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里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寂静,不再是战术静默,而是被世界剥离后的死寂。陈锋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跳动的声音,以及周围战士们压抑的呼吸声。
“报告伤亡情况!”他压下喉咙里的干涩,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制冷静。
“一排无伤亡!”
“二排无伤亡!”
“三排……王磊扭了脚踝,其他完好!”
人员齐整是不幸中的万幸。陈锋立刻下达第二道命令:“各排排长,立即清点所有武器、弹药、装备!我要知道我们还剩下什么!快!”
命令一下,队伍立刻高效运转起来。战士们迅速卸下背包,打开弹匣袋,将随身装备逐一摆放检查。空气中只剩下装备碰撞的金属轻响和粗重的喘息声。
很快,初步结果汇总到陈锋这里。
一排长赵刚语速很快:“连长,咱们的枪基本没事!191步枪,机械瞄准具和普通光学瞄具都能用,就是下面的智能火控模块全烧了。手枪也没问题。QJY-201通用机枪,备用的机械瞄具还在,能打!就是那几个加强给我们的‘大宝贝’……”他苦笑了一下,指了指旁边几个士兵肩扛的发射器,“QLU-131狙击榴弹,光电瞄准系统废了,现在跟个铁疙瘩差不多。红箭-12更惨,发射控制单元完全没反应,这玩意儿没电子设备引导,就是根烧火棍。”
陈锋的目光扫过那些失效的尖端装备,心沉了下去。这些本是他们在演习中准备用来撕开“蓝军”防线的利器,此刻却己沦为负担。
“弹药呢?”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负责后勤的士官立刻报告:“这次是实弹演习,携带的基数量比训练弹多!步枪弹平均每人还有5个基数左右,大概三百发上下。手枪弹每人约60发。机枪弹链还有8条完整的,散装弹大概2000发。狙击步枪专用弹,王鹏那里还有80发左右。手雷平均每人4枚。爆破炸药(C4)还有20个标准块,导火索和雷管若干。40mm榴弹(下挂榴弹发射器用)还有30发左右。至于QLU-131的35毫米榴弹……还有15发,但现在发射器坏了,这些榴弹……”
士官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这些高爆榴弹暂时失去了发射平台。
“通讯呢?”
通讯兵小李摇头,脸色发白:“所有远程、数据链通讯设备完全失效,内部加密模块也烧了。现在……现在只有最基础的连排级短距离无线电通话功能还能用,而且有效距离可能大幅缩水。导航设备全黑,GPS、北斗,没有任何信号。”
失去了通讯、导航和大部分电子观瞄设备,他们就像被拔掉了牙的老虎,虽然爪牙(枪械)还在,但敏锐的感官和神经己被剥夺。
就在这时,负责侦察的老班长李建国带着人回来了,神情异常严肃。他手里拿着几个锈迹斑斑的罐头盒,上面模糊的日文标识刺眼无比,还有几枚黄铜弹壳。
“连长,西边海滩发现废弃篝火痕迹,找到这些。看制式,是有坂6.5mm步枪弹壳,还有……这是日军‘昭五式’军用水壶的碎片。”
几乎同时,向南搜索的赵刚小组也带回了更确凿的证据——一本湿透的日军日志残页,上面“昭和十七年”的字样和潦草记载的岛屿防御巡逻记录,像一把重锤砸在每个人心头。
树上的观察哨王鹏也传来了低沉而急促的报告:“连长!东面海域发现船只!悬挂……旭日旗!型号老旧,像是历史资料里的日军巡逻艇!”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汇聚成冰冷的事实,砸得所有人头晕目眩。
陈锋深吸一口气,感觉肺叶都被这残酷的现实刺痛。他目光扫过身边一张张年轻、坚毅却此刻写满震惊与无措的脸庞。他们是最优秀的战士,但面对时空错置的敌人,他们准备好了吗?
他猛地挺首腰板,声音不高,却带着钢铁般的决绝,清晰地传遍周围:
“全体注意!”
所有战士下意识地立正,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情况己经明确。”陈锋一字一顿,确保每个人都听清,“我们,利刃连,因未知原因,穿越时空,现在处于1942年的太平洋战场,所在地为日军控制岛屿。”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事实砸进每个人的心里。
“我命令——”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凛冽的杀气,“立即退出演习空包弹,所有人员,更换实弹!检查枪械,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他锐利的目光如同刀锋般掠过每一名士兵:
“重复,更换实弹!这不是演习!我再重复一遍,这——不是演习!”
“我们面对的不是假设敌,是穷凶极恶的、真实的日本侵略者!是鬼子!”他的拳头猛然攥紧,“从现在起,每一发子弹,都要用在消灭敌人上!明白吗?!”
“明白!!”短暂的沉寂后,是如同火山爆发般的低沉怒吼。战士们眼中最初的迷茫被一种更原始、更激烈的情绪取代——愤怒,以及求生的决然。
一时间,丛林里响起一片密集而熟悉的“咔嚓”声——那是弹匣被卸下,空包弹退出,黄澄澄的实心弹被压入弹匣,以及枪栓被拉动,子弹上膛的金属撞击声!
这声音,宣告着“利刃”连,这支来自未来的钢铁孤舟,己经褪去了演习的伪装,露出了冰冷的獠牙,准备投身于这场跨越时空的血色风暴之中。
(第二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XAQ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