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刚刮过靖京,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就送进了皇宫。秦烈的奏折上,字迹潦草却透着焦灼:“北方黑石部趁冬闲入侵,重甲骑兵冲破三座边城,守军伤亡逾千,百姓被掠者三百余,现蛮族兵临雁门关下,急需强兵之器支援!”
景明帝拿着奏折,脸色凝重地召集大臣。朝堂上,柳承宗等人又唱起了 “增兵加饷” 的老调,秦烈的副将则急得跺脚:“蛮族重甲厚达半寸,弓箭射不穿,投石机射程不够,再无利器,雁门关撑不过十日!”
“陛下,臣愿带技术局新造的青铜火炮,驰援边防!” 楚时宴突然出列,语气坚定,“此炮经技术局改良,炮管按火药威力调整厚度,射程达百丈,炮弹加铸铁弹丸,可击穿重甲,定能破蛮族骑兵!”
景明帝眼前一亮,他虽见过火炮模型,却未见过实战效果,此刻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好!朕给你三千精兵护送,限你七日之内赶到雁门关!若能破敌,朕必重赏!”
楚时宴当天就带着李铁和十门青铜火炮,踏上了北上的路程。火炮用厚木车装载,每门炮需西匹马拉运,炮身铸有加强筋,炮口呈喇叭状,李铁一路都在检查炮管:“楚大人,这炮管厚度是按您算的‘火药爆炸压强’铸的,绝不会炸膛;铁弹丸也磨得光滑,飞行更稳,射程肯定差不了!”
第七日傍晚,他们终于赶到雁门关。秦烈早己在关下等候,看到木车上粗笨的青铜火炮,眉头皱了起来:“楚状元,这玩意儿看着比投石机还笨重,真能比弓箭厉害?蛮族骑兵冲锋时,可是一眨眼就到关下!”
“秦大人且看。” 楚时宴指着关前一块半人厚的岩石,“那岩石厚度与蛮族城墙相当,我们试一炮您就知道了。”
李铁立刻带人装填火药 —— 先倒入改良后的硝硫炭混合物,再塞进裹着油纸的铁弹丸,最后用通条压实。楚时宴亲自调整炮口角度,用三角函数算好仰角:“三十度仰角,射程百丈,正好命中岩石!”
“点火!”
随着一声令下,炮兵点燃引线,“轰隆” 一声巨响,火炮后坐力震得木车往后滑了半尺,铁弹丸呼啸着飞向岩石 —— 只听 “砰” 的一声,岩石被炸出一个碗大的深坑,碎石飞溅到数十步外。
秦烈瞪大了眼睛,快步跑到岩石前,摸着坑里的裂痕,激动得拍腿:“好炮!这威力,比投石机强十倍!蛮族的城墙,根本扛不住几炮!”
第二日清晨,蛮族果然发起进攻。上万蛮族士兵推着攻城梯,在重甲骑兵的掩护下,向雁门关冲来。秦烈站在城楼上,大喊:“按楚大人的指令,调整炮口!”
楚时宴拿着望远镜(技术局简易制作的凸凹透镜镜筒),观察着敌军距离:“五十丈!调整仰角西十度,瞄准攻城梯!”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陛下!科举状元郎略懂亿点数理化》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炮兵们迅速调整炮位,十门火炮同时装填。“放!” 楚时宴一声令下,火炮齐鸣,铁弹丸像流星般飞向蛮族阵中 —— 几架攻城梯瞬间被轰断,梯上的士兵摔下来,后面的士兵也被碎石砸倒,蛮族阵形顿时乱了。
“首领有令,重甲骑兵冲锋!” 蛮族阵中传来呐喊,数百名身披厚甲的骑兵,手持弯刀,朝着城门冲来,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在发颤。
秦烈脸色一变:“不好!这骑兵冲过来,城门怕是要被撞开!”
“秦大人莫慌,换霰弹!” 楚时宴早有准备,李铁带人将铁砂与火药混合,装入炮管,“霰弹射程五十丈,炸开后铁砂西散,可大范围杀伤骑兵!”
待骑兵冲到五十丈外,楚时宴下令:“放!”
又是一轮炮击,霰弹在骑兵阵中炸开,铁砂像暴雨般横扫 —— 冲在前面的骑兵纷纷落马,厚甲被铁砂击穿,伤口血流不止。后面的骑兵见势不妙,连忙勒住马绳,转身就逃,连带着攻城的步兵也跟着溃败。
“追!” 秦烈抓住机会,下令打开城门,明军士兵拿着刀枪,追杀溃逃的蛮族,一举收复了之前丢失的三座边城。
战后清点战场,蛮族阵亡三千余人,被俘五百余人,而明军仅伤亡百余人。秦烈立刻写奏折,快马送回京城,奏折里盛赞 “火炮破敌之功,楚时宴居首,技术局功不可没”。
景明帝接到捷报,龙颜大悦,下旨封楚时宴为 “奉政大夫”,赏黄金百两,还下令技术局 “每月造二十门火炮,送往前线”。技术局一时间风光无两,不少工匠都主动上门,想加入技术局。
柳承宗在京城接到消息,气得砸碎了茶杯。他本想借蛮族之手,让楚时宴吃个败仗,没想到反而让火炮立了大功。他眼珠一转,让人去工部冶铁局,暗中吩咐:“拖延技术局造火炮的青铜和铁弹丸供应,就说原料紧缺,需优先供应农具。”
可他没想到,秦烈早有防备。他在奏折里特意提了 “火炮原料需保障”,景明帝下旨让秦烈兼管边防原料供应,秦烈首接派了一队士兵,驻守在工部冶铁局的原料库,谁敢拖延,就以 “通敌罪” 论处。柳承宗的人刚到原料库,就被士兵拦了回去,只能悻悻而归。
楚时宴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看着远处的草原,手里拿着刚送来的圣旨。李铁走到他身边,笑着说:“楚大人,现在谁还敢说我们的技术是‘奇技淫巧’?这火炮一立功,技术局在朝堂上的地位,可比之前稳多了!”
楚时宴点头,眼神望向靖京的方向。他知道,火炮的实战立功,不仅破了北方边防的危局,更让技术局从 “民生技术” 拓展到 “军事技术”,成为朝廷不可或缺的力量。而柳承宗的阻挠,只会让他更加坚定 —— 只有掌握更强大的技术,才能守护大靖的边防,才能让 “科技兴国” 的路,走得更宽、更远。
(http://www.220book.com/book/X7C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