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1年8月,“明远号”与“探索者号”刚脱离木星引力范围,文昌航天测控中心的屏幕上便弹出了星冕仪的首组高分辨率数据——开普勒-452b的大气光谱图上,氢、氧、氮的特征谱线如银色丝线般清晰,而一条淡绿色的臭氧吸收线,正安静地嵌在光谱中段,像一颗藏在星辰里的翡翠。
李工的手指在屏幕上反复放大那条绿线,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臭氧浓度虽只有地球的1/3,但足以证明它的大气能形成基本的辐射屏障!更关键的是,我们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水汽的旋转谱线,这意味着那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循环。”沈渊立刻启动联盟“系外生命信号分析计划”,12国科学家的视频窗口在大屏上依次亮起,法国皮埃尔教授的实验室里,光谱模拟软件己开始运算:“如果水汽与臭氧稳定共存,其大气压强可能在0.5-1个地球标准大气压之间,这是液态水存在的理想区间。”
就在联合团队沉浸在数据解读中时,“探索者号”的磁场探测模块突然传回异常波形。美国的马克调出实时磁力图,眉头瞬间拧紧:“磁层边界的震荡频率在增加,刚才还稳定在0.3赫兹,现在己经到了0.8赫兹——这不像自然扰动,更像是某种周期性信号!”周老教授立刻翻出“旅行者2号”的历史数据对比,发现木星磁层从未出现过类似规律波动,“难道是开普勒-452b的磁场在向外传递某种‘信息’?”
沈渊让团队将磁场信号转换成声频,测控中心的音响里立刻传出低沉的“嗡-嗡”声,节奏均匀得如同钟表的滴答。德国海因里希教授突然起身,指着信号波形图:“这是典型的‘磁声波调制’特征!我们在模拟地外文明信号时做过类似实验,如果这是人为发出的,说明那颗行星上可能存在掌握电磁技术的智慧体。”但日本佐藤工程师随即提出质疑:“也可能是行星内核自转引发的磁流波动,需要更多数据验证——‘明远号’的射电望远镜还需3个月才能调整到最佳观测角度。”
此时,张叔送来的“木星航标酥”还摆在控制台旁,沈渊拿起一块,指尖触到酥皮上模拟极光的椰蓉,突然想起父亲笔记里的一句话:“宇宙中的信号从不喧哗,只等懂得倾听的人。”她立刻联系联盟数据中心,要求将“明远号”的星冕仪观测频率从每小时1次提升到每10分钟1次,同时让“探索者号”调整轨道,更贴近开普勒-452b的磁层边界:“我们需要连续追踪这个信号,不管它是自然现象还是文明痕迹,都值得用最大的耐心去验证。”
接下来的一周,测控中心的灯光始终亮着。中国团队负责整理光谱数据,美国团队分析磁场信号的周期性,欧洲团队则构建开普勒-452b的大气模型——当第100组光谱数据传回时,李工突然惊呼:“臭氧吸收线的强度在变化!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她自深渊归来时 每天凌晨(按开普勒-452b自转周期计算)会增强20%,这可能是行星表面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导致的!”这个发现让联合团队沸腾,皮埃尔教授甚至在视频里举起了香槟:“如果有植物,就意味着存在基础生态系统,距离发现生命只有一步之遥!”
但沈渊很快冷静下来,她调出“明远号”拍摄的开普勒-452b表面图像,那颗行星的南半球有大片暗绿色区域,形状却规则得像人工种植的森林。“不能过早下结论。”她对着大屏说,“我们需要等射电望远镜的数据,同时让‘明远号’搭载的‘生命探测仪’进入预热状态——只有检测到有机分子的特定振动频率,才能真正证明生命存在。”
8月的最后一天,“明远号”传来新的好消息:射电望远镜己完成角度调整,开始接收开普勒-452b的射电信号。沈渊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星空,手里握着父亲留下的旧天文镜——镜筒上还刻着2010年的日期,那时父亲还在紫金山天文台,而现在,他的女儿正带领全人类,聆听来自1400光年外的“宇宙低语”。
控制台旁,小张突然喊道:“姜总!射电信号有反应了!”沈渊快步走过去,屏幕上的波形图里,除了之前的磁声波,还多了一段高频脉冲,像一串密码般排列整齐。“这不是自然信号!”海因里希教授的声音从视频里传来,“脉冲间隔是斐波那契数列!1、1、2、3、5、8……这是宇宙通用的数学语言!”
全场瞬间安静,只有音响里的脉冲声在回荡。沈渊的指尖轻轻按在发送指令的按钮上——联盟己授权她,若确认是智慧信号,可向开普勒-452b发送人类的回应信号,内容是地球的自转周期、元素丰度,以及一段用钢琴演奏的《小星星》旋律。“再等30分钟。”她对团队说,“让‘探索者号’再传一组磁场数据,确认信号来源不是磁层干扰。”
30分钟后,“探索者号”的数据流准时抵达,磁场信号的源头清晰地指向开普勒-452b的北半球——那里有一片亮白色区域,此前被推测为冰川,现在看来,或许是某种智慧体的聚居地。沈渊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发送键。
测控中心里,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屏幕上的“信号发送成功”提示。沈渊拿起父亲的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爸,我们向宇宙发出了问候,也听到了来自星辰的回应。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我们己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窗外,朝阳正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测控中心的玻璃幕墙上,像给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希望。而在1400光年外,“明远号”的太阳能帆板正反射着星光,带着人类的期待,继续向着那颗可能存在生命的“地球表格”飞去——属于全人类的系外探索之旅,才刚刚揭开最精彩的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XBR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