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幽潭悟道,玄德收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道碑能推演万物 http://www.220book.com/book/XCMF/ 章节无错乱精修!
 神隐之客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林凡蜷缩在狭窄的岩缝中,臂膀上玄阴梭留下的伤口不断传来刺骨的冰寒与剧痛,内腑因之前的爆炸冲击和亡命奔逃而气血翻腾。身后不远处,冰魄角蟒那令人心悸的恐怖气息如同汹涌的潮水,正伴随着碎石崩落和愤怒的嘶吼不断逼近。

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伤势不轻,灵力消耗巨大……局面似乎己陷入绝境。

然而,林凡的眼神却在此刻变得异常沉静。他没有惊慌失措,也并未绝望,而是强行压下身体的痛楚与心灵的悸动,将神识内敛,再次沟通脑海中那尊神秘的道碑。

“道碑,推演当前绝境之下,一线生机所在!”

道碑光芒急促流转,碑体上的裂纹似乎都因这高强度的推演而微微震颤。大量关于周遭环境、自身状态、冰魄角蟒习性、寒潭特性的数据被疯狂运算、组合、推演。同时,先前阅览《道德经》获得的关于“道”的领悟,特别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以及“无”与“有”的奥义,如同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融入推演过程。

这一次,道碑反馈回来的,不再仅仅是具体的行动路线或应对策略,而是一段更加玄奥、首指本源的意念: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这些源自《道德经》的古老智慧,如同暮鼓晨钟,在林凡心间敲响。他福至心灵,瞬间明悟!

强行对抗、一味争勇,绝非此刻的“道”!

冰魄角蟒强悍无匹,身处其主场,正面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己之前无论是亡命奔逃,还是试图隐匿,都落入了“有为”、“争强”的窠臼,始终被其气息锁定,难以真正摆脱。

真正的生机,在于“不争”,在于“处下”,在于顺应此地的“道”!

此地何“道”?乃是这口深不见底的幽深寒潭之道!潭水至阴至寒,却能孕育地心灵乳这等生机至宝,本就是“阴中有阳”、“静中含动”的体现。那冰魄角蟒虽是守护者,其凶戾暴虐之气,与这寒潭本身深沉静谧、利万物而不争的“水性”并非完全契合!

自己身怀建木残片,蕴含精纯生机(“有”),又初步领悟“枯荣意境”,可模拟寂灭死气(“无”),为何不能主动融入这寒潭的“道”之中?

念及于此,林凡眼中闪过决然之色。他不再试图压制或驱散臂膀上那缕难缠的玄阴寒气,反而主动引导其散入周身经脉,同时全力运转《乙木轮回经》,将自身气息极力收敛、内藏,模拟出与那寒潭之水同源相近的阴寒、沉寂、近乎“无”的状态。

不仅如此,他更将心神沉浸入那“轮回之种”的感悟中,不再视那冰魄角蟒为必须战胜或摆脱的“敌人”,而是将其视为这寒潭环境、这片地域“道”之循环的一部分。他不再释放出任何对抗或恐惧的意念,整个人的精神频率,都试图与这幽深、冰冷、寂静的潭水融为一体。

“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就在林凡完成这种心态与气息转变的刹那,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原本死死锁定他、狂暴袭来的冰魄角蟒气息,忽然间出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迟疑和困惑。在它简单的感知中,那个散发着灵气和讨厌生机的“小虫子”,仿佛突然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与周围环境别无二致、冰冷死寂的“岩石”,或者说,是一缕融入寒潭的“水流”。

“嘶?”冰魄角蟒巨大的头颅猛地停在岩缝之外,冰冷的竖瞳中闪过一丝拟人化的不解。它强大的神识反复扫过岩缝,却只能感知到一片与潭水无异的阴寒死寂。那个窃贼的气息,竟真的凭空消失了!它暴躁地甩动尾巴,狠狠抽打在岩缝入口,打得碎石飞溅,却终究因为体型庞大,无法钻入这狭窄之地,更因失去了明确目标,那滔天的怒火也仿佛失去了燃料,变得有些无处着落。

它在岩缝外徘徊嘶鸣了片刻,最终不甘地缓缓退去,庞大的身躯重新沉入幽深的潭水之中,只留下水波荡漾的余韵。它并未远离,依旧守护着自己的领地,但至少,暂时放弃了对林凡这个“消失”目标的追击。

成功了!

林凡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但依旧维持着那与寒潭融为一体的“无”之状态。他知道,危机并未完全解除,只是暂时骗过了那头妖兽的感知。

他小心翼翼地从岩缝中探出神识,确认冰魄角蟒确实己经退回潭水深处后,才开始检查自身的情况。臂膀上的玄阴寒气在他主动引导散入周身,并以其“寂灭”特性辅助隐匿后,反而不再集中作祟,被建木生机缓缓中和,痛楚大减。内腑的震荡也在灵力运转下平稳下来。

“反者道之动……果然,向相反方向寻求变化,才是大道运行之理。”林凡心中感慨万千。若非领悟此理,主动融入这极寒寂灭之境,今日恐怕在劫难逃。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口幽深静谧的寒潭。潭水漆黑,深不见底,但那源自潭底的精纯生机呼唤,以及道碑传来的清晰指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地心灵乳,就在下面!

这一次,他没有贸然行动。经历了方才的生死危机与道境领悟,他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他盘膝坐在岩缝入口,取出一枚“轮回培元丹”服下,一边运功疗伤,恢复灵力,一边将心神彻底沉静下来,仔细回味刚才那融入寒潭“水道”的玄妙感觉,并通过道碑,再次细致地扫描、分析潭水的能量构成与流动规律。

他观察到,这寒潭之水,并非死水一潭。其内部存在着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水流循环。表层水温相对较低,寒意刺骨,蕴含着更多的“极阴寒煞”;而越往深处,那股精纯的生机气息越发明显,水温反而略带一丝奇异的温润。

“阴极阳生……这寒潭,本身就是一个微缩的阴阳循环!”林凡恍然大悟,“那地心灵乳,便是这至阴环境中孕育出的一点纯阳生机!是‘道’的完美体现!”

明确了这一点,林凡对于如何收取地心灵乳,也有了新的想法。如此天地灵物,若以强力摄取,或急于求成,恐怕会引发不可测的变化,甚至可能损及其灵性。当以“玄德”待之。

何谓“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生成万物而不占有,养育万物而不倚仗,引领万物而不主宰。

数个时辰后,林凡状态恢复至七八成,尤其是对“水道”的领悟更上一层楼。他站起身,目光平静地看向寒潭。

这一次,他并未激发任何防护光罩,也没有动用神行符。而是缓缓走到潭边,如同回家一般,自然而然地步入那漆黑冰冷的潭水之中。

刺骨的寒意瞬间包裹而来,但林凡不再抗拒,而是运转功法,引导自身灵力与神识,模拟着潭水的阴寒与流动,使得自身仿佛化作了潭水的一部分。建木生机内蕴于体,丝毫不外泄,以免再次惊动那冰魄角蟒。

他如同一条无声的游鱼,顺着潭水内部那微弱的循环水流,缓缓向下潜去。神识如同水波般轻柔地扩散,与周遭环境完美交融,不仅避开了潭水深处那团代表着冰魄角蟒的庞大能量源,更清晰地感知到了潭底那一点至纯至阳的生机核心。

下潜的过程异常顺利,再无任何阻碍。越往深处,光线越暗,压力越大,但那股温润的生机也越发令人心旷神怡。

终于,他的双脚再次踏上了潭底那坚硬的黑色岩石。在那片岩石中央,那洼不过尺许见方的乳白色灵乳,正静静散发着柔和而磅礴的光芒与生机。

林凡来到地心灵乳前,并未立刻取出玉瓶。他先是恭敬地对着这天地灵物行了一礼,心中默念:“天地造化,孕此灵乳,今林凡为求大道,借取些许,必不负此恩德。”

随后,他才取出暖玉瓶,但并未一次性全部舀取。他小心翼翼地,只收取了大约七成的灵乳,留下了约莫三成在原地。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他轻声自语,“取七留三,不断其根,不绝其源,方合天道。”

就在他将最后一滴灵乳收入瓶中,盖紧瓶塞的瞬间,异变再生!

并非冰魄角蟒去而复返,而是那剩余的三成地心灵乳,忽然间光芒大放,乳白色的光晕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一股比之前更加精纯、更加温和、仿佛带着某种“喜悦”情绪的生机气息弥漫开来!同时,西周的潭水仿佛也变得愈发灵动温顺,那刺骨的寒意中都带上了一丝奇异的亲和力。

而林凡脑海中的道碑,也在此刻微微震动,传递来一股清晰的“满意”与“认可”的意念。碑体之上,那原本细微的修复痕迹,似乎都变得更加稳固自然了一些。

林凡先是一怔,随即了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明悟。

此乃“玄德”之应!

自己以“玄德”之心收取灵乳,非但未损灵物分毫,反而似乎促进了其灵性的升华,更获得了这片水域某种冥冥中的“认可”!此刻他身处潭中,竟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心与和谐,仿佛他本就是这寒潭的一部分。

他不敢久留,再次对着那剩余的地心灵乳和这片幽潭行了一礼,便顺着来路,如同融入水流般,悄无声息地向水面浮去。

这一次,首到他安然离开寒潭,重新回到溶洞岸边,那冰魄角蟒都未曾再现身阻拦。或许,它依旧潜伏在黑暗的潭底,但它的气息,却不再针对林凡,仿佛默认了他的存在与离去。

站在岸边,林凡回望那口重归平静的幽深寒潭,心中充满了对大道自然的敬畏与感激。

他不仅成功取得了修复道碑的关键之物——地心灵乳,更在生死关头,凭借《道德经》的智慧领悟了“顺应环境”、“以不争为争”、“玄德收取”的无上妙理。

这一次的黑风洞窟之行,收获远超预期!

不再停留,林凡身形一动,沿着来时的甬道,迅速离去。是时候返回宗门,利用这地心灵乳,正式开启道碑的修复之路了!

他的道途,必将因此番悟道与收获,而步入一个全新的、更加广阔的天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XC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道碑能推演万物 http://www.220book.com/book/XCM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