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刚把“三国谈判”的章节发给编辑,手机就收到了影视公司的短视频脚本。编剧把德国客户看数据、法国客户聊规划、意大利客户谈设计的片段剪成30秒短片,结尾还加了一行字幕:“跟着苏清然学跨文化谈判,搞定全球客户”。
“这个切入点太精准了!”苏晚回复“可以在短片里加一句苏清然的画外音,比如‘谈判不是说服,是找到双方的需求共同点’”,转头就看到电脑屏幕上林知夏的弹幕在闪烁,带着几分纠结:【苏晚!法国那边不同意把联合实验室设在上海,坚持要放在巴黎!他们说“欧洲是清洁能源核心市场,实验室离市场近更方便”,可我们的研发团队大部分在国内,来回跑太麻烦了——怎么办啊?】
苏晚立刻梳理思路,一边回复林知夏,一边在文档里勾勒解决方案:【别着急!选址争议的核心是“双方都想兼顾自身便利”,可以提“双实验室模式”——在上海和巴黎各设一个实验室,上海负责核心技术研发,巴黎负责市场适配测试,双方团队定期视频会议,关键节点线下沟通。这样既满足了他们“靠近市场”的需求,又解决了我们“团队不便”的问题!】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你可以跟杜邦先生说,上海实验室能接入国内的“新能源研发数据库”,里面有近十年的气候、能源消耗数据,对储能项目的本土化研发更有帮助——用资源优势说服他们,比单纯谈“便利”更有效!】
林知夏的弹幕来得很快,带着明显的豁然开朗:【我明白了!我马上跟杜邦先生说“双实验室模式”!对了,意大利那边又出问题了——我们寄过去的轻薄款电池样品,他们说“量产时良品率只有85%,达不到他们95%的要求”,还说如果解决不了,可能要取消首批订单!】
苏晚的心沉了一下,良品率是量产的关键问题。她立刻回复:【让研发团队查一下良品率低的原因,是生产工艺的问题,还是材料的问题?另外,你可以跟马可先生说,我们愿意派研发人员去意大利的工厂,现场调整生产参数,帮助他们把良品率提上来——展现我们的合作诚意,同时也能掌控解决问题的节奏!】
【好!我己经让研发团队查原因了!】林知夏的弹幕带着几分急切,【研发总监说,可能是意大利工厂的生产设备精度不够,我们的轻薄款电池对设备要求更高——苏晚,派研发人员过去会不会有风险?比如技术泄露?】
“这个问题必须提前规避!”苏晚立刻回复,同时在文档里加入“技术保密”的剧情细节:【让法务部准备一份“技术保密协议”,研发人员去之前,必须让意大利工厂的相关人员签字,明确“禁止记录研发参数、禁止拍照录像”;另外,研发人员只负责调整设备参数,不透露核心技术原理——这样既能解决良品率问题,又能保护我们的技术机密!】
林知夏的弹幕很快传来:【我己经让法务部准备协议了!研发团队明天就出发去意大利!希望能尽快解决问题,别影响首批订单!】
苏晚放下手机,指尖在键盘上翻飞,把这些难题和解决方案转化为苏清然的“合作落地”剧情。她特意加入“问题排查”和“方案协商”的细节,让剧情既符合职场逻辑,又充满解决问题的爽感:
【苏清然刚挂断和杜邦先生的视频电话,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刚才她提出的“双实验室模式”,加上“国内新能源研发数据库”的资源诱惑,彻底说服了对方——巴黎实验室负责市场适配,上海实验室负责核心研发,双方各投入50%的研发资金,专利收益按比例分配。】
【她刚把“双实验室协议”发给法务部,研发总监就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苏总,意大利工厂的良品率问题找到了!是他们的设备精度不够,我们的轻薄款电池要求电极涂层厚度误差不超过0.01毫米,他们的设备只能做到0.03毫米,所以才会出现大量不合格产品。”】
【苏清然皱起眉头,立刻拨通马可先生的电话:“马可先生,良品率低的原因我们找到了,是设备精度问题。我们可以派研发人员去意大利,帮你们调整设备参数,把误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但需要你们的工作人员签订技术保密协议——毕竟,这涉及到我们的核心生产工艺。”】
【马可先生立刻答应:“没问题!保密协议我们马上签!只要能把良品率提上来,你们的研发人员什么时候来都可以!”】
【第二天,研发团队带着保密协议和设备调整工具,飞往意大利。苏清然则留在公司,跟进上海实验室的选址——她选了靠近新能源产业园区的地块,这里不仅能接入国内的研发数据库,还能方便和周边的材料供应商合作,降低研发成本。】
【三天后,意大利传来好消息——研发人员成功将设备误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良品率从85%提升到98%,远超意大利公司的要求。马可先生特意发来视频,镜头里是整齐排列的合格电池样品:“苏总,你们的研发团队太厉害了!首批100万片订单,我们现在就可以签正式合同!”】
【与此同时,上海实验室的选址也确定下来,法国团队还特意派了两名研发人员过来,考察实验室的建设场地。看着视频里法国研发人员满意的笑容,苏清然知道,这场“合作落地”的挑战,她又成功应对了。】
写完这段,苏晚通读一遍,只觉得剧情既扎实又解气。从“选址争议”到“双实验室模式”,从“良品率问题”到“设备参数调整”,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有具体的方案和逻辑,没有丝毫悬浮感——这就是“跨次元素材”的魔力,林知夏在现实里遇到的难题,变成了苏清然在书里的成长契机,真实又动人。
她刚想关闭文档,手机就弹出两条消息:
一条是林知夏的弹幕,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苏晚!意大利的良品率问题解决了!马可先生己经签了正式合同,首批100万片电池的预付款己经到账了!上海实验室的选址也确定了,法国团队的人说“这里的研发环境比他们预期的还好”!我们的国际合作终于落地了!】
另一条是平台编辑的消息,附带了《星途璀璨》的最新数据:【晚晚!“合作落地”章节更新后,读者好评率达到了98%!有做制造业的读者留言说“良品率问题的解决方法太真实了,我们公司也遇到过类似情况,调整设备参数真的有用”,还有读者说“苏清然的‘双实验室模式’太聪明了,既解决了争议,又实现了资源互补”!平台想让你写一章“合作成果展示”的剧情,比如联合研发出的第一个产品,或者意大利订单的首批交付,你觉得怎么样?】
苏晚看着数据,忍不住笑了。她和林知夏的“互利循环”,总是能在解决问题后迎来新的高峰——林知夏在现实里的合作落地,给她提供了“成果展示”的素材;而她的剧情更新,又让更多读者看到“女性企业家如何攻克职场难题”,进一步提升了书的口碑。
她先回复林知夏,把平台的需求转化为具体行动:【知夏!恭喜你!合作落地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成果展示会更精彩!平台想让我写“合作成果展示”的剧情,你能不能跟我分享一下,联合研发的第一个产品是什么?意大利订单的首批交付会有什么仪式吗?比如邀请客户参加交付典礼,或者做产品发布会——这些写成剧情,肯定很有画面感!】
林知夏的弹幕很快发来,还附带了一份“成果计划”:【我己经跟法国团队商量好了,联合研发的第一个产品是“家用储能电池”,体积比现有产品小30%,续航却能提升50%,下个月就能出样品!意大利订单的首批交付,我们准备在上海港办一个交付典礼,邀请马可先生和意大利驻华大使参加,还要邀请媒体报道——苏晚,这些能写成剧情吗?】
“太能了!”苏晚立刻回复,同时在文档里写下下一章的标题:【第十六章 成果绽放!苏清然发布家用储能电池,上海港举办跨国交付典礼】。她知道,下一章的剧情会充满“高光时刻”——新产品发布的惊艳、交付典礼的隆重,这些都会成为苏清然职场逆袭的重要里程碑,也会让林知夏在现实里的国际事业更上一层楼。
窗外的夜色渐浓,办公室里的灯光却格外明亮。苏晚看着屏幕上的剧情框架,仿佛己经看到了苏清然在发布会上展示新产品的自信模样,也看到了林知夏在上海港交付典礼上和马可先生握手的笑容——这两个跨次元的女孩,正用彼此的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逆袭故事。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BR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