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胡同里满是春节的热闹气——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红灯笼,孩子们拿着鞭炮追逐打闹,空气里飘着蒸馒头、炸丸子的香气。
墨尘提着刚买的当归、川芎,往李奶奶家走——昨天社区贴春联时,他看到李奶奶正站在灶台前揉面团,左手攥着右腕,眉头皱得紧紧的,一问才知道,老人为了准备春节的馒头,连着揉了三天面,手腕疼得连擀面杖都拿不起来,贴了止痛贴也没效果。
李奶奶家的院门挂着新买的春联,墨尘刚推开,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麦香——厨房的窗户开着,李奶奶正坐在小板凳上,对着一盆发好的面团叹气,右手腕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止痛贴,旁边的蒸笼里只放了几个歪歪扭扭的馒头。
“奶奶,您怎么不歇会儿?”
墨尘快步走过去,把当归、川芎放在灶台边,顺手接过李奶奶手里的面团,
“我帮您揉,您坐着指挥就行。”
“小墨啊,你怎么来了?这面团硬,得用劲揉才好吃,别累着你。”
李奶奶笑着想站起来,却因为手腕疼,撑着灶台的手晃了一下。
墨尘赶紧扶住她,指尖轻轻搭在她的右腕上——灵气悄然渗入,天帝神魂对经络筋络的感知力瞬间展开:
清晰“看到”李奶奶的“手阳明大肠经”在腕骨、阳溪穴附近气血凝滞,像拧成结的绳子,是长期用力揉面导致的筋络劳损,加上腊月天寒,寒气裹着瘀滞,普通止痛贴只治标,没疏通深层的筋络。
“奶奶,您这是腕部筋络劳损加寒气入侵,我帮您按揉疏通,再煮点当归川芎水活血,很快就能拿擀面杖了。”
墨尘说着,让李奶奶坐在椅子上,自己半蹲在她面前,双手轻轻握住她的右腕——指尖凝聚一丝温润的灵气,顺着腕骨穴缓缓游走,像温水化开冻住的筋络,一点点推开凝滞的气血。李奶奶原本紧绷的手腕肌肉渐渐放松,她轻轻“呀”了一声:
“不那么疼了!好像有股热流在手腕里转,比贴止痛贴舒服多了!”
“墨尘哥哥!我们来帮忙蒸馒头啦!”
院门口传来陈可儿的声音,她扎着两个小辫子,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红枣和葡萄干,叶轻眉跟在后面,抱着一摞蒸布,脸上还沾着点面粉。
“我查了《老年腕部劳损调理文献》,里面说当归配川芎要加少量生姜,温经效果更好,我特意带了生姜过来。”
叶轻眉翻开手机里的笔记,
“还有腕部按摩手法,要顺时针揉阳溪穴三分钟,再逆时针揉三分钟,我记下来了,等会儿帮奶奶多按按。”
陈可儿则把竹篮里的红枣倒出来,放在面团旁边:
“奶奶,我妈妈说蒸馒头加红枣更甜,我还带了葡萄干,咱们做枣泥馒头和葡萄干馒头,过年吃才热闹!我帮您剥红枣,您就坐着歇着。”
李奶奶看着三个年轻人忙前忙后,眼眶有点发热:
“你们这几个孩子,比我远在外地的闺女还贴心。本来想蒸点馒头给邻居分,现在倒好,还麻烦你们来帮忙。”
她转身走进卧室,从衣柜里拿出一个布包,打开里面是一双绣着福字的棉袜,针脚细密,颜色是喜庆的红色:
“这是我腊月里绣的,给小墨你留着,过年穿红袜,讨个好彩头,你总在外面跑,脚暖了身子才不冷。”
墨尘接过棉袜,指尖触到柔软的布料,能感受到绣线的纹路,还带着淡淡的皂角香——这双棉袜比仙界任何用仙丝绣成的锦袜都温暖,每一针每一线都藏着老人的新春心意。
“谢谢奶奶,我过年肯定穿,穿着它就像您在身边一样,心里暖和。”
叶轻眉己经把当归、川芎、生姜放进小锅里,在李奶奶家的煤炉上煮了起来。
锅里的水汽袅袅升起,带着当归的药香、川芎的辛温,渐渐和厨房里的麦香混在一起,格外温馨。
陈可儿则坐在灶台边剥红枣,我,仙帝,高考状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仙帝,高考状元最新章节随便看!一边剥一边跟李奶奶聊:
“奶奶,您蒸馒头的手艺真好,我妈妈蒸的馒头总塌,您教教我呗,明年我也给爸爸妈妈蒸馒头!”
当归川芎水煮好后,墨尘盛出一碗,放温后递给李奶奶:
“奶奶,您慢点喝,这水能活血温经,每天喝一碗,手腕就不疼了。”
李奶奶喝了一口,温热的汤水顺着喉咙滑下去,很快就觉得手腕暖暖的,她试着拿起旁边的擀面杖——居然能稳稳地握住,还能轻轻擀动面团了!
“能拿擀面杖了!真能拿了!”
李奶奶激动得站起来,拿起擀面杖在面团上擀了两下,脸上笑开了花,
“我能蒸馒头给邻居分了!能过年了!小墨,谢谢你,你真是我的福星!”
她拉着墨尘的手,又指了指灶台边的面团:
“咱们一起蒸馒头,今天蒸多了,你带点回去,过年吃热馒头才热闹。”
墨尘揉面团,叶轻眉擀皮,陈可儿包枣泥,李奶奶坐在旁边指挥,厨房里满是笑声和麦香。
蒸好的馒头胖乎乎的,枣泥馒头透着红,葡萄干馒头闪着光,刚出锅的馒头冒着热气,咬一口甜糯松软,满是过年的味道。
李奶奶挑了几个最大的馒头,用红纸包好,塞进墨尘的包里:
“这几个是给你留的,过年吃热馒头,日子过得热腾腾的。”
夕阳西下时,墨尘和叶轻眉、陈可儿提着馒头离开,李奶奶站在门口挥手,手里还拿着一个刚蒸好的小馒头:
“小墨,记得过年常来啊!奶奶给你煮饺子!”
走出胡同,红灯笼的光映在脸上,暖融融的。
陈可儿咬着馒头,含糊地说:
“李奶奶的馒头真好吃!明年过年咱们还来帮她蒸馒头好不好?”
叶轻眉点头:
“好啊,下次咱们带点豆沙馅,做更多口味的馒头,让奶奶开心。”
墨尘提着热乎乎的馒头,怀里揣着绣着福字的棉袜,心里满是温情——他想起自己作为凌霄仙帝时,曾在仙界举办过无数次盛大的宴会,尝过仙酿琼浆、珍馐美味,却从未有过此刻的踏实。
那些仙力、仙阶、仙界的繁华,远不如这热乎乎的馒头,不如老人握着擀面杖的笑容,不如腊月胡同里的年味与真情。
回到租房,墨尘把棉袜放在书桌的抽屉里,和之前的针袋、手套、手写信放在一起——这些平凡的物件,像一颗颗暖珠,串起了他在凡间的牵挂。
他走到阳台,看着胡同里亮起的红灯笼,运转灵气——灵气在体内流转,比以往更温润,带着当归的药香和馒头的麦香,缓缓融入气海穴。
他拿出《中医验方集》,在经络图旁写下:
“仙力可疏筋络,不如人间一碗汤;神通可解劳损,不及老人一笼馒。棉袜绣的不是福,是新春的暖;馒头飘的不是香,是人间的情。仙途漫漫,最高的修为从不是统御仙域,而是守护每一份平凡的年味与牵挂。”
手机响了,是李奶奶发来的微信语音,声音里满是笑意:
“小墨,我刚给邻居送了馒头,他们都说好吃!你也赶紧蒸热了吃,别放凉了!过年记得来吃饺子啊!”
墨尘笑着回复:
“好啊奶奶,过年我带饺子馅过来,咱们一起包!”
夜色渐浓,租房里的灯光柔和。
墨尘把刚蒸热的馒头放在盘子里,咬一口,甜糯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满是过年的温暖。
他拿起笔,继续整理“老年腕部劳损冬季调理”的笔记,指尖的灵气轻轻流转,在纸上留下淡淡的温暖痕迹。
属于凌霄仙帝的凡间传奇,没有惊心动魄的仙战,没有高深莫测的仙术,却在腊月的暖汤里、热腾腾的馒头中、绣着福字的棉袜上,书写着最质朴、也最动人的新春篇章——这,才是真正的“仙”。
(http://www.220book.com/book/XCL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