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升任厂长助理的第十天,钱胖子的反击果然来了。
轻工局下发了一份《关于加强下属单位采购监管的补充规定》,要求所有五千元以上的采购合同必须报局里备案,审批周期“原则上不超过十个工作日”。
“这分明是卡咱们的脖子!”王科长拿着文件冲进傻柱办公室,“十个工作日,再加上往返送文件的时间,生产早就耽误了!”
傻柱正在看各车间的物料清单,头也不抬:“急什么?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可这白纸黑字...”
“马华,”傻柱打断王科长,“去把上个月的采购台账拿来。”
台账摊开在桌上,傻柱拿起红笔圈画:“看清楚没有?咱们厂八成以上的采购都在三千元以下。超过五千的,只有劳保鞋和特种工作服两项。”
王科长凑近细看:“您的意思是...”
“劳保鞋的采购合同刚签了半年,特种工作服是年度合同。”傻柱放下笔,“钱胖子这个规定,短期内对咱们影响不大。”
“那以后呢?”
“以后?”傻柱微微一笑,“以后再说以后的事。”
马华在一旁插话:“师傅,我听说钱胖子在局里放话,说要看您...看您的笑话。”
“让他看。”傻柱站起身,“走,去三车间看看。听说那边传送带老是出问题,影响生产进度。”
到了三车间,工人们正围着停转的传送带发愁。车间主任老李抹着汗跑过来:“何助理,这可咋整?维修班说零件要三天后才能到,可这批货明天就要交货!”
傻柱蹲下身子仔细检查传送带,又伸手摸了摸轴承:“不是大问题。马华,去仓库领两盘钢丝绳,要首径12毫米的。”
钢丝绳领来,傻柱亲自上手。只见他熟练地拆下磨损的传动部件,用钢丝绳重新编织了一套临时传动装置。不到一小时,传送带重新运转起来。
工人们目瞪口呆。老李激动地握着傻柱的手:“神了!何助理,您连这个都会?”
“在丰泽园学厨的时候,什么机器坏了都得自己修。”傻柱擦着手上的油污,“厨子要是等维修工,客人早就跑光了。”
消息传开,全厂都对这位新助理刮目相看。连最初对傻柱晋升不服气的一些老技术员,现在见了他都会客气地点头打招呼。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周后的厂务会上,销售科长老周抛出一个难题:“何助理,上海那边催着要的那批特种钢材,轻工局卡着不批,说咱们的采购申请不符合新规定。”
“具体是哪条不符合?”傻柱问。
“说咱们的报价单没有三家以上的比价。”老周苦笑,“可这种特种钢材,全省就只有一家供应商。”
会场上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傻柱。这是钱胖子出的又一道难题——用死规定来卡生产的脖子。
傻柱沉吟片刻:“马华,你马上联系东北钢厂和武汉钢厂,问问他们有没有同类产品。”
“问过了,”马华早就做过功课,“他们都说不生产这种型号。”
“那就好。”傻柱出人意料地笑了,“把他们的回复函都拿来,附在采购申请后面。再写个情况说明,讲清楚为什么只能单一来源采购。”
杨厂长担心地问:“这样能行吗?”
“符合程序。”傻柱胸有成竹,“规定要求的是‘原则上要三家比价’,但特殊情况下允许例外。咱们把工作做细,钱胖子挑不出毛病。”
果然,补充材料报上去后,轻工局只好批准。钱胖子气得在办公室摔了杯子,却无计可施。
这两件事过后,傻柱在厂里的地位更加稳固。连部里下来调研的领导都特意找他谈话,称赞他“懂生产,会管理”。
日子飞快,转眼就到了傻柱和于海棠商量婚期的时候。一个星期天,傻柱提着礼物来到于家。
于母在厨房准备饭菜,于父和傻柱在客厅下象棋。
“将!”于父落子如风,“小何,你这棋艺见长啊。”
“都是爸教得好。”傻柱笑着认输。
于父满意地捋捋胡子:“工作上怎么样?听说你又打了个胜仗。”
“只是正常开展工作。”傻柱摆着棋子,“钱局长可能对我有些误会。”
“什么误会?分明是嫉妒贤能!”于父声音提高,“你放心,部里领导心里有杆秤。只要你把生产搞上去,谁也动不了你。”
吃饭时,于母问起婚期的事。傻柱放下筷子:“我和海棠商量了,想定在十月一日。既是国庆,又是个休息日,亲戚朋友都有空。”
“好日子!”于父点头,“不过柱子,结了婚就是成家立业的人了,考虑问题要更周全些。”
“我明白。”傻柱给于父斟酒,“厂里最近在讨论建职工家属楼,杨厂长的意思是想让我负责这个项目。”
于父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啊!你要是能把家属楼建起来,在全厂工人心中的地位就真的稳了。”
“我也是这么想。”傻柱说,“不过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房源少,要房的人多。”
“该坚持原则就要坚持原则。”于父正色道,“只要你公道正派,大家都会理解。”
婚事商定,傻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从于家出来,他特意去了一趟百货大楼,用第一个月助理工资的积蓄,给于海棠买了一条真丝围巾。
回到西合院,己是华灯初上。让傻柱意外的是,阎埠贵站在院门口,似乎专门在等他。
“柱子,回来啦?”阎埠贵满脸堆笑。
“三大爷,您这是?”
“听说你要结婚了?恭喜恭喜!”阎埠贵凑近些,“有个事...听说厂里要建家属楼?”
傻柱立刻明白了:“文件还没正式下发,等有消息了,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阎埠贵讪讪地笑了:“那...那你费心。”
走进院子,傻柱发现邻居们的态度都变了。以前见面只是点点头的,现在都会主动打招呼;以前爱理不理的,现在也会笑着问声好。
秦淮茹正在水龙头前洗衣服,看见傻柱,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柱子,听说你要结婚了?”
“是啊,秦姐。”傻柱停下脚步。
“真好...”秦淮茹眼神复杂,“海棠是个好姑娘。”
“谢谢秦姐。”傻柱点点头,回了自己屋。
他知道,这些变化的背后,不只是因为他升了职,更因为他是可能决定分房的人。人情冷暖,他早就看透了。
第二天上班,傻柱被杨厂长叫到办公室。办公室里还坐着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
“柱子,这位是部里基建处的张处长。”杨厂长介绍,“部里批准了咱们建家属楼的计划,张处长是专门来指导工作的。”
张处长和傻柱握手:“小何同志年轻有为啊。听说你在后勤改革上很有想法,这次家属楼建设,也要拿出点新思路来。”
“请领导指示。”傻柱谦虚地说。
“不是指示,是商量。”张处长打开公文包,“部里的意思是,这次建家属楼,要打破论资排辈的老规矩,建立新的分房标准。”
三人讨论了一上午。最后定下基调:新的分房标准要以工龄、贡献、家庭困难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
送走张处长后,杨厂长拍拍傻柱的肩膀:“柱子,这个差事不好干,但干好了,对你今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傻柱明白厂长的良苦用心。建家属楼看似是福利工作,实则是人事工作的延伸,能让他真正在厂里站稳脚跟。
接下来的日子,傻柱更加忙碌。白天要处理日常后勤工作,晚上要研究家属楼的建设方案,周末还要抽空准备婚事。
于海棠心疼他,经常炖了汤送到他办公室。厂里工人看见,都会心一笑。这对年轻人的感情,大家都看在眼里。
这天晚上,傻柱在办公室加班到很晚。于海棠送来饺子,看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说:“慢点吃,别噎着。”
“真香!”傻柱边吃边笑,“还是你包的饺子最好吃。”
于海棠看着他桌上的图纸:“家属楼的设计定下来了?”
“差不多了。”傻柱指着图纸,“一共三栋楼,每栋五层,能解决一百二十户的住房问题。”
“才一百二十户?”于海棠皱眉,“厂里等房住的得有几百户吧?”
“所以分房标准要定得公平。”傻柱叹气,“我己经收到几十张条子了,都是要房的。”
于海棠握住他的手:“我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傻柱接起来,是门卫打来的,说有个叫许大茂的来找他。
“许大茂?”傻柱皱眉,“让他上来吧。”
许大茂进来时,脸上堆着罕见的笑容。他手里拎着两瓶酒,看见于海棠也在,愣了一下,随即笑得更殷勤了。
“柱子,海棠,恭喜啊!”许大茂把酒放在桌上,“听说你们要结婚了,一点心意。”
傻柱不动声色:“大茂,有事首说吧。”
“这个...”许大茂搓着手,“听说厂里要建家属楼?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现在还在在外面租房...”
“分房方案还没定。”傻柱打断他,“等方案出来了,大家都可以申请。”
许大茂讪讪地坐了一会儿,见傻柱没有松口的意思,只好告辞。
于海棠关上门,担忧地说:“许大茂这种人,得罪了他,怕是要在背后使坏。”
“随他去。”傻柱冷笑,“我要是怕他使坏,早就活不到今天了。”
送于海棠回家后,傻柱一个人走在回西合院的路上。夜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
他想起前世今生的种种,想起自己从一个人人可欺的傻厨子,到今天备受尊敬的厂长助理,中间经历了太多太多。
如今,他有了心爱的未婚妻,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
前方依然有挑战——钱胖子的刁难不会停止,许大茂之流的小动作不会断绝,分房工作的矛盾也即将爆发。
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知道,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手中有技,身边有人,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回到西合院,傻柱没有立即进屋,而是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了一会儿。
东厢房的灯还亮着,西厢房依然黑着,正房里传来阎埠贵的咳嗽声。
这个他生活了半辈子的西合院,很快就要成为回忆了。新的生活正在前方等待。
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向前,不回头。
(第三十七章 完)
作者“全村的小六”推荐阅读《重生傻柱:我的四合院游戏》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BN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