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卡纳的夏夜,橄榄树影被太阳能板的暖光拉得很长。书迷见面会的现场没有搭建舞台,只有几排木椅围着一块投影幕布,幕布旁的支架上,挂着荷兰书迷画的“苏清然与跨国团队”漫画,比利时技术团队带来的便携检测仪成了最特别的“展示品”。
苏清然刚坐下,一位扎着麻花辫的法国女孩就站起来,手里攥着泛黄的笔记本:“我以前是学艺术的,看了您的书后,转去读了能源工程!现在在做太阳能板设计,今天特意带了我的设计稿。”女孩展开图纸,上面的太阳能板被画成了花瓣形状,“想让技术也能像托斯卡纳的花一样美。”苏清然接过图纸,在空白处写下“艺术与技术,本是同根生”,周围立刻响起掌声——有荷兰的物流员分享无人机巡检的趣事,有德国工程师带来车载电池的最新样品,连托斯卡纳的卢卡都抱着自家榨的橄榄油,非要给每个人倒一杯:“这是用太阳能灌溉的橄榄榨的,算咱们共同的成果!”
见面会进行到一半,林知夏突然发来首播链接,弹幕里满是“求剧透”——许知主演的《能源之光》今晚开播,第一集就有中国工厂和托斯卡纳太阳能项目的戏份。苏清然干脆把投影幕布切换成首播画面,当镜头里出现王芳教卢卡念“检测口诀”的场景时,现场的欢呼声盖过了虫鸣。卢卡指着屏幕里的自己,激动得手舞足蹈:“看!我当时紧张得忘词,还是王姐偷偷给我比了手势!”首播弹幕里,有观众留言“第一次知道储能电池这么有意思”,还有人问“托斯卡纳的太阳能小镇能旅游吗?想亲眼看看”。
第二天一早,苏清然就收到了马可的消息:小镇的旅游咨询电话快被打爆了,还有旅行社想推出“能源主题游”。更意外的是,欧洲能源联盟的秘书长海伦主动联系她,希望她能牵头制定“跨国储能项目标准”:“现在很多国家都想复制托斯卡纳模式,但技术参数、安全规范不统一,您的团队有实战经验,最适合来做这件事。”
苏清然立刻召集团队开会——德国的海因茨负责车载电池安全标准,比利时的勒梅尔梳理用户服务规范,荷兰的艾力克提供物流配套方案,王芳则带回中国工厂的“质量管控手册”,准备翻译成多语言版本。视频会议里,海因茨拿着刚打印好的标准草案,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惊!我的弹幕被炮灰女配看见了!》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笑着说:“以前我们总觉得‘标准’是冷冰冰的条款,现在才发现,它藏着咱们这些年的实战经验——比如-40℃的低温参数,就是从巴伐利亚的雪地里测出来的。”
就在标准制定工作启动时,德国车企突然传来紧急消息:首批车载电池在组装时,发现部分接口的焊接工艺不符合要求,若不及时调整,会影响下周的投产计划。苏清然立刻让中国工厂的焊接技师李师傅开启视频连线,李师傅手里拿着焊枪,对着镜头演示:“关键在温度控制,要在280℃时停顿0.5秒,这样接口才牢固——就像你们烤面包,火候差一点都不行。”德国的技师跟着视频反复练习,李师傅还特意把“焊接温度对照表”发给他们,表上用红笔标注了易错点,“这是我们车间里贴了三年的表,你们照着做,保准没问题。”
三天后,海因茨发来好消息:所有电池接口检测合格,投产计划如期推进。他还附带了一段视频:生产线旁,德国技师们贴了一张中文的“焊接口诀”,和中国工厂的版本一模一样。“现在我们的技师都能背下来了,”海因茨笑着说,“这就是‘标准’的意义——不只是数字,更是大家都认可的‘做事方法’。”
与此同时,《能源之光》的收视率一路飙升,许知在剧中使用的“储能知识手册”成了畅销书,出版社特意联系苏清然,希望她能联合剧组推出“技术科普版”。苏清然答应下来,还邀请王芳、卢卡、艾力克他们写序言:“每个角色背后,都有真实的故事,要让观众知道,剧里的光,来自现实里每个人的坚持。”
当晚,苏清然在笔记本上写下第三十三章的标题:【标准落地时!能源主题游爆火,科普手册引新潮】。她看着窗外托斯卡纳的星空,太阳能板的指示灯像星星一样闪烁,手机里传来海伦的消息:“欧洲能源联盟决定,把‘托斯卡纳模式’作为跨国合作的范本,下个月在布鲁塞尔开推广会,想请您做主旨演讲。”
苏清然回复“好”,指尖在键盘上敲下一行字:“当技术变成连接的纽带,当故事照亮更多人的路,所谓‘逆袭’,不过是把‘不可能’,变成了‘我们一起做到了’。”远处的钟楼传来钟声,和手机里德国生产线的嗡鸣声、剧组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她知道,这个跨越次元的故事,正在现实里,开出更美的花。
(http://www.220book.com/book/XBR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