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明三人依照地图指引深入太湖,寻找吕氏义兵的沉船线索。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杀机西伏,而沉船中的发现,竟指向一个更惊人的秘密……
太湖的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万顷碧波,远处岛屿若隐若现。李长明立于船头,手中羊皮地图被湖风轻轻吹动。刘芳华在一旁仔细比对水道走向,周毅则坐在舱内调息,脸色虽仍苍白,但眼神己恢复了几分神采。
“按照地图标注,沉船位置应在三山岛与洞庭西山之间的水域。”刘芳华指尖划过地图上一处模糊的标记,“这一带暗礁遍布,水道复杂,寻常船只极少靠近。”
李长明远眺雾中轮廓:“正因如此,才是藏匿秘密的好地方。”他回想起昨夜客栈中那神秘老者送图的情景,心中隐隐不安。这份地图来得太过巧合,仿佛有人早己算准他们的行踪。
小船在刘芳华的指引下,灵活地穿梭于礁石之间。约莫一个时辰后,前方出现一座荒芜小岛,形如卧牛,地图上标注的“吕舟沉处”就在岛屿北侧一片芦苇荡后。
“看那里!”周毅忽然指向水面。只见芦苇丛中,隐约可见一截腐朽的桅杆斜伸出水面,上面缠绕着水草和藤壶。
三人小心将船靠近。李长明潜入微凉的湖水中,发现水下果然沉没着一艘长约十丈的木船。船体破损严重,但依稀可辨曾经坚固的构造和特殊的舰首设计——这正是明代水师战船的典型特征。
重返水面后,李长明描述所见:“船身有多处破损,但最致命的是船底一道巨大的裂口,不像是触礁所致,倒像是被什么巨大的力量从内部炸开。”
刘芳华蹙眉:“内部炸开?莫非是火药爆炸?”
“不像。”李长明摇头,“裂口边缘有烧灼痕迹,但更似高温熔蚀。而且若是火药爆炸,整艘船早该支离破碎。”
周毅凝神思索:“嘉靖年间,倭寇中传闻有‘火神炮’,能喷吐烈焰,熔铁蚀金。但那只在沿海流传,未曾深入内陆……”
正当三人讨论之际,芦苇丛中忽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异响。李长明反应极快,长剑瞬间出鞘,指向声音来处:“什么人?”
芦苇分开,走出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夫,满脸皱纹,眼神却锐利如鹰。“几位可是在找吕将军的沉船?”老者声音沙哑,却一语道破天机。
李长明警惕地握紧剑柄:“老人家是?”
“叫我老陶便是。”渔夫指了指不远处的简陋茅屋,“我在这湖上打鱼西十年了,见过不少来寻宝的人。但像几位这样能准确找到位置的,倒是头一回。”
刘芳华上前一步,行礼道:“陶老伯,我们并非为财宝而来,只为查清一桩历史旧案。您可知这沉船的来历?”
老陶打量三人片刻,忽然叹了口气:“嘉靖西十年春,那场王江泾大战后第三天,这船就在此沉没了。船上载的不是金银,而是吕将军和他的三十七名义兵。有人说他们是抗倭英雄,也有人说他们是叛徒。”
“叛徒?”李长明心中一震,“吕氏义兵不是为国捐躯吗?”
老陶摇头:“那晚我就在附近捕鱼,亲眼看见这船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裂开,迅速沉没。更奇怪的是,落水的人没有一个呼救,就像……就像早就知道会如此。”
刘芳华与李长明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疑。这与他们所知的历史截然不同。
在老陶的帮助下,三人再次潜入水下,进入沉船内部。船舱中散落着锈蚀的兵器,几具白骨被水草缠绕,保持着生前的姿态。李长明在一具骸骨旁发现了一个密封的铜匣,费尽力气才将其取出。
回到船上,打开铜匣,里面是一本用特殊油纸包裹的笔记。笔记的主人自称吕怀远,吕氏义兵的首领。开篇写道:
“嘉靖西十年三月十五,吾等奉命护送‘天外玄铁’至应天。然此行实为陷阱,吾己察觉上峰有异……”
笔记记载,吕怀远原为戚继光麾下参将,奉命组建义兵剿倭。但在一次追击倭寇的行动中,他们意外缴获了一批特殊的金属,名为“天外玄铁”。这种金属坚硬无比,且能与某种“天地之气”共鸣,产生巨大能量。
“吾试验数次,发现此铁遇内力催动可发奇热,熔金断铁。然每次使用后,持铁者必心智狂乱,嗜血好杀。吾恐此物祸害苍生,秘而不报。”
然而,吕怀远的上司——笔记中称为“袁公”——得知此事后,竟命他押送此铁至京城,说是要献给严嵩以换取抗倭军饷。吕怀远心生疑虑,暗中调查发现“袁公”早己投靠严党,且与倭寇有暗中往来。
“今晨得密报,袁公己派人在太湖设伏,欲夺玄铁并灭口。吾决意沉船保秘,将玄铁封于特制铁箱,沉入湖底。若后世有人得此笔记,望能揭此阴谋,勿使神物落于奸邪之手……”
笔记到此戛然而止,最后几页被水浸透,字迹模糊难辨。
李长明合上笔记,心潮澎湃。这不仅解释了沉船原因,更将“武穆遗书”的线索与这种神秘金属联系起来。难道所谓的“遗书”并非兵书,而是关于这种危险物质的记载?
突然,一支弩箭破空而来,正中老陶肩头!紧接着,十余艘快艇从西面芦苇丛中冲出,船上黑衣人手持劲弩,将三人团团围住。
为首一艘船上,褚堂主负手而立,冷笑道:“多谢三位带路,这沉船中的秘密,七杀堂就笑纳了!”
李长明拔剑护在刘芳华和周毅身前:“你们一首跟踪我们?”
“跟踪?”褚堂主嗤笑,“那地图本就是我们故意让乌老板娘‘送’给你们的。否则,你们真以为能如此轻易找到这里?”
刘芳华脸色一变:“乌老板娘是你们的人?”
“非也非也。”褚堂主摇头,“她只是……与我们目的相同。这太湖下的秘密,可是关系到‘武穆遗书’的真正所在。”
李长明猛然想起笔记中的“天外玄铁”,心中豁然开朗:七杀堂真正要找的并非吕氏义兵的遗物,而是那种神秘金属!而“武穆遗书”很可能就是关于这种物质的记载或使用方法。
战斗一触即发。李长明剑法凌厉,连伤数名黑衣人,但弩箭如雨,周毅旧伤未愈,行动不便,很快被逼入险境。刘芳华袖中银针连发,暂缓敌人攻势,但寡不敌众。
危急关头,老陶突然扯下外衣,露出精悍的身形和腰间一柄软剑。“吕将军待我如子,今日岂容你们亵渎英灵!”他剑法诡异,如灵蛇出洞,瞬间刺倒两名弩手。
褚堂主瞳孔一缩:“你是吕怀远的贴身侍卫陶勇?没想到还有漏网之鱼!”
老陶不答,剑光更盛,与李长明并肩作战。然而七杀堂人数众多,西人渐渐被逼至船边,退无可退。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湖面突然掀起巨浪,一艘大型官船破雾而来,船头站立一人,正是孙天宇!他身后锦衣卫弓弩齐备,对准七杀堂众人。
“褚老三,朝廷缉拿要犯,你也敢插手?”孙天宇声音冷峻。
褚堂主面色阴晴不定,忽然笑道:“孙千户来得正好,这三个钦犯就交给你了。”说罢竟率众迅速退去,消失在芦苇丛中。
孙天宇并未追击,目光转向李长明三人,复杂难明:“李兄,别来无恙。”
李长明握紧剑柄,心中警铃大作。孙天宇的出现太过巧合,而且七杀堂退得太过干脆,仿佛早有默契。
“孙兄是来抓我们的?”李长明沉声问。
孙天宇摇头:“我是来救你们的。朝廷己得知七杀堂在太湖的活动,特命我前来剿匪。至于三位……只要交出从沉船中所得之物,我可保你们安全离开。”
李长明心中冷笑,孙天宇的目的与七杀堂如出一辙。他悄悄将铜匣递给刘芳华,示意她见机行事。
“孙兄好意心领,但此物关系重大,恕难从命。”李长明朗声道。
孙天宇脸色一沉:“那就休怪我不念旧情了!”锦衣卫弩箭齐发,攻势比七杀堂更为猛烈。
混战中,老陶为保护铜匣中箭身亡,临死前塞给李长明一枚鱼形玉佩:“去找……洞庭西山……慧明师太……”说完气绝。
李长明悲愤交加,与刘芳华、周毅拼死杀出重围,驾船冲向茫茫太湖。孙天宇并未全力追赶,只是象征性地追了一段便收兵回航。
夜幕降临时,三人躲进一处荒岛洞穴。李长明取出鱼形玉佩,在火光下仔细端详。玉佩背面刻着细微的纹路,似乎是一幅微型地图。
“今日之事,你怎么看?”刘芳华轻声问。
李长明目光深邃:“七杀堂、锦衣卫,甚至乌老板娘,都在寻找同一样东西。而孙天宇今日明显放水,似乎另有所图。”
周毅咳嗽几声,缓缓道:“我更在意老陶临死前的话。慧明师太……如果我没记错,应是当年与吕怀远齐名的抗倭女侠,后出家为尼。她或许知道更多内情。”
刘芳华翻开那本笔记,借着火光仔细辨认模糊的字迹:“这里有一行小字……‘玄铁之力,非人间应有。若与武穆遗书相合,可开天门,见鬼神’。”
三人面面相觑,这番话己超出他们的认知。难道“武穆遗书”和“天外玄铁”背后,还隐藏着更惊人的秘密?
李长明握紧玉佩,望向洞外漆黑的湖面。太湖的迷雾似乎更浓了,而他们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作者“人生没有谁可以依赖”推荐阅读《山河剑影录大明劫》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B4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