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控制室内,赤色的徽记稳定地散发着微光,象征着炎黄军团内在的根本性蜕变。王虎和张贵怀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敬畏,退出去执行林峰的命令,开始小心翼翼地处理那批“凭空出现”的士兵。
一百名苏联动员兵被严格限制在基地深处的隔离区,由王虎亲自挑选的、最可靠的几名中国大兵骨干负责进行紧急基础训练——主要是熟悉武器、队列以及最基本的战术指令。他们的存在被列为最高机密,所有参与此事的人员都被告知,这是来自“特殊渠道”的援助,严禁打探和泄露。
与此同时,张贵开始着手建立一套针对新装备的后勤体系。他组织人手,利用缴获的日军设备和自己土法上马的作坊,开始尝试复装莫辛-纳甘步枪使用的7.62x54mmR凸缘步枪弹。虽然工艺粗糙,产量有限,但至少开了个头。同时,他也开始有意识地将库存中性能较差的杂式步枪逐步替换下来,为将来大规模换装做准备。
林峰则坐镇指挥中心,一边关注着内部整合,一边审视着外部局势。军统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日军虽暂退但元气未伤,楚云飞态度暧昧,八路军仍在苦战……他需要一场胜利,一场能够震慑西方、同时也能验证新力量、获取更多资源(能量点和“战斗精华”)的胜利。
他的目光在沙盘上巡弋,最终落在了一个名为“骆驼岭”的日军据点。这是日军深入八路军根据地的一个前哨站,驻扎着一个小队的日军和一个连的伪军,控制着一条重要的山区补给线。它位置相对孤立,但又足够重要,打掉它,既能沉重打击日军的补给,又能支援八路军,还能让各方势力看清炎黄军团的獠牙依旧锋利。
更重要的是,这种规模的据点,正好可以用来检验苏联动员兵在实战中的表现,以及新老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就拿它开刀!”林峰下定决心。
他立刻召来王虎和张贵,以及刚刚结束初步训练、被任命为苏联动员兵暂编第一连连长的赵守诚(一名忠诚可靠、从八路军投诚过来的老兵)。
“目标,骆驼岭据点。”林峰指着沙盘,“王虎,你带领原警卫排(主要由中国大兵组成)和一半的苏联动员兵(五十人),负责主攻,拔掉据点外围工事,首插核心。”
“赵守诚,你带领另外五十名动员兵,负责侧翼掩护和阻击可能出现的援军。”
“张贵,负责后勤保障和战场救护。”
“我亲自指挥。”
“指挥官,您又要亲自上前线?”王虎担忧道。
“这一仗很重要,我必须亲自看着。”林峰不容置疑,“执行命令!”
作战计划迅速制定。为了掩人耳目,所有参战的苏联动员兵在离开隔离区后,都换上了炎黄军团标准的灰蓝色军装(虽然里面的苏式军服细节略有不同,但远看看不出),他们的莫辛-纳甘步枪也被要求尽量混用,避免过于扎眼。
两天后的夜晚,战斗打响。
借着夜色掩护,部队悄然运动至骆驼岭据点外围。王虎亲自带领警卫排和五十名动员兵,如同幽灵般摸掉了据点外围的暗哨。苏联动员兵展现出了令王虎惊讶的纪律性和执行力,他们沉默、服从,对于简单的战术指令理解迅速,虽然单兵技能可能不如久经战阵的中国大兵,但那种整体的协调性和不畏伤亡的劲头,让人印象深刻。
喜欢八角琴的二愣哥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战斗首先在据点外围的伪军阵地爆发。警卫排的加兰德步枪和BAR率先开火,瞬间压制了伪军的火力。五十名动员兵则端着上了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在王虎的指挥下,发起了凶猛的集团冲锋!
“乌拉!”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声,这极具特色的战吼仿佛点燃了某种烙印在基因里的狂热,五十名动员兵如同决堤的洪流,无视了零星射来的子弹,挺着刺刀就冲进了伪军的战壕!
伪军哪里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他们装备差、训练差、士气更低,在凶猛的火力和亡命的冲锋面前,瞬间就崩溃了,大部分跪地投降,少数顽抗的被迅速解决。
外围战斗干净利落。
紧接着,就是对核心炮楼和日军小队驻地的攻击。日军的抵抗要顽强得多,机枪火力从炮楼射击孔里疯狂扫射。
“狙击手!敲掉机枪!”林峰下令。
随队的狙击手(中国大兵)冷静地点射,炮楼的机枪顿时哑火。
“爆破组,上!”
几名工兵(由经验丰富的老兵担任)冒着弹雨,冲到炮楼底下,安放了炸药。
“轰!”一声巨响,砖石结构的炮楼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
“冲进去!”王虎大吼。
警卫排和动员兵们从缺口一拥而入,与残存的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室内近战。莫辛-纳甘步枪加上三棱刺刀,在狭窄空间内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动员兵们三人一组,互相掩护,用最野蛮也最有效的方式清理着每一个房间。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据点内一个小队日军大部被歼,伪军一个连或降或逃。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
【成功攻占骆驼岭据点,切断日军重要补给线,获得能量点800,【战斗精华】x2。】
【苏联动员兵部队经历实战检验,契合度提升,士气高昂。】
系统的提示音如期而至。林峰看着战场上那些虽然初次参战、却表现沉稳甚至有些狂热的动员兵,心中大定。这支廉价而忠诚的部队,果然可用!
“迅速打扫战场,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就地销毁!按预定路线撤退!”林峰下令。
部队带着战利品和俘虏,迅速撤离了骆驼岭。临走时,一把火将据点烧成了白地。
当骆驼岭方向冲天的火光映红夜空时,晋西北的各方势力再次被惊动。
八路军总部很快收到消息,一支“不明武装”以极快的速度端掉了日军坚固的骆驼岭据点,行动干脆利落,战斗力惊人。结合之前的情报,他们几乎可以肯定,又是那个“炎黄军团”干的!
楚云飞看着地图上被抹去的骆驼岭标记,久久不语,最终对副官叹道:“这位林峰老弟,动静是越闹越大了。看来,北面的朋友,给他的支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雄厚啊……”他更加坚定了与之交好的决心。
而军统的郑耀先,在得知此事后,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越发觉得这个林峰和炎黄军团不受控制,威胁巨大。
炎黄军团则悄然退回山中,消化着战果。一百名苏联动员兵经过实战洗礼,迅速融入了部队体系。而那低廉的造价和稳定的产出,让林峰看到了无限的可能。
赤色的铁流,己然涌动,并将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整个晋西北。
(http://www.220book.com/book/X52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