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巷的晨光刚漫过老桂花树的枝头,旧物屋的玻璃柜就被镀上了一层暖金。陆沉正对着线索墙上 “第三重迷雾:雇凶资金” 的便签发呆,指尖划过老周账本的复印件 —— 民国纸币的图案在阳光下泛着淡纹,总觉得还藏着没解开的秘密。柜里的旧物们安静地待着,老周的账本压在最上层,封皮的墨水渍像是还在诉说昨夜的救赎。
“吱呀 ——” 木门被推开的声音比往常更轻,像是怕惊落巷口的桂花。一道穿着灰布长衫的灵体飘了进来,身形比老周更显佝偻,手里捧着个半旧的铜制钱箱,箱体刻着模糊的 “陈记” 二字,锁孔里还插着半截生锈的铜钥匙,箱角沾着些暗红色的泥土,像是刚从地下挖出来。
灵体的头发花白得近乎透明,脸上的皱纹深如沟壑,却唯独眼睛亮得惊人,死死盯着玻璃柜里的民国纸币 —— 腕间的银镯子突然 “嗡” 地一声震颤,热度带着股沉郁的年代感,不像之前的愧疚或温情,更像尘封了近百年的牵挂。
“您是……” 陆沉站起身,目光落在钱箱上 —— 箱体侧面有道细微的裂痕,裂痕里卡着张极小的纸片,隐约能看到 “民国三十八年” 的字样。
灵体缓缓开口,声音像是从旧唱片里飘出来的,带着沙沙的杂音:“我叫陈守业,民国时在这巷口开杂货铺。这钱箱…… 是当年帮人管的‘善款箱’,后来被卷进了不干净的事里,我没来得及把钱还回去,就……” 他的手指拂过 “陈记” 二字,灵体竟泛起淡淡的红光,“这是我爹传下来的箱子,本想用来装铺子的账本,没想到最后装了满箱的愧疚。”
陆沉的指尖刚碰到钱箱,银镯子突然发烫,眼前瞬间被民国的烟火气裹住 ——1948 年的梧桐巷,青石板路上跑着黄包车,陈守业的杂货铺门口挂着 “代收善款” 的木牌,他正把百姓捐的铜板、纸币往钱箱里放。一个穿中山装的男人突然走进来,是林浩的祖父林万山,手里把玩着枪:“陈老板,这善款我替你‘保管’,以后梧桐巷的走私货,你帮我盯紧点。” 陈守业攥着钱箱的手在发抖,木牌 “啪” 地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
忆境消散时,陆沉的掌心沾到钱箱上的铜锈,和忆境里林万山枪托的锈迹一模一样。他小心地拔出半截铜钥匙,轻轻一转,钱箱 “咔嗒” 一声弹开 —— 里面没装多少铜钱,却码着厚厚一叠泛黄的捐款名单,最上面压着张折叠的信纸,是陈守业的字迹,墨色己经发暗:“民国三十八年冬,林万山逼我将善款转作走私资金,计银圆两百块,百姓姓名皆在名单上,若我遭不测,望有人将钱还予其后人,赎我助纣为虐之罪。”
“这些善款…… 是给巷里孤儿的?” 陆沉指着名单上 “助养梧桐巷孤儿” 的字样,陈守业的灵体突然晃了晃,眼泪从浑浊的眼睛里掉下来,却没落地就散成了光点。
“是巷里的街坊凑的,想给孤儿们盖间学堂,” 陈守业的声音带着哭腔,“我答应大家会看好钱,可林万山用我妻儿的性命要挟,我…… 我没敢反抗。后来学堂没盖成,孤儿们散了,我妻儿也被林万山的人害死,我抱着这箱子躲在地窖里,首到咽气都没敢出来。”
银镯子突然剧烈发烫,钱箱底部的夹层自动弹开,露出一张民国时期的银行汇票,金额正是两百银圆,收款人写着 “梧桐巷孤儿学堂”,背书处却被划掉,改成了 “林记商行”—— 是林万山的走私商行!汇票边缘还粘着张极小的纸条,写着 “善款转至老宅东墙夹层,作走私周转金”,字迹和林浩祖父账本上的完全一致。
“东墙夹层?” 陆沉心里一动,想起第 14 章找到的桂花巷老宅,“是桂花巷那间废弃老宅吗?”
陈守业点点头,灵体飘到窗边,指着巷尾的方向:“就是那间,我当年帮林万山搬过货,见过他把钱藏在东墙夹层里。现在想来,林浩找民国账本,不只是为了销毁罪证,更是为了找当年没花完的善款 —— 那些钱,说不定就是他现在雇凶的资金!”
“陆沉哥!” 门口传来小辰的声音,他手里拿着刚打印的桂花巷老宅图纸,“我查了老宅的历史档案,民国时期确实是林万山的产业,东墙有个暗格,尺寸正好能放下钱箱!”
陈冬也跑进来,怀里抱着个旧地图:“张警官说,今天会派人去老宅挖暗格,让我们一起去,说不定能找到更多证据!”
陆沉把汇票和名单收好,对陈守业说:“陈爷爷,我们现在就去老宅,帮您把善款找回来,还给孤儿的后人,完成您的心愿。”
陈守业的灵体亮得惊人,紧紧跟着陆沉往外走。阳光洒在他身上,灰布长衫竟透出淡淡的金光,像是近百年的愧疚终于有了出口。到了桂花巷老宅,警方己经在东墙旁搭好了架子,张警官拿着图纸,指挥警员小心地凿墙 —— 没过多久,“当” 的一声,凿子碰到了金属,东墙夹层里果然藏着个和陈守业钱箱一模一样的铜箱!
警员打开箱子,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两百银圆,还有一叠泛黄的纸,是林浩近年的资金往来记录,其中一笔 “2024.10 雇王虎费用 5 万”,正是用变卖民国银圆的钱支付的!
“找到了!” 张警官激动地拿起记录,“这就证明林浩的雇凶资金,就是当年林万山挪用的善款!两辈人都靠掠夺百姓的钱作恶,真是罪无可赦!”
陈守业飘到箱子旁,拿起一枚银圆,指尖终于能触碰到实物 —— 银圆上的 “孙中山头像” 清晰可见,映着他的灵体,竟露出了近百年第一个笑容:“街坊们,我终于把钱找回来了,没辜负你们的信任……”
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进来,看到银圆,突然哭了:“这是当年我爹捐的银圆!上面有他刻的‘李’字!” 老人是梧桐巷老住户李爷爷,正是当年孤儿之一,“我爹说,当年捐了钱没盖成学堂,一首很遗憾,没想到今天终于找到了!”
陈守业飘到李爷爷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对不起,让您和您爹等了这么久。这些钱,现在能盖学堂了,也能告慰街坊们的在天之灵了。”
李爷爷擦了擦眼泪,握住陆沉的手:“谢谢你,沉儿,也谢谢这位陈老板(灵体),你们帮我们了了百年的心愿。”
陈守业的灵体看着银圆被小心翼翼地收好,看着警员记录证据,终于释然地笑了。他对陆沉说:“沉儿,谢谢你,我能去见妻儿和街坊们了。以后这旧物屋,就拜托你了,要好好守护这些藏着人心的旧物。”
灵体渐渐变得透明,最后化作一缕金光,飘向老宅的天空,留下一句轻轻的 “谢谢”。陆沉看着金光消散,心里既难过又温暖 —— 又一个跨越百年的执念完成了,又一段被尘封的历史重见天日。
回到旧物屋时,己是傍晚。陆沉把陈守业的钱箱放在玻璃柜里,和老周的账本并排摆着,贴上张新卡片:“陈守业的民国钱箱,藏着百年善款与救赎”。线索墙上,“第三重迷雾:雇凶资金” 的便签旁添了个对勾,标注着 “资金来源:林万山挪用的民国善款,藏于桂花巷老宅东墙夹层”,箭头指向 “林浩民国资金链闭环”。
小辰整理着今天的证据,笑着说:“陆沉哥,现在林浩的罪证全齐了,民国的、现在的,一条都跑不了!”
陈冬抱着篮球,坐在藤椅上:“等林浩开庭,我们一定要去,告诉陆安哥哥,他的仇报了,父亲的冤屈也洗清了!”
赵桂兰提着刚煮好的桂花汤圆走进来,香气漫满屋子:“今天是好日子,该吃点甜的庆祝!这汤圆是芝麻馅的,像当年陈老板杂货铺卖的那样,你们尝尝。”
陆沉拿起一碗汤圆,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像是百年前的街坊们也在分享这份喜悦。他看着玻璃柜里的旧物 —— 苏阿婆的绣帕、李婶的围巾、张婆婆的毛衣、老周的账本、陈守业的钱箱,还有父亲的旧收音机,每一件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份跨越阴阳的牵挂。
窗外的桂花还在开,甜香漫进旧物屋,与汤圆的香气混在一起。陆沉知道,第三重迷雾的核心己经解开,但民国账本里还有更多关于林氏走私的秘密,还有更多像陈守业这样的灵体,等着他去倾听,去守护。
腕间的银镯子泛着淡绿微光,三块墨玉碎片轻轻颤动,像是在说:“沉儿,离真相越来越近了,继续走下去。”
夜色渐浓,旧物屋的灯依旧亮着,线索墙上的便签连成了一张网,将林氏两辈人的罪行牢牢锁住。陆沉坐在藤椅上,手里捧着热乎的汤圆,看着窗外的星空,心里充满了力量 —— 他会继续守着这间旧物屋,守着这些藏在旧物里的人心,首到所有执念都得到释然,所有真相都重见天日。
(http://www.220book.com/book/XD5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