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琉璃缓缓推开院门,一股混合着晨露与微尘的清冷空气扑面而来,带着草叶被夜霜压弯后渗出的淡淡青气。
她吸了一口气,鼻尖泛起一丝凉意,仿佛吸入了整座南城尚未苏醒的魂魄。
她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落在了院中石桌上——那盏昨夜被她随意搁置的灯笼,此刻竟安然回到了原位。
灯笼纸泛着陈旧的米黄,在初阳下透出几道细微裂痕,像极了干涸河床的纹路。
指尖触上去,表面冰凉光滑,连褶皱处都细心得不见半点灰迹。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根灯绳。
它被人以一种极其繁复而规整的手法系成了一个死结:七回缠绕,九转收尾,每一圈都紧贴前一圈的弧度,像蛇鳞那样交叠着。
外行人看来只觉精巧,但在她眼中,却无异于一道无声的战书。
这是北境细作营独有的“夜枭之眼”结式,早己随战火湮灭于边关沙场。
她指尖轻抚那死结,心头微震,不是恐惧,而是一种久违的、近乎悲怆的共鸣。
“凤栖梧,”她低声自语,“你有胆子留下暗号,却没有胆子破门而入……你在等,等我主动去见你。”
她没有解开那个结。
转身回屋,取来一只小巧的瓷碗,釉面温润如凝脂。
她从井中打上清水,水珠沿碗壁滑落,发出细微的“嗒”声。
回到石桌旁,她将一滴清水小心翼翼地滴入灯笼早己熄灭的灯芯之内。
水珠坠落的瞬间,灯芯微微颤动,泛起一抹极淡的猩红光泽,旋即隐去,如同心跳般短暂。
她闭了闭眼,指腹按在太阳穴上——今日的代价己付。
一滴血,换一夜安宁。
这盏灯,锁着她体内的东西,也锁着一段不该重见天日的记忆。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大理寺,气氛凝重如铁。
烛火摇曳,将凤栖梧挺拔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影子随火焰晃动,宛如一头困兽。
他面前铺着一张巨大的南城舆图,朱砂与墨线纵横交错,标记着尸体发现地、风向轨迹、血迹蒸发速率……所有参数都被他化为逻辑链条,反复推演。
最终,所有的线条都指向了一个极小的范围。
“凶手的活动半径,绝不超过三里。”他指尖在舆图上重重一点。
他立刻下令,调阅南城近五年来所有的地契和租赁记录。
一卷卷泛黄的卷宗被送到密室,纸页翻动时扬起细小的尘埃,在烛光中如金粉飞舞。
当他看到“黎姨”二字时,手指蓦地一顿。
她所租赁的那座老宅,地契上的标注触目惊心——前朝巫祝禁地。
卷宗附录中记载,此地地下有一条天然阴脉,汇聚地底阴煞之气,常年日照不足三成。
凤栖梧心中警铃大作,迅速从身旁暗格取出一本古籍残页,封皮上仅存“异闻录”三字。
纸页脆黄,边缘焦黑,似曾遭火焚。
他翻到其中一页,上面用诡异笔触描绘着一尊被称为“血母”的邪神:扭曲的人形,六臂垂血,座下是一方刻满符文的石台。
当他的目光落在石台纹路时,呼吸骤然一滞——那阵图,竟与老宅地基的拓印图惊人相似!
“不是巧合……”他凝眉低语,声音中带着一丝无法抑制的寒意,“她从一开始,就是冲着那个地方去的。”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南城的巷陌间,周崇文派来监视的人手,在巷口伪装成了一个茶摊。
粗陶茶碗盛着劣质绿茶,热气袅袅升腾,混着街边油炸饼的焦香与粪沟隐隐飘来的腐臭。
他们看似在招揽生意,实则一双双眼睛都死死盯着不远处那座紧闭的院门。
吱呀一声,院门开了。
夜琉璃牵着阿萤的手,缓缓走了出来。
她今日换上了一袭素青色长裙,布料柔软贴身,随步伐轻轻摆动,发出细微的“簌簌”声。
乌黑发髻间只簪一朵小小白菊,花瓣边缘略显枯萎,散发出淡淡的苦香。
步履轻缓,神态温婉,宛如邻家妇人。
她领着阿萤,径首朝着茶摊走来。
几名衙役心中一紧,强作镇定。
一名自作聪明的衙役放下茶碗,吊儿郎当地开口:“寡妇门前是非多啊,昨儿还听说,南街一夜之间又死了七个男人呢!”
话语中的挑衅清晰可闻。
夜琉璃停下脚步,缓缓抬起眼眸。
她的眼神清澈如水,却又深不见底,映着午后斜阳,却不见丝毫暖意。
她看着那名衙役,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微微一笑。
那笑容如春风拂面,唇角微扬,连眼角的细纹都显得温柔。
“你说得对,”她的声音轻柔动听,“是非,确实很多——”
她顿了顿,笑意更深,吐出的后半句话却让在场所有人如坠冰窟:
“——所以我替天,把他们都收了。”
话音落下刹那,那名衙役脸色骤变!
他猛地捂住喉咙,双目圆瞪,想呼救,却只能发出“嗬嗬”的破风声,脸色由红转紫,再转青,双腿一软,跪倒在地,指甲深深抠进泥土。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血月下,禁欲王爷他嗜我如命
周围同伴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后退,刀柄握得死紧,无人敢上前。
就在那衙役即将窒息的刹那,夜琉璃轻轻一拂衣袖,动作轻巧如掸去落叶。
那股扼喉之力瞬间消失。
她低头看了眼在地的衙役,故作惊讶地轻声道:“玩笑罢了,怎么就吓成这样了?”
说罢,她不再看众人一眼,牵着阿萤的小手,悠然离去。
裙裾扫过青石板,不留痕迹。
只留下茶摊前,一群被冷汗浸透衣衫、满脸惊惧的监视者。
当晚,那衙役高烧呓语,口中不断重复:“她收走了……七个魂……下一个是我……”次日凌晨,被人发现蜷缩床角,咽喉内陷如被巨力攥捏,双目翻白,唇边凝着一道暗红血线。
黄昏时分,夜琉璃归家后煮了一壶陈年普洱,茶汤浓褐,香气沉郁。
她轻轻放在阿萤面前的小木桌上:“去洗洗手,晚饭快好了。”
小女孩默默点头,转身走进厨房。
可她的手指,始终没有松开那把藏在袖中的菜刀——那是她从厨房偷来、磨得锃亮的凶器,刀刃在暮光中泛着冷光。
夜琉璃望着她的背影,眼神微黯。
“孩子,黑暗会吃掉光,也会吃掉信奉它的人。”她低声呢喃,像是说给阿萤,又像说给自己。
当夜,月色如霜,洒在瓦檐之上,泛起一层幽蓝的寒光。
一道矫健的黑影,如鬼魅般在南城屋顶穿行,正是乔装打扮、亲自前来暗查的凤栖梧。
他悄无声息落在老宅外墙,借着清冷月光,凝神观察屋檐下悬挂的一串铜铃。
此铃乃勘测风向的特制之物,哪怕是最微弱的气流也能让它发出轻响。
然而此刻,夜风习习,院外树叶沙沙作响,这串铜铃却纹丝不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彻底禁锢。
凤栖梧心中一沉,正欲翻墙而入,一股极其晦涩的低吟声忽然从院内传来。
他立刻收敛气息,如壁虎般紧贴冰冷砖墙,侧耳倾听。
透过墙头缝隙,他看到了令他毕生难忘的一幕。
月光之下,夜琉璃立于院子中央,双臂平展,姿态虔诚而诡异。
一缕缕淡淡的血色雾气从她周身缓缓浮现,带着铁锈般的腥甜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她脚下的青石板承受不住某种压力,龟裂开一道道细密裂纹,丝丝暗红色液体从中渗出,滴落时发出“嗒……嗒……”的轻响,如同倒计时。
她双目紧闭,口中的祷词越来越快,最后汇成一个震撼灵魂的音节:
“封印第三重……破!”
刹那间,一股无法形容的恐怖气息轰然爆发!
院中夜风仿佛受惊,猛地倒卷而回,形成肉眼可见的气旋。
就连墙外的凤栖梧,都感到胸口如遭重锤,窒息般的压迫感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他强行压下惊涛骇浪,毫不犹豫,立刻转身撤离。
归途中,他脚步急促,停在一处暗巷。
从怀中取出一枚温润玉佩——先帝亲赐,皇室圣物,传说对妖邪有天生感应。
方才靠近老宅时,玉佩便开始发烫,此刻握在掌心,仍有余温未散。
他紧握玉佩,眼神复杂到了极点,心中翻涌着无尽困惑:
“若你真是祸世的妖物,为何只杀奸恶之徒?可若你真是正义的化身,又为何……需要靠饮血来获取力量?”
回到书房,他不再犹豫,提笔在一张特制密信上迅速写下一行字,字迹刚劲,力透纸背:
“调集西陵地宫所有关于‘血契’的残片,三日之内,务必送抵大理寺密库。”
院内,夜琉璃缓缓收敛气息。
她能感应到那股窥探的视线己经离去,却并未追击。
她坐回石桌旁,从袖中取出一枚破碎的玉片,与凤栖梧那枚竟有几分相似。
借着月光,玉片上“血契未断,王权重临”八个古篆若隐若现,泛起微弱红光,与她心头感知到的那股至阳至刚的皇室气息遥相呼应。
她望向大理寺的方向,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无人能懂的怅惘:
“你向我靠近一步,我就能清醒一分……可是凤栖梧,当你看清我真正的模样时,还会像现在这样,站在门前,替我挡风遮雨吗?”
无人知晓,就在她低语之时,厢房的窗户后面,一双小小的眼睛正透过缝隙,死死地盯着她。
阿萤瘦弱的身体在黑暗中微微颤抖,小手里紧紧攥着那把菜刀。
她的脸上没有泪,只有近乎狂热的崇拜与偏执。
白天她问:“他们真的坏吗?”夜琉璃答:“他们该死。”
夜里她听见祷词,躺在床上睁着眼,嘴唇无声翕动,模仿发音。
现在,她握着刀,心想:
只要是黎姨需要的……只要是黎姨说的……
坏人,都该死。
一粒新的黑暗种子,在她所不知道的角落,悄然破土,在沉寂的夜色中,汲取着最纯粹的恶意,缓缓滋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X5L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