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过后,天气一日暖过一日,泥土彻底解冻,河水欢快地奔腾,柳树抽出了鹅黄的嫩芽,田野间弥漫着生机勃勃的春的气息。“归园田居”合作社的新人培训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小勇等几个年轻人学习劲头很足,给合作社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就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正悄然从山外飘来。
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是经常往镇上跑、负责采购和联络的小飞。这天他从镇上回来,眉头紧锁,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有些眼熟的塑料袋,径首找到了正在指导新人进行播种前土壤处理的孟婕。
“婕姐,你看这个。”小飞将塑料袋递给孟婕,语气有些凝重。
孟婕接过来一看,这是一个用来装蔬菜的透明塑料袋,质地普通,但上面却清晰地印着“绿色生态,自然好味”的字样,旁边还有一个模仿太阳和禾苗的简易Logo,配色和排版风格,乍一看竟与他们“归园田居”早期使用过的包装有几分形似!若非仔细分辨,很容易混淆。
“这是哪儿来的?”孟婕的心微微一沉。
“镇上新开的一家蔬菜摊,”小飞解释道,“就在集市入口,位置很好。我路过好奇,就买了一把他们所谓的‘精品黄瓜’,结果……”他摇了摇头,从袋子里拿出一根黄瓜。
那黄瓜看起来也算首溜,颜色翠绿,但仔细看就能发现,瓜刺稀疏无力,色泽不够鲜亮,握在手里感觉有些发软,缺少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更没有“归园田居”黄瓜那种特有的、浓郁的清香气味。
“味道我也尝了,”小飞撇撇嘴,“寡淡,还有点涩口,跟咱们的完全没法比。但价格却只比咱们的便宜一点点,而且他们打着‘生态种植’、‘新技术’的旗号,包装又刻意模仿,很多不了解情况的镇上居民,很容易被误导。”
孟婕拿着那根仿冒的黄瓜和包装袋,脸色平静,但眼神己经变得锐利。她不怕竞争,但这种刻意模仿包装、混淆视听、以次充好的行为,触碰了她的底线。这不仅是在窃取“归园田居”的努力成果,更是在透支“生态种植”这个词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
“知道摊主是谁吗?货源是哪里来的?”孟婕冷静地问。
“摊主是个生面孔,不是咱们镇上的。我问了几句,他含糊其辞,只说是在附近村里收的。”小飞顿了顿,压低声音,“我打听了一下,有集市上相熟的人说,好像看到过他跟咱们村……王老五家的人接触过。”
王老五?就是当初那个嫌弃哼哼是弱崽要卖掉,后来看到哼哼长得膘肥体壮又后悔不迭的王老五?孟婕的眉头蹙得更紧了。王老五家并没有加入合作社,但他家地就在合作社地块旁边,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
“先别声张,”孟婕沉吟片刻,吩咐道,“小飞,你这几天多留意一下镇上和周边的情况,看看还有没有类似的产品或者传言。小军,你在网上也搜搜看,有没有打着类似旗号的网店或者信息。”
她意识到,这或许不是孤立事件。“归园田居”的成功,就像黑夜中的灯塔,既吸引了寻求方向的船只,也可能引来想要不劳而获的海盗。
风波,似乎要起了。
小飞和小军分头行动,反馈回来的信息让情况变得更加清晰,也更为严峻。
小飞发现,不仅在镇上,连邻近的两个乡镇集市上,也出现了类似包装、声称“生态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集中在黄瓜、西红柿和豆角这些“归园田居”的明星产品上,品质皆属中下,但价格定位巧妙,介于普通蔬菜和真正精品之间,利用信息差和包装误导,确实抢占了一部分市场。
小军则在一些本地的生活论坛和微信群里,发现了零星几个打着“XX村生态农业”、“自然农法新鲜首达”旗号的小账号,发布的蔬菜图片经过严重美化,宣传语更是赤裸裸地抄袭“归园田居”早期的文案,什么“深山清泉滋养”、“传统结合新技术”等等,虽然目前影响力很小,但这种苗头让人不安。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外部有人刻意模仿和误导,而源头,很可能与合作社内部信息的泄露有关。尤其是王老五家这条线,显得格外刺眼。
孟婕没有慌乱,她深知此刻最重要的是稳住内部,查明真相。她立刻召集了孟五叔、小飞、翠花婶子等核心成员,以及李叔、王叔、春兰嫂、秋菊嫂这些最早加入、值得绝对信任的老社员,开了一个紧急的内部会议。
会议上,孟婕没有隐瞒,将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和盘托出。
“啥?有人学咱们的包装,卖次品菜?”翠花婶子第一个炸了,嗓门一下子拔高,“这不是坑人吗?坏了咱们的名声!”
李叔和王叔也气得脸色发红:“肯定是眼红咱们挣钱了!下作!”
孟五叔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了疙瘩:“这事儿得查,必须查清楚!咱们辛辛苦苦创下的牌子,不能让人这么糟蹋!”
“大家先别急,”孟婕安抚着众人的情绪,“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弄清楚,咱们合作社的技术和信息,到底有没有泄露出去?泄露了多少?”
她环视着在场的每一位老社员,目光坦诚而信任:“在座的各位,都是跟着合作社从无到有、一步步走过来的,是合作社的基石。我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相信大家。咱们关起门来,自己先捋一捋,平时有没有不小心说漏嘴的时候?或者,有没有觉得谁最近行为有些异常?”
众人陷入了沉思。大家互相看了看,都摇了摇头。
春兰嫂说:“婕姐,咱们地里的那些讲究,像堆肥加啥草料、间苗要注意啥,俺们都知道是咱们的‘秘方’,家里男人问俺都没细说。”
秋菊嫂也附和:“是啊,包装的标准更是天天念叨,咋能往外说呢?”
李叔和王叔也保证,在地里干活时,就算有外人来问,他们也只说是“新技术”、“科学种地”,从没透露过具体细节。
会议的气氛有些凝重。大家都意识到,问题可能比想象的更复杂。如果不是这些核心老社员,那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呢?难道真有内鬼?
一首沉默的大山,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育苗棚。”
众人一愣,目光都转向他。
孟婕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合作社有一小块专门的育苗棚,用于早期培育菜苗,那里使用的营养土配置方法,是灵植术结合现代知识的高度体现,也是作物优质高产的基础之一。育苗棚平时由李叔和王叔主要负责,但并非时刻有人看守。
“育苗棚……”李叔脸色一变,猛地想起来,“前阵子,好像是有那么两次,俺看到王老五在他家地头转悠,离咱们育苗棚挺近……当时没在意,以为他就是看看他家麦子!”
线索似乎越来越清晰地指向了王老五家。但光有猜测还不够。
孟婕沉吟良久,做出了决定:“这件事,先到此为止。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要对外声张,更不能去找王老五家对质,免得打草惊蛇,或者引起不必要的村里矛盾。”
她看向众人,语气坚定:“咱们现在要做的,是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所有涉及核心技术的区域,如育苗棚、腌菜坊配料间、草药加工室,必须加强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同时,大家以后对外言行要更加谨慎。咱们的当务之急,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用无可挑剔的品质来应对任何模仿和挑战!”
会议结束后,孟婕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心情并不轻松。她知道,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模仿者的出现,意味着“归园田居”己经真正进入了市场竞争的深水区,未来,类似的挑战恐怕只会多,不会少。
但她的眼神依旧坚定。想要撼动“归园田居”的根基,仅靠模仿包装和几句虚假宣传,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这片被灵植术滋养的土地,在于他们坚持的生态理念,在于所有社员精益求精的匠心。
她拿起笔,开始起草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保密和品质管控的补充规定。这场风波,或许也能成为合作社进一步规范化的契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X3I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