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雪野驰援:村落里的生死转移(一)

小说: 铁痕   作者:星之路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星之路途”推荐阅读《铁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铁痕》第一卷:焦土烙印?第八章 雪野驰援:村落里的生死转移(第一部分?雪野惊闻与险途奔袭)

雪粒子砸在枪托上,“嗒嗒” 响得像碎玻璃。张卫国蹲在帐篷前擦枪,粗布在枪管上反复摩擦,把结的薄冰磨成水,又很快冻成一层更薄的霜。他盯着枪管里映出的自己 —— 眉骨上还留着黑松林里被树枝刮的小疤,眼神却比三天前刚截完粮时沉了些,只是这沉稳,在小李子跌跌撞撞跑来时,瞬间碎了。

“卫国哥!快!团长叫你去大帐篷!” 小李子的棉帽歪在一边,帽檐上的雪全化了,顺着脸颊往下淌,混着汗,在下巴尖凝了个小冰珠,“老郑…… 老郑从镇上跑回来,脸白得跟纸似的,说鬼子要…… 要清剿西王村!”

“西王村?” 张卫国手里的粗布 “啪” 地掉在雪地上,心脏像被一只冷手攥紧。他猛地站起来,枪背在肩上还没扣好,就跟着小李子往大帐篷跑。路过灶房时,蒸腾的热气从门缝里钻出来,混着红薯的甜香,可他没心思闻 —— 西王村那三百多口人,他去年冬天跟着老周送棉衣时见过,村口的老槐树,村后的小河,还有那个总揣着烤土豆等他的小石头,一个个画面在脑子里翻涌,最后都成了 “鬼子要清剿” 这五个字,扎得他太阳穴突突跳。

灶房里,赵铁山正把油纸包好的玉米面饼往粗布口袋里塞,手指冻得发紫,却动作飞快。他看到张卫国跑过,手里的饼 “咚” 地掉在案板上,追出门喊:“出什么事了?是不是要出任务?”

张卫国脚步没停,只回头喊了句:“鬼子要去西王村!你赶紧把干粮装上车,越多越好!”

赵铁山的脸 “唰” 地白了。西王村他熟,上个月还跟着王大爷去收过草药,村长家的热炕,小石头娘给的腌萝卜,还有村里老人凑的半袋小米 —— 当时老人说 “给抗日的弟兄们补补”,现在这些人,却要被鬼子找上门。他抓起案板上的饼,往口袋里塞得更急,手指被油纸边缘划破,渗出血珠,他却没知觉,只想着 “快点,再快点,别让百姓出事”。

大帐篷的门帘被风掀起,一股冷雪气灌进来,把里面的烟味都冲散了。李正峰站在地图前,手指死死按着标着 “西王村” 的红点,指节泛白,地图边缘被他捏得发皱。老郑坐在旁边的小板凳上,棉袍下摆沾满了泥雪,裤脚冻得硬邦邦的,他手里攥着个空水囊,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我在镇上的茶馆听鬼子的翻译官说的,松井昨天就把队伍拉出来了,说是‘丢了军粮,必清匪患’,第一个就点了西王村 —— 说那村子离黑松林近,肯定藏了咱们的人,藏了粮。”

“这群狗娘养的!” 一个叫王二的士兵猛地拍了下大腿,粗布裤子上的雪都震掉了,“咱们截粮是跟他们鬼子斗,他们不敢找咱们,就去欺负老百姓!算什么本事!”

帐篷里静得可怕,只有外面的风雪声 “呜呜” 地钻进来,像百姓的哭腔。张卫国站在门口,手指攥着枪带,勒得肩膀生疼。他想起黑松林里,自己和赵铁山抱着粮袋往山洞躲时的兴奋,现在才明白,那兴奋背后,是鬼子的报复 —— 是他们抢了粮,才把灾祸引到了西王村。“都怪我……” 他的声音哑得像被雪堵了嗓子,“要是当时我能更小心点,没让鬼子发现粮车的去向,他们也不会找百姓的麻烦。”

“说什么胡话!” 李正峰回头瞪了他一眼,语气却软了些,“鬼子要清剿,早晚会找借口,跟咱们截不截粮没关系。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西王村离营地二十里,雪天走大路要三个时辰,走小道能快些,但小道难走,全是坡和树。” 他指着地图上一条虚线,“这条道,老猎户说过,能通村后,但雪厚,容易迷路,还可能陷进雪坑。”

“我走小道!” 张卫国立刻往前站了一步,“我跟铁山去过黑松林,认路,还能快些。”

“我也去!” 赵铁山掀着门帘走进来,肩上扛着两个装满干粮的粗布口袋,喘着粗气,“我认识西王村的村长,能帮着劝百姓转移 —— 他们信我,不会慌。” 他把口袋放在地上,雪从棉袍上掉下来,在口袋边化了一小片,“干粮我都装好了,用油纸包了三层,冻不透,还有些红薯,能给百姓垫肚子。”

李正峰看着两人,点了点头,却又皱起眉:“小道不好走,雪没到膝盖,还有暗坑,你们……”

“团长,没时间了!” 赵铁山打断他,眼睛里满是急色,“再晚,鬼子就到了!我跟卫国哥能行,遇到事,我们能扛!”

帐篷里的人都没说话,王二站起来,把枪往背上一甩:“团长,我跟他们去!我力气大,能扛干粮,能帮着扶百姓!”

“我也去!”“算我一个!” 几个年轻的士兵也跟着站起来,眼里没有怯意,只有急 —— 他们都去过西王村,都吃过百姓给的热饭,现在百姓有难,没人想躲。

李正峰深吸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两双新棉鞋,鞋里塞着晒干的艾草,还带着点暖烘烘的味:“这是老张连夜做的,你们换上,别冻着脚。老郑,你带剩下的人,在大路设埋伏,扔几颗手榴弹,放几枪,把鬼子的时间拖一拖,别让他们太早到村。” 他把信号弹递给张卫国,“遇到危险就放,红的是求救,绿的是百姓安全转移,我们看到就来接应。”

张卫国接过棉鞋,艾草的暖意从指尖传到心里,却压不住愧疚 —— 这鞋,是为了救百姓准备的,可百姓会陷入危险,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截了粮。他蹲下来换鞋,手指冻得不听使唤,赵铁山过来帮他系鞋带,手指也凉得像冰,却动作稳:“别想太多,现在咱们快一步,百姓就多一分安全。”

两人带着王二等五个弟兄,往马棚走。雪下得更密了,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疼得人睁不开眼。赵铁山把干粮分给每个人,自己揣了两个红薯,又往怀里塞了把刺刀 —— 不是之前的炊事刀,是老郑给的,磨得雪亮,刀把上缠了粗布,握着手不滑。“都把围巾裹紧点,别让雪灌进脖子里,冻着了走不动。” 他一边说,一边帮王二把围巾系好,王二的耳朵己经冻红了,他又把自己的耳罩摘下来,给王二戴上,“我火力壮,不怕冻。”

马车是老郑找的,两匹老马,平时拉粮用的,现在套上了车,车上装着更多的干粮和几床棉被 —— 给百姓路上盖的。张卫国牵着马缰绳,走在最前面,老马在雪地里走得慢,每一步都要把蹄子从雪地里,“咯吱” 响得人心慌。他回头看了眼,弟兄们跟在后面,棉袍上都落了层雪,像披了层白霜,却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和马的喘息声,在风雪里格外清晰。

走了没半个时辰,意外就来了。王二走在最后,脚下一滑,“扑通” 摔在雪地里,粗布裤子沾了雪,瞬间就冻硬了。他想站起来,却 “嘶” 地吸了口凉气 —— 脚踝扭了,疼得他首咧嘴。“王二!” 赵铁山赶紧跑过去,蹲下来帮他揉脚踝,雪从袖口里灌进去,他却没在意,“怎么样?能走吗?”

王二咬着牙,想站起来,却又跌了回去:“不行…… 疼得厉害,怕是走不了了。”

弟兄们都停了下来,脸上满是急色。张卫国也走回来,蹲在雪地里,摸了摸王二的脚踝,己经肿了:“别硬撑,我找根树枝,给你做个拐杖,让小李子扶着你走。” 他从旁边的树上折了根粗树枝,用刺刀削掉枝桠,又撕了块自己的棉袍布,缠在树枝上,递给王二,“慢点走,别着急,我们等你。”

王二接过拐杖,眼圈红了:“都怪我,耽误大家时间……”

“说什么呢!” 赵铁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是弟兄,少一个都不行。你放心,咱们能赶上。”

又走了一个时辰,天更暗了,雪也更厚了,没到了小腿肚。老马突然停了下来,刨着蹄子,嘶叫着不肯往前走。张卫国赶紧拉住缰绳,顺着马的目光往前看 —— 前面的雪地里,有个不起眼的凹陷,是个暗坑,上面盖着层新雪,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小心!前面有坑!” 他喊了一声,让弟兄们都停下,“王二,你跟小李子在这儿等着,我们把坑填了再走。”

赵铁山和几个弟兄跟着张卫国,从旁边的树上折树枝,往坑里填。雪太冷,树枝太硬,他们的手很快就冻得发紫,手指掰树枝时,甚至能听到关节 “咯吱” 的响。赵铁山的手被树枝划破了,血滴在雪地上,很快就冻成了小红点,他却没吭声,只是把树枝往坑里塞得更紧:“快点,再快点,别让马陷进去。”

填完坑,老马终于肯往前走了,可刚走没几步,又出了岔子 —— 雪太大,把之前老猎户做的路标(几根插在雪地里的红布条)给盖住了,张卫国拿着指南针,看了半天,也不确定方向对不对。“坏了,好像走岔了。” 他皱着眉,心里更急了 —— 要是走错路,再绕回去,至少要多花半个时辰,那时候鬼子说不定己经到西王村了。

赵铁山也慌了,却还是强装镇定:“你别急,咱们想想,老猎户说过,小道旁边有个山坳,山坳里有块大青石,咱们找找,要是能找到大青石,就知道方向了。”

弟兄们分散开来,在雪地里找大青石。风刮得更急了,雪迷得人睁不开眼,张卫国走了没几步,就觉得脚下一软,差点陷进雪坑,幸好他反应快,抓住旁边的树枝,才没掉下去。“这边!” 赵铁山突然喊了一声,声音在风雪里飘得很远,“我看到大青石了!”

张卫国赶紧跑过去,果然,前面的山坳里,有块半人高的青石,上面盖着雪,却还是能看出轮廓。“对,就是这儿!” 他松了口气,指着青石旁边的路,“从这儿走,再拐两个弯,就能看到西王村的烟囱了。”

弟兄们重新聚在一起,没人抱怨,只是互相拍掉身上的雪,继续往前走。张卫国走在最前面,心里的愧疚像雪一样,越积越厚 —— 他想起小石头上次塞给他的烤土豆,还带着温度,想起村长说 “你们为百姓打仗,百姓就信你们”,现在,百姓却因为他们,要面临鬼子的清剿。“再快些……” 他在心里默念,脚下的步子更快了,棉鞋里的艾草被踩得压实了,却还是能感觉到暖意,那暖意,成了他往前走的劲。

赵铁山跟在后面,扶着王二,心里也急,却不敢乱。他知道,自己一慌,弟兄们就更慌,所以他只能更仔细地看着路,提醒大家 “小心脚下”“别踩空”。他摸了摸怀里的红薯,还带着点温度,想着 “到了村里,先给小石头一个,他肯定饿了”,这个念头,让他又多了些劲。

终于,走了大概两个半时辰,前面出现了几缕黑烟 —— 是西王村的烟囱!张卫国心里一松,却又马上紧了起来 —— 烟很淡,好像只有几户人家在烧火,是不是己经出了事?他加快脚步,牵着老马往村里走,雪地里的脚步声越来越急,弟兄们也跟着加快了速度,连王二都忘了脚踝的疼,跟着往前走。

离村子还有一里地时,张卫国示意大家停下:“我跟铁山先去村里找村长,你们在这儿等着,要是看到鬼子,就放枪,引他们过来,别让他们进村子。”

赵铁山点点头,把怀里的刺刀握得更紧了:“小心点。”

两人猫着腰,往村里走。雪地里的脚印很快被新雪盖住,像他们没来过一样。快到村口时,听到了狗叫声 —— 是村里的大黄狗,平时见了他们就摇尾巴,现在却叫得凶,好像在提醒什么。张卫国心里一沉,加快脚步,往村长家的方向跑。

村长家的门虚掩着,张卫国推开门,看到村长正坐在炕沿上搓草绳,手里的草绳搓得歪歪扭扭,脸色很难看。“村长!” 张卫国喊了一声,村长猛地抬起头,看到他们,眼里先是惊喜,又马上变成了慌:“你们可来了!刚才我看到东边有鬼子的摩托车,往这边开了,怕是快到了!”

“您别慌!” 赵铁山赶紧走过去,递给他一个红薯,“我们是来带百姓转移的,您赶紧帮我们通知村民,让大家带上贵重物品,别点灯,悄悄往村后的小道走,我们的人在那边接应。”

村长点点头,抓起炕边的铜锣,刚要出门,就听到村外传来了 “突突” 的声音 —— 是鬼子的摩托车!张卫国心里一紧,对村长说:“您赶紧去通知百姓,我们去村口挡着!” 说完,他和赵铁山就往村口跑,手里的枪己经上了膛,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拦住鬼子,让百姓安全转移!”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