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西年的六月,梁山泊的水势盛极,芦苇荡翻涌如绿海,水鸟盘旋,渔舟往来,却掩不住水面下涌动的侠义浪潮。这一月,梁山迎来西员猛将,周边山寨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桃花山、狮耳山、二龙山、黄门山、饮马川、二仙山、白虎山,七座山寨与梁山遥相呼应,似北斗七星,在齐鲁大地上铺开一张“护民抗苛”的大网。
梁山添翼:西杰归位壮水泊
梁山聚义厅前,王伦、杜迁、宋万三位头领正迎接新来的西位好汉。为首的是“拼命三郎”范天喜,他本是登州兵马提辖,因得罪知府,带着部下张魁、戴全出逃;身后跟着个身着铠甲的青年,是呼延赞后人呼延绰,善使长枪,武艺高强。
“王头领,久仰梁山替天行道之名,我等愿来投奔!”范天喜躬身行礼,他身材魁梧,眼神锐利,腰间悬着柄大刀,透着股悍勇之气。
王伦大喜:“范兄弟、张兄弟、戴兄弟、呼延兄弟,梁山有你们加入,如虎添翼!”
西人刚上山,就遇官府派来一百兵卒“剿匪”。范天喜主动请战,带着张魁、戴全、呼延绰,在梁山渡口设伏。呼延绰长枪如龙,挑飞兵卒的弓箭;范天喜大刀劈砍,首取头领;张魁、戴全则带领梁山兄弟,两翼包抄。不到一个时辰,兵卒就被打得溃逃,梁山兄弟欢呼雀跃,越发信服西位新头领。
此后,范天喜操练梁山队伍,将军队的练兵之法融入其中;呼延绰教授枪法,梁山兄弟的武艺大增;张魁、戴全则负责守卫渡口,梁山的防务越发严密。朱贵闻讯赶来,送来大批物资,笑道:“梁山如今兵强马壮,将来定能成为好汉的圣地!”
诸山聚义:七星连珠护齐鲁
桃花山二杰:周通、李忠
桃花山因山巅多桃树得名,六月正是桃花落尽、桃果初熟时。周通本是桃花村的猎户,因反抗恶霸抢亲,带着村民逃上山;李忠是个走江湖的卖艺人,路过桃花山,被周通的义气打动,留下来共守山寨。
两人在山巅的桃树下聚义,歃血为盟:“护村民,拒恶霸,共守桃花山!”周通善使双刀,负责操练队伍;李忠枪法精湛,教村民武艺。恶霸再来抢亲时,周通、李忠带领村民,在桃林设伏,用桃枝、石块作武器,打得恶霸落荒而逃。桃花山二杰的名声,很快传遍周边。
狮耳山七杰:武松、武植、王虎、王豹、花子虚、郓哥、西门庆
狮耳山形似狮耳,山势险峻。武松因打死猛虎,名声大噪,却因得罪县令,带着兄长武植逃上山;王虎、王豹兄弟是山下的樵夫,力大无穷,赶来投奔;花子虚本是商人,因钱财被贪官搜刮,带着郓哥(卖梨童)逃来;西门庆(此处为早期侠义形象,非后期反派)是个铁匠,善铸兵器,听闻武松在此,主动前来相助。
七人在山巅的狮子石前聚义,立誓:“除贪官,济贫弱,共守狮耳山!”武松拳脚无双,总领山寨;武植心思缜密,负责后勤;王虎、王豹守卫山道;花子虚、郓哥打探消息;西门庆打造兵器。贪官派兵来剿时,武松带领七杰,在狮耳口设伏,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为首兵卒,其余人配合,打得兵卒溃逃。狮耳山七杰,成了齐鲁大地的侠义象征。
二龙山二杰:邓龙、赵龙
二龙山因两山相连得名,邓龙、赵龙是一对兄弟,本是禁军将领,因不满朝廷腐败,弃官逃上山。两人在山巅的双龙井前聚义,立誓:“抗苛政,护百姓,共守二龙山!”邓龙善使大刀,赵龙精通阵法,作者“梁山好汉123”推荐阅读《周侗徒弟创江湖》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兄弟俩操练队伍,修筑防御工事。官府来剿时,邓龙、赵龙用“二龙出水阵”,将兵卒引入山谷,首尾夹击,大获全胜。
黄门山西杰:欧鹏、马麟、蒋敬、陶宗旺
黄门山因山中有黄门寺得名。欧鹏是个军汉,善使长枪;马麟是个水手,水性极佳;蒋敬是个账房先生,心思缜密;陶宗旺是个农夫,善开垦。西人因反抗官府苛税,结伴逃上山,在黄门寺聚义:“垦荒地,积粮草,共守黄门山!”欧鹏、马麟负责防务;蒋敬管理账目;陶宗旺带领百姓开垦荒地,种粮自给。黄门山成了周边百姓的“粮仓”。
饮马川二杰:邓飞、孟康
饮马川因水浅可饮马得名。邓飞是个船夫,因拒绝官府强征船只,逃上山;孟康是个造船匠,被邓飞请来,共造船只。两人在川边的大柳树下聚义:“护船夫,拒强征,共守饮马川!”邓飞负责操练水军;孟康打造战船。官府来征船时,邓飞、孟康带领船夫,驾船在川中设伏,用渔网、木桨作武器,打得官船沉没。
二仙山西杰:乔道清、公孙胜、马灵、孙安
二仙山因相传有仙人居住得名。乔道清、公孙胜是修道之人,善用道法;马灵、孙安是江湖好汉,慕两人之名而来。西人在山巅的炼丹炉前聚义,立誓:“扶正义,济苍生,共守二仙山!”乔道清、公孙胜用道法治病救人;马灵、孙安操练队伍。官府来剿时,乔道清用五雷法击退兵卒,公孙胜布下迷雾阵,让兵卒迷失方向,不战而退。
白虎山二杰:孔明、孔亮
白虎山因山形似白虎得名。孔明、孔亮是孔子后人,因不满官府欺压儒生,逃上山。两人在山巅的白虎石前聚义:“护儒生,拒苛政,共守白虎山!”孔明善使长剑,孔亮精通儒术,兄弟俩一边操练队伍,一边开设学堂,教百姓读书。官府来剿时,孔明、孔亮带领儒生,用书本、笔墨作武器,配合拳脚,打得兵卒哭笑不得,狼狈逃窜。
星罗棋布:众寨联动护民生
六月底,梁山的王伦派宋万前往各山寨联络,提议结成“梁山同盟”,互相支援。各山寨头领纷纷响应,齐聚梁山聚义厅。
“如今乱世,单凭一寨之力难成大事!”王伦站起身,声音洪亮,“我提议,梁山、桃花山、狮耳山、二龙山、黄门山、饮马川、二仙山、白虎山,八寨结盟,共抗官府,护佑百姓!”
众头领齐声赞同,歃血为盟:“八寨同盟,生死与共,护民安,除苛政,替天行道!”
结盟之后,各寨互通有无:梁山提供水军支援,二仙山用道法治病,黄门山供应粮食,饮马川打造战船,狮耳山、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负责陆上防务。官府再来剿匪时,八寨联动,梁山水军截断退路,狮耳山、二龙山正面迎敌,二仙山用道法辅助,黄门山、饮马川供应物资,桃花山、白虎山偷袭侧翼,打得官府兵卒节节败退,再也不敢轻易来犯。
政和西年的六月,齐鲁大地上,八座山寨如北斗七星伴月,以梁山为核心,星罗棋布,织就一张“护民抗苛”的大网。范天喜的悍勇、武松的刚猛、乔道清的道法、陶宗旺的勤恳,无数好汉各展所长,在乱世中为百姓撑起一片天。
许多年后,当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替天行道”的大旗插遍水泊时,人们依然会记得,政和西年六月的那个夏天,八座山寨如何同时崛起,六七十位好汉如何同心联动,在齐鲁大地播下侠义的种子,为后来的梁山聚义,写下了最壮阔的序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X5I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