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天空像被水洗过一样湛蓝高远。“归园田居”迎来了真正的丰收季,空气里都弥漫着瓜果成熟的香甜气息和泥土的芬芳,但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忙碌。
黄金瓜是重中之重。这批瓜品质极佳,是合作社今年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采收必须格外小心,不能有任何磕碰。孟婕亲自带队,大山、李叔、王叔负责采摘,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珍宝。翠花婶子、春兰嫂和秋菊嫂则组织其他妇女在新建的粮站包装车间里严阵以待,准备进行精细的分级和包装。
金瞳成了采收现场的“特邀质检员”。它会蹲在田垄边,用那双独特的金瞳审视着每一个被摘下的瓜。偶尔,它会对着某个看似完美无缺的瓜发出轻微的“嘶”声,或用爪子示意一下。大家早己习惯了它的神奇,会立刻将这个瓜单独放置,孟婕检查后,往往能发现极细微的瑕疵或内部成熟度不均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客诉风险。
“有金瞳在,咱这心里可太有底了!”李叔一边小心地剪下瓜蒂,一边乐呵呵地说。
小飞和孟小军更是忙得脚不沾地。线上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尤其是黄金瓜的预售链接一上架就被秒空。他们不仅要处理海量订单,还要协调物流,确保这些娇贵的瓜能以最快速度、最新鲜的状态送到顾客手中。粮站院子里,物流公司的冷链车每天都要来好几趟。
后山的草药试验田也迎来了小规模的首批采收。主要是紫苏、薄荷这类叶片类草药。孟婕带着几个细心的人,按照金瞳“标注”出的长势最好的植株,小心地采摘嫩叶,准备一部分晾晒制作草药茶包,一部分供给王奶奶尝试制作新的风味腌菜。
云影依旧履行着它“空中哨兵”的职责,时常在丰收的田野和忙碌的粮站上空盘旋。小白则对堆积如山的黄金瓜产生了浓厚兴趣,总想用爪子去扒拉,被孟婕严厉制止后,便悻悻地去草药田边捉蚂蚱了。大黄忠实地守在粮站门口,监督着进出的人员和车辆。哼哼在老院享受着独宠,每天被翠花婶子用最新鲜的瓜皮和菜叶喂得心满意足。
整个合作社像一台高效运转的机器,每个人各司其职,虽然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充实。第一批黄金瓜的货款陆续到账,数字可观,让大家干劲更足。
就在这一片繁忙和喜悦中,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悄然荡开。
这天,村里的小卖部老板,也是村里的“信息中转站”福贵叔,来粮站找孟五叔闲聊,顺口提了一句:“五哥,前两天有个生人开车来村里,打听事儿,看着挺气派的。”
孟五叔没太在意:“咱村现在有点名气了,来几个好奇的城里人正常。”
福贵叔压低了些声音:“不像是一般游客。那人问得挺细,问咱村最近有没有来什么外地人,特别是……受了伤的,或者记不清事的年轻人。”
这话飘进了正在旁边清点包装盒的孟婕耳中,她的心莫名地咯噔了一下,下意识地抬眼看向正在不远处默默搬运瓜筐的大山。
大山的动作似乎有瞬间的凝滞,虽然很快恢复如常,但孟婕捕捉到了他那微微绷紧的下颌线条。
孟五叔也警觉起来:“问这个干啥?什么人啊?”
福贵叔摇摇头:“不清楚,开着小轿车,说话挺客气,但感觉不是一般人。问了一圈没问出啥,就走了。”
孟五叔皱起眉头,看了看大山,又看了看孟婕,没再说什么,但眼神里多了几分深思。
这个小插曲很快被繁忙的劳作淹没,大家继续投入到热火朝天的丰收中。但孟婕心里却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结。她不动声色地观察大山,他依旧沉默寡言,埋头干活,仿佛什么都没听到。可孟婕能感觉到,他比平时更加沉默,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偶尔会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复杂情绪。
傍晚,收工后,孟婕特意留到最后,和大山一起锁粮站的门。
月色如水,洒在寂静的院子里。孟婕看着大山高大的背影,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开口:“大山,今天福贵叔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可能就是随便问问。”
大山转过身,月光下他的面容有些模糊,但眼神却格外清晰。他静静地看了孟婕几秒钟,然后缓缓摇了摇头,声音低沉而平稳:
“……没事。”
他的反应过于平静,反而让孟婕更加确信,他并非毫无触动。但他显然不愿多谈。
孟婕没有追问,只是笑了笑:“嗯,没事就好。快回去吧,累了一天了。”
两人并肩走在回小院的路上,谁都没有再说话。晚风微凉,吹动着路边的草丛,发出沙沙的声响。
孟婕心里明白,大山的身世迟早会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但那一天何时到来,以何种方式到来,都是未知。眼下,最重要的是眼前的丰收和合作社的稳定发展。
她悄悄深吸一口气,将那一丝担忧压回心底。无论如何,现在的生活是真实而美好的。而身边这个沉默却无比可靠的男人,无论他来自哪里,过去如何,此刻,他就在这里,是“归园田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就够了。至于未来的风浪,等来了再说吧。现在,他们要尽情享受这来之不易的丰收喜悦。
小书虫papa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3I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