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京城本该是秋高气爽,可今日的空气却像被灌了铅,沉甸甸的压得人喘不过气。
辰时刚过,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就打破了京城的宁静——三匹快马从北门疾驰而入,马背上的驿卒身着皂色驿服,浑身沾满尘土,连马鬃都被汗水浸透,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溅起的石子带着刺耳的声响,首奔皇宫方向。
“八百里加急!北疆急报——!”
驿卒的嘶吼声穿透街巷,带着绝望的哭腔,连路边摆摊的小贩都停下了动作,抬头望向皇宫的方向,脸上满是不安——能用上“八百里加急”的,必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皇宫太和殿内,气氛早己凝重到了极点。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手里捏着一份皱巴巴的奏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奏折上的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手心发疼:“北方三州大旱五月,赤地千里,河渠干涸,草木枯死……流民数十万,易子而食,饿殍遍野……急请朝廷赈灾,若再无救援,恐生民变!”
“陛下,北疆乃我大梁屏障,若流民哗变,恐被北狄趁虚而入啊!”兵部尚书出列,声音急切,“臣恳请陛下速调粮草,派遣官员前往赈灾!”
“调粮?谈何容易!”户部尚书苦着脸摇头,“今夏南方涝灾己耗空大半国库,如今京畿粮仓仅够京中百官与百姓三月之用,哪里还有余粮可调往北疆?”
“那便开仓放粮!再不行,就向富商募捐!”有人提议。
“募捐?北疆灾情如此严重,寻常募捐不过杯水车薪!”
大臣们吵作一团,有的主张调粮,有的主张募捐,有的提议迁徙流民,却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北疆旱情之重,远超想象,寻常手段根本无法缓解。
皇帝看着争论不休的大臣,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他登基三十余年,虽不算千古明君,却也勤勉治国,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灾情。数十万流民,若处置不当,便是动摇国本的大祸!
“够了!”皇帝猛地拍案,龙椅都跟着晃了晃,“吵来吵去,有何用处?朕要的是能解北疆之危的法子,不是你们的争论!”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大臣们纷纷低下头,没人再敢说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草,没有水源,纵有万般计策,也救不了北疆的百姓。
就在这时,皇帝的目光突然落在了站在殿角的永宁侯墨昭身上。他猛地想起什么,眼神亮了起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永宁侯,朕记得……你府中的小福星云岫,作者“白茶崽崽要努力”推荐阅读《赶山崽崽开荒后全京城大佬争订菜》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能培育高产的黄金粟,还能催发生机,让枯木逢春?”
墨昭心中一动,上前一步躬身道:“回陛下,确有此事。岫岫培育的黄金粟亩产远超寻常作物,且生长周期短,她亦能与草木沟通,催生植物生长。”
“好!好啊!”皇帝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快步走下丹陛,抓住墨昭的手臂,眼中满是前所未有的恳求与希冀,“墨昭,朕问你,那小福星……她能不能去北疆?能不能用她的能力,缓解北疆的旱情?能不能让那千里荒漠,长出庄稼,救下数十万流民?”
这话一出,满殿大臣都愣住了,随即眼中也泛起了希望的光芒——对啊!云岫是陛下亲封的“大梁福星”,能通草木、催万物,或许她真的能解北疆之危!
墨昭却面露难色:“陛下,岫岫不过三岁半的孩童,北疆路途遥远,且灾情凶险,她……”
“朕知道她小!朕知道路途险!”皇帝打断他,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可那是数十万条人命啊!墨昭,朕别无他法了!这天下,只有她能救北疆,能救大梁!”
他转身看向殿外,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望向遥远的北疆,语气沉重而恳切:“朕恳请你,带云岫入宫。朕要亲自求她——求我们的大梁福星,救救北疆的百姓,救救朕的大梁!”
此时的侯府,云岫正蹲在菜园里,小手轻轻抚摸着干裂的土地。最近京城也少雨,菜园的土地都裂开了小口子,菜苗们蔫蔫的,小声“抱怨”:“好渴呀……土地爷爷好干……”
云岫小眉头皱着,刚想催动神力给菜苗浇水,就看到管家匆匆跑来,脸色凝重:“小主子,侯爷让您即刻入宫,陛下有要事召见!”
云岫抬起头,小脸上满是懵懂:“入宫?陛下找岫岫做什么呀?”
管家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听说……北疆大旱,百姓快活不下去了,陛下……想请小主子去北疆救灾。”
云岫的小手猛地顿住,她似乎能透过遥远的距离,听到北疆土地传来的撕心裂肺的“哭泣”,听到流民们绝望的哀嚎。小丫头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小脸上的懵懂褪去,只剩下前所未有的坚定:“管家爷爷,我们快走吧!土地爷爷在哭,百姓们也在哭,岫岫要去帮他们!”
她不知道北疆有多远,不知道灾情有多凶险,只知道——那片土地在求救,那里的百姓在受苦,她不能不管。
皇宫的方向,夕阳正缓缓落下,将宫墙染成了血色。一场关乎数十万人生死的托付,正等着这个三岁半的小福星;一段万里赴荒的征程,也即将拉开序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X7Z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