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AI的世界,干杯cheers》
十一月的寒风卷走了秋日最后的暖意,市一中的银杏树叶己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白色的天空。数学竞赛结束后,林知夏和苏暖的生活恢复了往常的节奏,但某些微妙的变化,如同冬日里悄然凝结的冰晶,正在她们关系的表面悄然形成。
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后,班主任宣布了文理分科的消息。课间,教室里充满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声。
“苏暖,你肯定会选理科吧?”学习委员抱着一摞作业本路过苏暖的课桌,语气笃定地问道。
苏暖轻轻点头,目光却不自觉地瞟向身旁的林知夏。自从数学竞赛后,她们之间建立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默契——无需多言,却能准确感知对方的情绪和想法。此刻,林知夏正低头翻看着物理课本,侧脸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安静。
“林知夏,你呢?”前排的男生转过头来,好奇地问道。
林知夏合上课本,语气平静:“我还在考虑。”
苏暖的笔尖在草稿纸上轻轻一顿,留下一个小小的墨点。她迅速收起那一瞬间的失落,重新专注于眼前的习题。然而那道复杂的函数题突然变得索然无味,她的思绪飘向了两个月后可能面临的分别。
午休铃声打破了教室的喧嚣。同学们纷纷起身前往食堂,教室里很快只剩下她们二人。林知夏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质饭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厨师准备的日式便当。苏暖则拿出了母亲准备的保温盒,简单的两菜一饭,却散发着家的温暖。
“要尝尝吗?”两人几乎是同时开口,然后又同时愣住。
林知夏的饭盒里多了一双备用筷子,她轻轻推向桌子中央。苏暖也打开了保温盒的隔层,露出还冒着热气的番茄炒蛋。
“我妈妈做的番茄炒蛋是一绝。”苏暖微笑着递过勺子。
林知夏小心地接过,尝了一口。简单的家常菜,却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很好吃。”她轻声说道,眼神柔和了许多。
就这样,她们在安静的教室里分享了午餐。阳光透过窗户,在课桌上投下交错的光影。苏暖讲述了小时候母亲如何教她做这道菜,而林知夏则分享了家里厨师擅长的各种菜系——轻描淡写地略过了这暗示着的家庭背景。
“如果你选了文科,我们可能就不在一个班了。”苏暖最终还是说出了这句话,语气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忐忑。
林知夏沉默片刻,指尖轻轻敲打着饭盒边缘:“数学竞赛的省级选拔是在下学期。”
这句话看似答非所问,却让苏暖的眼睛亮了起来。她们都明白,这意味着至少在下学期之前,她们还会因为竞赛培训而频繁见面。
“所以...”苏暖试探性地问道。
“所以我可能会选理科。”林知夏低头整理着饭盒,声音轻柔却清晰,“毕竟,有个能和我讨论数学的同桌不容易。”
教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窗外远处操场上传来的喧闹声。苏暖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迅速低头假装整理书本,掩饰着内心的喜悦。
下午的物理课上,老师讲解着电磁感应的原理。当提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时,班上有几个同学发出了暧昧的笑声。苏暖下意识地看向林知夏,却发现对方也正好看向她。目光相接的瞬间,她们迅速移开视线,仿佛被什么无形的力量弹开。
放学后,她们一同走向校门。天空飘起了细小的雪花,这是今年的初雪。苏暖伸出手,看着雪花在掌心融化,形成微小的水珠。
“听说初雪时许愿,愿望会实现。”苏暖轻声说道,呼出的气息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林知夏停下脚步,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你相信这个?”
“只是觉得有点浪漫。”苏暖笑了笑,脸颊因寒冷而微微泛红。
林知夏没有回应,但她抬头望向天空的动作,被苏暖收入眼底。这一刻,她们之间的关系仿佛这些雪花——美丽而脆弱,随时可能融化,却又真实地存在着。
走到分岔路口,苏暖像往常一样道别,但林知夏却开口叫住了她。
“周六你有空吗?”林知夏问道,语气中带着罕见的犹豫,“市中心新开了一家书店,据说有很多原版数学文献。”
苏暖惊讶地眨眨眼,这是林知夏第一次提出学习之外的邀约。“有空。”她迅速回答,然后才意识到自己答应得太快,不好意思地补充道,“我正好想买几本参考书。”
林知夏点点头:“那上午十点,书店门口见。”
回到家后,苏暖站在衣柜前,为周六的见面该穿什么而犹豫不决。这条裙子太普通,那件外套又太过刻意。最终她选了一件浅蓝色的毛衣和深色牛仔裤,既不过分打扮,也不显得随意。
而林知夏则在电话里告诉司机,周六上午不需要接送。她站在房间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心中泛起一丝陌生的期待。
周六早晨,当初冬的阳光透过薄云洒在街道上时,苏暖提前二十分钟到达了书店门口。她没想到的是,林知夏己经在那里等候,手中捧着两杯热气腾腾的奶茶。
“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口味,就买了原味。”林知夏递过一杯,语气平静。
苏暖接过奶茶,温暖的触感从掌心蔓延至全身。“谢谢,我很喜欢。”
书店内部宽敞明亮,书香弥漫。她们在数学类书籍区域流连,不时抽出一本书来翻阅讨论。苏暖发现林知夏对数学有着独到的见解,能够将复杂的概念讲解得清晰易懂。而林知夏也欣赏苏暖扎实的基础和敏锐的首觉。
“这本《数学的天赋》很有意思,”林知夏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讲述了数学史上的天才们是如何思考的。”
苏暖接过书,指尖不经意间擦过林知夏的手背。那一瞬间的触感让两人都愣了一下,然后迅速恢复自然。
“你看这里,”苏暖翻开一页,指向一段关于高斯的故事,“即便是天才,也需要有人理解和欣赏他们的工作。”
林知夏低头阅读那段文字,发丝轻轻擦过苏暖的脸颊。她们靠得很近,近到可以闻到彼此身上淡淡的气息——苏暖是清爽的皂香,林知夏是淡雅的栀子花香。
中午,她们在书店附设的咖啡厅吃了简餐。林知夏自然地拿出钱包结账,苏暖注意到那是一个设计简洁却质感极佳的钱包,与林知夏平时使用的普通文具形成鲜明对比。
“下次我请客。”苏暖认真地说。
林知夏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好。”
分别时,林知夏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包装精致的小盒子:“给你的。”
苏暖惊讶地接过,打开后发现是一枚星形书签,银质的,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看到它觉得很适合你。”林知夏的语气依然平静,但眼神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谢谢,我很喜欢。”苏暖小心地收起礼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回家的公交车上,苏暖握着那枚书签,回想着这一天的点点滴滴。而林知夏坐在来接她的车里,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手中捧着苏暖送她的钢笔——一支普通的黑色钢笔,却是苏暖用数学竞赛的奖金买的。
周一回到学校,她们的关系明显亲近了许多。课间,她们会分享从家里带来的水果;放学后,她们会一起在图书馆学习;甚至偶尔,她们会通过短信讨论一道难题,首到深夜。
文理分科表发下来那天,苏暖毫不犹豫地在理科一栏打了勾。她看向身旁的林知夏,后者也刚刚放下笔,表格上同样选择了理科。
“看来我们还能继续当同桌。”苏暖微笑着说。
林知夏轻轻点头,唇角扬起一个几不可见的弧度。
十二月的寒风越发凛冽,但教室里温暖如春。期末考试的临近让学习气氛紧张起来,但在这片忙碌中,林知夏和苏暖找到了一种默契的平衡。她们互相抽查知识点,分享学习心得,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进步。
期末考试前一天,苏暖递给林知夏一个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数学重点,也许对你有用。”
林知夏接过本子,发现里面不仅详细记录了知识点,还贴心地标注了可能出现的题型和解题技巧。当晚,她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给苏暖:“谢谢,很实用。”
期末考试结束后,学校宣布了寒假安排。离校那天,天空又飘起了雪花。林知夏和苏暖并肩走在校园的小道上,踩着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寒假有什么计划吗?”林知夏问道。
“主要是复习和陪父母。”苏暖回答,然后鼓起勇气问道,“假期里,也许我们可以偶尔一起学习?”
林知夏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好。”
她们在校门口道别,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但这一次,分别没有带来往常的失落,因为她们知道,几周后还会再见。
寒假的第一周,苏暖收到了一条来自林知夏的短信:“市中心图书馆,明天上午十点,有空吗?”
苏暖看着手机屏幕,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笑容。她回复了简短的一个字:“好。”
光影交错的青春里,有些情感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不炽热,却足以融化冰雪,带来春天的希望。
期末考试的紧张气氛被寒假的到来冲散。城市的街道张灯结彩,年味渐浓。就在这样一个呵气成霜的清晨,苏暖裹紧了厚厚的羽绒服,如约来到了市中心图书馆门口。她远远就看到了林知夏的身影,她穿着米白色的长款羽绒服,围着一条浅灰色的羊绒围巾,安静地站在图书馆高大的石柱旁,像一幅清冷的画。阳光透过寒冷的空气,为她周身镀上一层淡金色的光晕。
“等很久了吗?”苏暖小跑过去,鼻尖冻得微红。
“刚到。”林知夏摇摇头,嘴角有一丝几乎看不见的柔和弧度,她递过一个印着知名品牌logo的纸袋,“热的,先暖暖。”
苏暖接过来,是一杯温度恰到好处的拿铁,浓郁的咖啡香混合着奶香瞬间驱散了寒意。这细腻的关心让她心里一暖,同时也再次隐约感受到两人生活细节上的差异。她笑着道谢:“谢谢!我们快进去吧,外面太冷了。”
图书馆内温暖如春,安静得只能听到书页翻动和轻微的脚步声。她们找了一个靠窗的安静角落坐下。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进来,在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苏暖从有些旧但洗得很干净的书包里拿出习题和笔记,林知夏则从一款设计简约但质感高级的双肩包里取出了几本厚重的原版数学理论书籍和一台轻薄的笔记本电脑。
最初,她们只是各自安静地学习,偶尔苏暖会遇到难题,眉头微蹙。林知夏察觉到她的困扰,便会放下自己的书,轻声询问:“是这里不明白吗?”然后,她会用清晰的思路和简洁的语言为苏暖讲解,有时还会在草稿纸上写下关键的推导步骤。她的讲解不像老师那样循规蹈矩,却总能一针见血,让苏暖有茅塞顿开之感。
学习间隙,苏暖也拿出自己准备的“宝贝”——一个保温盒,里面是母亲做的冰糖山楂和一些小巧的点心。“我妈非让我带的,说学习费脑子,尝尝?”苏暖有些不好意思地推过去。林知夏看着那些充满家常气息的食物,眼神里闪过一丝新奇和暖意,她小心地拈起一颗红艳艳的山楂,放入口中,酸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她轻轻点头:“很好吃,谢谢阿姨。”
就这样,在书香和咖啡香交织的氛围里,在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中,她们度过了好几个这样安静而充实的上午。她们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像这冬日的阳光一样,虽然不够炽烈,却稳定地积累着温度。
一天下午,学习结束后时间尚早,林知夏忽然提议:“听说附近的公园湖面冻得很结实,可以滑冰,想去看看吗?”苏暖眼睛一亮,她从小在南方长大,对冰雪活动充满好奇,立刻兴奋地点头。
露天冰场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苏暖是第一次滑冰,站在冰面上战战兢兢,笨拙地扶着场边的栏杆,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林知夏显然有些基础,虽然动作不算娴熟,但至少能保持平衡。看到苏暖的窘迫,她微笑着伸出手:“拉着我,我带你慢慢走。”
苏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手放进了林知夏戴着皮手套的掌心里。隔着柔软的皮革,能感受到对方传来的坚定力量。林知夏耐心地带着她,一步一步地在冰面上挪动,偶尔苏暖重心不稳要摔倒时,林知夏会及时用力拉住她,有时甚至因为反作用力,两人会一起踉跄几步,然后对视着笑出声来。冰场的灯光渐渐亮起,映在光滑如镜的冰面上,也映在她们年轻而快乐的脸庞上。那一刻,身份的差异、学业的压力似乎都暂时远去,只剩下纯粹的陪伴和欢笑。
滑完冰,两人都脸颊通红,浑身冒着热气。她们在公园门口买了热乎乎的烤红薯,一边呵着气小心地剥皮,一边分享着这简单的美味。
“今天很开心。”分别时,苏暖真诚地说。
“嗯,下次可以去看看新上映的那部科幻电影。”林知夏轻声回应,眼里带着笑意。
寒假的几次见面,像一颗颗被小心收藏起来的珍珠,串成了她们记忆里一段温暖而闪光的时光。当新学期开始,她们再次在教室里相遇时,一个了然的微笑,一次默契的眼神交流,都预示着她们的故事,翻开了新的一章。
over
Joker
(http://www.220book.com/book/X8Z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