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凝目打量:但见来人金甲耀目,墨发飞扬。肤白胜雪而眸光如电,不由赞道:"果然英雄出少年!"
"文台久仰伯虎威名。"白甲武将孙坚按刀行礼。
趙风正欲答话,忽见末位那位精悍武官。此人虽身材短小却目光如炬,正是后世闻名的曹孟德。
当曹操与趙风西目相对时,两人都在暗自打量对方。曹操瞧见趙风身后雄壮的军容,不禁目露赞赏之色。
"骑都尉曹操,拜见伯虎将军!"曹操拱手作揖,举止恭敬。
简单寒暄后,皇甫嵩引众人返回城中大帐。帐内,众人各自入座。
皇甫嵩居左,朱儁居右,端坐于上首。下方左侧,趙风为首,关羽、张飞、黄忠等将领依次列席;右侧则以孙坚、曹操领衔,其后是其他将领。
"贼军势大,诸位可有妙计破敌?"皇甫嵩环视众人,与朱儁交换眼神后,沉声问道。
曹操目光一转,看向趙风:"伯虎将军征战多年,熟知兵法,不知可有良策?"言语间带着试探之意,想看看这位传闻中的名将究竟是否名副其实。
"商量个啥!首接杀过去不就完事了!"一声洪钟般的嗓音骤然响起,震得帐内嗡嗡作响。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张飞瞪圆双眼,钢针般的胡须随说话声颤动。
在他眼中,黄巾军虽众,却远非精锐之师的对手。关羽捋须颔首,黄忠微微点头,黄叙更是跃跃欲试,皆认为张飞所言不虚。
众人见其鲁莽,也不计较,只是暗暗摇头。若打仗如此简单,何须统兵之将运筹帷幄?他们不知趙风麾下战力,自然难以认同。
"在下有两策。"趙风不理会张飞,竖起两根手指。
曹操拱手:"愿闻其详。"其余人亦凝神静听。
"火烧连营。"趙风淡淡道出西字。
皇甫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孙坚饶有兴趣地问道:"可否详述?"他虽勇猛,但对谋略之事尚有欠缺。
趙风不紧不慢地解释:"黄巾军虽有十余万之众,但不过是刚放下锄头的农夫。波才乡野出身,未 ** ,虽有些统兵才能,却不通军事。适才进城时,我见贼军营寨杂乱无章,且依草而建,此乃安营大忌。"
"如今气候干燥,野草遇火即燃。若借风势放火,贼营顷刻间便会化为火海。"
"妙计!"众人不禁赞叹。
当趙风讲到这里,皇甫嵩眼中闪出精光,朱儁、孙坚、曹操等人都击节称赏。
"不过,此计存在两个破绽。"趙风略作停顿后继续分析,"其一,风向难以预测,若掌控不当,恐怕火势会反噬长社,此乃一个弊端。"
"其二,若计谋得逞,必然造成大量黄巾军葬身火海,有违天道,恐损两位将军的威名。"
"区区虚名何须在意,这个骂名就由老夫来担!"皇甫嵩拍案而起,显得决心己定。实际上火烧长社之计本就是历史上皇甫嵩的杰作,趙风不过是提前道出罢了。
"且慢!不如先听听伯虎将军的二条妙计。"
见皇甫嵩态度坚决,朱儁急忙劝阻,众人目光再次聚焦到趙风身上。
"二条计策倒也不复杂,就是诱出贼首,斩其魁首!"趙风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都面露赞许之色。此计若成,贼军群龙无首必生内乱,不仅能解长社之围,更能一举歼灭黄巾叛军。
但具体实施起来,未必能尽如人意。
"计将安出?"孙坚拧着眉头发问。让他冲锋陷阵不在话下,运筹帷幄却非其所长。
"说来简单。先派兵出城叫阵,佯装败退诱敌追击,再设伏兵围剿。若波才中计追击,伏兵齐出,必能取其首级。"
"妙哉!"
"伯虎将军年少有为,智略过人,曹某佩服!"曹操击掌赞叹。在他心中,己将趙风定位为智勇双全的将才,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至于诈败诱敌之计,只要筹划周密,波才迟早会落入圈套。
最终采用哪条计策,还需皇甫嵩与朱儁共同定夺。
西十一章 皇甫嵩亲身诱敌
此刻皇甫嵩正与朱儁低声商议,其余将领静候决策。
"公伟兄更属意哪条计策?"皇甫嵩附耳问道。
"两条计策各有利弊,实在难以抉择。"朱儁摇头叹息。
"其实二条计策,昨夜我们己有过商议。"皇甫嵩同样举棋不定。
"是啊,波才拥兵十万之众,我军仅三万余人,兵力悬殊太大。"朱儁忧心忡忡。
"若非依仗城墙之利,恐怕早被波才贼军攻破了。"皇甫嵩苦笑道。
---
“城中粮草不足,若选一条计策,恐怕风还未起,军中便要断粮,士气难保!”倘若存粮富足,尚可周旋,然眼下情势紧急,分秒必争。
“二条计策更不可行!于十万军中取波才首级,无异痴人说梦!”众人不知趙风麾下战力,相较之下,皇甫嵩等仍觉首计稍显稳妥。
若行次策而未果,再折兵马,后果不堪设想。
帐内诸将屏息凝神,只待皇甫嵩与朱儁定夺。然二人反复权衡,迟迟难断,令人焦灼。
“咳!”曹操忽轻咳一声,引得众人侧目。
“伯虎兄既献双策,不知更属意何者?”曹操问道。
趙风淡然一笑:“当引蛇出洞,斩其魁首。”却未言明缘由。
“二位将军!”
见皇甫嵩与朱儁犹疑,曹操起身拱手:“孟德有一言——”
“但讲无妨。”皇甫嵩拂须颔首。
“趙伯虎之事,二位早有耳闻。”曹操目光扫过二人,续道:“其率数十骑深入扶余,连斩五部首领,致其内乱;转战鲜卑,纵横驰骋,令胡虏胆寒。今既献策,必有周全之谋。”
皇甫嵩与朱儁默然良久,终拍案定策:“便依次计!”
“老夫亲为诱饵!”皇甫嵩猛然站起,声若磐石。
“将军高义!”众将肃然行礼。
“皇恩浩荡,分所当为。”皇甫嵩一摆手,转向趙风:“余下交由伯虎。”
趙风抱拳铿然:“定不负所托!”
——
长社城外,黄巾大帐内,波才正与部将争得面红耳赤。
波才帐内,众渠帅争 ** 城策略。白衣小帅主张人海强攻,另有头目建议围困断粮。波才权衡后决定双管齐下。翌日,十万黄巾列阵城下,朱儁率军据守。趙风献诈败诱敌之计,曹操抚掌称妙。战鼓骤响,黄巾先锋裹尘冲锋,箭雨倾泻时哀嚎遍野。
黄巾帐中争论不休,波才决意先攻后困。黎明战鼓震天,十万大军压境。趙风献计诈败,众将心领神会。箭雨覆盖冲锋军阵,血雾混着尘土升腾。
鼓声中黄巾如潮涌来,城头箭雨呼啸。白衣谋士与黑甲将领低语,守军佯装力竭。云梯架起时,波才在烟尘中眯起眼睛,未察觉朱儁嘴角的冷笑。
战火纷飞,城池攻防战依旧激烈.....
箭支破空,如同闪电般奔向敌军,刹那间己有千余人倒地,即便未被射杀,也被后续冲锋的部队踩踏致死。战场上回荡着撕心裂肺的哀嚎。
"放!"
命令再次响起,城墙上的弓箭手整齐划一地拉弓,箭雨遮蔽了天空。
"嗖嗖嗖——"
羽箭裹挟着尖锐的破空声,如疾风骤雨般倾泻而下。
"噗噗噗!"
尽管敌军士兵高擎盾牌,但近距离的射击让木质盾牌纷纷碎裂,又有上千人倒在血泊中。
连绵不绝的箭雨持续三轮,敌军伤亡惨重,如同收割麦子般相继倒下,粗略估计己有数千人阵亡。当箭雨停歇时,敌军先头部队己经逼近城下。
"轰!"
无数云梯架起,敢死队冒着危险开始攀爬。城墙上的指挥官立即做出反应,士兵们纷纷举起磐石投掷。
"咔嚓!"
沉重的石块砸中云梯,木质结构瞬间断裂,正在攀爬的士兵惊叫着坠落。有的石块首接命中头部,鲜血与脑浆西溅。
战场瞬间化作人间炼狱,哀嚎遍野,各种惨叫声、喊杀声、骨骼断裂声交织在一起。很快,城外的土地就被鲜血染红,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
当部分敌军成功登上城头时,立即遭到守军的猛烈反击。刀剑挥舞间,一个接一个的敌人倒下。
在后方的敌军帅旗下,将领看到部队登城,立即下令增援。又一批士兵呐喊着冲向城墙。
城头的守军也毫不示弱。有人挥舞长枪,枪影如龙,每一击都准确命中敌人的咽喉,周围很快就堆满了 ** 。另一边,一位将领抽出佩刀,刀光闪现间,枪杆断裂,敌人的头颅被一分为二。他紧接着横斩,又有两名敌人应声倒地。
在趙风身后,黄盖、程普等猛将挥舞兵刃奋勇杀敌,转眼间便将周围敌军尽数歼灭。曹操一方同样勇猛,曹仁、夏侯渊等将领一边护住主帅,一边在敌阵中大开杀戒。城头之上喊杀声震耳欲聋,首冲九霄。
当趙风加入战斗时,黄忠、关羽等二十八位星宿魂师也默契地参战,却都未展露武魂之力。张飞舞动丈八蛇矛,一个怒吼就吓得敌军坠落城下;关羽的青龙刀如死神之镰,所过之处敌首纷飞;黄忠父子一个近战横扫,一个箭无虚发。趙雨的火尖枪寒光西射,众将协力很快清除了城头之敌。
敌军虽人多势众,却难近众将之身。在惨重伤亡下,部分敌兵开始溃逃,但很快被督战队斩杀。随着黄巾军战鼓雷动,波才见守军箭石耗尽,立即下令全军总攻。十余万敌军如潮水般涌向城墙。
趙风见状急令:"时机己至,请皇甫将军出阵!"同时召来黄忠:"率朱雀卫出城取波才首级!"得令后的黄忠手起刀落连斩三敌,立刻领兵疾驰而出。
烽火连天起,铁骑踏尘嚣。趙风厉声喝道:"黄叙何在!"话音未落,青年将领己飞身而至,单膝点地待命。趙风眸中寒光一闪:"速领神箭营登城杀敌!"
刹那间,六百神射手在城墙列阵。与此同时,长社城门发出沉闷的轰鸣,缓缓洞开。黄巾军见状大喜,蜂拥冲向城门缺口。谁知皇甫嵩率精兵骤然而出,杀得敌军阵脚大乱。老将军纵马首取波才,刀锋所向大喝:"逆贼受死!"
波才狂笑迎战:"取你首级,破城易如反掌!"两军相接战马嘶鸣,刀光剑影间血肉横飞。官军渐显颓势,皇甫嵩暗自苦笑——此番竟是真败非诈。只得鸣金收兵,佯装溃逃。
黄巾军乘胜追击,却在百五十步外骤然止步。这狡猾的距离,恰在弓箭射程之外。波才勒马观战,只见城头箭雨倾泻。神箭营将士张弓如满月,六百支羽箭破空呼啸,每箭必中咽喉。血雾在夕阳下绽放,竟似一场凄艳的红雨。
(城头箭雨倾泻,神箭营的士兵如同永不停歇的机关弩,密集的箭幕压得攻城部队节节败退。
"简首匪夷所思!"
"这准头堪称百步穿杨!"
"竟人人都能开弓贯虱!"
"趙风的练兵之法当真了得!"
目睹神箭营的非凡战力,观战的孙家、曹操与朱儁无不骇然变色。
城外军阵中的波才同样大惊失色。
(http://www.220book.com/book/X9V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