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程知行是被窗外刺眼的阳光和手机持续的震动吵醒的。
他猛地从书桌前抬起头,脖颈因为趴着睡了一晚而传来一阵酸痛的抗议。
第一个闯入意识的,不是项目的失败,也不是财务的危机,而是昨晚那个意外的“变量”。
他立刻转头看向沙发。
沙发上空空如也。
那些他精心布置的旧毛巾还维持着窝的形状,但中间那只雪白的小身影不见了。
只剩下用过的水碗和空了的食碟,证明昨夜的一切并非幻觉。
一股莫名的失落感瞬间攫住了他,远比项目被否时更清晰、更具体。
“存活率果然还是……”
他喃喃自语,试图用理性覆盖那丝异样的情绪。
他站起身,开始在狭小的房间里搜寻。
床底、书架后、衣柜缝隙……没有。
窗户关得好好的,门也锁着。
它就那样消失了,如同它出现时一样突兀。
程知行站在原地,看着空荡荡的沙发,心里也空了一块。
他甩甩头,试图将注意力拉回现实——他还有一堆烂摊子要处理。
上午,他强迫自己坐在电脑前,开始海投简历。
从顶尖的AI实验室到初创科技公司,他像个精密仪器,精准地修改每一封求职信的参数,优化简历的关键词。
但每一个发送出去的动作,都像是在往深海里投石子,连回响都听不见。
母亲的医疗费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医院收费处的电话。
他尝试用冷静、条理清晰的语言解释自己的困境,提出分期支付的请求。
电话那头的女声礼貌而程式化:“程先生,理解您的困难,但医院有规定,拖欠费用会影响后续治疗,包括您母亲正在使用的维持性药物……”
挂了电话,他感到一阵无力。
数据可以模拟无数种可能,却模拟不出人心的通融。
午后的阳光将房间烤得闷热。
程知行煮了包泡面,习惯性地又想分出一小份晾着,动作做到一半才猛地停住。
他看着那多余的面饼,沉默地把它拨回自己碗里。
整个下午,他都有些心神不宁。
目光总会不自觉地飘向沙发,耳朵仿佛还在期待能听到一点细微的动静。
他甚至开始怀疑,昨晚的一切是不是自己压力过大产生的幻觉?
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他决定出门去超市进行计划内的采购,顺便透透气。
在货架前,他鬼使神差地不仅买了最便宜的打折吐司和鸡蛋,还在宠物区徘徊了很久,最后拿了一小包最基础的猫粮(超市没有狐粮),并告诉自己:“以备不时之需。”
傍晚,他拖着疲惫的步伐和一颗愈发沉重的心回到出租屋。
钥匙插进锁孔,转动,推开门的瞬间,他愣住了。
家中焕然一新。
不是简单的整洁,而是一种近乎于“更新”的状态。
地板光可鉴人,仿佛被打磨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雨后森林般的清新气息,而非往常的沉闷;连窗外透进来的夕阳,都似乎比平时更加温暖柔和。
他怀疑自己走错了门。
小心翼翼地走进房间,他发现书桌上摊开的、被他画满混乱演算草稿的笔记本,此刻页面洁白如新;那盆半死不活的绿萝,此刻叶片翠绿,焕发着勃勃生机。
更让他震惊的是,在房间中央,那个原本空了的沙发上,昨夜消失的小狐狸,正安然地蜷卧在那里。
它周身似乎笼罩着一层极淡的、肉眼难辨的莹光,雪白的毛发比昨夜更加蓬松洁净,仿佛刚刚进行了一场神圣的沐浴。
听到开门声,它抬起头,那双漆黑的眸子静静地看向程知行,里面没有了昨夜的痛苦和虚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灵性。
程知行手中的塑料袋掉在了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大脑的“逻辑处理器”第一次出现了过载的迹象。
眼前的一切,完全违背了物理定律、生物常识和概率论。
“你……”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发不出完整的声音。
他快步走到沙发前,目光紧紧锁定在小狐狸身上,尤其是它受伤的后腿。
他小心地伸出手,想要触碰昨天包扎的地方。
小狐狸没有躲避,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程知行的手指触碰到它后腿的毛发,他轻轻拨开那些洁白如雪的绒毛——下面的皮肤光滑完好,别说深可见骨的伤口,连一丝疤痕都没有留下。
完好如初。
不,是比“初”更好。
程知行猛地缩回手,像是被烫到一样。
他后退两步,背靠墙壁,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只神秘的小生物。
数据、逻辑、科学理论……他赖以生存的世界观,在这一刻,崩塌了一角。
小狐狸歪了歪头,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然后,它轻盈地跳下沙发,走到掉落的塑料袋旁,用鼻子轻轻拱了拱那包猫粮,又抬头看了看程知行,眼神中似乎掠过一丝……嫌弃?
程知行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开始在脑中疯狂检索所有可能解释:
群体性幻觉?
高科技恶作剧?
未知生物?
平行时空干涉?
没有一个答案能完美解释眼前的一切。
他看着那只正在优雅地梳理着自己毛发的小狐狸,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
他捡回来的,可能根本不是什么普通的野生动物。
而是一个完全超出他认知范围的,“异常存在”。
(第3章 收)
(http://www.220book.com/book/X9B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