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九年五月,济州梁山泊的水势渐涨,芦苇荡随风起伏,如绿色的海洋。一艘乌篷船划破水面,船头立着两个汉子——白衣秀士王伦手持羽扇,面色儒雅;摸着天杜迁身高八尺,肩扛朴刀,神色沉稳。两人望着这片水阔山险的洼地,眼中满是期许——这里,将是他们开创基业的地方,也是日后震动天下的梁山起点。
落魄聚义:王伦杜迁的乱世抉择
王伦本是济州秀才,因屡试不第,又看不惯官府腐败,不愿同流合污,只得流落江湖。杜迁是沂州猎户,因打死欺压百姓的恶霸,被官府通缉,辗转投奔王伦。两人在江湖上相识,都心怀侠义,却苦于势单力薄,难以施展抱负。
“王兄,你看这梁山泊,西面环水,芦苇丛生,易守难攻,正是安身立命的好去处!”杜迁指着远处的山岗,兴奋地说,“我们在此扎营,招兵买马,专杀贪官污吏,接济贫苦百姓,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王伦羽扇轻摇,目光扫过梁山泊的地形,点头道:“杜兄所言极是。这梁山泊,既是天险,也是宝地——水中有鱼,岸边有田,可养兵卒;芦苇荡可藏兵,水港可泊船,官府想来围剿,也得掂量掂量。”
两人上岸,走到一处山岗上,此处地势较高,可俯瞰整个梁山泊。王伦拔出腰间的短剑,在一块巨石上刻下“梁山”二字,沉声道:“自今日起,我等便在此立寨,名曰‘梁山’!不求富贵,只求护一方百姓,讨一个公道!”
杜迁单膝跪地,抱拳道:“杜迁愿追随王兄,共建梁山,至死不渝!”
王伦扶起他,笑道:“有杜兄相助,梁山定能站稳脚跟。我们先在此搭建营寨,再派人联络江湖义士,壮大势力。”
初建营寨:水泊深处筑根基
接下来的日子,王伦、杜迁开始着手建设梁山营寨。他们选择在梁山泊中心的宛子城山岗上搭建主寨,用木头和石头筑起围墙,又在西周的芦苇荡中设立哨卡,监视水面动静。
杜迁力气大,亲自带领招募的庄客砍伐树木、搬运石头,搭建房屋;王伦则负责规划营寨布局,制定规矩:“凡入梁山者,需遵守三条规矩——一,不许欺压百姓;二,不许私吞财物;三,不许背叛兄弟。违者,逐出梁山,永不录用!”
附近的百姓听闻梁山泊有好汉立寨,专杀贪官,纷纷前来投奔。有会捕鱼的渔民,有会种田的农夫,有会打铁的铁匠,还有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的猎户、工匠。短短半个月,梁山便聚集了三百余人,有了初步的规模。
这一日,济州知府派了两百名官兵,前来围剿梁山。官兵乘船驶入梁山泊,却被芦苇荡中的哨卡发现。杜迁率五十名庄客,手持朴刀,埋伏在芦苇荡中。待官兵的船只靠近,杜迁大喝一声:“动手!”庄客们纷纷抛出绳索,缠住官兵的船只,随后跳上船,与官兵厮杀。
王伦则带领另一队庄客,乘船绕到官兵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官兵们腹背受敌,又不熟悉梁山泊的水路,很快便被打败,死伤过半,剩下的纷纷弃械投降。
“杀了他们!为死去的乡亲报仇!”有庄客怒吼着,想要斩杀俘虏。王伦却拦住了:“不可。这些官兵,多是穷苦人家的子弟,被逼无奈才来围剿我们。放他们回去,让他们转告知府,梁山好汉不犯百姓,只反贪官!”
官兵们感激涕零,纷纷磕头道谢,狼狈地划船离去。百姓们见状,更加敬佩王伦、杜迁,前来投奔的人也越来越多。
智取钱粮:初显谋略安山寨
梁山势力渐长,粮草却成了问题。三百余人每日消耗巨大,仅靠捕鱼、种田,难以维持。杜迁愁眉苦脸地对王伦说:“王兄,再不想办法弄到粮草,兄弟们就要饿肚子了!”
王伦羽扇轻摇,笑道:“我己有计策。济州城的团练使黄安,明日要押送一批粮草前往东京,途经梁山泊附近的黄泥岗。我们可在黄泥岗设伏,夺取粮草。”
杜迁眼睛一亮:“好主意!那黄安为人贪婪,欺压百姓,这粮草说不定也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夺过来正好!梁山好汉123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次日,王伦、杜迁带领一百名精锐庄客,埋伏在黄泥岗上。中午时分,黄安的粮草队果然出现,共有五十辆马车,押送的官兵有一百余人。
“准备动手!”王伦一声令下,庄客们纷纷抛出石头、滚木,砸向官兵。官兵们猝不及防,乱作一团。杜迁手持朴刀,率先冲下山岗,斩杀了为首的军官。庄客们紧随其后,与官兵厮杀起来。
黄安见状,吓得魂飞魄散,带着几名亲信,骑马逃走。其余的官兵见主将逃走,纷纷投降。王伦、杜迁指挥庄客,将五十辆马车的粮草全部运回梁山。
“王兄,我们有了这些粮草,至少能支撑半年了!”杜迁兴奋地说。
王伦点头,却面色凝重:“这只是权宜之计。我们要想长久立足,还需开垦田地,发展渔业,让梁山自给自足。同时,要广纳贤才,让更多的江湖义士加入我们。”
声名渐起:江湖传讯引豪杰
黄泥岗夺粮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济州乃至周边州县。百姓们纷纷称赞梁山好汉侠义,官府则对梁山恨之入骨,却因梁山泊地势险要,不敢轻易围剿。
江湖上,也开始流传着梁山的名号。许多被官府欺压、心怀侠义的好汉,都听说了王伦、杜迁的事迹,纷纷前来投奔。先是云里金刚宋万,此人身高九尺,力大无穷,因打死恶霸,投奔梁山;随后,摸着天杜迁的同乡朱贵(此时尚未被册封,仍在江湖漂泊)也前来投奔,朱贵善经营,被王伦任命为梁山的“消息头领”,负责联络江湖义士,打探官府消息。
梁山的规模越来越大,营寨也不断扩建。王伦在宛子城设立“聚义厅”,作为议事之所;在西周设立西座哨寨,分别由杜迁、宋万、朱贵等人驻守;又开垦了数百亩田地,组织庄客种田、捕鱼,梁山渐渐变得自给自足。
这一日,王伦站在聚义厅前,看着山下忙碌的庄客和操练的好汉,对杜迁道:“杜兄,梁山能有今日,多亏了兄弟们的齐心协力。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如今朝廷腐败,金人南侵,天下百姓流离失所,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守护梁山,更是要守护天下百姓。”
杜迁点头:“王兄所言极是!只要有更多的好汉加入我们,我们定能推翻腐败的朝廷,击退金寇,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此时,朱贵匆匆赶来,兴奋地说:“王头领、杜头领,好消息!东京城外的少华山,有好汉王进、朱武等人聚义;西明山,有史进、庞万春等人驻守;芒砀山,更是有周云、周侗、岳飞等神仙般的人物,册封星宿神,准备抗金!他们都听说了我们梁山的名号,有意与我们结盟!”
王伦眼中一亮:“好!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若能与这些好汉结盟,我们梁山的势力将更加强大,抗金护民的力量也将更足!”
他转身对众人道:“传我命令,备厚礼,我亲自前往芒砀山,拜见周云统领者,商议结盟之事!”
梁山初立:乱世中的一方净土
政和九年五月末,梁山泊己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聚义厅前的大旗上,“梁山”二字随风飘扬;田地里,庄稼们忙着耕种;水面上,渔民们忙着捕鱼;练兵场上,好汉们忙着操练。这里,没有官府的欺压,没有苛捐杂税,百姓们安居乐业,好汉们齐心协力,成了乱世中的一方净土。
王伦带着礼物,乘船离开梁山泊,前往芒砀山。他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梁山,心中充满了期许——他相信,在周云、周侗等星宿神的带领下,在各路好汉的结盟下,梁山定能成为抗金护民的重要力量,成为天下百姓的希望。
而此时的梁山泊,杜迁、宋万、朱贵等人正带领兄弟们,继续扩建营寨,训练兵马,等待着王伦带回结盟的好消息。芦苇荡中,船只穿梭;山岗上,旗帜飘扬;练兵场上,喊杀声震天——一座日后震动天下的梁山,就此初立,在政和九年的五月,埋下了反抗腐败、抗击外敌的种子。
夕阳西下,梁山泊的水面被染成金色,倒映着天空的晚霞。王伦的船只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梁山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AU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