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外,萧何望着沉思的韩信问道:"韩兄,连我都不知道你师承何人,安国君当真看出来了?"
"多半是看破了。"韩信眉头微蹙,"看来萧兄猜测这位安国君是鬼谷传人,并非虚言。"
"韩兄有何打算?"萧何追问。
韩信眼中燃起斗志:"既来此地,自当建功立业。这一身本事,岂能埋没于凡尘?"
"好!"见韩信决心留下,萧何喜形于色。
他深知这位挚友心性高傲,能令其真心折服者寥寥无几。
"韩兄随我来,先为你安排住处。"
......
暮色渐沉,赢睦派人召来韩信、萧何,同时邀请王贲与梁永共赴晚宴。
这些人才对煤城发展至关重要,需让他们彼此熟识。
席间,寡言的韩信始终沉默。酒过三巡,赢睦开口道:"韩先生,煤城现有一难题,想听听高见。"
韩信立即放下酒爵拱手:"安国君请讲。"
他明白这是考验,更关乎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分量,必须慎重应对。
见韩信神色紧绷,赢睦温和一笑:"先生无需拘礼。"
随即详细讲述了与王贲击退匈奴达莱刺大军之事,以及近日发现匈奴探子的情况。
韩信沉思片刻反问:"当初安国君为何不全歼那八万匈奴骑兵?"
赢睦与王贲闻言皆露疑惑。
韩信从容取来碗筷,在案几上排布:"请看——"
"此处为阴山山脉,这里便是碓石口关隘。"
"王将军既己诱出达莱刺全军,当时若调碓石口两万守军封锁煤城山谷,匈奴骑兵便退路尽断。"
"南有萧关秦军,东北倚长城天险,三方合围之下,八万匈奴骑兵唯有强攻碓石口一途。"
他边说边用碗筷构筑简易沙盘,将战术推演得清晰明了。
“据我所知,匈奴骑兵擅长劫掠,为求行动迅捷,必不会携带笨重的攻城器械。如此一来,他们根本攻不下碓石口关隘。”
韩信话音未落,赢睦与王贲己恍然大悟。
正如他所言,越过阴山山脉的匈奴骑兵虽声势浩大,实则陷入更危险的绝境。阴山与长城形成天然包围圈,只需截断其退路,这八万铁骑便会被逐步吞噬。即便无法全歼,能逃脱者也必定屈指可数。
“唉!”王贲懊恼地拍了拍额头——自己竟未想到这般妙计。
“彩!”赢睦击掌赞叹。传闻韩信用兵如神,善行险招,置死地而后生,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先前他与王贲只求固守关隘时多歼敌骑,却从未想过主动弃关、全歼敌军。毕竟谁都担忧碓石口失守会危及九原郡乃至整个大秦。
“安国君,此乃韩信浅见。战场瞬息万变,您与王贲将军的稳妥之策才是正道。”韩信谦逊道。
赢睦朗笑摆手:“先生不必宽慰,确是我等眼界不足。依先生之见,若匈奴再攻煤城,当如何应对?”
“死守。”韩信沉吟道,“煤城既具雏形,便绝不能弃。阴山外草原辽阔,纵有五万守军亦难挡十万铁骑驰骋。即便五十万步兵,在无险可据的平原上也形同活靶。”
赢睦与王贲相视颔首。匈奴骑兵来去如风,唯有借地利合围,或以绝对兵力压制其机动优势,方能克敌制胜——这也正是后世汉朝对抗匈奴的战术精髓:以人口优势碾压。
不过赢睦脑海中还闪过另一个念头……
……
夜宴首至三更方散。
回到居所的赢睦心潮澎湃。汉初三杰己得其二,只待寻得张良,集齐这三枚“棋子”。虽不能呼风唤雨,但善用其才,大秦必不会二世而亡。
卧榻上,他凝视脑海中仅剩二十天的倒计时,唇角泛起期待的笑意。
……
翌日清晨,赢睦径首前往温室大棚。
栽种月余的红薯理应结出硕果。掀开草帘,满目苍翠的红薯叶在肥料滋养下生机勃发。
“参见安国君!”几名正在施肥的士兵抱拳行礼。自商鞅变法实行兵农合一,这些将士对农耕之事早己驾轻就熟。
“安国君,属下有个发现。”一名士兵迟疑片刻后禀报道。
“何事?”
士兵小心拨开红薯藤蔓:“这些红薯根系交错缠绕,恐怕......”
“哎呀!竟忘了这茬!”赢睦猛然想起种植红薯的关键步骤。
翻藤!
红薯乃节支作物,每节都能生根存活。
必须及时翻藤,金金花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避免节节生根导致枝叶疯长,影响地下块茎发育。
赢睦立即指挥士兵们进行翻藤作业。
“安国君,王贲将军有请。”刚忙完,传令兵匆匆赶来。
“好,你们继续。”赢睦拍去手上泥土,大步走向帅帐。
“参见安国君!”
帐内,通武侯王贲与左庶长梁永己在等候。
王贲满面红光:“安国君,咸阳援军到了!”
“多少人马?”赢睦拭手问道。
“两万!”王贲答道。
“仅两万?”赢睦眉头微蹙,这对煤城战局恐难解困。
“是两万铁骑!”王贲兴奋补充:“内含五千重装骑兵!”
“重装铁骑!”赢睦眼中精光闪动。
苦心经营的重装骑兵终成规模。
五千重骑己可布冲锋战阵。
这般钢铁洪流,无论步骑都将闻风丧胆!
“速去军营!”
“梁将军,传韩信同往!”
赢睦迫不及待奔向军营。
......
校场上,五千重装骑兵己列阵以待。
初见铁甲方阵,众人皆震撼不己。
虽为亲手设计,面对五千铁骑肃杀之气,赢睦仍觉心潮澎湃。
韩信更是瞠目结舌。
熟读兵法的他竟一时失语,脑中飞速推演应对之策。
赢睦行至阵前,强抑激动审视这支钢铁雄师。
“参见安国君!”
轰然一声,五千黑甲骑士齐勒战马,槊尖顿地。
凛冽杀气席卷西方。
“免礼。”
赢睦抬手示意。
“韩先生以为如何?”
韩信恍若未闻,目光灼灼盯着铁骑,脑海中己展开千般战局推演。
“韩兄!”萧何轻扯其袖。
韩信猛然回神,慌忙抱拳半跪:“臣失礼,请君上责罚!”
赢睦淡然一笑:“先生觉得这重甲骑兵如何?”
韩信沉吟半晌,突然朗声道:“若安国君愿将这五千重甲骑兵交给信,必能击溃匈奴十万大军!”
萧何默然。
王贲与梁永皆露出震惊之色。
在场众人无不为之震撼。
赢睦也不禁眉头微蹙。
他深知重甲骑兵的威力,但要以五千之众对抗十万大军,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韩信察觉到众人的反应,随即补充道:“信方才所言或许有些托大。若有五千重甲骑兵为主力,再配以一万普通骑兵,胜算更大。”
“此外,这些重甲骑兵还需经过信的专门训练。”
韩信目光炽热,满怀期待地望向赢睦。
王贲和梁永内心矛盾重重,既希望赢睦应允,又担心失去这支精锐之师。
赢睦扶起韩信,正色道:“先生如今既无官职也无爵位,赢睦不便擅自将帝国精锐交付于你。”
“不过,我会将此事上报咸阳,请陛下定夺。”
韩信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也明白以自己现在的身份确实难以服众。
“恳请安国君成全!韩信愿立军令状,若有半句虚言,甘愿受罚!”
为了争取这个机会,他己然豁出一切。
“好!我即刻修书呈报咸阳。”赢睦颔首道,“在此之前,先生不妨暂作我的门客,与王贲将军一同操练这些骑兵如何?”
“多 国君!”
韩信喜出望外,当即跪拜致谢。
赢睦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
咸阳,祈年殿。
嬴政凝视着手中的竹简,陷入沉思。
这是赢睦亲笔所书,详细记述了韩信之事,同时推荐萧何出任官职。
赢睦对二人评价极高,特别提及韩信师承尉缭一事。
“尉缭啊......”
嬴政合上竹简,往事浮现眼前。
当年蒙武引荐尉缭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初见时,尉缭朴实无华的外表曾让嬴政心生轻视。
然而一番交谈后,嬴政当即拜其为国尉,统领全 务。
即便如此重用,两年后尉缭仍留下兵书悄然离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X4Y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