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作社的带动和村民们的积极参与下,短短半个月时间,小村仿佛进行了一场悄无声息的“换装”。
首先竣工的是粮站到村口的水泥路。路面平整宽阔,再也不用担心雨天泥泞、晴天尘土。物流公司的货车现在可以首接开到粮站门口装卸货物,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社员们运送农产品也轻松了许多。孩子们最喜欢在新路上奔跑、骑车,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上空。
紧接着,村内的环境整治也初见成效。合作社购置的分类垃圾桶安放在了几个固定点位,乱堆的柴火垛被规整,堵塞的沟渠被疏通,杂草和垃圾被清理一空。村民们自发地在房前屋后开辟了小花园,移栽了从后山挖来的野花,或是种上了些常见的花草。虽然比不上城市公园的精致,却充满了乡野的盎然生机和农家特有的朴拙趣味。
孟五叔组织的卫生评比也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大家暗暗较劲,都想把自家门口收拾得最利落。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村子变得干净、整洁、有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花草的清香,不再是往日那种略显杂乱和沉闷的气息。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随着环境的改善而提升,走在路上,彼此打招呼的笑容都更加明亮了。
这天傍晚,孟婕和大山沿着新修的路漫步。夕阳的余晖将水泥路面染成温暖的橘红色,路旁新栽的野花在晚风中轻轻摇曳。
“感觉整个村子都活过来了。”孟婕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慨道。她看着身边沉默却可靠的大山,想起修路时他挥汗如雨、指挥若定的样子,想起他提出的那个切实可行的修路方案,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绝非凡人,可偏偏甘愿留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付出。
“嗯。”大山应了一声,目光扫过干净的路面和焕然一新的村舍,眼神平和。这里的一点一滴变化,都有他参与的痕迹,这种亲手创造美好的感觉,似乎也在一点点填补他记忆的空白,让他对这片土地产生更深的归属感。
几只归巢的鸟儿从头顶飞过,落在粮站的屋檐上,其中就有云影华丽的身影。小白不知从哪里钻出来,跟在两人脚边,追逐着一只萤火虫。金瞳则蹲在粮仓的屋顶,俯瞰着它的“江山”,异色瞳孔在暮色中闪烁着微光。哼哼大概己经在它的草窝里进入了梦乡。
一幅宁静、温馨、充满希望的乡村画卷,在暮色中缓缓展开。新路,新貌,新的气象。归园田居不仅改变了合作社社员的命运,也正在悄然改变着整个村庄的命运。
环境和道路的改善,带来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
从修仙界下岗后我回家种田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从修仙界下岗后我回家种田了最新章节随便看!最先感受到便利的是合作社本身。物流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下降,社员们劳作和往来更加轻松,连带着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前来送货或取货的物流司机都笑着说:“你们这路一修,我这车开着都舒坦!”
村民们更是受益良多。老人孩子出门更安全,家家户户门口干净漂亮,住着心情舒畅。这种变化也进一步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少之前观望的村民,看到合作社真真切切为大家办实事、谋福利,态度变得更加积极,甚至有人主动询问明年合作社是否还招新社员。
孟五叔和几位老辈人看着村里的变化,常常聚在一起感慨。
“活了这么大岁数,没想到咱村还能变得这么干净亮堂。”
“都是合作社带的好头啊!”
“还是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
为了庆祝修路和环境整治初步完成,也为了进一步凝聚人心,合作社决定举办一次小型的庆祝活动,就在新修好的村口路段上,搞个简单的聚餐。
傍晚,村民们自发搬来了桌椅碗筷,合作社提供了新收获的蔬菜、鸡蛋,王奶奶和春兰嫂拿出了看家本领,做了几大盆拿手好菜,孟小军甚至还弄来了一个音响,播放着欢快的歌曲。
路灯亮起,照亮了崭新的路面和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喝着、聊着,气氛热烈而融洽。孩子们在空地上追逐嬉戏,小白的身影在其中灵活穿梭,引得孩子们阵阵欢笑。金瞳没有靠近人群,而是远远地蹲在粮站屋顶,安静地看着这片喧嚣与热闹,月光洒在它身上,仿佛给它披上了一层银纱。哼哼则被特别允许在人群外围活动,它面前摆着一小盆特意为它准备的瓜果拌饭,吃得哼唧作响,无比满足。
孟婕和大山坐在一起,看着眼前这和谐的一幕。经过共同的劳动和努力,他们与这片土地、与这些村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感觉这里,越来越像家了。”孟婕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深深的满足。
大山转过头,看着她被灯光映照得格外柔和的侧脸,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映着灯火,也映着她的身影。他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水壶,给她倒了一杯温水,动作自然。
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胜过千言万语。孟婕接过水杯,指尖碰到他温热的手掌,心里像是被温水熨过一样,温暖而踏实。
这里,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用双手一点点建设起来,倾注了汗水、智慧和情感的地方。道路的延伸,环境的改善,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变化,更是他们扎根于此、心安于此的证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X3I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