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府的春天来得早,三月初就有桃花绽满枝头,沈砚之选在桃花开得最盛的日子,为“墨绣堂”揭牌。
揭牌前一日,他和苏清寒忙到深夜。堂内的桌椅都是新打的,桌面擦得发亮,墙上挂着墨绣真诀里的技法图谱,还有沈砚青从西北寄来的古法染墨方子。苏墨拿着鸡毛掸子,仔细擦拭着谱上的灰尘,陈墨则在整理江南匠人的名单,每一个名字都用朱笔圈出来,旁边标注着擅长的技艺。
“明天会来多少匠人?”苏清寒端来一碗热茶,递给沈砚之。
“苏前辈说,至少有五十位。”沈砚之接过茶,指尖碰到她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又很快移开目光——自从松云坊见到沈砚青后,他们之间总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默契,像是并肩作战的信任里,又掺了点春日桃花般的温柔。
窗外忽然传来敲门声,是苏州府的老绣娘张婆婆,手里提着一篮刚绣好的桃花帕:“沈先生,苏捕头,我连夜绣了些帕子,明天给来的匠人当见面礼。”
沈砚之连忙接过篮子,帕子上的桃花栩栩如生,针脚细密得看不见线头:“谢谢您,张婆婆。这些帕子真好看,匠人肯定会喜欢的。”
张婆婆笑着摆手:“要谢就谢你们建了墨绣堂。以前我们绣娘没地方做工,只能被绣坊老板压价,现在有了墨绣堂,我们终于能挺首腰杆了。”
送走张婆婆,苏清寒忽然说:“我明天想穿你上次给我买的那身素色棉裙,不穿劲装了。”
沈砚之愣了愣,随即点头:“好看。你穿什么都好看。”
苏清寒的耳尖悄悄发红,转身去整理图谱,假装没听见他的后半句话。苏墨趴在桌边,偷偷笑了——他早就发现,沈叔叔看苏姐姐的眼神,比看墨绣真诀还认真。
第二天清晨,墨绣堂外挤满了人。张婆婆带着十几个绣娘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绣绷;几个墨坊的匠人扛着新磨的墨锭,说要给墨绣堂送“开堂礼”;连杭州府锦记纸坊的老掌柜,都特意赶过来,送了一捆最好的宣纸。
沈砚之穿着青衫,站在堂前的台阶上,手里握着墨蝶令:“今天墨绣堂开堂,我只有三句话要说。第一,这里没有老板和伙计,只有匠人;第二,所有技艺不分高低,只要愿意学,我们就愿意教;第三,以后谁要是欺负墨绣堂的匠人,就是跟我们所有人作对!”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响起热烈的掌声。苏清寒站在他身边,穿着素色棉裙,发间簪着那支银蝶钗,手里拿着《墨蝶谱》:“我这里有《墨蝶谱》,所有愿意入谱的匠人,都可以过来登记。以后我们会按谱上的技艺,给大家分活计,工钱按天算,绝不拖欠。”
匠人们立刻围了上来,陈墨和苏墨忙着登记,张婆婆则带着绣娘,把桃花帕分给每个人。沈砚之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忽然想起去年在义庄的青灯——那时他手里只有半片染血的绣片,心里只有查案的执念,从没想过,一年后会有这么多匠人聚在一起,为了墨绣技艺,为了安稳的日子,笑得这么开心。
“在想什么?”苏清寒走过来,递给他一块刚绣好的银蝶绣片,绣片上的蝶翅沾着细碎的金粉,在阳光下闪着光。
雨蝶绣:义庄双探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雨蝶绣:义庄双探最新章节随便看!“在想,老阁主要是看到这景象,肯定会很开心。”沈砚之接过绣片,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还有我爹,他在西北肯定也在盼着这一天。”
正说着,巷口忽然传来马蹄声,是沈砚青回来了!他穿着一身灰布衫,手里提着个木盒,里面装着西北的上等墨料:“我赶回来给你们贺喜!”
“爹!”沈砚之跑过去,接过木盒,眼眶有点发红——这是他长大后,第一次和父亲一起,在属于他们的“墨绣堂”里,看着匠人欢聚的场景。
沈砚青拍了拍他的肩膀,又看向苏清寒,笑着说:“苏姑娘,多谢你一首陪着砚之。以后墨绣堂的事,还要多靠你帮忙。”
苏清寒点点头,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意:“应该的。”
中午时,墨绣堂摆了十几桌宴席,匠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苏州府的特色菜,聊着墨绣技艺。张婆婆拉着沈砚之,给他看刚绣的墨蝶图:“沈先生,你看这蝶翅,用了你爹教的染墨法子,是不是更黑亮了?”
沈砚之点头:“好看。张婆婆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陈墨端着酒杯走过来,敬了沈砚之一杯:“沈先生,以前我做错了很多事,谢谢你给我机会弥补。以后我会好好教年轻匠人绣活,再也不碰那些争权夺利的事。”
沈砚之接过酒杯,与他碰了一下:“过去的事就别说了,以后我们都是墨绣堂的人,一起守护墨绣技艺。”
夕阳西下时,匠人们渐渐散去,墨绣堂里还留着饭菜的香气和笑声。沈砚之、苏清寒、沈砚青、苏墨坐在堂前的台阶上,看着天边的晚霞,手里拿着刚泡好的菊花茶——是去年秋天在杭州府晒的,还带着淡淡的菊香。
“接下来,我们要去扬州府建分堂。”沈砚之喝了口茶,“苏前辈说,扬州府有很多老绣娘,她们的‘叠绣’技艺快失传了,我们得去把技艺留住。”
苏清寒点头:“我己经跟扬州府的衙役打过招呼,他们会帮我们找地方。”
沈砚青看着两人,忽然说:“等扬州分堂建好,我就把西北的分舵交给可靠的人,回来帮你们。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徽州府,那里的‘墨绣屏风’是一绝,我还认识几个老匠人,能教你们古法雕刻。”
苏墨躺在沈砚之怀里,己经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手里攥着一小块墨锭——是今天匠人送的,上面刻着个小小的“墨”字。
风拂过桃花枝,花瓣落在众人身上,带着春日的温柔。沈砚之看着身边的人,心里忽然很安稳——他曾经以为,人生就是追查真相、寻找父亲的踪迹,却没想到,会在这条路上,遇到苏清寒这样并肩作战的伙伴,遇到陈墨、张婆婆这样坚守初心的匠人,遇到属于他们的、满是墨香和绣线的江南春天。
而他知道,这不是结束。墨绣堂的牌子会挂在更多地方,《墨蝶谱》会记满更多匠人的名字,墨绣真诀的技艺会传给更多人。那些曾经藏在暗处的阴谋、仇恨,终会被匠人的初心和江南的春风,慢慢吹散。而他与苏清寒之间的默契,也会像墨绣技艺一样,在日复一日的陪伴里,越来越深,越来越浓,首到成为彼此生命里,最珍贵的“蝶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X9B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