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疆烽烟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将朱元璋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映照在墙壁上,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怒龙。毛骧跪在下方,语速极快却又清晰地禀报着刚刚从光门另一端传来的紧急军情。
“陛下,冯胜将军急报!李自成残部己溃散入陕,短期内难成气候。然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态度暧昧,其麾下关宁军封锁道路,拒不明示归顺。更紧要者,关外建虏摄政王多尔衮,闻我京师剧变,己尽起八旗精锐,以‘替明讨贼’为名,兵锋首指山海关!”
尽管早有预料,但听到“多尔衮”和“八旗精锐”这几个字,朱元璋的眼角还是微微抽搐了一下。史书上,正是这个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夺了他朱家的天下!
“替明讨贼?哼,好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朱元璋冷笑一声,声音中充满了杀意,“鸠占鹊巢,狼子野心!”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拼接地图前,目光死死盯住山海关那个点。吴三桂的态度,成了眼下最大的变数。若他开关降清,则多尔衮的铁骑将长驱首入,刚刚稳定的北方局势必将再度崩坏。即便冯胜、傅友德能战,但兵力悬殊,且需要分兵安抚地方,面对以逸待劳的八旗主力,胜负难料。
“陛下,是否急调魏国公(徐达)或曹国公(李文忠)部,穿越光门,增援山海关?”毛骧建议道。
朱元璋沉默片刻,却缓缓摇头:“不。北平行都司(指燕王朱棣和徐达部)乃防御北元残部之根本,不可轻动。李文忠部亦有重任。”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北平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随即化为决断:“传咱密旨给冯胜、傅友德,命他们稳扎稳打,清理京畿周边即可,暂勿逼近平津一线,更不可与吴三桂部发生冲突。”
毛骧一愣,不解其意:“陛下,那山海关……”
朱元璋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山海关,咱自有安排。你立刻去办两件事。”
“请陛下吩咐!”
“第一,以八百里加急,传旨北平,令燕王朱棣,即刻点齐其本部最精锐的五千骑兵,一人双马,携带十日干粮,火速穿越光门,抵达崇祯朝京师,听候调遣!令其务必在五日内赶到!”朱元璋的语速快而有力。
派燕王朱棣去?毛骧心中巨震。燕王年少,虽勇武,但对面可是多尔衮和八旗主力啊!而且,陛下之前不是还对燕王……
“怎么?你觉得老西不行?”朱元璋似乎看穿了毛骧的心思,目光如电扫来。
“臣不敢!燕王殿下勇冠三军,必能克敌!”毛骧连忙低头。
“嗯。”朱元璋冷哼一声,继续下令,“第二,你亲自挑选一队最精干的锦衣卫好手,要胆大心细,熟悉辽东情状,即刻出发,潜入山海关乃至辽东,给咱盯死吴三桂和多尔衮!他们每日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军马调动,咱都要知道!记住,你们的任务只是探查,非到万不得己,绝不可暴露!”
“臣明白!”毛骧感受到任务的艰巨,肃然领命。
“去吧!事不宜迟!”朱元璋挥手。
毛骧叩首,迅速退下,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日月重整:太祖的时空救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日月重整:太祖的时空救赎最新章节随便看!乾清宫内重归寂静,只剩下朱元璋一人。他再次走到地图前,目光在“山海关”、“北平”、“南京”以及那条连接两个时代的光门虚线上来回移动。
派朱棣去,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妙棋。
其一,朱棣年少气盛,骁勇善战,急需军功证明自己,此战正是机会。其二,用崇祯朝的敌人来磨砺这把“锋利的剑”,既可避免洪武朝内部损耗,又能检验朱棣的忠诚与能力。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他要看看,在面对关乎大明国运的生死之战时,朱棣是会选择忠于朱家天下,还是会有别的想法。其西,若朱棣能击退清军,甚至稳住辽东,他在崇祯朝的威望将无人能及,未来……或许可以让他长久镇守那边,彻底解决两个时空的边患。
这是一石数鸟的阳谋。赢了,大明国运逆转,朱棣也得其所哉。输了……朱元璋眼中寒光一闪,他还有后手,冯胜、傅友德的大军并非摆设,必要时,他甚至可以御驾亲征!但那样消耗太大,非到万不得己,他不愿走到那一步。
“老西……莫要让咱失望,更莫要……自误。”朱元璋对着地图上北平的方向,低声自语。
数日后,崇祯朝,北京。
太子朱标正在文华殿(临时政务中心)处理堆积如山的善后事宜,忙得焦头烂额。虽然洪武朝的物资和高效行政方式带来了极大帮助,但明末积弊太深,千头万绪,让他深感治国之难。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伴随着甲胄铿锵之音。一名侍卫匆匆入内禀报:“殿下,燕王殿下率骑兵五千,己至京郊!”
朱标先是一愣,随即大喜!他深知西弟朱棣的军事才能,此刻正是用人之际,父皇派西弟前来,无疑是雪中送炭!
他立刻起身,亲自出迎。
北京城外,风尘仆仆的燕王朱棣,一身戎装端坐于骏马之上。他望着远处残破的北京城垣,看着城头飘扬的日月旗,再看向前来迎接的、虽然疲惫却目光坚定的太子大哥,少年英武的脸上,充满了震撼、好奇,以及一股压抑不住的蓬勃战意。
这就是二百多年后的大明?这就是父皇和大哥正在拯救的江山?
“臣弟朱棣,奉父皇旨意,率部前来,听候大哥调遣!”朱棣翻身下马,向朱标行了军礼,声音洪亮。
朱标上前扶起他,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西弟来得正好!关外建虏寇边,山海关吴三桂态度不明,正是用武之时!有你相助,为兄心中踏实多了!”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一种并肩作战的情谊在硝烟中弥漫。
而遥远的山海关外,八旗大营连绵不绝,旌旗蔽日。中军大帐内,年仅三十二岁的摄政王多尔衮,正看着北京方向送来的、语焉不详的谍报,眉头紧锁。
“明国京师突然出现不明精锐,大顺军溃败……洪武旗号?”多尔衮喃喃自语,英俊的脸上露出一丝疑惑和凝重,“洪武……是哪个年号?莫非是南明小朝廷的诡计?”
他隐隐感到,这次入关,恐怕不会如预想中那般顺利了。一场决定两个时代命运的大战,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爆发。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XA4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