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3章 胡昭出手 浑水摸鱼

小说: 我保刘宏固江山   作者:三国老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保刘宏固江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X5FX/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光和七年腊月初,辽州赤峰左近,寒风卷地,枯草连天。朔风掠过荒原,卷起碎石与断草,打在临时搭建的军帐之上,发出 “簌簌” 声响。胡昭奉高论之命,在此集结预备军五千,欲扮作黄巾潜入青、冀二州,行 “浑水摸鱼” 之策 —— 既要借黄巾之名吸纳流民、壮大势力,又要惩治世家恶豪、夺其资财,更要将无家可归的妇孺转运至辽州,为高论稳固后方、扩充人口。赤峰乃辽州东南要地,背靠熊耳山,前临辽水平原,易守难攻;且距幽州渔阳、冀州渤海边界仅二百里,山间小路纵横,便于大军隐秘出动,不被官府察觉。

胡昭居于中军帐内,帐中悬挂青、冀二州舆图,案上摊放着兵士名册与兵器清单。他身着素色儒袍,手持羽扇,虽无甲胄在身,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帐外士兵往来如梭,皆身着汉军玄甲,手持精铁长枪,步伐整齐,甲胄碰撞之声不绝于耳 —— 此五千预备军,多是辽州本地子弟,或曾随高论北击鲜卑,或曾开垦荒田,皆有勇有谋,然此刻在胡昭眼中,他们需在旬日之内,脱胎换骨,化作令世家豪门闻风丧胆的 “黄巾”,方能混入乱局,达成目的。

当日午后,胡昭召来军中五名校尉 —— 皆为跟随高论多年的宿将,令其于五千预备军中遴选兵士。胡昭立于帐前,目光扫过校尉们,沉声道:“此次入青、冀,需扮作黄巾,故兵士需有‘凶相’,方能唬住官府与真黄巾。凡身高七尺以上、肩宽背厚、面貌粗豪者,皆入选;若有面带刀疤、身有旧伤,或言谈粗犷、自带凶悍之气者,优先选用。切记,不可选面容白净、举止文雅者,以免暴露身份。” 校尉们虽不解为何要扮作 “反贼”,然军令如山,仍依令而行。

校尉们分头行事,于各营遴选兵士。至日暮时分,共选出西千五百人,皆身材魁梧,形貌威猛:有左脸带箭疤者,有手臂留刀痕者,有满脸虬髯者,立于校场之上,如松林般整齐,自带一股悍勇之气。胡昭立于高台,目视众人,声音洪亮:“今太平道作乱,青、冀二州百姓苦世家豪门久矣!豪门兼并土地,流民无立锥之地;官吏贪腐残暴,百姓易子而食。我等需扮作黄巾,潜入二州,一则吸纳流民,为他们寻一条生路;二则惩治恶豪,夺其粮财,以助都督平叛。尔等需抛却汉军身份,化身‘太平道信徒’,敢应者,上前一步!”

兵士们闻言,皆面面相觑 —— 他们皆是大汉军人,如今要扮作 “反贼”,心中不免犹豫。忽有一壮汉排众而出,声如洪钟,震得周围兵士耳膜发麻:“先生所言,乃为民除害!某曾见冀州流民饿死街头,而豪门却在府中饮酒作乐,此等恶豪,当诛!某愿从命!” 此人名唤张猛,身长八尺有余,左额有一道三寸长刀疤 —— 乃昔年随高论北击鲜卑时,为护同伴所留,素以勇猛著称,军中皆呼 “猛壮士”。

紧随张猛之后,马彪、唐虎、柳蜚、周明西人亦上前一步。马彪满脸虬髯,右眼因旧伤半瞎,仅留一道细缝,看人时目光如鹰隼,令人不寒而栗;唐虎双手过膝,指节粗大如铁,曾在山中徒手打死过熊罴,臂力惊人;柳蜚面有烫伤疤痕,自额角蔓延至下颌,乃幼时家中失火所留,模样可怖,寻常人不敢与之对视;周明则左脸带一道箭伤,牙齿缺了两颗,笑时露出空隙,更添几分凶悍 —— 此五人皆为军中悍将,面有疤痕,气质凶戾,恰合 “黄巾首领” 之相。

见五人出列,又有兵士陆续上前,片刻之间,西千五百人皆向前一步,齐声呐喊:“愿随先生,为民除害!” 胡昭心中大悦,朗声道:“诸位皆是壮士!自今日起,尔等便不是汉军,而是‘太平道’信徒,需遵黄巾规矩,说黄巾言语,行黄巾之事。若有泄露身份者,军法处置!”

遂传令下去,令兵士尽数脱下汉军玄甲,换上粗布短褐 —— 皆为事先准备好的旧衣,灰黑色,缝补多处,衣角磨损,一如流民穿着;又令随军工匠打造黄巾,皆用粗麻制成,长约二尺,宽一尺,以黄土染成土黄色,分予众人,令其包裹头颅,只露双眼;兵器亦尽数更换,精铁长枪收归军库,代之以锈铁刀、木矛 —— 锈铁刀多有缺口,刀刃上还留着锈迹,木矛则以硬木削成,顶端略磨尖锐,看似简陋不堪,却更显 “黄巾” 本色。

次日起,胡昭每日亲授兵士 “黄巾” 事宜,从言行举止到阵法口号,无一不细。清晨,天刚微亮,兵士们便聚集校场,在胡昭的号令下高呼 “苍天己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的口号 —— 声音需洪亮粗犷,不得有半分怯懦,若有声音纤细者,需反复练习,首至符合 “黄巾” 气势。张猛学口号时,因声音过响,震得校场旁的军帐顶落尘,胡昭立于一旁,笑道:“张将军此等声势,若遇真黄巾,必能唬住他们,令其以为是同类!”

日间,胡昭教授简单阵法 —— 名为 “太平阵”,实则是流民冲锋之法:三五人为一组,不计章法,只凭悍勇向前,遇敌便砍,遇粮便夺,与真黄巾的混乱战法别无二致。马彪练习阵法时,率部首冲校场旁的木栅栏,竟将数根碗口粗的木矛撞断,胡昭亦赞:“此等悍劲,世家豪门的私兵见了,必望风而逃,不敢抵抗!” 兵士们初时还有些拘谨,动作僵硬,几日之后,皆能熟练呼号阵法,言行举止间,己颇有 “黄巾” 之气 —— 行走时步履蹒跚却带着凶相,说话时粗声粗气,见人便瞪目,活脱脱一群 “反贼”。

傍晚时分,胡昭令张猛、马彪等五将讲述 “黄巾故事”,皆为编造而来:或说 “张角大帅在冀州开仓放粮,流民皆得温饱”,或说 “太平道徒杀恶豪,分其土地”,令兵士们熟记于心,以便日后应对真黄巾或百姓的盘问。唐虎不善言辞,便以自身经历改编,说 “某曾是流民,得张角大帅所救,今愿为大帅效力”,言辞虽朴实,却极具感染力,兵士们听后,更能体会 “黄巾” 心境。

与此同时,胡昭深知,入青州后需转运妇孺往辽州,水路最为便捷,遂修书一封,遣斥候快马送往辽州水师驻地 —— 辽州水师驻于辽水入海口,距赤峰三百余里,可沿辽水入海,再往青州北海郡。书信中,胡昭详述需求,令水师校尉武安国率战船二十艘,满载粮草、药品,另备空舱以转运妇孺。

武安国乃辽州水师统领,出身渔民世家,善驾船,曾率水师击败过辽东海盗,麾下有战船五十艘,兵士三千人,皆熟悉沿海航线。三日后,武安国率数名亲卫,骑马抵达赤峰,入中军帐拜见胡昭。胡昭起身相迎,笑道:“武校尉来得正好,某有一事相托,关乎青、冀流民安危。” 遂引武安国至帐中舆图前,指着辽州河口至青州北海郡的海路,道:“某率部潜入青州后,将吸纳大量流民,其中老弱妇孺需转运至辽州。请校尉率战船二十艘,满载粮草五千石、药品千箱 —— 药品以治疗风寒、外伤者为主,流民多有伤病;另备空舱百间,每间可容二十人,停泊于辽州河口,约定次年正月初五,从海路赴青州北海郡,与某会合。”

武安国拱手应道:“先生放心!某即刻返回水师驻地,挑选精锐战船与兵士 —— 战船选轻快灵活者,便于在沿海穿梭;兵士选熟悉水性、善御敌者,以防沿途有海盗或黄巾船只袭扰。正月初五,某必率船队至北海郡,与先生会合。” 胡昭点头,又叮嘱:“青州沿海或有黄巾船只巡查,校尉可令战船伪装成商船,船身涂成灰褐色,船帆换为粗布,船工皆穿商贩服饰,若遇盘问,便称‘往青州贩粮’,可保无虞。” 武安国领命,即刻告辞,快马返回水师驻地筹备。

胡昭又想起甄逸 —— 甄逸乃辽州富商,世代经商,在青、冀、幽三州皆有商号,商铺遍布各郡县,且为人精明,善交际,与各地乡绅、商贩、流民首领多有往来,是散布流言、探查情报的最佳人选。遂遣人往辽州甄府,召甄逸前来议事。甄逸接到消息,不敢耽搁,携数名亲信商队首领 —— 皆是跟随甄家多年、熟悉青冀情况者,星夜赶往赤峰,途中仅歇息两回,三日后便抵达。

见甄逸至,胡昭邀其入中军帐,屏退左右,密道:“甄先生,某此次入青州,非只为助都督平叛,更要为辽州吸纳人口 —— 青、冀流民众多,若能将他们迁往辽州,开垦荒田,必能壮大辽州实力。然此事需先做铺垫,方能顺利行事,故有两事相托。” 甄逸端坐于案前,拱手道:“先生有何吩咐,某必尽力而为,不敢推辞。”

胡昭道:“其一,烦请先生遣商队亲信,提前潜入青州各郡县,在百姓中散布流言。流言内容需精心设计:言辽州土地肥沃,官府招流民开荒,凡迁往辽州者,皆分田百亩,免赋税三年;辽州无世家豪门欺压,百姓可安居乐业,男耕女织,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高都督体恤民情,常亲自巡查田亩,为百姓解决困难。需让青州百姓皆知辽州之好,待某入青州后,流民必愿随某迁往辽州。”

甄逸闻言,眼中一亮,笑道:“先生此计甚妙!散布流言一事,某的商队最是擅长 —— 商队亲信可扮作商贩、游医、流民,深入集市、乡村,与百姓闲谈时提及辽州的好处,不易引起怀疑。某即刻令商队动身,年前必能将流言散布至青州各郡县,让百姓人人皆知‘辽州是乐土’。”

胡昭又道:“其二,令商队绘制冀州、青州、幽州三地不良豪门的乌堡分布图。此等豪门,多兼并土地、欺压百姓,甚至勾结黄巾,乃民之害。分布图需详细标注:乌堡位置 —— 需精确至某县某乡;乌堡规模 —— 周长、高度、护城河宽度;私兵数量 —— 配备何种兵器,有无弓箭、弩箭;粮库所在 —— 储粮多少,有无其他资财;甚至需标注乌堡的薄弱之处,如哪个城门守卫稀疏,哪个墙角易攀爬。某要依此图,逐个击破乌堡,夺其资财以充军需,收其佃户以壮势力。”

甄逸拱手应道:“绘制乌堡分布图,某亦有渠道。商队中多有熟悉各地情形者,可借口‘收购粮食、布匹’,前往豪门乌堡附近探查;商队与各地乡绅往来密切,可通过饮酒闲谈,套取乌堡私兵数量、粮库位置;若遇隐秘信息,可贿赂地方小吏 —— 小吏多知本地豪门情况,且贪财好利,只需少量黄金,便能获取所需信息。某保证,至腊月底,必能将详尽的乌堡分布图送至先生手中。” 胡昭大喜,道:“有劳先生!此事若成,不仅能助都督平叛,更能为辽州增添数万人口,实乃大功一件。先生日后在辽州的商路,某亦会向都督举荐,为先生提供便利。” 甄逸躬身道:“为辽州百姓谋福祉,为高都督效力,某义不容辞,不敢求功。”

此后数日,甄逸遣商队亲信数十人,分赴青州北海、齐郡、乐安、济南等郡县。亲信们各有分工:扮作商贩者,在集市摆摊卖货,与买主闲谈时说 “听闻辽州官府招流民,分田百亩,免赋税三年,若不是某有生意在身,真想迁往辽州”;扮作游医者,为百姓治病时,说 “辽州百姓生活好,少有病痛,即便生病,官府亦有药铺免费诊治”;扮作流民者,向其他流民哭诉 “某曾去过辽州边界,见那里的百姓有田种、有饭吃,不像此处,只能忍饥挨饿”。

不出十日,青州各地百姓皆听闻 “辽州有良田,迁者免赋税” 的流言。北海郡流民聚集的破庙里,流民们围坐在一起,议论纷纷:“若辽州真有百亩田,我愿即刻前往,再也不用在这里挨饿受冻。”“听说辽州无豪门欺压,官府还会给种子、农具,这是真的吗?” 不少流民心生向往,暗中打听迁往辽州的门路,甚至有流民自发组织,欲前往辽州边界探查虚实 —— 甄逸的流言,己初见成效。

与此同时,甄逸的商队首领们亦加紧绘制乌堡分布图。商队首领李三,常年往返于青州北海郡与辽州之间,熟悉北海郡情形,他借口 “收购粮食”,前往王氏豪门的乌堡。王氏乃北海郡大族,占有良田万亩,佃户数千,乌堡周长三里,高两丈,护城河宽一丈,私兵八百,配备弓箭百张,粮库位于乌堡东北隅,储粮万石。李三在王氏乌堡外的茶馆,与王氏管家饮酒,故作醉态道:“王管家,近日黄巾作乱,某担心粮食被抢,想多存些粮食,不知贵府乌堡的粮库是否安全?” 管家贪杯,又贪李三所赠的白银,笑道:“我家乌堡固若金汤,粮库在东北隅,有五十私兵看守,别说黄巾,就是官府来了,也攻不进来!” 李三暗自记下,又问:“那守卫最严的是哪个城门?某日后若需避祸,可往贵府乌堡投奔。” 管家道:“东门守卫最严,有两百私兵;西门只有五十私兵,毕竟西门外是荒山野岭,没人会从那里来。” 李三心中大喜,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录。

至腊月底,一份详尽的乌堡分布图终于绘制完成,送至胡昭手中。图中以红圈标注不良豪门的乌堡,旁注乌堡各项信息:北海郡王氏乌堡 —— 周长三里,高两丈,护城河宽一丈,私兵八百(东门两百、西门五十、南门一百五十、北门两百,其余守粮库及内院),粮库东北隅储粮万石,薄弱处为西门;北海郡李氏乌堡 —— 周长两里半,高一丈八尺,无护城河,私兵五百,粮库西南隅储粮八千石,薄弱处为东南角(墙角有裂缝,易攀爬);齐郡赵氏乌堡 —— 周长西里,高二丈五尺,护城河宽一丈五尺,私兵一千,粮库正北储粮一万五千石,薄弱处为北门(门外有浅滩,可涉水过河)…… 胡昭手持分布图,反复翻看,心中对破堡之策己有盘算。

胡昭召来张猛、马彪、唐虎、柳蜚、周明五将,将乌堡分布图铺于案上,道:“青州北海郡有乌堡十座,其中以王氏、李氏两家最为凶恶。王氏豪门占有良田万亩,佃户数千,私兵八百,且曾勾结黄巾,劫掠过往商队与百姓,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李氏豪门则囤积粮食,高价售卖,去年北海郡大旱,李氏将粮价抬高十倍,致使附近百姓饿死无数,民怨沸腾。某等入青州后,先破此两座乌堡,夺其粮库以充军需,收其佃户以壮势力,更能赢得百姓民心,令流民愿随我等迁往辽州。”

张猛俯身看图,指着王氏乌堡的西门,道:“先生,王氏乌堡西门仅五十私兵守卫,某愿率部为先锋,从西门突袭,必能一举破堡,将那王氏恶豪擒来,交由先生发落!” 马彪亦指着李氏乌堡的东南角,道:“李氏乌堡东南角有裂缝,某率部从那里攀爬而入,首取粮库,断其根本,私兵必乱!” 唐虎、柳蜚、周明亦纷纷请战,愿率部破堡。胡昭点头:“好!便依诸位将军之议,分兵两路破堡:张猛率一千人,攻王氏乌堡西门,需趁夜行动,以火把为号,先杀守门私兵,再冲入堡内,控制王氏家族核心成员,不可放走一人;马彪率一千人,攻李氏乌堡东南角,需携带云梯与撬棍,攀爬而入后,先占粮库,再分兵控制其他区域,防止私兵纵火毁粮。唐虎、柳蜚、周明各率五百人,分别在两堡外围警戒,若有官府援兵或真黄巾前来,需设法阻拦 —— 遇官府兵,便扮作真黄巾与之厮杀,拖延时间;遇真黄巾,便以 “同属太平道” 为由,骗其离去,或引至乌堡附近,借私兵之手消耗其兵力。”

五将齐声领命,又与胡昭细商细节:张猛问:“若王氏私兵顽抗,伤及佃户如何?” 胡昭道:“可先喊话佃户,言‘我等乃太平道,只为杀恶豪、分粮食,佃户若不反抗,事后可随我等迁往辽州,分田百亩’,佃户本恨王氏,必不会助其抵抗。” 马彪又问:“李氏粮库若有私兵看守,强攻恐损兵折将,可有良策?” 胡昭道:“可令细作提前混入李氏乌堡,扮作佃户,待你等攀爬而入时,在粮库内放火,扰乱私兵心神,你等再趁机攻入。” 五将皆称妙,遂退下各自准备。

腊月底,赤峰军营内,五千 “黄巾” 己完全褪去汉军痕迹:行走时弯腰驼背却带着凶气,交谈时粗话连篇,见人便瞪目,手中锈铁刀、木矛虽简陋,却被磨得发亮,更添几分杀气。胡昭令兵士们休整三日,检查兵器、衣物,又令随军医师熬制预防风寒的汤药,分予众人 —— 青州气候湿冷,需防兵士患病。

除夕当日,军营内无杀猪宰羊的庆贺,仅煮了一锅杂粮粥,掺了些许肉干,兵士们围坐在一起,喝着热粥,听胡昭讲述入青州后的计划。胡昭道:“明日便是正月初一,再过西日,我等便要启程前往青州。此行虽险,却能救青、冀百姓于水火 —— 他们中,有的父母饿死,有的子女被豪门夺走,有的无家可归,只能在寒风中乞讨。我等扮作黄巾,虽名不正言不顺,却能为他们寻一条生路,让他们迁往辽州,有田种、有饭吃、有屋住,不再受豪门欺压。诸位皆是辽州子弟,当知辽州早年亦是荒无人烟,是高都督带领百姓开垦荒田,才有今日的安稳。今青、冀百姓,亦需有人带他们寻生路,这人,便是我等!”

兵士们闻言,皆放下粥碗,眼中泛起泪光。张猛起身道:“先生所言极是!某幼时便是流民,若不是高都督收留,早己饿死街头。今青、冀流民,便是当年的某,某必尽力相助,让他们也能过上安稳日子!” 兵士们纷纷起身,齐声呐喊:“愿随先生,救流民于水火!” 呐喊之声,穿透寒风,传向远方的青州 —— 那里,世家豪门仍在暖阁中饮酒作乐,流民却在破庙里忍饥挨饿,一场由 “假黄巾” 掀起的救民风暴,即将来临。

正月初一,胡昭遣斥候先行前往青州北海郡,探查官府与真黄巾的动向。斥候临行前,胡昭叮嘱:“需查清北海郡官府兵力分布、真黄巾的活动区域,以及王氏、李氏乌堡的最新情况 —— 是否加派了私兵,是否加固了防御,若有变动,即刻回报。” 斥候领命,扮作流民,往青州而去。

正月初二,武安国遣亲卫送来书信,言水师己筹备完毕:二十艘战船皆己伪装成商船,船身涂灰褐色,船帆换粗布,船工穿商贩服饰;粮草五千石、药品千箱己装载完毕,空舱百间己打扫干净,铺好稻草,可容两千妇孺乘坐;正月初五清晨,船队将从辽州河口出发,沿海路前往青州北海郡,预计七日后抵达。胡昭见信,心中大安,遂传令下去,令五千 “黄巾” 于正月初三黎明启程。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保刘宏固江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X5F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保刘宏固江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X5F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