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痕》第一卷:焦土烙印?第十章 弹药库夜袭:以血为炬的复仇行动——行动:雪野同心与生死协作
雪粒子砸在粗布短打上,发出 “沙沙” 的响,像无数细针在扎。张卫国扛着裹着炸药的干草捆,走在队伍最前面,棉鞋踩在没膝的积雪里,每拔一次腿都要费上三分劲 —— 刚才出发前,他特意往鞋里塞了两层干草,可此刻雪水还是渗了进去,冻得脚趾发麻,只能靠不断活动脚掌来维持知觉。
“卫国哥,等等俺!” 身后传来赵铁山的声音,他正扶着村民李伯往这边赶。李伯是个老猎户,今年六十多岁,背有点驼,却执意要跟着王大叔去引装甲车,手里还攥着把磨得锃亮的猎刀,刀鞘上挂着个牛角号角 —— 那是他年轻时打猎用的,能吹出像野狼一样的叫声,用来引开野兽最管用。
张卫国停下脚步,回头帮着扶了李伯一把:“李伯,您要是走不动,就先在后面歇会儿,俺们能应付。”
“俺咋能歇着!” 李伯摆了摆手,猎刀在雪地里戳了个小坑,“鬼子烧了俺的猎户屋,还杀了俺家大黄(狗),俺这把老骨头,就算拼了,也得给大黄报仇!”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几块烤红薯,塞给张卫国和赵铁山,“路上吃,填填肚子,别到时候没力气跟鬼子拼。”
赵铁山接过红薯,心里暖烘烘的。他看了眼队伍后面,王大叔正跟几个年轻村民检查斧头和绳子 —— 斧头是用来砍树堵路的,绳子是用来绑石头的,每样工具都被他们用布包得严实,生怕走路时发出声响,惊动了鬼子。老郑则带着三个弟兄,扛着步枪走在队伍两侧,眼睛警惕地扫视着西周,耳朵竖得老高,连风吹过松树的 “哗啦” 声都不放过。
“还有半个时辰就到松树林了,大家都打起精神!” 王大叔走过来,声音压得极低,却足够每个人都听到,“到了林子里,俺们就分路走,俺带李伯他们去岔路口,老郑带弟兄去正门,卫国和铁山去后墙,记住,九点准时行动,别早也别晚!”
众人都点了点头,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和雪花落在干草捆上的声音。雪下得比刚才更密了,风也大了些,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疼得人睁不开眼。赵铁山走在张卫国身边,时不时帮他托一下干草捆 —— 炸药虽然只有两捆,却不轻,加上裹着干草,扛在肩上沉甸甸的,时间长了,肩膀肯定会被压红。
“铁山,你还记得老周画的布防图不?” 张卫国突然开口,声音很轻,“后墙的通风口有两尺宽,高一尺,咱们得趴着才能进去,里面可能有铁丝网,你得把钳子带上,别到时候进不去。”
“俺记着呢!” 赵铁山拍了拍腰间的工具包,里面装着钳子、螺丝刀,还有半盒洋火 —— 洋火是用来点燃导火索的,他特意用蜡封了口,防止雪水渗进去受潮,“俺还带了块油布,进去后铺在弹药箱上,别让炸药受潮,不然炸不响就麻烦了。”
张卫国心里一暖。他知道赵铁山细心,却没想到他连这些细节都考虑到了 —— 从筹备时检查炸药,到现在准备油布、钳子,赵铁山从来没落下过任何一件事,就像当初在黑松林截粮时,他会提前在粮袋上系红布片做记号一样,总能在关键时刻帮上大忙。
走了大概一刻钟,前面终于出现了松树林的轮廓。林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积雪从松枝上掉下来的 “簌簌” 声,偶尔传来几声猫头鹰的叫声,却很快被风吹散。王大叔做了个 “停” 的手势,众人都停下脚步,靠在松树后面,喘了口气。
“俺们该分路了。” 王大叔从怀里掏出个指南针,确认了一下方向,“俺带李伯、大牛、二柱往左边走,去岔路口;老郑带小三、小西、小五往右边走,去正门;卫国和铁山首着走,去后墙,记住,九点准时行动,要是没看到信号弹,就别轻举妄动!”
“王大叔,你们小心!” 张卫国握着王大叔的手,他的手粗糙得像树皮,却很有力,“要是遇到危险,就放信号弹,俺们会去接应你们!”
“放心吧!” 王大叔笑了笑,拍了拍张卫国的肩膀,“俺们老猎户,在林子里比鬼子熟,他们抓不到俺们!” 说完,他带着李伯他们往左边走,身影很快消失在雪雾里。
老郑也带着弟兄往右边走,走之前,他把一把手枪塞给张卫国:“这是俺的备用枪,里面有五发子弹,要是遇到鬼子,别省着用,俺们会在正门给你们制造动静,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张卫国接过手枪,点了点头:“老郑哥,你们也小心,别跟鬼子硬拼。”
老郑笑了笑,没说话,带着弟兄们很快也消失在林子里。
只剩下张卫国和赵铁山了。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坚定。赵铁山从工具包里掏出钳子,握在手里:“走吧,咱们去后墙,别耽误了时间。”
张卫国点点头,扛起干草捆,跟着赵铁山往弹药库的方向走。雪地里的脚印很快被新雪覆盖,像从来没有人走过。离弹药库还有五十米时,他们停了下来,躲在一棵大松树后面,往弹药库望去 —— 弹药库是用铁皮盖的,像个巨大的铁盒子,立在山坳中间,正门有两个鬼子举着枪站岗,来回踱步,侧门也有一个鬼子,手里牵着一条军犬,军犬的鼻子在雪地里嗅来嗅去,时不时朝着林子里叫两声。
“后墙在那边!” 赵铁山指着弹药库的后面,声音压得极低,“俺们从这边绕过去,别让军犬闻到咱们的味道。”
两人猫着腰,沿着松树林的边缘,慢慢往弹药库的后墙走。雪落在他们的头上、肩上,很快积了薄薄一层,像给他们披了件白纱,刚好能掩护他们的身影。离后墙还有十米时,他们听到了脚步声 —— 是鬼子的巡逻队!
“快躲起来!” 张卫国拉着赵铁山,躲在一棵松树后面,屏住呼吸。巡逻队有三个鬼子,举着枪,沿着弹药库的后墙慢慢走,嘴里还哼着日语歌,声音很难听。
赵铁山的心跳得飞快,手心全是汗,紧紧握着钳子,生怕发出一点声响。他看了眼张卫国,张卫国正盯着巡逻队的方向,手里握着老郑给的手枪,手指扣在扳机护圈上,随时准备开枪。
巡逻队走过去了,身影消失在弹药库的另一边。张卫国松了口气,拍了拍赵铁山的肩膀:“走,咱们赶紧去后墙,不然巡逻队又该回来了。”
两人快步跑到后墙,果然看到了一个通风口 —— 跟老周画的一样,宽两尺,高一尺,黑漆漆的,里面飘出一股刺鼻的火药味,呛得人咳嗽。赵铁山掏出钳子,蹲在通风口前,仔细看了看 —— 通风口上果然有铁丝网,是用细铁丝编的,很结实。
“俺来剪!” 赵铁山握紧钳子,用力夹住铁丝网的铁丝,作者“星之路途”推荐阅读《铁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慢慢往下剪。铁丝很粗,剪起来很费劲,他的胳膊上的擦伤被扯动,疼得他龇牙咧嘴,却不敢停下 —— 巡逻队随时可能回来,要是被他们发现,就全完了。
张卫国站在旁边,警惕地看着西周,耳朵竖得老高,听着巡逻队的动静。离九点还有十分钟,老郑他们应该己经在正门准备了,王大叔他们也应该己经到了岔路口,就等时间一到,一起行动。
“剪好了!” 赵铁山终于把铁丝网剪开了一个洞,刚好能容一个人进去。他从工具包里掏出油布,铺在通风口的边缘,防止进去时被铁丝划伤。
“我先进去,你把炸药递进来!” 张卫国趴在地上,往通风口里钻。里面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只能靠手摸索着前进。他掏出火柴,点燃一根,借着火光,看到弹药箱堆得像小山,整齐地摆放在弹药库的中间,每个弹药箱上都印着 “日军军火” 的字样。
“里面怎么样?” 赵铁山趴在通风口外,小声问。
“没问题,弹药箱很多,你把炸药递进来!” 张卫国接过赵铁山递进来的炸药,放在弹药箱的中间,然后掏出导火索,固定在炸药上,又用油布把炸药盖好,防止受潮。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军犬的叫声 —— 是侧门的军犬!赵铁山心里一紧,赶紧往外看,只见侧门的鬼子牵着军犬,正朝着后墙的方向走,显然是听到了动静。
“不好,鬼子来了!” 赵铁山赶紧对张卫国道,“你快布置好炸药,俺去引开他们!”
“不行!太危险了!” 张卫国刚要阻止,赵铁山己经跑了出去,手里拿着块石头,朝着林子里扔了过去 —— 石头砸在松树上,发出 “哗啦” 一声响。
军犬果然被吸引了过去,朝着林子里叫着,鬼子也跟着跑了过去,手里的枪 “哗啦” 一声上了膛。
张卫国心里一暖,赶紧加快速度,把导火索拉出来,固定在通风口旁,然后爬出通风口:“铁山,快回来!咱们该走了!”
赵铁山听到声音,赶紧往回跑,手里还拿着根松树枝,用来扫掉雪地上的脚印。两人刚跑出十米,就听到远处传来了装甲车的轰鸣声 —— 是王大叔他们成功了!
“快走!去松树林汇合!” 张卫国拉着赵铁山,往松树林的方向跑。刚跑没几步,就听到正门传来了枪声 —— 是老郑他们在跟鬼子交火!
“老郑哥他们动手了!” 赵铁山兴奋地喊道,“咱们也快放信号弹,通知他们炸药布置好了!”
张卫国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信号弹,点燃 —— 红色的火光在夜里格外显眼,像一颗红色的星星,照亮了雪野。
远处的老郑看到信号弹,心里松了口气,赶紧对弟兄们道:“快撤!去松树林汇合!” 说完,他带着弟兄们往松树林跑,一边跑一边往后面开枪,吸引鬼子的注意力。
王大叔他们也看到了信号弹,李伯吹起了牛角号角,发出像野狼一样的叫声,把装甲车引得更远了。大牛和二柱则趁机砍倒了几棵松树,横在岔路口,堵住了装甲车的退路。
张卫国和赵铁山跑到松树林时,老郑他们己经在等着了。老郑的胳膊上擦破了皮,流了点血,却没在意,只是问:“炸药布置好了吗?”
“布置好了!三分钟后就会引爆!” 张卫国点点头,指了指弹药库的方向,“咱们快往前面走,离远点,别被爆炸波及。”
众人刚走没多远,就听到身后传来 “轰隆” 一声巨响 —— 弹药库炸了!火光冲天,照亮了半边天,连雪地里的影子都被映得通红。鬼子的惨叫声、装甲车的爆炸声混在一起,在夜里格外刺耳,连地面都跟着震动,松树上的积雪 “哗啦哗啦” 地掉下来,砸在众人的头上、肩上。
“炸了!咱们成功了!” 赵铁山兴奋地大喊,眼泪掉在雪地上,瞬间冻成了冰。他拉着张卫国的手,又蹦又跳,像个孩子一样 —— 这是他们第一次成功炸掉鬼子的弹药库,也是第一次为老周、为那些被鬼子害死的百姓报了仇。
张卫国也笑了,眼眶却红了。他看着远处的火光,想起了老周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想起了小李子受伤的腿,想起了王大叔他们冒着危险引装甲车,心里满是感动 —— 要是没有村民们的帮助,没有老郑他们的掩护,他们不可能成功,这场胜利,是所有人一起拼来的。
“王大叔他们还没回来!” 老郑突然开口,声音里满是担忧,“咱们得等他们,不能把他们丢下!”
众人都点了点头,站在松树林里,朝着王大叔他们走的方向望。雪还在下,火光慢慢暗了下来,远处的枪声也渐渐停了,只有风卷着雪沫子的 “呜呜” 声。
“来了!他们来了!” 赵铁山突然指着远处,兴奋地喊道。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王大叔带着李伯他们,正朝着这边走,身影虽然有些疲惫,却很完整,没有一个人掉队。
“王大叔!你们没事吧?” 张卫国跑过去,帮着扶了李伯一把 —— 李伯的脸上沾了点灰,却笑得很开心,手里还攥着那个牛角号角。
“没事!” 王大叔拍了拍胸脯,“鬼子的装甲车被俺们堵在岔路口了,他们想倒车,却被俺们砍倒的松树挡住了,只能在那里干着急,俺们趁机跑了回来!”
李伯也笑着说:“俺还吹了号角,把鬼子的军犬引到了林子里,让他们找了半天,哈哈!”
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传遍了整个松树林,盖过了风的 “呜呜” 声。张卫国看着身边的人 —— 老郑、赵铁山、王大叔、李伯,还有其他的弟兄和村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虽然身上沾着雪和灰,有的还受了伤,却没一个人抱怨,没一个人后悔。
“咱们该回新藏点了,小李子和老周还在等着咱们呢!” 张卫国开口,声音很轻,却带着力量。
众人都点了点头,跟着张卫国往新藏点的方向走。雪地里的脚印连成一串,像一条通往希望的路。赵铁山走在张卫国身边,手里还攥着那块从西王村捡的烧焦木片,木片上的刀痕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晰 —— 这是他们的勋章,是他们一起战斗的见证。
风还在吹,雪还在下,却不再那么冷了。远处的弹药库还在冒着黑烟,像一个被打翻的墨水瓶,却再也不能威胁到他们,威胁到百姓们了。张卫国和赵铁山知道,这场胜利只是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战斗,更多的危险,可他们不再害怕 —— 因为他们有彼此,有这些同心协力的弟兄和村民,有把鬼子赶出去的坚定信念,只要他们团结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赢的仗。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