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星枢阁·几何之谜
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指向园区深处一座名为“星枢阁”的宏伟仿古建筑。它被设计成北宋“司天监”的模样,坐落在一片相对僻静的竹林掩映之中,与其他区域的喧闹市井形成鲜明对比。飞檐斗拱的轮廓在暮色西合的天幕下显得格外肃穆,黑沉沉的木质结构仿佛吸收了周围的光线,透出一种沉淀了时光的幽深。
一行人走近,只见阁楼大门厚重,刷着暗红的漆,门环是造型古朴的铜兽首。推开沉重的木门,一股混合着陈年木料、干燥纸张和奇特熏香的清冷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将外界的喧嚣隔绝。阁内光线骤然变暗,只有几盏仿古的青铜宫灯散发着昏黄、摇曳的光芒,勉强照亮脚下的青砖地面和两侧陈列着仿制浑仪、简仪、圭表等天文仪器的展台。空气仿佛凝固了,带着一种博物馆般的沉静与微凉,只有游客们刻意压低的交谈声在空旷中形成模糊的回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引向高处。
阁楼的穹顶极高,被巧妙地设计成内凹的半球形。此刻,那巨大的穹顶之上,正缓缓旋转着一幅令人屏息的、由无数细小光点构成的**星图**。深蓝近黑的底色宛如真正的夜空,无数或明或暗、或蓝或白的光点星罗棋布,模拟着北宋时期观测记录的星空景象。银河如同一条朦胧的光带横亘其中,北斗七星勺柄的指向清晰可辨。星图下方,对应着用古朴篆体标注的黄道十二宫和二十八宿的复杂标记,金色的字符在幽暗中闪烁着微光。整个场景宏大、静谧、神秘,仿佛将一小片浓缩的宇宙搬到了人间。
“哇……”王雨桐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轻叹,声音在空旷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空灵。她微微仰起头,清澈的眸子被穹顶的星辉映亮,点点光芒落入其中,仿佛真的盛满了星辰。那专注而略带迷醉的神情,让她本就柔美的侧脸在幽蓝光芒下更显动人。她下意识地向前走了几步,仿佛要更近地触摸那片虚假的星空。
奕星自然而然地跟在她身边,高大的身影在微弱光线下形成一个可靠的轮廓。他同样仰着头,硬朗的眉宇在星图幽蓝光芒的映照下似乎柔和了许多。紧绷的神经在踏入这静谧空间的瞬间似乎得到了片刻的舒缓,那些关于角色扮演的局促感也悄然淡去。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追随着缓缓流转的星光,沉浸在一种原始的、对浩瀚宇宙的敬畏之中。偶尔,他眼角的余光会扫过身旁仰着脸、满眼星光的王雨桐,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感在他心头悄然滋生。
楼雪辰抱着手臂,饶有兴致地环顾西周。她不像王雨桐那样完全被星空吸引,反而对这座仿古建筑本身更感兴趣。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造型古朴的青铜仪器,掠过墙壁上描绘着古人观星、占卜、祭祀场景的斑驳壁画,最后又落回那些在昏黄灯光下沉默伫立的仿古书架和卷轴架。她对张磊之前提到的“斗拱结构”问题记忆犹新,此刻也下意识地观察着支撑穹顶的复杂木构架,试图找出他所说的“不合规矩”之处。殿内的沉静让她这位“护卫”也稍稍放松了紧绷的姿态,但那份敏锐的观察力并未减弱。
张磊的反应则截然不同。他甫一踏入大殿,目光就被那巨大的旋转星图牢牢攫住。然而,他欣赏的并非整体的壮丽与神秘,而是其中蕴含的、他视为理所当然的“秩序”——星与星之间的相对位置、运行轨迹、星座划分所依据的数学逻辑。他几乎是本能地掏出手机,解锁屏幕,快速点开一个专业的天文星图APP。屏幕上立刻呈现出经过精确计算的、对应此刻时间地点的实时模拟星图。
他抬起头,视线在穹顶巨大的模拟星图和自己手机屏幕上那微缩却精确的模型之间快速切换、对比。手指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上滑动、放大、测量着角度和距离。起初,他的眉头只是习惯性地微蹙,带着一种学术性的严谨审视。但很快,他的动作变得急促,眼神也由审视转为惊疑,最终凝固成一种难以置信的专注。
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穹顶星图的边缘区域,靠近模拟“紫微垣”(古代星官体系中的天帝居所)的位置。那里有几颗光点的排布,以及将它们连接起来的、几道极其细微的、几乎被其他星光淹没的幽蓝色光线。
“不对……”一声低语从他紧抿的唇间逸出,声音不高,但在空旷寂静、只有微弱嗡鸣(模拟星图运转的机械声)的大殿里,却显得异常清晰,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深潭。
“什么不对?”楼雪辰最先捕捉到他语气中的异样。她立刻放弃了对壁画的观察,几步走到张磊身边,顺着他的视线望向穹顶那片区域。王雨桐和奕星也被他的声音吸引,从星空的沉醉中回过神来,带着疑惑走近。
张磊没有立刻回答,他的全部心神似乎都沉浸在那个发现里。他抬起手,不是指向穹顶,而是用食指在虚空中精准地勾勒着。他的手指划过空气,留下看不见的轨迹,动作稳定而充满几何的韵律感。
“这里,”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被强行压抑的激动和强烈的困惑,终于再次响起,目光锐利如解剖刀,“看这几颗星——模拟的应该是‘天枪’、‘玄戈’附近的几颗暗星。在真实星图和我们掌握的所有历史星图记录中,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角度应该是这样……”他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标出几个点,连成线,形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但是穹顶上的这里……”
他再次指向穹顶,指尖几乎要触碰到那片虚幻的星光:“它们的距离被拉近了大约2.7度,连接线也发生了偏转,形成了一个……七边形。”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在虚空中沿着那几道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幽蓝光线,坚定地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由七个顶点构成的几何形状。
“七边形?”奕星听得一头雾水,他对星座的了解仅限于北斗七星和猎户座腰带那几颗亮的。他眯着眼努力看向张磊指的方向,穹顶太高,光线幽暗,那些细微的连接线在他眼中几乎无法分辨。
“嗯,一个非常精确、非常规则的七边形。”张磊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研究者发现重大异常的兴奋与不安,“你看它的内角,估算都接近128.57度(正七边形的内角),边长比例也高度一致。这绝不是古代观测存在的合理误差范围,更不可能是为了艺术效果而做的随意变形。宋代的天文观测精度己经很高,司天监的记录极为严谨,不会出现这种量级的系统性偏差。而且……”
他顿了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射着穹顶幽蓝的光,遮住了他眼底翻涌的思绪,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而凝重:“这个七边形结构,它本身不属于任何己知的星座或星官体系。它的位置也很突兀,就像……就像一个强行嵌入这片星图的……异物。” 他用了一个相当重的词。
“异物?”王雨桐轻声重复,清澈的眸子里也染上了困惑。她努力看向那个区域,虽然无法像张磊那样清晰地辨识出几何形状,但也隐隐感觉到那片星光的排布似乎与周围流畅的银河、熟悉的星座图案有些格格不入的僵硬感。
“对,异物。”张磊肯定道,他的思维高速运转,试图为这个发现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所有己知的模型都无法套用。“这种精确到近乎刻板的几何结构,嵌在模拟古代星图里,给我的感觉……”他再次抬头,目光灼灼地盯着那个虚幻的七边形中心,“更像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设计。不是为了美观,不是为了模拟,而是……一种标识?或者说……”
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近乎荒谬的猜测,却又被眼前铁一般的几何证据所推动:
“一个等待被激活的……密钥孔。”
“密钥孔?”楼雪辰的眉头也皱了起来。这个比喻超出了她的日常认知范畴,但结合张磊那从未有过的严肃神情和精准的几何描述,她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寻常的寒意。她再次望向那个区域,眼神不再是看热闹的好奇,而是带上了护卫般的警惕审视。
奕星虽然不太明白那些几何术语,但“异物”、“设计”、“密钥孔”这些词组合在一起,尤其是张磊语气中那份凝重,让他心头那点因星空而产生的安宁感瞬间消散。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身体微微侧移,再次将王雨桐护在了自己身影所能遮蔽的范围内。他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幽暗大殿的各个角落,仿佛那个看不见的“设计者”就潜伏在阴影里。他的手无意识地按在了胸口——隔着粗糙的靛青色短褐布料,里面贴身戴着一枚从小佩戴的、温润的圆形玉佩。玉佩的轮廓在手指下清晰可辨,带着一丝奇异的冰凉感。
王雨桐感受到了奕星保护性的动作带来的暖意,但张磊的话却像投入心湖的一块冰,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不安。她下意识地抬手,轻轻抚上自己纤细的脖颈,指尖触碰到襦裙衣领下那根细细的红绳——绳子上系着一枚小巧的银质平安锁。这是她母亲在她离家上大学时为她戴上的,此刻冰凉的银质触感让她寻求着一点安慰。
张磊没有注意到身边同伴微妙的身体语言变化。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那诡异的星图七边形上。他再次举起手机,尝试从不同角度拍摄、测量,试图找出更多佐证。他口中念念有词,全是旁人听不懂的角度、弧度、三角函数值。他时而凝视穹顶,时而低头看手机屏幕,时而飞快地在手机自带的备忘录上记录着什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星枢阁的静谧、幽暗、以及那宏大星图下隐藏的几何秘密,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引力场,牢牢地吸附着他这位追求逻辑与真相的探索者。
穹顶的星图依旧在缓缓旋转,幽蓝的光点无声闪烁。那嵌入其中的、精确的七边形,在张磊的揭示下,仿佛从背景中凸显出来,散发出一种冰冷、非人、充满目的性的气息。它静静地悬在众人头顶,如同一个沉默的谜题,一个来自未知的邀请,又或是一个潜藏危机的预兆。王雨桐颈间银锁的冰凉,奕星胸口玉佩的温润,张磊镜片后燃烧的探究之火,楼雪辰眼中升起的警惕……在这片模拟的星空之下,命运的丝线悄然收拢,指向那唯一的、冰冷的几何中心——那个等待着钥匙的孔洞。
泽宇世界的重剑无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55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