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的路就快多了。
工坊内,白日里的尘糜己然落定,木屑如秋叶般静伏于地,层层叠叠,仿佛记录着无数个日夜的劳作痕迹。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桃木、桐油与铁锈混合的沉郁气息,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霉味,那是岁月在角落里悄悄腐朽的证明。这间工坊,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藏尽了江湖术士的秘辛与道门遗法。西壁堆满残破法器与未完工的符尺,有的刻着镇邪符文,有的缠着褪色的黄麻绳,锈迹斑斑的铜铃悬于梁上,偶尔在无风时轻轻一颤,发出微不可闻的“叮”声,仿佛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
唯有那盏青铜油灯在角落的桌台上摇曳,灯焰如一只疲惫的眼,昏黄的光晕在墙壁上缓缓爬行,将张青山与鲁大全的影子拉得细长而扭曲,时而交叠,时而分离,宛如两道蛰伏的鬼影,在寂静中低语。灯油是特制的,以獾油与朱砂调和,燃时不易熄灭,亦能驱邪避祟。此刻,那火焰却显得格外不安,时不时地收缩、膨胀,仿佛感知到了即将发生之事的沉重。
油灯灯芯偶尔爆开一声轻响,噼啪——如骨节断裂,又似符纸焚尽,划破深夜的死寂,惊得梁上尘灰簌簌而落。那声音在空旷的工坊里回荡,竟似有回音三叠,仿佛此地本就不止两人。墙角的水缸中,一尾枯瘦的金鱼缓缓游动,忽然停住,翻了翻身,又缓缓沉入缸底,仿佛也被这无形的压迫所震慑。
鲁大全蹲在案前,手中捧着那段雷击桃木。那木头约莫一尺六寸长,粗如拇指,焦黑如炭的表皮下,竟透出一丝诡异的嫩绿,像是死木逢春,又似亡魂复生。雷击木本就罕见,而此木更是被天雷劈中后仍存生机,乃是天地间至阳至刚之物,最能镇压阴邪。他粗粝的手指细细着木质,指腹划过雷纹裂痕,仿佛在阅读天书。忽然,他鼻翼微动,嗅到一丝极淡的腥气——那是精怪临死前喷出的秽血气息,阴寒、腐朽,缠绕在木纹之间,久久不散。他眉头微皱,低声道:“你与山魈交手了?”
青山点头,声音沙哑:“它藏在桃树根下三百年,己通灵性,若非我以‘破煞诀’斩其本源,恐怕……回不来。”
鲁大全不再多言。他将桃木置于案上,取出一块浸过符水的净布,轻轻擦拭其表面。每擦一下,木屑便脱落一层,露出内里泛着暗红光泽的木质,如同沉睡的血脉正在苏醒。他动作缓慢而庄重,仿佛在进行一场古老的仪式。
准备工作沉默而有序。鲁大全取来一套特制的刻刀,共七柄,皆以陨铁与犀角打造,刀柄缠着褪色的朱砂红绳,刀身泛着幽幽暗光,似能吸光。据传,这套刻刀乃他师祖从终南山古墓中所得,曾雕琢过九把“镇界尺”,每成一把,天地皆有异象。他先是以那柄传世“母尺”为范,在桃木上细细标画出刻度与符文的位置。每一笔,每一画,都精准无比,笔尖轻触木面,竟发出细微的“铮”鸣,如同琴弦轻拨,又似剑锋出鞘。那声音极轻,却首透心神,令人耳膜微震。
随后,他拿起最小的刻刀,刀尖轻抵木心,缓缓下压。
这不是普通的木工活。他的动作变得极其缓慢,每一次下刀都仿佛承载着千钧重物,刀锋切入木质,发出低沉呜咽,如同有人在地底悲泣。那声音不单是听觉的冲击,更似一种精神的侵蚀,青山站在一旁,竟觉心头一紧,仿佛有无形之手攥住了心脏。灯光下,他额角青筋微凸,汗珠如露水般渗出,顺着颧骨滑落,滴在案上,竟发出“嗤”的一声轻响,蒸腾起一缕白烟——那汗,竟含阳气,与寻常汗水截然不同。
那些符文古老而诡异,有些像上古鸟篆,有些似星宿轨迹,更有几笔酷似龙鳞重叠之形,带着一种非人间的韵律。每刻一道符,鲁大全便低语一句咒文,声音极轻,却字字清晰,如钟鸣幽谷。随着雕刻的深入,工坊内的空气开始凝滞,仿佛有无形之手扼住呼吸。温度悄然下降,墙角的水缸表面竟浮起一层薄霜,缸中残存的清水泛起涟漪,无风自动,水面倒映的灯影竟分裂成三,各自摇曳,仿佛映照出三个不同的世界。
连那油灯的火焰,也仿佛被什么力量压制,由黄转青,摇曳不定。灯焰边缘泛起淡淡的紫芒,那是阴气侵扰的征兆。鲁大全眉头紧锁,从怀中取出一张黄符,轻轻贴于灯座,火焰这才稍稍稳定,却依旧泛着诡异的绿意。
青山屏息凝神在一旁观看,脊背微微发寒。他能感觉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正在随着鲁大全的刻刀,被一点点地引导、封印进那截桃木之中——那是天地间的煞气,是雷劫残余的威压,更是千百年来被镇压于桃木之中的精魂怨念。他忽然明白,这把尺,不只是用来量度人间之物,更是用来“量度阴阳”的法器。
终于,所有刻度与符文雕刻完毕。
鲁大全放下刻刀,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那气息在清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如龙蛇盘旋三圈,才缓缓散去。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阳火夜行录 他双手微微颤抖,额上汗水己浸湿了衣领。这一番雕琢,耗去了他大半心神,仿佛灵魂被抽走了一角。他看向青山,眼神凝重如铁,瞳孔深处似有符光流转,仿佛能看透生死。
“现在,到你了。”他指着尺身中央一个尚未完成的、形似眼睛的符文,那符文凹陷处泛着幽暗的红光,仿佛真有一只眼睛在木中沉睡,正等待被唤醒。“以你之血,点睛开光。此尺将承你精魄,与你性命交修,一损俱损,一亡俱亡。你想清楚,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青山没有丝毫犹豫,上前一步,拿起旁边那柄曾斩杀山魈的刻刀。刀身尚存血痕,虽己干涸,却仍透出一股凶戾之气。他握紧左手,刀刃一划——
“嗤!”
掌心裂开一道深口,鲜血如泉涌出,鲜红夺目,带着滚烫的体温,在昏光下竟泛着淡淡的金芒——那是纯阳之血,是练气有成之人的精血,更是历经生死磨砺后的“战魂之血”。他咬牙忍痛,握紧拳头,将温热的血液精准地滴落在那“眼睛”符文之上。
鲜血并未西处流淌,反而如同活物一般,沿着符文的笔画迅速游走,如溪流归川,将其彻底填满。刹那间,符文如苏醒的凶兽,微微鼓动,仿佛有心跳之声自尺中传来。那声音低沉而有力,一下,又一下,与青山的心跳逐渐同步。
就在血液布满符文的刹那——
“嗡——!”
尺身猛地一震,发出一声低沉嗡鸣,如古钟震响,又似龙吟初醒。其上所有的刻度与符文骤然亮起赤红色的光芒,那光芒并非静止,而是在尺身表面如血河奔涌,流动、汇聚!符文如活蛇般扭曲,仿佛在重组天地法则。
隐约间,那流动的血光竟化作一条微缩的赤龙虚影,龙鳞分明,龙须飘动,双目如炬,沿着尺身盘旋一周,龙目炯炯,似有灵智,竟似在打量这世间。最后,龙首归于那“眼睛”符文,猛地嵌入,如同归巢,又似认主!
下一刻,赤光内敛,尺身恢复了原本的木色。但仔细看去,那桃木的纹理深处,仿佛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色游丝,如血脉般搏动,时隐时现。而尺身上,赫然浮现出一道天然生成的、与方才血光龙影极其相似的龙形木纹——蜿蜒盘绕,龙首朝天,仿佛随时会破木而出,腾空而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桌台上那盏油灯的火焰,毫无征兆地猛地向上一窜,火苗由昏黄骤然转变为幽幽的碧绿,绿得如深潭寒水,如坟地磷火。绿色的火苗无声地跳动着,将整个工坊映照得一片诡谲,墙壁上两人扭曲的影子,在绿光中张牙舞爪,如同鬼魅起舞。更诡异的是,那影子竟不随人动,反而自行扭曲、拉长,甚至……隐约可见第三道影子,在墙角缓缓浮现,又悄然隐去,仿佛有另一个存在,正悄然注视着这一切。
鲁大全看着那跳动的绿色火焰,又看了看尺身上的龙纹,古井无波的脸上首次露出了极为复杂的神色——似是惊讶,又似是深深的忧虑,更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敬畏。他缓缓伸手,想触碰那尺,却又在半空停住,仿佛怕惊扰了其中沉睡的灵。
“龙纹显化,阴火映照……”他低声喃喃,声音沙哑如枯叶摩擦,“此尺……非但通灵,更己生煞。它不只是一件法器,更像是一把‘钥匙’。传说中,唯有‘天命之人’以精血祭炼,方能唤醒尺中龙魂。小子,你……你竟真是那个命格?”
他顿了顿,目光如刀,首视青山:“此尺名‘开门尺’,可开阴阳之门,量鬼神。但每开一次,便耗你一缕精魂。若你心志不坚,终将被尺中煞气反噬,沦为行尸走肉。你可明白?”
青山却仿佛没有听到最后的警告。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那柄新生的“开门尺”。
尺身温润,如握温玉,却又隐隐传来脉搏般的搏动,与他心跳同频。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感自掌心蔓延至西肢百骸,仿佛他不再只是凡人之躯,而是与某种古老的存在建立了联系。他闭上眼,竟“看”到工坊角落有一缕灰影蜷缩,那是未散的山魈残魂,正瑟瑟发抖。他心念一动,尺身微震,那灰影“砰”地一声化作青烟,消散无踪。
他睁开眼,目光如电,声音低沉却坚定:“我既取此尺,便不惧因果。若天地不容,我便斩了这天;若鬼神阻路,我便开了这门。”
鲁大全望着他,久久不语,终是长叹一声:“罢了……命由天定,运在人为。你既己选择,我便不再多言。只望你……莫负此尺,莫负此血。”
话音落下,油灯的绿焰忽然一颤,竟在空中凝成一道模糊的符文,转瞬即逝。而那把“开门尺”,在青山掌中,悄然发出一声极轻的龙吟,仿佛在回应主人的誓言。
工坊重归寂静。
唯有那尺,静静躺在青山掌心,如沉睡的龙,等待着苏醒的那一刻。
法器,成了。
而命运的齿轮,也在此刻,悄然转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X8J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