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4章 特战分队的首秀

小说: 我的抗日军队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抗日军队 http://www.220book.com/book/XA47/ 章节无错乱精修!
 

九月的山区己经有了凉意。陈远帆站在团部院子里,看着周青龙正在训练新组建的特战分队。这支三十人的小队是从全团精选出来的,个个身手矫健,头脑灵活。

“团座,按照您的要求,他们己经在进行攀岩、爆破和夜间作战训练。”周青龙报告道,“就是装备差了点,缺无声手枪和专用匕首。”

陈远帆点点头:“装备慢慢想办法。关键是战术思想和配合默契。”

他走到训练场边,看着队员们正在进行攀岩训练。一个瘦小的士兵像猴子一样敏捷地爬上悬崖,然后在腰间系好绳索,协助其他队员攀登。

“那个兵叫什么?”陈远帆问。

“王小虎,原来是青龙山的采药人,对山地特别熟悉。”周青龙回答,“就是文化程度低,识字不多。”

陈远帆记下了这个名字。他知道,在这种特种作战中,这种特殊技能往往比识字更重要。

训练结束后,陈远帆把特战分队集合起来讲话。

“弟兄们,你们是全团的精英。”陈远帆扫视着每一张面孔,“未来的战斗中,你们将执行最危险、最重要的任务。我要你们成为插进小鬼子心脏的尖刀。”

队员们挺首腰板,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从明天开始,增加日语训练。”陈远帆说,“不需要多流利,但要能听懂基本的口令和对话。”

周青龙有些意外:“团座,学日语做什么?”

“以后你们会明白的。”陈远帆神秘地笑了笑。

就在这时,赵怀安急匆匆地走来,手里拿着一份情报。

“团座,刚收到的消息。小鬼子在县城新建了一个军火库,位置就在这里。”赵怀安摊开地图,指着一个标注点。

陈远帆仔细看了看地图:“守卫情况清楚吗?”

“据内线报告,常驻守卫约一个小队,但有巡逻队定时巡查。”赵怀安说,“关键是这个军火库位置很隐蔽,在山洞里,普通攻击很难奏效。”

陈远帆眼睛一亮:“这正是特战分队练手的好机会。”

周青龙立即兴奋起来:“团座,让我们去吧!”

陈远帆沉思片刻:“可以,但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先派人去实地侦察,把地形和守卫情况摸清楚。”

三天后,侦察员带回了详细情报。日军这个军火库确实设在一个天然山洞里,洞口有坚固的铁门,周围设有岗哨和铁丝网。每隔两小时就有一支巡逻队经过。

“强攻肯定不行。”陈远帆在作战会议上说,“必须智取。”

他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特战分队化装成日军巡逻队,混进军火库,然后里应外合。

“化装成日军?”周青龙愣住了,“这能行吗?”

“所以才要你们学日语。”陈远帆说,“我们缴获的日军军服还有多少?”

赵怀安回答:“够三十人穿的。”

“好,立即准备。”陈远帆说,“这次行动由周青龙亲自带队。”

接下来的几天,特战分队开始了针对性训练。他们学习日军的行为举止,练习简单的日语对话,熟悉日军武器装备的操作。

陈远帆还特意搞来了几辆摩托车,让队员们练习驾驶。一切都为了那个大胆的计划。

九月十五日夜,行动开始。周青龙带着特战分队,化装成日军巡逻队,大摇大摆地向军火库方向前进。

王小虎因为身材瘦小,扮成随队的“中国苦力”,负责搬运所谓的“补给品”。

到达军火库门口时,哨兵拦住了他们。

“站住!口令!”哨兵用日语喝道。

周青龙沉着地回答了口令——这是内线提前提供的。

哨兵检查了他们的证件,没有发现破绽,但还是有些疑惑:“你们不是应该在东面巡逻吗?”

周青龙按照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奉命押送补给品到军火库。这是司令部的命令。”

他出示了一份伪造的命令书。哨兵看了看,终于放行。

特战分队顺利进入军火库区域。按照计划,他们要先控制指挥所,然后打开军火库大门。

周青龙带着几个人走向指挥所,王小虎和其他人则假装卸载“补给品”,实际上在观察哨兵的位置和移动规律。

指挥所里,日军小队长正在看地图。见周青龙进来,他抬起头:“有什么事?”

周青龙用日语说:“奉命送来一批补给,需要您签收。”

小队长不疑有他,低头准备签字。就在这时,周青龙一个箭步上前,捂住他的嘴,匕首准确地刺入心脏。

几乎同时,外面的特战队员也解决了哨兵和巡逻的日军。

“快,打开军火库大门!”周青龙命令。

然而,他们遇到了麻烦。军火库的铁门需要两把钥匙同时转动才能打开,而他们只从小队长身上找到一把。

“另一把钥匙应该在副队长身上。”周青龙皱眉,“但他今晚不在军火库。”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再过一小时就是交接班时间,到时候就会被发现。

“让我试试。”王小虎突然说。他仔细观察铁门的锁孔,然后从随身携带的小包里取出几根细铁丝。

“你会开锁?”周青龙惊讶地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的抗日军队

“以前跟镇上的锁匠学过。”王小虎腼腆地笑了笑,开始专注地拨弄锁孔。

五分钟后,随着“咔嗒”一声,铁门打开了。

“好样的!”周青龙拍拍王小虎的肩膀,“快,安装炸药!”

队员们迅速在军火库内安放炸药,然后撤离。临走时,他们还带走了几箱轻便但珍贵的装备,比如望远镜、指南针和医药用品。

十分钟后,巨大的爆炸声震撼了整个县城。日军军火库被彻底摧毁,大量弹药和装备化为乌有。

特战分队安全返回团部,无一人伤亡。

这次成功的袭击极大地鼓舞了全团士气。陈远帆特意召开庆功会,表彰特战分队的出色表现。

“团座,这一仗打得真痛快!”周青龙兴奋地说,“小鬼子的军火库被我们端了,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陈远帆却保持冷静:“这次成功有很大的侥幸成分。小鬼子吃了亏,下次会更警惕。”

果然,日军在军火库被袭后加强了各据点的警戒,还派出了专门的反游击部队。

九月下旬,特战分队又执行了几次任务,但效果都不如第一次理想。日军明显加强了防范,化装潜入的难度大大增加。

一次失败的袭击后,特战分队损失了两名队员,周青龙也负了轻伤。

“团座,小鬼子的防范太严了。”周青龙沮丧地报告,“我们的化装战术恐怕不能再用了。”

陈远帆没有责备他,而是问:“总结教训了吗?”

“总结了。”周青龙说,“首先是情报不够准确,我们不知道日军更换了口令。其次是准备不够充分,撤退路线没有规划好。”

陈远帆点头:“吃一堑长一智。特战作战就是这样,成功时风光无限,失败时代价惨重。”

他决定暂时停止特战分队的出击,转入更深度的训练。

“从今天开始,特战分队要学习更多的技能。”陈远帆对周青龙说,“包括野外生存、地图判读、情报分析等等。”

他还让王老栓给特战分队上课,讲授心理学和伪装技巧。

“特战队员不仅要会打仗,还要会动脑子。”陈远帆说。

十月初,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赵怀安接到内线报告,日军有一批重要物资将从铁路运输经过防区附近。

“什么物资?”陈远帆问。

“不清楚,但护卫很严密,应该很重要。”赵怀安说。

陈远帆思考良久,决定让特战分队再次出击。但这次,他改变了战术。

“不再化装潜入,而是在铁路上做文章。”陈远帆指着地图说,“在这里,铁路有一个弯道,列车经过时必须减速。我们就在这里动手。”

他设计了一个精巧的计划:在弯道处安装炸药,等列车减速时引爆,制造脱轨事故,然后趁乱袭击。

十月八日夜,特战分队再次出发。这次他们携带了更多的炸药和装备。

到达预定地点后,队员们熟练地在铁轨上安装炸药,然后在附近设伏。

凌晨三点,列车的声音由远及近。正如陈远帆所料,列车在弯道处开始减速。

“引爆!”周青龙下令。

轰隆一声巨响,铁轨被炸断,列车脱轨,前面的几节车厢侧翻在地。

特战分队立即发起攻击。他们首先解决了护卫的日军士兵,然后迅速搜查列车车厢。

令他们惊喜的是,车上装载的是日军刚刚装备的新型电台和密码本,还有一批轻机枪和弹药。

“快,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炸掉!”周青龙命令。

队员们迅速搬运物资。王小虎在一个车厢里发现了几个铁箱,打开一看,里面是崭新的冲锋枪。

“这是小鬼子的新式武器!”周青龙惊喜地说,“全部带走!”

二十分钟后,特战分队带着缴获的物资撤离。临走时,他们在列车上安装了延时引爆装置。

当他们跑出足够远的距离后,身后再次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剩余的物资和列车都被炸毁。

这次行动的战果比第一次还要丰硕。特战分队不仅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还获得了日军的密码本和新型电台。

“团座,这些密码本太重要了!”赵怀安兴奋地说,“我们可以破译日军的通讯了!”

陈远帆也很高兴:“立即组织人手研究这些密码本。还有这些新式武器,分发到各营去试用。”

特战分队的两战两捷,让第3团的战斗力又上了一个台阶。更重要的是,他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特种作战战术。

陈远帆决定扩大特战分队的规模,从三十人增加到五十人,并正式命名为“猎鹰小队”。

“猎鹰,就是要像猎鹰一样敏锐、迅猛,给敌人致命一击。”陈远帆在命名仪式上说。

随着猎鹰小队的成熟,第3团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更加游刃有余。他们时而化整为零,骚扰日军据点;时而集中兵力,打击日军薄弱环节;时而派出猎鹰小队,执行特殊任务。

到十月底,第3团不仅完全控制了原有防区,还将活动范围扩大到了日军控制区。他们像一根钉子,牢牢地钉在了日军的后方。

陈远帆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而他的第3团,己经做好了长期斗争的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XA4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抗日军队 http://www.220book.com/book/XA4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