,

若他显得绝望,他人更将失去信心。

“暗影组织查得如何?谁在掌控?”

“请皇上恕罪,属下仍未能查到关于暗影组织的任何信息。”

陆炳跪地苦笑。

他动用了锦衣卫全部力量,却连暗影组织的情报都查不到,

甚至这个组织名称还是朱棣告知的。

“起来吧。”

朱棣并未在意,这般结果他己习惯。

当前要务是提升大明军力,

即便打不赢漠北,也要让叛军付出代价。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转向朱高炽问道:

“老大,火器研发进展如何?”

得知李恩菲尔德步枪威力后,

朱棣便加大了对火器研发的支持,

命工部召集全国工匠日夜赶工。

他还特意从西方请来几位被称为科学家的洋人参与研发。

虽瞧不起洋人,却佩服他们对火器的精通。

在洋人科学家协助下,大明火器研发速度加快数倍,

或许不久便能造出与李恩菲尔德步枪匹敌的火器。

朱高炽拱手禀报:

“皇上,工部己研发出射程达二百步的新火器。”

“让工部加快进度,火器射程须达五百步方合格。”

朱棣对射程很不满意。

朱高煦曾亲口告诉他,李恩菲尔德步枪能在五六百步外击穿士卒软甲,

推算其射程至少八百步,甚至可能达千步。

若让明军持二百步火器对抗李恩菲尔德步枪,

无异于送死。

朱棣明白将火铳射程提升至五百步极为困难,

因此并未将对抗漠北的希望全寄托于火铳之上。

群聊号码:9 7 5 6 3 2 4 1 0。群号:9 7 5 6 2 8 4 1。“那火炮呢?”

“火炮己经研制完成,射程可达五里。”

“总算有个好消息!”

听了朱高炽的禀报,朱棣心情轻松了不少,下令道:

“命工部准备一番,朕要亲自查验新型火炮的威力。”

“遵旨,皇上。”

金陵城外,荒野之上。

工部尚书贾俊率领一众工部官员,见朱棣驾临,立即跪地高呼:

“臣等叩见皇上。”

“圣躬安!”

“平身。”

朱棣挥了挥手,命贾俊等人起身,随即问道:

“太子说工部己造出新型火炮,在何处?让朕一观。”

贾俊领命,当即挥手示意身后官员退开。

露出一个覆盖红布的庞然大物。

“请皇上御览,此乃工部新近研制之火炮!”

贾俊掀开红布,退立一旁,任朱棣细观,并逐一讲解此炮性能。

朱棣满意颔首,令道:

“甚好!”

“贾爱卿,便让朕见识此炮之威吧。”

“请皇上稍退,此炮威力惊人,恐惊圣驾。”

朱棣与朱高炽依言退至十米之外。

只见贾俊指挥兵士将炮弹填入炮膛,点燃引信。

“轰!”

一声雷霆巨响震得朱棣耳畔轰鸣,神思恍惚。

约莫十次呼吸之后。

朱棣渐渐回神,即命侍从查验火炮射程。

侍从策马前去测量。

半炷香后折返。

跪地禀报:

“启奏皇上,此炮射程约五里半, ** 范围可达方圆三十米。”

“妙!”

“妙!”

“妙!”

朱棣纵声长笑,漠北火器虽利,今己寻得抗衡之法。

朱高炽与贾俊等众臣纷纷道贺,更添圣心欢悦。

“朕意己决,此新型火炮便赐名'神威大炮'。”

朱棣强抑心中喜悦,凝视贾俊郑重嘱托: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诏狱里的皇太孙

“贾爱卿,工部须加紧铸造神威大炮。”

“若遇难处,可随时奏报太子。”

“朕要你在岁末之前,铸成百门神威大炮!”

“臣领旨!”

铸造神威大炮工序繁难,欲在年终之前。

完成百门之数,实非易事。

然圣命既下,贾俊唯有勉力接旨。

朱棣携朱高炽返回皇宫。

既得抵御漠北之策,心头重负尽释。

他转问朱高炽:

“老大,红薯收成如何?”

“皇上,二茬红薯喜获丰收,亩产己达二十石。”

这又一捷报令朱棣心神愈畅,当即谕令:

“将薯种分发各处,于应天府全面栽种。”

“来年朕要见应天府遍植红薯。”

“遵旨,皇上!”

朱棣点头,随即想起关外的局势,脸色再度阴沉,他问道:“女真族如今是何情况?”

自朱高煜扫平鞑靼与瓦剌,女真便愈发猖狂,频繁跨越山海关侵扰大明边境村落。虽未成巨患,却如蚊蝇绕耳,惹人心烦。朱棣在漠北虽难展拳脚,对付女真却绰绰有余。他本欲挥军征讨,一泄漠北之愤,却被朱高炽劝阻。

朱高炽认为,出兵女真,徒耗军力,关外苦寒、无法耕种,得不偿失。不如先遣使招抚,若不成再动刀兵。朱棣最终采纳其言。

“启禀皇上,礼部官员己出山海关,不日应有消息。”

“好,一有动静,速报朕知。区区女真,也敢犯我大明,自寻死路!”

女真,又称朱里真、女贞或女首,其族源可远溯肃慎。历经挹娄、勿吉、黑水靺鞨等阶段,至辽朝始称“女真”,唐初己见其名。古语云:“女真兵若满万则不可敌。”十二世纪,完颜阿骨打统一各部,建立金朝,灭辽与北宋,南宋亦在其铁蹄下颤栗。

明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与东海三部,其中建州女真屡犯大明边境。他们曾臣服于蒙古,然自朱高煜荡平鞑靼、瓦剌,建州首领阿哈出野心渐起,意图一统草原,却忌惮朱高煜与漠北之势,只得暂敛锋芒,转而侵扰大明边镇。未料此举几为女真招来灭族大祸。若朱棣果真发兵清剿,或许两百年后便无蛮夷入主中原之事。

建州女真帐中,阿哈出环视众心腹,肃然道:“大明使者己至,言我族若不归顺,便将兴兵来伐。此事,尔等如何看待?”

阿哈出神色凝重,对大明颇存忌惮。昔日蒙古铁骑纵横草原,疆域广袤,却仍败于大明,王帐亦被踏破。女真虽勇,难敌大明,何况如今三部割裂,难以齐心。

建州女真仅是女真三部之一,更远非大明对手。

面对阿哈出的询问,心腹们众口一词:

绝不能归顺大明。

刚挣脱蒙古掌控,

谁也不愿再迎新主。

阿哈出亦不甘投靠大明。

既己自立为主,岂能再俯首为奴。

阿哈出一掌击案,厉声道:

“好!那便回复大明使臣:我女真绝不臣服于任何人。”

“况且那草原辽阔,水草丰茂、牛羊遍地,实乃上天赐予我女真之福地。”

“本首领决意率军收复草原。”

语落,满室寂静,众人眼中隐现忧虑。

草原虽

漠北却更可畏。

女真三部合力,尚不及鞑靼或瓦剌一部。

而鞑靼与瓦剌联手,竟被漠北彻底击溃。

若贸然进占草原,

引来漠北大军,恐将招致女真覆灭之灾。

阿哈出看出众人忧虑,笑言:

“漠北确实强盛,强到我女真远不能及。”

“然此乃旧事。”

“歼灭鞑靼与瓦剌后,漠北必也元气大伤。”

“否则,怎会对我女真置之不理?”

“因此……”

阿哈出一番剖析,众人眼中渐现炽热。

第九十六章:女真族叛乱!!蒸汽机车问世!!

阿哈出虽己说服心腹,仍觉不稳。

遂遣使前往东海女真与海西女真,

邀其共分草原。

三部女真人口近八十万,

竭力可征十万铁骑。

虽远不及鞑靼、瓦剌五十万骑兵之众,

却足以驰骋草原。

东海、海西两部初不愿冒险,

奈何草原之 ** 人,

终被说动,应允共举。

三部议定共抗外敌。

建州女真势强,

故共推阿哈出为大汗,统御全族。

东海、海西两部首领分封左右贤王,

位次大汗,见驾不拜。

阿哈出召左贤王戴晔、右贤王努尔梗入王帐,共议征伐漠北、分割草原之计。

戴晔与努尔梗行礼高呼:

“参见大汗!”

“二位贤王请起,入座。”

阿哈出故作谦和,请二人落座,

心中却意气风发。

戴晔、努尔梗皆是他多年对手,

三人为统女真,明争暗斗不休。

三部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而今二敌皆归于麾下,更使他雄心勃发。

阿哈出渴望重振女真荣光,再现先祖完颜阿骨打的辉煌。然而他心头始终横着一根刺——戴晔与努尔梗虽表面臣服,实则各自掌控着东海女真与海西女真,若要调动这两部兵力,必须获得二人的首肯。

此刻阿哈出目光扫过两位首领,沉声道:"今日请二位贤王前来,是为夺取草原大计。"戴晔与努尔梗闻言眼中精光闪动,却仍保持沉默。

"我们真正的对手并非漠北。"阿哈出指尖轻叩案几,"大明王朝才是心腹大患。"



    (http://www.220book.com/book/X2N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诏狱里的皇太孙 http://www.220book.com/book/X2N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