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根据地新生:希望与暗流(第二部分)

小说: 铁痕   作者:星之路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章节无错乱精修!
 

《铁痕》第二卷:星火燎原?第西章 根据地新生:希望与暗流(第二部分)

天刚蒙蒙亮,李家村的村口就响起了马蹄声。两名八路军战士牵着马,马背上绑着简单的行李,被俘的国民党军官和士兵则跟在后面,双手被绳子轻轻捆着 —— 这是赵铁山特意交代的,既要防止他们逃跑,又不能让他们受委屈。

“路上小心,遇到国民党的人,先礼后兵,要是他们不讲理,就赶紧回来,别硬拼。” 赵铁山站在村口,反复叮嘱带队的战士老吴。老吴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去年在东山守御战中立过功,做事沉稳,赵铁山放心把押送俘虏的任务交给了他。

老吴敬了个礼,大声说:“队长放心!俺们一定把俘虏安全送到奉天城,让国民党总部给个说法!要是他们敢拦着,俺们就把他们骚扰百姓的事说出去,让周围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真面目!”

周明也走过来,递给老吴一份文件:“这是咱们整理的国民党士兵骚扰王家村的材料,上面有百姓的签名和手印,交给国民党总部的时候,一起递上去,让他们没法抵赖。”

老吴接过文件,小心地放进怀里,带着另一名战士和俘虏,朝着奉天城的方向出发了。马蹄声渐渐远去,赵铁山站在村口,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却有些不安 —— 张诚为人狡诈,说不定会在半路上设埋伏,拦截俘虏,销毁证据。

“别担心,老吴经验丰富,会处理好的。” 周明拍了拍赵铁山的肩膀,“咱们先回村,今天学堂还要教新内容,陈明他们还等着咱们去看看呢。”

赵铁山点点头,和周明一起回了村。刚走到祠堂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声音稚嫩却坚定,是孩子们在跟着陈明学唱《义勇军进行曲》。

两人走进祠堂,看到陈明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歌词,正一句一句地教孩子们唱。百姓们坐在后面,有的跟着哼唱,有的则用树枝在地上写着歌词里的字。林静也在,她坐在孩子们中间,手里拿着一个小鼓,轻轻敲着节奏,帮孩子们打拍子。

“赵队长,周指导员,你们来了!” 陈明看到他们,赶紧停下,笑着打招呼。孩子们也都回过头,齐声喊:“赵叔叔好!周叔叔好!”

赵铁山心里暖暖的,走过去摸了摸一个孩子的头:“你们唱得真好听!以后要好好学,不仅要学会唱歌,还要明白歌词里的意思 —— 咱们中国人,不能当鬼子的奴隶,要团结起来,把鬼子赶出去!”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把赵铁山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一个叫小石头的孩子,举起手大声说:“赵叔叔,俺长大了也要当八路军,跟你一起打鬼子!”

“好!叔叔等着那一天!” 赵铁山笑着说,眼里满是希望。

周明走到陈明身边,看着讲台上的课本,上面除了汉字,还有简单的图画,比如鬼子的样子、八路军的样子、百姓种地的样子。“这些图画是你画的?” 周明问。

陈明点点头:“孩子们年纪小,光认字太枯燥,加上图画,他们更容易记住。比如这个‘抗’字,我画了一个八路军拿着枪,对着鬼子,孩子们一看就知道,‘抗’就是打鬼子的意思。”

“这个办法好!” 周明称赞道,“咱们不仅要教孩子们认字,还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为什么要抗日,为什么要保护百姓。等以后,他们就是抗日的新生力量,是建设国家的希望。”

林静也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每个孩子的健康情况:“我昨天给孩子们做了简单的体检,发现有几个孩子营养不良,还有的孩子身上有虫子咬的包。我己经跟百姓们说了,让他们多给孩子吃点粗粮,勤洗澡、勤换衣服,还教了他们怎么制作简单的驱虫药。”

赵铁山和周明都点点头,对林静的细心表示感谢。百姓们也纷纷说:“林医生想得真周到,有您在,孩子们的身体肯定能越来越好。”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陈明和其他学生没有休息,而是拿着笔墨纸砚,去了村外的山坡上。他们要在山坡的石头上写抗日标语,让路过的人都能看到。百姓们也主动跟着去帮忙,有的搬石头,有的递墨水,有的则帮着扶梯子。

“写什么标语好呢?” 一个学生问陈明。

陈明想了想,说:“就写‘团结一心,抗击日寇’‘百姓是根,军队是叶’‘英雄不朽,精神永存’—— 这些标语,既体现了抗日的决心,又强调了军民同心的重要性,还能纪念牺牲的英雄。”

大家都同意,开始在石头上写字。陈明写得一手好字,笔锋刚劲有力,“团结一心,抗击日寇” 八个大字写在最大的一块石头上,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百姓们看了,都忍不住称赞:“陈老师的字写得真好!这标语一看,就让人心里有劲儿!”

赵铁山和周明也来了,看到石头上的标语,心里很是高兴。周明拿出笔记本,把标语都记下来,说:“以后咱们还要去周围的村子,把这些标语写在他们村里,让更多的百姓知道,咱们北山的抗日力量越来越强,让他们也加入进来,一起打鬼子。”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中午的时候,去奉天城押送俘虏的老吴,竟然带着伤回来了!他的胳膊上缠着绷带,脸上还有淤青,另一名战士也受了伤,马背上的行李也不见了。

“怎么回事?是不是遇到国民党的埋伏了?” 赵铁山看到老吴受伤,心里一紧,赶紧扶着他坐下,让林静过来处理伤口。

老吴喘着粗气,愤怒地说:“是张诚!俺们走到黑风口的时候,遇到了张诚的部队,他们有五十多个人,手里拿着美式步枪,把俺们拦了下来,抢走了俘虏和文件,还打伤了俺们!张诚还说,要是再敢管国民党的事,就把李家村夷为平地!”

“张诚这个混蛋!太过分了!” 赵铁山气得一拍桌子,“上次背后开枪,这次拦截俘虏,销毁证据,还敢威胁咱们!咱们不能再忍了,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周明也很愤怒,但还是冷静地说:“铁山哥,别冲动。张诚现在有新装备,兵力也比咱们多,硬拼的话,咱们会吃亏。不如咱们先把老吴和战士的伤治好,然后派人去周围的村子,把张诚拦截俘虏、威胁百姓的事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的真面目,这样他就成了过街老鼠,没人会支持他。”

林静也说:“对,现在最重要的是治好老吴和战士的伤。他们流了不少血,需要好好休息。”

赵铁山冷静下来,觉得周明和林静说得有道理:“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林医生,你一定要治好他们的伤;周明,你负责派人去周围的村子宣传;张卫国,你带领战士们加强巡逻,防止张诚来偷袭。”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林静把老吴和战士带到救护所,仔细检查他们的伤口,发现都是枪伤和刀伤,虽然严重,但没有生命危险。她一边给他们换药,一边安慰:“别担心,好好养伤,等伤好了,咱们再找张诚算账。”

周明则派了几名战士,带着宣传材料,去了王家村、张家村等周围的村子。宣传材料上详细写了张诚部队骚扰百姓、拦截俘虏、威胁八路军的事,还附上了百姓的签名和手印。百姓们看了,都很愤怒,纷纷说要支持八路军,一起对抗张诚的部队。

张卫国则带领战士们,在村周围的山坡和路口设立了岗哨,每个岗哨都配备了望远镜和土炸弹,还增加了夜间巡逻的次数,确保村子的安全。

当天下午,李老栓从王家村和张家村回来了。他带来了好消息:“王家村和张家村的村长都同意加入抗日联防队,还说要派百姓来帮忙加固防御工事,要是张诚敢来,他们就跟咱们一起打!”

“太好了!” 赵铁山高兴地说,“有了周围村子的支持,咱们的力量就更强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一起种地,一起打仗,一起保护家园!”

李老栓还说:“王家村的百姓还送来了不少粮食和草药,说要给受伤的战士补身体,给林医生当药材。张家村的百姓则送来了木头和绳子,帮着修防御工事。”

百姓们的支持,让赵铁山和战士们都很感动。大家都说,一定要守住根据地,不辜负百姓们的期望。

然而,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当天晚上,负责夜间巡逻的战士,在村西头的山坡上,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这个人穿着百姓的衣服,却鬼鬼祟祟地在防御工事周围转悠,手里还拿着一个小本子,似乎在记录什么。

战士们立刻把他抓了起来,押回村里。赵铁山和周明连夜审问,发现这个人竟然是鬼子的间谍!他交代,自己是从奉天城来的,奉龟田的命令,混入李家村,收集八路军的防御工事情况、兵力部署和百姓的分布,为鬼子的再次进攻做准备。

“龟田这个畜生!竟然派间谍来刺探情报!” 赵铁山气得咬牙切齿,“看来,鬼子很快就会来反扑了,咱们得赶紧做好准备。”

周明也说:“这个间谍肯定不是一个人来的,说不定还有其他的间谍藏在村里或者周围的村子里。咱们得赶紧排查,把他们都找出来,不然会给咱们带来很大的危险。”

赵铁山立刻安排:“张卫国,你带领战士们,在村里和周围的村子进行排查,重点排查陌生人和最近新来的人,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刻抓起来审问;周明,你负责整理防御工事的资料,看看有没有需要加强的地方,同时通知周围村子的联防队,让他们也做好排查和防御准备;林静,你负责照顾受伤的战士,同时准备更多的药品,应对可能到来的战斗;陈明,你负责继续教孩子们读书,同时向百姓们宣传防间谍的知识,让大家提高警惕。”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张卫国带领战士们,挨家挨户地排查,百姓们也主动配合,有的帮着辨认陌生人,有的则提供可疑人员的线索。周明则拿着防御工事的图纸,在村里和周围的山坡上转悠,检查每个掩体和地雷的位置,发现有不足之处,立刻让战士们和百姓们进行加固。

林静则在救护所里,熬制草药,整理药品,还教百姓们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比如怎么止血、怎么包扎,让他们在战斗中能自救和互救。陈明则在学堂里,给孩子们和百姓们讲间谍的危害,教他们怎么识别间谍,比如看到陌生人打听防御工事、兵力部署,或者鬼鬼祟祟地记录什么,就要立刻报告给八路军。

经过一夜的排查,战士们在张家村又抓了两个鬼子的间谍,他们都是伪装成百姓的样子,藏在村里收集情报。经过审问,他们交代,龟田计划在三天后,带领五百多名鬼子,从黑风口出发,进攻李家村和周围的村子,同时让张诚的部队从侧面配合,两面夹击,彻底消灭八路军的根据地。

“龟田和张诚竟然勾结在一起了!” 赵铁山愤怒地说,“他们一个是鬼子,一个是中国人,竟然为了消灭八路军,联手起来,真是太可恶了!”

周明也说:“这说明,张诚为了抢地盘、抢功劳,己经不顾民族大义,跟鬼子同流合污了。咱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打跑鬼子,还要教训张诚的部队,让他们知道,背叛国家和百姓的人,没有好下场!”

当天上午,赵铁山召集了八路军战士、周围村子的联防队和百姓代表,在李家村的祠堂里开了一个紧急会议。“鬼子三天后就要来进攻了,还和张诚的部队勾结在一起,两面夹击咱们,” 赵铁山指着地图,严肃地说,“咱们的计划是:张卫国带领三十名战士和王家村的联防队,守在黑风口,用滚石和土炸弹,阻止鬼子的进攻;我带领二十名战士和张家村的联防队,守在村西头,防备张诚的部队;周明带领陈明和其他学生,负责在村里转移百姓,保护孩子们和老人;林静则在祠堂设立临时救护所,救治受伤的战士和百姓;李老栓带领剩下的百姓,负责运送弹药和粮食,支援各个阵地。”

大家都纷纷表示同意,愿意服从安排,一起对抗鬼子和张诚的部队。“咱们虽然人少,武器也不如他们,但咱们有百姓的支持,有团结一心的决心,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赵铁山坚定地说。

会议结束后,所有人都行动起来。张卫国带领战士和联防队,去了黑风口,在那里设立埋伏点,准备滚石和土炸弹;赵铁山带领战士和联防队,在村西头加固防御工事,埋上地雷;周明则和陈明一起,教百姓们怎么转移,怎么保护孩子和老人;林静则继续准备药品,还让百姓们帮忙熬制草药,以备不时之需;李老栓则带领百姓们,把粮食和弹药运到各个阵地,确保战士们和联防队有足够的补给。

当天下午,陈明和其他学生,还在村里的墙上和周围的石头上,写了更多的抗日标语,比如 “打倒鬼子和汉奸!”“军民同心,其利断金!”“保卫家园,人人有责!” 这些标语,不仅鼓舞了战士们和百姓们的士气,也让隐藏在村里的间谍知道,八路军和百姓们己经做好了准备,他们的阴谋不会得逞。

晚上的时候,赵铁山去了村南的山坡上,站在新立的木碑前。月光洒在木碑上,十五名牺牲战士的名字清晰可见。“同志们,鬼子和张诚要来了,” 赵铁山轻声说,“他们想消灭咱们的根据地,想欺负百姓,俺们不会让他们得逞的。俺们会用手里的枪,用团结的力量,打跑他们,保护好家园,让你们的名字永远被记住,让你们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周明也来了,他站在赵铁山身边,手里拿着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新的防御计划和百姓的支持情况:“铁山哥,咱们现在有三个村子的百姓支持,还有联防队的配合,虽然兵力不如鬼子和张诚,但咱们的士气比他们高,地形也比他们熟悉,一定能打赢。”

赵铁山点点头,望着远处的黑风口,心里满是坚定。他知道,三天后的战斗会很艰苦,会有牺牲,但他不怕 —— 因为他身边有并肩作战的战友,有支持他们的百姓,有那些牺牲的英雄,还有奉天城的烈士碑。只要军民同心,坚持抗日的初心,就一定能打赢这场仗,让抗日的星火继续燎原。

林静也来了,她手里拿着一个小篮子,里面装着刚熬好的草药:“赵队长,周指导员,你们辛苦了,喝碗草药汤,暖暖身子,也能预防感冒。明天还要继续准备,得保重身体。”

赵铁山和周明接过草药汤,喝了一口,心里暖暖的。他们知道,有林静这样的医生在,有陈明这样的学生在,有李老栓这样的百姓在,他们就永远不会孤单,永远有力量去对抗敌人。

夜色渐深,李家村和周围的村子都陷入了紧张的准备中。战士们和联防队在阵地巡逻,百姓们在村里转移粮食和贵重物品,孩子们则在大人的怀里,听着抗日的故事,眼里满是坚定。远处的黑风口,隐约能看到鬼子的岗哨在晃动,像一头蛰伏的猛兽,随时会扑出来。

但李家村的人们没有害怕,他们知道,只要团结一心,只要坚持抗日的初心,只要传承英雄的精神,就没有打不赢的敌人,就没有守不住的家园。他们己经做好了准备,等着鬼子和张诚的到来,等着那场决定根据地命运的战斗。

第二卷第西章的第二部分,在危机西伏的紧张氛围中落下帷幕。鬼子的间谍被揪出,进攻计划被识破,张诚与鬼子勾结的真面目暴露,根据地的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只要军民同心,做好充分的准备,坚持抗日的初心,传承英雄的精神,就一定能在三天后的战斗中,打赢敌人,守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抗日根据地,让抗日的星火继续燎原,为后续的战斗积累更多的力量。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铁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痕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