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献策 江南水患之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掌中窈窈:摄政王的心尖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X4UT/ 章节无错乱精修!
 软软糯糯的白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夜探风波之后,接连几日,萧玦待在书房处理公务的时间明显延长,即便沈倾墨在一旁当值,他也大多时候沉默不语,只专注于手中的奏折,仿佛那夜窗外的人影真的只是一场幻觉。

但沈倾墨能感觉到,那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暗流并未平息。他偶尔掠过她的目光,带着一种更深沉的、复杂的审视,以及一丝被努力压抑的渴望。他在克制,也在观察。

沈倾墨并不急于打破这份僵持。她依旧每日准时到来,安静地处理分内的文书,将整理好的典籍分门别类,偶尔替他磨墨添茶,动作娴静优雅,仿佛那夜她推开窗户感受到的凉意与心潮,都未曾发生。

这日午后,书房内的气氛比往日更为凝重。萧玦面前堆积的奏折几乎要将他淹没,而他眉宇间的戾气也愈发深重。朱笔批阅间,带着一股显而易见的烦躁,甚至将一份奏折重重摔在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侍立在一旁的玄瑾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喘。

沈倾墨停下手中整理书卷的动作,抬眸望去。她虽未窥看奏折内容,但从萧玦周身散发的低气压以及这几日零碎听到的议论中,也猜到了七八分。

想必是为了江南水患之事。

前世此时,江南也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洪涝,堤坝溃决,良田被淹,灾民流离失所,情况十分严峻。朝堂之上为了治水之策与赈灾款项争论不休,效率低下,最终导致灾情扩大,民怨沸腾,甚至还引发了小规模的暴动,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才勉强平息。

而当时,刚愎自用的工部尚书采用了最为劳民伤财的“一味堵截”之法,效果甚微。反倒是后来,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疏导为主,固堤为辅”的策略,才渐渐控制了水势。只可惜,那时己错过了最佳时机。

沈倾墨记得那套治水策略的要点。前世她被困后宅,虽有心却无力。今生,既然有机会,她不能坐视不理。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是无辜的。

而且……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他看到她另一面的机会。

她沉吟片刻,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到一旁的小茶炉边,重新沏了一杯温度适中的雨前龙井,然后端着茶盏,步履轻盈地走到萧玦的书案前。

“王爷,批阅许久,喝口茶歇息片刻吧。”她的声音清越柔和,如同山间清泉,稍稍驱散了书房内凝固的空气。

萧玦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抬起头,眼底带着未散的血丝和疲惫。他看了她一眼,目光在她平静的脸上停留了一瞬,伸手接过了茶盏。

在他低头饮茶的间隙,沈倾墨的目光“无意”地扫过他刚刚摔在案上的那份奏折,恰好是江南巡抚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灾情汇报。

她轻轻“咦”了一声,声音不大,却足以引起萧玦的注意。

萧玦放下茶盏,蹙眉看她:“何事?”

沈倾墨像是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垂下眼帘,带着一丝歉然道:“臣女失仪。只是……方才无意间瞥见这奏折上所绘的江南水系图,似乎……与臣女幼时随父亲在任上,听一位老河工讲述的治理之法,有些相似之处,故而有些惊讶。”

“老河工?”萧玦凤眸微眯,眼底闪过一丝兴味。他并未怀疑她的话,沈渊确实曾在江南为官数年。“什么治理之法?”

沈倾墨做出回忆状,纤纤玉指轻轻点在奏折附图的某一处河道蜿蜒之地,声音不疾不徐:“臣女记得,那位老河工曾说,治理此类水系,堵不如疏。一味加高堤坝,犹如筑墙拦洪,水无去路,压力积聚,终有溃决之日。当效仿大禹治水之法,以疏导为主。”

她顿了顿,见萧玦听得专注,便继续道:“其一,可在河道狭窄、水流湍急之处,开辟支流,分流泄洪,减轻主干河道压力。其二,于地势低洼、易成泽国之处,深挖湖泊,修筑水库,雨季蓄水,旱季灌溉,化害为利。其三,加固堤坝固然重要,但更需在堤坝迎水坡种植柳树、芦苇等根系发达之物,以固水土,减缓水流冲刷。此三者结合,或可缓解水患。”

她言语清晰,条理分明,虽无华丽辞藻,却首指问题核心。那“堵不如疏”、“开辟支流”、“修筑水库”、“生物固堤”等观点,与此前世工部尚书提出的陈旧方案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却又合情合理,充满了智慧与远见。

萧玦原本只是随口一问,并未指望她能说出什么真知灼见。毕竟,她只是一个深闺女子。然而,随着她娓娓道来,他眼中的漫不经心逐渐被惊讶所取代,进而转为浓浓的惊艳与深思!

他执掌朝纲,深知工部那群老臣抱残守缺,提出的方案无非是加征民夫、加固堤坝的老一套,耗费巨大且效果不彰。而沈倾墨这随口道出的“三策”,看似简单,却首击要害,兼顾了泄洪、蓄水与生态固堤,思路开阔,极具可行性!

这……这真的是一个闺阁女子能想出来的?

他的目光紧紧锁住她,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她一般。眼前的女子,不仅有着令他心动的容颜,更有着一颗玲珑剔透的七窍之心!她就像一座掩藏在迷雾中的宝藏,每一次靠近,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此言……当真是一位老河工所说?”萧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需要确认。

沈倾墨坦然迎上他探究的目光,轻轻点头:“臣女不敢妄言。那时年幼,觉得有趣,便记下了。也不知是否可行,只是见王爷为此忧心,方才贸然提及,若有不当之处,还请王爷恕罪。”她将一切推给幼年记忆和一位不知名的老河工,合情合理,滴水不漏。

萧玦深深地看着她,试图从她眼中找出一丝一毫的虚假或卖弄,却只看到一片清澈的坦然。

他心中巨震。

若此策可行,不知能挽救多少生灵,节省多少国库开支!这己不仅仅是才华,而是近乎……治世之能!

他猛地站起身,在书案前踱了两步,脑海中飞速地推演着这三策的细节与可能遇到的问题,越是想,越是觉得妙不可言!

“玄瑾!”他倏然停下脚步,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属下在。”

“立刻传工部侍郎、户部尚书,还有……将府中所有关于江南水系、地理志的藏书,全部搬来!”他必须立刻验证,并完善这套策略!

“是!”玄瑾领命,迅速退下。

萧玦这才重新看向沈倾墨,目光灼灼,那里面翻涌的,不再是之前的疑虑与不安,而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

“你……”他顿了顿,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道,“很好。”

简单的两个字,却重逾千斤。

沈倾墨微微福身:“能替王爷分忧,是臣女本分。”

她垂眸,掩去眼底一丝浅浅的笑意。

她知道,她成功了。不仅是为江南百姓争取到了一线生机,更是让他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沈倾墨。

一个并非只能依附于他、需要他时刻呵护的菟丝花,而是一个足以与他并肩,甚至在某些方面能给他带来助力的存在。

阿玦,看到了吗?

我不再是前世那个懵懂无知的沈倾墨。这一世,我愿以我之力,助你安定这天下,也抚平你所有的不安。

书房内,灯火通明。一场可能席卷江南的灾难,因为一个女子“无意”的献策,悄然转向了另一个可能。而两人之间那无形的壁垒,似乎也在这一番关于家国天下的对话中,被悄然打破了一丝缝隙。

萧玦看着重新走回小书案前,继续安静整理文书的那抹倩影,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汹涌的情感。

他的窈窈,远比他想象的,更加耀眼。



    (http://www.220book.com/book/X4U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掌中窈窈:摄政王的心尖宠 http://www.220book.com/book/X4U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