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章:一年的距离

小说: 小人物之怒   作者:安生日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小人物之怒 http://www.220book.com/book/X8OD/ 章节无错乱精修!
 

------

追踪的念头一旦生根,便如藤蔓般疯长,缠绕着哈奇的每一寸理智。他不再是被动等待裁决的囚徒,而是成了一个心怀隐秘目标的潜行者。这种转变微妙而深刻,给他那死水般的生活注入了一种危险的、带着刺痛感的活力。他不再漫无目的地踱步,而是开始有计划地清理安全屋的痕迹,将不必要的装备分散藏匿,只留下最核心的生存物资和那件父亲的旧夹克。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决绝的意味,仿佛在为一场漫长的、不归的旅程做准备。

加密终端的沉默持续着,这沉默如今不再令他焦虑,反而成了他行动的掩护。在组织的视野里,他或许仍是一个在评估期内静默的、有待观察的资产。而这,正好给了他操作的空间。

他避开了所有官方或与组织有牵连的信息渠道。那太危险,如同在猎人的注视下询问猎物的去向。他转向了城市阴暗面的信息集市——那些藏匿在破旧网吧后门、嘈杂地下赌场角落,或是通过层层加密的匿名网络才能接触到的情报贩子。这些人只认钱,不问缘由,是追踪失踪者(尤其是那些需要“失踪”的人)的最佳选择,前提是你能付出足够的代价,并且足够小心,不留下自己的尾巴。

这个过程缓慢而曲折,像在黑暗中摸索一幅残缺的地图。他使用了多个伪造的身份,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短暂交易,支付了远超寻常的比特币,才像挤牙膏一样,获取到一些零碎的、需要交叉验证的信息片段:

? 安东诺夫的妻子,在事发后约两周,曾在一家远离市区的私人诊所使用现金就医,症状是急性焦虑引发的心律失常。

? 约一个月后,有模糊的线索指向他们曾试图通过一个蛇头组织偷渡前往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但交易似乎中途失败了,原因不明。

? 再往后,关于他们的踪迹几乎完全消失,像水滴融入大海。只有一些无法证实的传闻,说有人在某个北欧小城见过一个带着小女孩、神色紧张的中年男人,但很快又销声匿迹。

每一条信息都像一块冰冷的拼图,拼凑出一个仓皇、绝望的逃亡故事。哈奇的心也随着这些信息一点点下沉。他想象中的“阳光海岛”根本不存在,只有无尽的躲藏、恐惧和不确定的未来。这与他亲手给予的“生路”承诺相去甚远,更像是一场缓慢的凌迟。他的那次“仁慈”,究竟是对他们的救赎,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折磨?

这种不确定感加剧了他的心理煎熬。365天——从他放走安东诺夫,到此刻他像个幽灵一样追踪他们的下落,整整一年过去了。这一年里,他经历了任务失败的阴影、组织的冷落、内心的挣扎、旧伤的复发、证明自己的徒劳……而安东诺夫一家,则在看不见的角落里,经历着或许更加残酷的生存挣扎。

距离,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更是一种心理和命运上的巨大鸿沟。他是施加影响(无论好坏)的源头,他们是承受后果的终端。这种不对等的关系,让他产生了一种沉重的、几乎无法呼吸的责任感。他必须知道结局。否则,他内心的风暴将永无宁日。

经过数周谨慎到极致的调查,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资源,最终的线索,微弱得几乎像风中残烛,指向了距离城市数百公里外的一个偏远、萧条的老工业城镇。据说那里外来人口稀少,生活成本极低,适合隐形埋名地生活。线索的可靠性不足五成,更像是一种绝望中的最后猜测。

但哈奇没有犹豫。他需要一個答案,哪怕这个答案会将他推向更深的深渊。

他选择了最不引人注意的交通方式,换乘了多次长途汽车和破旧的区间火车,沿途风景从繁华都市变为连绵的丘陵,再到一片片略显荒凉的、被废弃工厂点缀的平原。窗外的景色越来越陌生,与他熟悉的那个充满杀戮和阴谋的世界渐行渐远。小人物之怒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小人物之怒最新章节随便看!他穿着那件旧夹克,戴着帽子和眼镜,混在稀疏的旅客中,像一个普通的、为生计奔波的中年男人,只有那双过于警觉的眼睛,偶尔会泄露出一丝不同寻常的锐利。

抵达那个小镇时,是一个灰蒙蒙的下午。小镇仿佛停留在上个世纪,街道空旷,建筑低矮破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煤灰和铁锈的味道。一种与世隔绝的、被时间遗忘的寂静笼罩着这里。

根据模糊的地址,他找到了一片位于镇子边缘的、看起来像是当年给工人居住的联排矮房。房子大多陈旧,有些甚至己经荒废。他像一缕烟,悄无声息地在一栋栋房子间移动,目光扫过那些紧闭的门窗和稀疏的晾晒衣物,寻找着任何可能与记忆中对得上的痕迹。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认为那条线索完全是错误的时候,他的目光定格在了一栋看起来稍微整洁一些的房子前。

房子前的空地上,没有杂草,而是被开辟成了一个小菜园,里面种着一些常见的蔬菜,长势喜人。一个用旧轮胎做成的秋千,挂在院子里一棵老槐树下,随风轻轻晃动。

而最让哈奇心脏骤停的,是菜园旁的那个身影。

一个男人,背对着他,正弯腰小心地给一株番茄苗搭着支架。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身材比一年前略显壮实,不再是那种被恐惧榨干的虚弱。动作从容,甚至带着一种……安宁。

就在哈奇屏住呼吸,无法动弹的时候,房子的门开了。一个扎着两条羊角辫的小女孩像一只欢快的小鸟跑了出来,手里举着一个彩色的风车。

“爸爸!看!风车转啦!”小女孩用清脆的声音喊着。

那个男人闻声首起身,转过身来。阳光照在他的脸上。

正是列夫·安东诺夫。

但那张脸,己经完全不是哈奇记忆中那个被恐惧和泪水扭曲的面孔了。肤色健康了些,脸庞圆润了些,最重要的是,那双眼睛里,没有了歇斯底里的恐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的、带着淡淡疲惫却满足的光芒。他看着奔跑过来的女儿,脸上自然而然地绽开了一个温暖的笑容,那笑容里,充满了毫无保留的爱意。

伸手抱起女儿,让她坐在自己的肩头,小女孩咯咯地笑着,手里的风车在风中呼呼飞转。

哈奇像被钉在了原地,隐藏在远处一堵断墙的阴影里,浑身冰冷。

看到了。他看到了他冒着巨大风险、违背信条所换来的结果。不是仓皇的逃亡,不是绝望的挣扎,而是……平凡、安宁、甚至可以说是幸福的生活。

这一年的距离,这365天的心理煎熬与好奇,最终将他带到了这样一个场景面前: 他曾经的目标,他枪口下的幸存者,如今在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过着一种他哈奇或许永远都无法企及的、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巨大的荒谬感像潮水般将他淹没。他所有的挣扎,所有的痛苦,所有的自我怀疑,在这一刻,似乎都失去了重量。他以为自己追踪的是一个悲剧的延续,却发现了一个近乎童话般的结局。

用一整年的内心煎熬,去度量一次恻隐之心的后果,最终量出的,不是预想中的毁灭或悲惨,而是一种他自身极度渴望却永远失去的平静。 他给了别人一条生路,却也无意中照见了自己无路可走的荒芜。

哈奇没有上前,没有相认。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像一个真正的幽灵,窥视着不属于自己的人间烟火。然后,他缓缓地、悄无声息地转过身,沿着来路,一步步离开。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年的距离,他走完了。得到的答案,却比他所有预想的都要沉重,也都要……明亮。这光明,不属于他,只属于那个在菜园里笑着的男人和他的女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X8O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小人物之怒 http://www.220book.com/book/X8O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