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痕》第二卷:星火燎原·第十三章 南下鏖战:烽火映初心(第一部分)
东北野战军南下的队伍,在进入山海关的第三天,就遭遇了入春以来的第一场暴雨。泥泞的道路让辎重车辆陷在原地,车轮碾过的痕迹里积满雨水,倒映着战士们疲惫却坚毅的身影。赵铁山披着被雨水打湿的军大衣,站在山坡上用望远镜眺望——前方十里处的昌黎县城,还盘踞着国民党军的一个团,他们炸毁了城外的桥梁,显然是想凭借城防工事,阻拦野战军南下的脚步。
“赵副司令,辎重队的粮食只够维持三天了!”通信员顶着暴雨跑上来,雨衣下的电报被雨水浸得发皱,“华北根据地的补给车队被卡在唐山,说是遇到了小股敌人袭扰,暂时过不来。昌黎城里的敌人又把粮食都搜刮到了城里,附近的村庄早就被他们洗劫一空了。”
赵铁山放下望远镜,手指在地图上的昌黎城位置轻轻敲击。李刚带着几名营长匆匆赶来,裤腿上沾满泥浆:“赵副司令,俺们侦查过了,昌黎城的城墙有两丈高,敌人在城墙上架了十二挺重机枪,东门外的桥梁被炸毁,咱们只能从南门强攻,但南门是开阔地,强攻肯定要付出很大伤亡。”
“不能强攻。”赵铁山摇摇头,目光扫过身边的干部们,“咱们南下是为了解放百姓,不是为了徒增伤亡。李刚,你带一个营,趁着夜色从城西的芦苇荡绕到城北,制造攻城假象,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张卫国,你带工程连,连夜修复东门外的桥梁,记住,动静要小,别被敌人发现;韩虎,你带领主力部队,在南门集结,等城北的枪声响起,敌人调兵支援时,咱们就趁机从南门突破。”
部署完毕后,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张卫国带着工程连的战士们,冒雨赶到东门外的断桥处。桥梁的桥墩还在,但桥面被炸毁,散落的木头和石块泡在洪水里。“大家加把劲!天亮前必须把桥修好!”张卫国脱下雨衣,拿起斧头劈着新运来的木头,“东北的百姓还等着咱们解放更多地方,咱们不能在这里耽误时间!”
战士们纷纷效仿,有的潜水加固桥墩,有的搭建桥面框架,有的运送木头和钉子。附近村庄的百姓们听说野战军要修桥攻城,自发地带着工具赶来帮忙。一位叫老陈的木匠,把家里的木料都拉了过来,还带着儿子一起搭建桥面:“解放军同志,俺们早就受够了国民党军的欺压,你们要是能解放昌黎,俺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暴雨下了整整一夜,桥梁也在天亮前奇迹般地修复完成。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崭新的桥面上时,张卫国带着工程连的战士们,朝着城南的主力部队发出了信号。此时,李刚带领的部队己经在城北发起了进攻,枪声和爆炸声此起彼伏,昌黎城里的国民党军果然中计,急忙调派南门的兵力支援城北。
“冲啊!”韩虎看到信号后,立刻带领主力部队发起冲锋。战士们冒着敌人的零星射击,冲过修复好的桥梁,朝着南门扑去。城墙上的敌人见主力被调走,顿时慌了阵脚,有的扔下武器逃跑,有的举手投降。不到一个时辰,昌黎城就被成功解放。
进城后,战士们立刻展开救济工作。李刚带着战士们打开国民党军的粮仓,把搜刮的粮食分发给百姓;林静带领医护队员,在城里设立临时医疗点,为受伤的百姓和战士们治疗;陈明则带着教员们,在城里的学堂里宣传解放思想,鼓励百姓们参与到战后建设中来。
百姓们捧着分到的粮食,激动地流下眼泪。老陈拉着赵铁山的手,指着家里墙上的弹孔:“国民党军在这里盘踞了半年,抢粮抢钱,还随意抓人,俺们敢怒不敢言。现在解放军来了,不仅解放了俺们,还分粮食给俺们,你们真是百姓的救星啊!”
赵铁山握着老陈的手,真诚地说:“大爷,解放百姓是咱们的责任。等咱们彻底打垮国民党军,全国解放了,咱们就一起建设家园,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然而,昌黎城的胜利并没有让南下的征程变得轻松。部队刚离开昌黎,就接到了华北根据地的电报:唐山的补给车队遭遇国民党军的伏击,粮食和药品被抢走,护送车队的战士们伤亡惨重。马国栋在电报里说,伏击车队的是国民党军的一个精锐团,团长叫沈万山,此人狡猾凶悍,在唐山一带盘踞多年,经常袭扰根据地的补给线。
“沈万山这个家伙,是国民党军里出了名的‘地头蛇’,他熟悉唐山的地形,还勾结当地的土匪,很难对付。”李刚看着电报,眉头紧锁,“咱们的粮食只够维持两天了,如果不能尽快夺回补给,部队就会陷入困境。”
赵铁山沉思片刻,决定兵分两路:“李刚,你带一个团,继续南下,牵制正面的国民党军;我带两个团,回师唐山,夺回补给,消灭沈万山的部队。另外,立刻给马国栋发电报,让他派华北的部队配合咱们,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回师唐山的路上,赵铁山接到了马国栋的回信:华北的张旅长己经带领部队,赶到了唐山外围,正准备对沈万山的部队发起进攻。赵铁山立刻调整计划,让部队绕到唐山的西山,从后山偷袭沈万山的据点,张旅长则从正面进攻,前后夹击,一举歼灭敌人。
沈万山的据点建在唐山的西山脚下,周围有三道铁丝网,据点里不仅有重机枪和迫击炮,还有从百姓那里抢来的粮食和药品。赵铁山带着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摸到了据点的后山。后山的防守相对薄弱,只有几个岗哨在巡逻。
“行动!”赵铁山一声令下,战士们像猛虎一样扑了上去,瞬间解决了岗哨。随后,战士们朝着据点里扔了几颗土炸弹,爆炸声响起后,正面的张旅长也带领部队发起了进攻。沈万山的部队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朝着后山反扑,有的朝着前门逃跑,完全没了章法。
沈万山看到情况不对,带着几名亲信想要从后山的密道逃跑,却被韩虎带领的战士们堵个正着。“沈万山,你勾结土匪,袭扰补给线,残害百姓,今天就是你的死期!”韩虎大喝一声,手里的步枪对准了沈万山。
沈万山还想负隅顽抗,拔出腰间的手枪就要射击,却被身边的战士一脚踹倒,当场被俘。铁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铁痕最新章节随便看!战斗结束后,战士们从据点里搜出了被抢走的粮食和药品,还有大量的武器弹药。
“太好了!补给终于找回来了!”张旅长走到赵铁山身边,脸上满是喜悦,“沈万山这个毒瘤被除掉,唐山到昌黎的补给线就安全了,以后咱们的物资运输再也不用担心被袭扰了。”
赵铁山点点头,看着被解救的补给车队,心里松了一口气:“这都是咱们军民同心的功劳。唐山的百姓们听说咱们要消灭沈万山,主动给咱们带路,还帮咱们运送弹药,没有他们的支持,咱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取得胜利。”
在唐山休整期间,赵铁山把东北和华北的协作经验运用到了战后恢复工作中。他让唐山的百姓们成立了“生产合作社”,东北的农机工程师教他们使用农机,华北的纺织技师教他们织布,短短几天时间,唐山的工厂就恢复了生产,农田里也开始了春耕。
陈明在唐山的学堂里,给孩子们讲东北抗日的故事,讲全国协作的成果,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长大后要参军,解放全中国。林静则带着医护队员,在唐山的各个村庄设立医疗点,为百姓们看病拿药,还培训了一批当地的医护人员,让他们能守护百姓的健康。
离开唐山的那天,唐山的百姓们自发地来到城外送行。他们端着热气腾腾的馒头,拿着新做的布鞋,塞到战士们手里。老陈的儿子举着一面小红旗,大声喊着:“解放军叔叔,加油!早点解放全中国!”
战士们朝着百姓们挥手致意,眼里满是感动。赵铁山看着唐山城里恢复生机的工厂和农田,心里满是坚定。他知道,南下的征程还很漫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军民同心,传承英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解放不了的土地。
部队继续南下,一路上,他们解放了一个又一个县城,帮助百姓们恢复生产,建立政权。每到一个地方,战士们都把东北和华北的协作经验带过去,让当地的百姓们知道,解放不仅是推翻压迫,更是要建设幸福的家园。
这天傍晚,部队抵达了天津外围。天津是国民党军在华北的重要据点,城防坚固,兵力雄厚,想要解放天津,绝非易事。赵铁山和李刚、张卫国等人,在天津外围的山林里召开了作战会议,研究攻城方案。
“天津的城墙高达三丈,城外有护城河,敌人在城墙上架了三十多挺重机枪,还有十门迫击炮,强攻肯定不行。”李刚指着地图上的天津城,脸色凝重,“而且城里还有国民党军的一个师,兵力有一万多人,咱们的兵力只有五千人,硬拼的话太吃亏了。”
张卫国提议:“咱们可以效仿昌黎的打法,声东击西,先派一支队伍在城西制造攻城假象,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主力部队从城东突破。另外,咱们可以联系城里的地下党,让他们在城里制造混乱,里应外合,这样就能减少伤亡。”
赵铁山点点头,觉得这个提议很有道理:“立刻联系天津的地下党,让他们在三天后晚上八点,在城里的国民党军司令部附近放火,制造混乱。李刚,你带一个团,在城西发起佯攻;张卫国,你带工程连,在城东的护城河上架桥;韩虎,你带领主力部队,在城东集结,等地下党发起信号后,立刻攻城。”
作战计划确定后,各路人马立刻行动起来。地下党很快传来消息,说己经做好了准备,保证在约定时间制造混乱。张卫国带着工程连的战士们,趁着夜色,在城东的护城河边搭建浮桥。战士们分成几批,轮流作业,有的砍伐树木,有的编织竹筏,有的固定绳索,天亮前,浮桥就搭建完成了。
三天后的晚上八点,天津城里突然燃起了大火,国民党军的司令部附近一片混乱。李刚带领的部队在城西发起了佯攻,枪声和爆炸声此起彼伏,敌人果然中计,急忙调派城东的兵力支援城西。
“冲啊!”韩虎看到信号后,立刻带领主力部队发起冲锋。战士们踩着浮桥,越过护城河,朝着城东的城门扑去。城墙上的敌人兵力空虚,根本抵挡不住战士们的进攻,很快就被突破了城门。
战士们冲进城里,与国民党军展开了巷战。地下党也带领百姓们,拿着锄头和扁担,加入到战斗中来。有的百姓给战士们带路,有的百姓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有的百姓则高喊着“打倒国民党军”的口号,动摇敌人的军心。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天津城终于被解放。当太阳升起时,战士们在天津城的城楼上,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着“解放了”“胜利了”,有的还自发地为战士们表演节目,整个天津城成了欢乐的海洋。
赵铁山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了东北光复时的场景,想起了南下途中的点点滴滴,想起了那些牺牲的战士们。他知道,天津的解放,只是南下征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还有更多的城市等着他们去解放,还有更多的百姓等着他们去拯救。
当天下午,赵铁山接到了党中央的电报,命令他们休整三天后,继续南下,解放北平。赵铁山立刻召开会议,部署休整和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会议结束后,他来到了天津的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在解放天津战斗中牺牲的战士们。
赵铁山在墓碑前献上鲜花,深深鞠躬:“兄弟们,天津解放了,你们的牺牲没有白费。我们会继续前进,解放北平,解放全中国,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夕阳西下,天津城的灯光亮了起来,像一颗颗星星,点缀在华北的大地上。这是解放的灯光,是希望的灯光,是属于中国人民的灯光。赵铁山站在城楼上,望着北平的方向,心里满是坚定。他知道,新的战斗即将开始,而他们,己经做好了准备,将以更加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战,为全国的解放,为百姓的幸福,继续战斗下去。第十三章“南下鏖战:烽火映初心”的故事,也在这充满希望的氛围中,继续书写着属于中国人民的解放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XB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