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2章 过冬与新的挑战

小说: 保安团抗战记   作者:南派的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保安团抗战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XA4K/ 章节无错乱精修!
 

马头镇一战的缴获,让临沂保安团实实在在地“阔气”了一把。堆积如山的粮食、棉衣棉被、武器弹药,不仅解决了迫在眉睫的过冬问题,更让全团上下士气大振,腰杆子挺得笔首。

废弃的山村里,第一次飘起了真正意义上的饭菜香味。炊事班用缴获的白面蒸了大馒头,用罐头肉炖了热乎乎的菜汤,每个士兵都分到了足量的食物和一套厚实的新棉衣。穿着暖和的棉衣,吃着饱饭,士兵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训练的劲头更足了。

伤员们也得到了更好的照顾,缴获的药品虽然不多,但比之前的草药强了太多,加上充足的营养,恢复速度明显加快。

林逸风看着这一切,心里踏实了不少。但他并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拿下马头镇等于是在鬼子心窝子上狠狠捅了一刀,报复很快就会到来,而且规模可能远超以往。

他和赵守诚、王孝坤等人商议后,决定未雨绸缪。

首先,立刻转移。马头镇目标太大,绝不能久留。保安团动员了所有力量,甚至雇佣了附近一些可靠的百姓,动用了一切能用的运输工具,骡马、大车、甚至独轮车,将缴获的绝大部分物资,抢在鬼子援军到来之前,全部运回了深山里的根据地,并分散隐藏在不同的秘密地点。只留下少量无法带走的笨重物资,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其次,加强根据地建设。原来的废弃山村己经暴露,不再安全。王孝坤带着侦察队,在更深、更隐蔽的山坳里找到了几处新的落脚点,彼此之间有小路相连,可以互相支援。他们利用缴获的工具和材料,修建了更坚固的隐蔽所、仓库和防御工事,甚至开挖了一些地道和防炮洞。

第三,强化训练和纪律。林逸风深知,队伍壮大了,成分复杂了,必须更加注重思想建设和纪律约束。他协助赵守诚进一步完善了队伍的各项规章制度,强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核心精神(虽然此时还没有明确的提法,但精神内核相似),严禁扰民,一切缴获要归公。同时,军事训练抓得更紧,尤其是针对冬季作战和防御作战的特点,进行了强化训练。

果然,鬼子的报复来得又快又狠。

就在保安团撤离马头镇三天后,鬼子驻临沂的最高指挥官片野定见大佐,亲自调动了一个大队(营)的鬼子,加上附近据点拼凑起来的伪军,总兵力近千人,配属了山炮和迫击炮,气势汹汹地扑向保安团曾经活动过的区域,展开了拉网式的扫荡。

这一次,鬼子学乖了。他们不再轻易分兵,行动谨慎,步步为营,每到一处可疑的地方,先用炮火覆盖,再派步兵仔细搜索。同时,严密封锁了进出山的主要通道,企图将保安团困死、饿死在山上。

面对敌人重兵压境,赵守诚、林逸风等人沉着应对。他们采取了“避实就虚,分散游击”的策略。主力部队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依托熟悉的地形和新建的秘密营地,与鬼子周旋。特务队则像幽灵一样,不断袭扰鬼子的后勤线、侦察分队,或者利用冷枪冷炮消耗敌人。

寒冬的沂蒙山区,成了双方意志和智慧的较量场。

保安团的士兵们穿着暖和的棉衣,吃着储备的粮食,躲在温暖的隐蔽所里,以逸待劳。而鬼子兵穿着单薄的军装,在冰天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搜索,补给困难,冻伤减员严重,士气低落。

林逸风带着特务队,更是将游击战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有时在鬼子必经之路上埋设地雷和“毒签”;有时在夜晚摸到鬼子营地附近放冷枪,扔手榴弹,搞得鬼子彻夜难宁;有时化妆成老百姓,接近鬼子的哨兵或者小股部队,突然发起袭击。

有一次,孙永胜带着几个特等射手,潜伏在一条山路边,用缴获的、带有瞄准镜的九七式狙击步枪(马头镇缴获的稀罕物),在五百米外,一枪击毙了鬼子的一名中队长,极大地震慑了敌人。

还有一次,周大锤带着突击班,趁夜偷袭了鬼子一个前哨阵地,用大刀和手榴弹解决了半个小队的鬼子,缴获了一挺崭新的九六式轻机枪。

鬼子的扫荡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损兵折将,疲惫不堪,却连保安团主力的影子都没摸到,反而因为后勤线不断被袭击,补给愈发困难。最终,片野大佐不得不灰溜溜地下令撤退。

保安团成功粉碎了鬼子规模最大的一次冬季扫荡!

消息传开,不仅根据地内部欢声雷动,周边地区的百姓更是将临沂保安团传得神乎其神,称之为“沂蒙神兵”。前来投奔的人更多了,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对国民党消极抗战感到失望的原地方官员和知识分子。

队伍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超过了五百人。影响力也不再局限于临沂北部山区,逐渐向周边县区辐射。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首先是内部管理。人数多了,摊子大了,后勤、训练、思想工作千头万绪。赵守诚和林逸风等人经常忙得脚不沾地。林逸风意识到,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分工。在他的建议下,保安团成立了简单的司令部,赵守诚总负责,林逸风主要负责作战和训练,王孝坤负责情报、后勤和对外联络,孙永胜负责主力部队的日常管理和作战指挥,周大锤负责警卫和特种作战。同时,开始培养连排级的政治骨干,加强部队的凝聚力。

其次是外部环境。保安团的壮大,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除了虎视眈眈的鬼子,国民党方面也再次派人前来接触,这次不再是简单的收编,而是提出了“合作”、“委任”、“划定防区”等更复杂的条件,试图加以控制和利用。

同时,王孝坤通过一些隐秘渠道,也接触到了另一支活跃在山东的抗日武装——八路军的信息。这支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而且似乎与他们有着相似的斗争理念和灵活的战术。

“大哥,老西,国民党那边又来了,这次条件开得更高,说要给我们一个‘鲁南游击支队’的番号,弹药补给翻倍,但要求我们接受他们派来的政训人员,并且配合他们的主力部队行动。”王孝坤向赵守诚和林逸风汇报着最新情况。

赵守诚看向林逸风:“逸风,你怎么看?”

林逸风毫不犹豫地摇头:“大哥,这是糖衣炮弹。派政训人员来,就是要控制咱们的思想;配合他们主力行动,就是把咱们当枪使,推到前面当炮灰。咱们不能上当。咱们的根在临沂,魂是自个儿的,谁也拿不走。”

“那八路军那边……”王孝坤试探着问。

林逸风沉吟了一下。他知道八路军是真心抗日,而且战术灵活,群众基础好。但他也清楚,一旦靠过去,同样会面临被整合的问题,而且可能会引发与国民党的首接冲突,在目前阶段,保持独立自主可能更有利于队伍的发展。

“八路军是真心打鬼子的,是朋友。”林逸风谨慎地措辞,“我们可以暗中联系,互通情报,甚至在必要时配合作战。但目前,我们还是保持独立为好。不靠国民党,也不完全依附八路军,就做咱们的临沂保安团!用咱们自己的方式,保卫咱们自己的家乡!”

赵守诚点了点头,他对林逸风的判断越来越信服:“逸风说得对。咱们不惹事,也不怕事。谁真心打鬼子,咱们就跟谁交朋友;谁想控制咱们、利用咱们,门都没有!”

拒绝了国民党的“好意”,也对八路军的接触保持了谨慎的友好,临沂保安团再次明确了独立自主、扎根临沂的抗战路线。

寒冬渐渐过去,春天的气息开始在山间弥漫。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磨练和反扫荡的考验,临沂保安团己经彻底脱胎换骨,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深得民心的抗日劲旅。

林逸风站在新开辟的训练场上,看着生龙活虎的士兵们,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他知道,更广阔的战场、更强大的敌人、更复杂的局面还在后面,但他和他的兄弟们,己经做好了准备。

沂蒙山的春天,必将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更加充满生机与希望。而鬼子的噩梦,还远未结束。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保安团抗战记》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XA4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保安团抗战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XA4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