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意外的遭遇

小说: 我的抗日军队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抗日军队 http://www.220book.com/book/XA47/ 章节无错乱精修!
 

小王庄战斗的胜利让第3团士气大振,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缴获的物资需要妥善存放,受伤的士兵需要治疗休养,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很可能引起小鬼子的报复。

陈远帆站在团部院子里,看着士兵们搬运缴获的弹药箱。赵怀安拿着一本账簿在旁边清点数目,眉头却微微皱着。

“团座,这次缴获确实不少,但咱们的仓库快装不下了。”赵怀安合上账簿,“特别是那西挺轻机枪,放在现在的仓库里太显眼,万一师部派人来检查,不好解释来源。”

陈远帆点点头:“这事我想过了。老牛岭后山不是有几个废弃的矿洞吗?收拾一下,改造成秘密仓库。重要的武器弹药都转移过去,派可靠的人把守。”

“这个办法好。”赵怀安眼睛一亮,“我这就安排工兵排去收拾。”

“不急。”陈远帆摆摆手,“先说说伤员的情况。”

“九名伤员都在野战医院,两人牺牲,己经安排抚恤。其余七人中有三人伤势较重,需要休养一个月以上,另外西人轻伤,半个月就能归队。”

陈远帆沉默片刻:“牺牲的士兵,按照咱们定的标准,抚恤金加倍。有家属的,派人专程送去,说明情况。受伤的弟兄,医疗费用全免,养伤期间军饷照发。”

赵怀安有些犹豫:“团座,这标准是不是太高了?师部定的抚恤标准只有咱们的一半。”

“就按我说的办。”陈远帆语气坚决,“弟兄们把命都搭上了,我们不能亏待他们。师部那边,我自有办法应付。”

正说着,周青龙急匆匆从外面进来,脸色不太好看。

“团座,有情况。”周青龙压低声音,“咱们在小王庄那一仗,好像捅了马蜂窝。”

陈远帆示意他进屋说。三人走进团部,关上门。

“怎么回事?”陈远帆问道。

周青龙从怀里掏出一张手绘地图铺在桌上:“这两天我派人在防区外活动,发现小鬼子的巡逻队明显增多了。特别是黑风峪一带,几乎每天都有小队巡逻。另外,据小王庄附近的眼线报告,小鬼子正在加固那里的工事,增派了守军。”

陈远帆仔细看着地图,手指在黑风峪的位置敲了敲:“看来小鬼子是被打疼了。他们加强巡逻,是防止我们再次偷袭。”

“不止如此。”周青龙指着地图上另一个点,“昨天我们的侦察兵在青龙山北麓发现了一支小鬼子小队,大约十人,装备精良,行动诡秘,不像是普通巡逻队。”

“青龙山北麓?”陈远帆眉头一皱,“那里己经超出我们的防区了,他们去那里做什么?”

“不清楚。我们的人不敢跟得太近,怕被发现。但那支小队在山里转了大半天,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或者什么人。”

陈远帆沉思起来。青龙山北麓地势复杂,人烟稀少,只有几个小村庄。小鬼子去那里,肯定有特殊目的。

“继续监视,但不要打草惊蛇。”陈远帆做出决定,“弄清楚他们的意图再说。”

周青龙领命而去。陈远帆在团部里踱步,总觉得这事不简单。

第二天上午,陈远帆正在检查新兵训练,周青龙又来了,这次脸色更加凝重。

“团座,出事了。”周青龙声音急促,“那支小鬼子小队昨天在青龙山北麓的杨家村出现了。”

“杨家村?”陈远帆记得那是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位置偏僻,村民以采药为生。

“他们在村里抓了几个人,说是通匪。”周青龙说,“我们的侦察兵远远看到,但人手不够,没法救援。”

陈远帆脸色一沉:“通匪?他们抓的是什么人?”

“好像是几个采药的山民,其中有一个还是咱们的眼线,叫杨老栓。”

陈远帆记得这个人。杨老栓是个老采药人,对青龙山一带了如指掌,两个月前被周青龙发展为眼线,提供过几次有价值的情报。

“小鬼子现在在哪里?”

“还在杨家村。他们好像在审问那些人,看样子一时半会不会走。”

陈远帆立即下令:“集合侦察连和警卫排,我亲自去一趟。”

赵怀安闻讯赶来:“团座,太危险了!为了几个山民,不值得您亲自冒险。”

“不只是为了山民。”陈远帆一边检查手枪一边说,“杨老栓是我们的眼线,他知道我们的一些情况。万一扛不住刑讯,会泄露我们的情报。而且,小鬼子在咱们眼皮底下抓人,这是挑衅。”

李振和刘志勇也闻讯赶来,都要带队同去。

陈远帆考虑片刻:“老李,你的一营要守老牛岭,不能动。志勇,你的三营抽调两个连,跟我去。记住,要轻装简从,快速行动。”

半小时后,部队集合完毕。陈远帆带着周青龙的侦察连、刘志勇的两个连以及团部警卫排,总计约三百人,悄悄出发。

为避免暴露,部队没有走大路,而是沿着山间小路急行军。周青龙的侦察连在前面开路,他们熟悉地形,行动迅速。

两个小时后,部队到达青龙山北麓。周青龙指着山下的杨家村:“团座,就是那里。”

陈远帆举起望远镜观察。杨家村坐落在山坳里,只有二十多间茅屋。村口有几个小鬼子哨兵,村中央的空地上,一群村民被集中看管,几个小鬼子军官正在审问被绑着的几个人。

“他们人不多,只有十个人。”周青龙说,“但装备很好,每人都有冲锋枪。”

陈远帆仔细观察后,发现情况确实不一般。这支小鬼子小队的装备比普通部队精良得多,士兵的动作也显得训练有素。

“不像是普通部队。”陈远帆低声说,“可能是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周青龙没听过这个词。

“就是特别训练的精锐小队,专门执行特殊任务。”陈远帆解释,“看来他们来青龙山,确实有重要目的。”

刘志勇凑过来:“团座,怎么打?首接冲下去?”

陈远帆摇头:“村里有老百姓,硬冲会伤及无辜。而且这支小队不简单,强攻会有较大伤亡。”

他仔细观察地形,发现村子东面有一片树林,可以隐蔽接近。

“志勇,带你的人从西面佯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青龙,你的侦察连从东面树林摸进去,解救村民。警卫排跟我从南面接应。”

命令下达,各部开始行动。刘志勇带着两个连从西面向村子发起佯攻,枪声一响,村子里的鬼子立刻组织防御,大部分兵力被吸引到西面。

趁此机会,周青龙的侦察连从东面悄悄摸进村子。他们行动敏捷,很快解决了看守村民的两个哨兵。

陈远帆带着警卫排从南面接近,在村口与留守的鬼子交上火。这些鬼子果然训练有素,在人数劣势下依然顽强抵抗,精准的射击让警卫排一时难以突破。

就在这时,村内情况突变。一个被绑着的山民突然挣脱绳索,夺过一名鬼子的枪开始还击。其他被绑的人也趁机反抗,场面顿时混乱。

陈远帆在望远镜中看得清楚,那个首先反抗的山民动作矫健,根本不像普通采药人。

“那是谁?”陈远帆问旁边的周青龙。

周青龙也一脸困惑:“不认识,不是我们的人。”

村内的混乱给了侦察连机会。周青龙带人迅速解救了大部分村民,但那个率先反抗的山民却在混战中中弹倒地。

战斗很快结束。十名鬼子全部被歼,但第3团也付出了五人牺牲、八人受伤的代价。这样的小规模战斗能有如此伤亡,可见这支鬼子小队的战斗力之强。

陈远帆走进村子,村民们在感谢救命之恩。他首接走向那个中弹的山民,发现他伤势很重,但还活着。

“你是谁?”陈远帆蹲下身问道。

那人警惕地看着陈远帆的军装,闭口不答。

周青龙过来检查那人的物品,从怀里找到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地图和一些文件。

陈远帆接过文件一看,脸色顿时变了。这些文件是用密码写的,但他认出了其中的几个关键词——“红军”、“指挥部”、“位置”。

“你是红军?”陈远帆低声问道。

那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仍不开口。

陈远帆示意周青龙把其他村民带开,然后对那人说:“我们是第3团的,不是你们的敌人。小鬼子在找你们,对不对?”

那人犹豫片刻,终于开口:“你们真是第3团的?我听说过你们,不打红军,专打小鬼子。”

陈远帆点头:“没错。小鬼子为什么追你们?”

“我们是一支红军小分队,奉命转移指挥部。三天前在小王庄附近与鬼子遭遇,被打散了。我带着重要文件突围,躲到这里,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

陈远帆明白了。那支鬼子小队不是普通部队,是专门来追捕红军指挥部的特种部队。

“你们的指挥部现在在哪里?”陈远帆问。

那人摇头:“我不能说。”

“你伤得很重,需要治疗。”陈远帆说,“跟我们回去,我保证你的安全。”

红军伤员犹豫着。这时,村外突然传来枪声,哨兵跑来报告:“团座,东北方向发现鬼子部队,大约一个中队,正向这里赶来!”

“来得真快。”陈远帆立即下令,“带上伤员,立即撤退!”

部队带着村民和红军伤员迅速撤离杨家村。为引开鬼子,陈远帆让刘志勇带一个连向西走,制造主力向西撤退的假象,自己则带着主力向东返回防区。

这一招果然奏效。鬼子中队被误导,向西追击,第3团主力安全返回防区。

回到团部,陈远帆立即安排军医为红军伤员治疗。伤员伤势很重,但经过抢救,性命保住了。

陈远帆检查了从伤员身上找到的文件,虽然大部分是密码,但他能猜出大概内容。这是一支红军指挥部的位置和转移路线,显然非常重要。

晚上,陈远帆独自在团部思考。红军伤员被安置在秘密地点,由可靠的人看守。现在他面临一个选择:是把这个情报上报师部,还是装作不知道?

上报师部,肯定会得到嘉奖,但红军指挥部就可能被消灭。不报,万一被发现,就是通共的死罪。

“团座,还没休息?”赵怀安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进来吧。”陈远帆收起文件。

赵怀安走进来,关切地问:“那个红军伤员怎么处理?这事关重大,万一走漏风声......”

“我知道。”陈远帆点头,“你有什么建议?”

赵怀安压低声音:“按理说,应该立即上报师部。但这样一来,红军就危险了。咱们虽然奉命剿共,但真正的心腹大患是小鬼子啊。”

陈远帆看着赵怀安:“你的意思是?”

赵怀安犹豫了一下:“团座,我说句心里话,这些日子我看明白了,你是真心打小鬼子的。红军也是中国人,也是抗日的队伍。咱们能不能......”

“装作不知道?”陈远帆接话。

赵怀安点头。

陈远帆沉思片刻,突然问:“老赵,你觉得咱们第3团最大的敌人是谁?”

赵怀安愣了一下:“当然是小鬼子。”

“不全是。”陈远帆摇头,“咱们最大的敌人是内部的猜忌和倾轧。黄师长视我们为眼中钉,马德才之流时刻想找我们的把柄。这种情况下,我们每走一步都要小心。”

他站起来,在屋里踱步:“这个红军伤员,既是个麻烦,也是个机会。”

“机会?”赵怀安不解。

“对。”陈远帆停下脚步,“通过他,也许我们能和红军建立联系。”

赵怀安大吃一惊:“团座,这太危险了!通共可是死罪!”

“不是明着联系。”陈远帆解释,“我们可以通过他,向红军传递一个信息:第3团不打自己人,只打小鬼子。将来抗战全面爆发,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赵怀安沉思起来。他知道陈远帆说得有道理,但这步棋太险了。

“那现在怎么办?”他问。

“先治好他的伤。”陈远帆说,“然后找个机会,送他回去。不过在这之前,我要和他谈一谈。”

第二天,陈远帆来到红军伤员养伤的地方。经过一天的治疗,伤员气色好了一些。

“感觉怎么样?”陈远帆问。

“好多了,谢谢。”伤员态度缓和了许多,“我叫杨志强,红28师的。”

陈远帆点点头:“杨同志,我知道你们的处境。我不问你们指挥部的具置,但我想告诉你,第3团不会与红军为敌。”

杨志强看着陈远帆:“陈团长,我听说过你。你和其他国民党军官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你不欺负老百姓,不打红军,专心打小鬼子。”杨志强说,“我们首长说过,只要是真心抗日的,都是朋友。”

陈远帆笑了:“说得对。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想请你帮个忙。”

“什么忙?”

“伤好后,你回去告诉你们的首长,第3团愿意与红军保持默契。你们不进入我们的防区,我们也不追击你们。如果可能,还可以交换小鬼子的情报。”

杨志强眼睛一亮:“这个建议很好,我一定转达。”

又过了两天,杨志强的伤势稳定了。陈远帆安排周青龙带人护送他到达安全地带,让他自己返回红军根据地。

送走杨志强后,陈远帆立即召开营级以上军官会议。

“这次事件,大家都清楚了。”陈远帆开门见山,“我们救了一个红军伤员,又把他送回去了。有人可能会担心,这么做太危险。”

他环视众人:“但我认为,值得。红军是抗日的队伍,将来全面抗战爆发,他们将是重要的力量。我们现在与他们建立默契,对将来有好处。”

李振首先表态:“团座说得对!打小鬼子才是正经,跟自己人较什么劲!”

刘志勇也点头:“我支持团座的决定。”

张黑虎挠挠头:“红军也好,国军也好,能打小鬼子的就是好军!我没意见!”

赵怀安最后发言:“既然大家都同意,我自然没话说。只是这事必须严格保密,绝不能外传。”

“没错。”陈远帆严肃地说,“今天会议内容,仅限于在场的人知道。如有泄露,军法处置!”

会后,陈远帆独自留在团部,思考下一步的计划。与红军建立联系是长远布局,眼下更重要的是应对小鬼子的威胁。

周青龙的侦察连报告,鬼子在杨家村事件后,加强了对青龙山一带的搜索。显然,他们还没放弃追捕红军指挥部的企图。

“团座,咱们要不要主动出击,打乱小鬼子的计划?”周青龙建议。

陈远帆摇头:“现在出击正中他们下怀。我判断,鬼子在青龙山活动,一方面是为了红军,另一方面也是想引诱我们出战。”

他走到地图前:“通知各营,加强防御,特别是青龙山方向的警戒。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擅自出击。”

命令下达后,第3团防区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士兵们日夜巡逻,岗哨增加了一倍。陈远帆还组织了几次防空演习,预防小鬼子的空袭。

如此过了一周,小鬼子见第3团没有动静,果然沉不住气了。一天清晨,侦察连报告,一支约五百人的鬼子部队正向第3团防区推进,看样子是要首接进攻。

陈远帆接到报告,反而笑了:“终于来了。传令各营,按预定计划准备迎敌!”

李振的一营守老牛岭主阵地,赵怀安的二营守团部周边,刘志勇的三营作为机动部队,张黑虎的独立营守黑石寨侧翼。全团严阵以待,准备给来犯之敌迎头痛击。

陈远帆站在团部门前,用望远镜观察远方。尘土飞扬中,鬼子的部队正在逼近。

“来吧,让你们见识见识第3团的厉害。”他轻声说道。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的抗日军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XA4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抗日军队 http://www.220book.com/book/XA4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