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6章 白大褂与航模遥控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时光折痕里的双向救赎 http://www.220book.com/book/X2OA/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时光折痕里的双向救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时光折痕里的双向救赎最新章节随便看!

京都大学开学第一天的晨雾里,李欣的白大褂下摆扫过医学院解剖楼的石阶。她攥着课表的手指关节发白,身后跟来的新生们窃窃私语:"看那个学妹,是不是走错片场了?中学生怎么混进解剖课?" scalpel(手术刀)在不锈钢托盘里碰撞的声响突然尖锐起来,她想起昨晚李鑫说的"把质疑当风洞测试,越吹越稳"。

与此同时,航空工程学院的流体力学课堂上,李鑫的航模遥控器从口袋滑落。"这位同学,"白发教授用教鞭敲了敲讲台,"新生报到日不允许带玩具。"哄笑声中,她蹲身捡起遥控器,外壳上"欣"字贴纸被掌心汗渍洇得模糊——这是用军用加密模块改装的信号发生器,能实时计算气流参数。

解剖课的福尔马林气味里,李欣被误认为是来送标本的护工。当她精准报出cadaver(尸体)的胸主动脉变异位置时,带教老师的镊子掉在金属盘里:"你怎么知道这个罕见案例?"她想起老院长说的"每具尸体都是活着的教材",指尖划过标本上的气压伤模拟疤痕,那是她用李鑫航模的压力传感器数据复刻的。

航模实验室的金属切割声中,李鑫被高年级生堵在风洞旁。"小屁孩别碰核心设备,"队长晃着液压扳手,"这台风机比你岁数都大。"她没说话,掏出手机调出自己设计的湍流模拟程序,屏幕上的气流轨迹与风洞实时数据重合度达98%,连设备角落里隐藏的共振点都被标红——那是她用航模遥控器的声波检测功能扫出来的。

午休时,李欣在医学院食堂被查学生证。"李欣...基础医学?"阿姨盯着照片又看看她,"你确定不是来给大学生送饭的?"隔壁桌的周明远差点喷饭,她却从容打开保温桶,里面是外婆做的桂花藕,每块都雕着解剖图谱里的神经走向。

航模队招新现场,李鑫的微型首升机突然失控。她冲过去接住坠落的模型,手指在电路板上飞快点触,十秒后首升机重新悬停,机腹投影出招生海报——那是她用航模的投影模块改的,画面里穿插着她和李欣的急救与航模合作视频。

"你真的是大一新生?"航空系系主任摘下眼镜,看着李鑫提交的《基于航模技术的飞机失压预警系统》论文,摘要页用的是她航模图纸的网格纸,公式旁画着小小的白海棠。"这上面的气压算法...你怎么想到用航模遥控器的频段?"

傍晚的解剖楼走廊,李欣被锁在标本室。她摸出李鑫给的多功能军刀,撬开老旧的门锁,刀刃在月光下映出她手腕上的军功章。当她抱着《格氏解剖学》走出时,撞见巡夜的老教授:"你怎么还在?"她举起书,内页夹着李鑫用航模碳纤维做的书签,上面刻着"每一刀都有方向"。

深夜的航模工作室,李鑫接到李欣的电话。"解剖课老师让我主讲下周的气压伤案例,"对方的声音带着笑意,"他说从没见过把航模气流图和血管分布叠着讲的学生。"她看着工作台上的新模型,机翼上刻着"误解是升空的逆风",按下了信号发射器的测试键——三公里外的医学院急救舱,仿生膜标本瓶突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与航模的频率共振。

这个初秋,京都大学的梧桐道上,白大褂与航模遥控器的碰撞声此起彼伏。李欣在解剖课上用航模的流体力学解释血液湍流,李鑫在风洞实验室用医学的解剖思路优化飞机结构。那些因年龄产生的误会,终将在他们用航模代码缝合医学图谱的过程中,化为助力升空的气流。

而当李鑫的航模在新生科技展上投影出人体血管分布图,当李欣的止血膜模型被航模的螺旋桨气流稳稳托起时,所有的质疑都变成了惊叹。他们知道,作为最小的京都学子,被误会是成长的必经航线,但只要握着彼此给的指南针与手术刀,就能在偏见的云层里,划出属于他们的、跨越时空的完美航迹。



    (http://www.220book.com/book/X2O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时光折痕里的双向救赎 http://www.220book.com/book/X2O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