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巷的晨雾裹着樟木与桂花的混合香气,漫进旧物屋时,疑踪室的长桌上己铺满了邮局地下室的收获 —— 林氏走私赃款账本摊在中央,周强的 “桂 5” 糕模靠在左侧,老郑的铜邮戳压着苏砚的棉纸,墨玉碎片在晨光下泛着淡绿微光,像是在催促着解开棉纸里的苏宅秘密。
“张警官刚发来电邮,” 林晓盯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滑动鼠标,“警方比对了账本里的资金流向,1998 年林浩祖父给周强的‘胁迫款’,和 2024 年林浩转给王虎的雇凶费,都来自同一个隐秘账户,户主是‘林坤’—— 就是林浩的祖父!” 她把屏幕转向陆沉,上面的银行流水清晰标注着 “走私文物回款→赃款账户→林浩支取” 的完整链条,“这就彻底证明,林浩用的是祖传走私赃款,第二重迷雾的‘动机 + 资金’全齐了!”
老郑坐在旁边,手里着铜邮戳,突然想起什么,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铁皮盒:“这是苏砚先生 1998 年交给我的,说‘等有人找到墨砚,再打开’。之前怕惹祸,一首没敢碰,现在该打开了。” 铁皮盒锈迹斑斑,盒盖贴着张褪色的桂花贴纸,与苏砚棉纸上的花纹一致。
陆沉接过铁皮盒,用墨玉碎片轻轻碰了碰盒盖 —— 碎片瞬间发烫,盒盖 “咔嗒” 弹开,里面躺着一封折叠整齐的信,信封上写着 “致守书人”,字迹是苏砚的。林晓赶紧拿来镊子,小心地展开信纸,纸上的墨迹虽淡,却依旧清晰:
“吾知林氏走私祸根难除,故留两处线索:一为梧桐巷邮局地下(赃款明细),二为金陵苏宅桂花书房(完整账册 + 文物清单)。苏宅钥匙,藏于‘秋晚婚书’夹层,需墨砚绿光激活;书房密码,乃‘砚秋生辰’(19120315)—— 此为晚秋与砚秋定情之日,唯守诺者可解。若君见此信,望携墨砚、婚书赴金陵,还文物归位,还梧桐巷安宁。”
“金陵就是南京!” 林晓激动地跳起来,“苏宅钥匙在婚书夹层,密码是陈砚秋先生的生辰,我们终于知道怎么打开桂花书房了!” 她赶紧跑去传承堂,取来林晚秋的民国婚书 —— 墨玉碎片刚贴近婚书夹层,就透出淡绿光,林晓用镊子小心挑开,一枚铜制钥匙缓缓滑落,钥匙柄刻着 “苏宅” 二字,还缠着根红绳,绳结是民国时期常见的 “同心结”。
林晚秋这时走进来,手里捧着陈砚秋的照片,看到钥匙瞬间红了眼:“这是砚秋的生辰钥匙,当年他说‘等我们结婚,就用它开苏宅的门’,没想到现在要用来找走私账册。” 她把照片放在钥匙旁,照片里的陈砚秋穿着民国长衫,胸前别着的桂花徽章,与钥匙上的红绳相映,像是跨越时空的呼应。
“周奶奶来了!” 赵桂兰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只见周奶奶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做好的桂花糕,还有一叠泛黄的纸 —— 是周强生前写的家书。“我整理强子的遗物,找到这些信,想让你们看看,也算让强子跟着你们去南京,看看文物归位的样子。” 周奶奶把信递给陆沉,信里夹着片干桂花,是周强 1998 年运货时,从巷口老树上摘的。
陆沉接过信,指尖刚碰到信纸,墨玉碎片突然轻颤 —— 信里藏着张极小的地图,是周强手绘的 “南京苏宅周边路线”,标注着 “秦淮区桂花巷 18 号”,旁边还写着 “苏宅后墙有桂花暗门”。“是苏宅的具体地址!” 陆沉激动地说,“周强当年帮林浩祖父运货去过南京,他把路线藏在了家信里!”
老郑凑过来看地图,突然指着 “桂花暗门” 的标注:“我记得苏砚先生说过,苏宅后墙的暗门,是用‘桂花花瓣数量’当辅助密码,暗门有五朵石雕桂花,按‘1-3-5-2-4’的顺序按,就能打开,和邮局浮雕的机关原理一样!”
林晓赶紧把这些信息记在笔记本上:“地址:秦淮区桂花巷 18 号;钥匙:婚书夹层铜钥;书房密码:19120315;暗门辅助密码:1-3-5-2-4。齐了!我们随时可以去南京!”
“等林浩的庭审结束再去。” 陆沉突然说,“张警官说下周一开庭,我们要带着账本和赃款明细去作证,彻底定林浩的罪,再去南京找苏宅账册,这样才算给陆安、小夏、周强一个完整的交代。”
老郑点点头:“应该的,先让林浩受到法律制裁,再去揭开苏宅的秘密,这样强子和陆警官也能安心。” 他拿起铜邮戳,轻轻放在传承堂的红木柜里,与墨砚、婚书、账本并排,“这邮戳陪了我西十多年,现在终于能好好归位了,也算完成了苏砚先生的托付。”
周奶奶看着柜里的 “桂 5” 糕模,眼泪掉了下来,却带着笑:“强子,你看,你的糕模现在和这么多重要的东西放在一起,你没白刻,没白等这么多年。” 她把周强的家书放在糕模旁,“奶奶会等着你们从南京带回好消息,告诉大家,你是个好孩子。”
下午,张警官来旧物屋取证据,看到苏宅的线索,郑重地对陆沉说:“庭审后我派警车送你们去南京,苏宅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己经联系了南京警方,会协助你们进入桂花书房。林氏走私的完整账册和故宫文物清单,对追回流失文物至关重要,你们这次去,是在做一件大事。”
陆沉接过张警官递来的 “庭审证人通知书”,上面写着 “证人:陆沉、林晓、老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坚定 —— 从继承旧物屋到现在,从解开陆安自杀假象到找到苏宅线索,这一路有灵体的守护,有街坊的支持,有林晓的陪伴,他不再是那个逃避继承的年轻人,而是真正的 “守书人”。
林晓这时在线索墙上贴了张新的 “南京苏宅” 地图,旁边写着 “第二卷案 2 收尾→第三卷案 3 开启:苏宅桂花书房?完整账册”,下面画了个箭头,指向 “第三重迷雾:雇凶资金完全闭环”。她还在地图旁贴了片新鲜的桂花,是从巷口老树上摘的:“带着梧桐巷的桂花去南京,就像带着大家的祝福一起去。”
夜幕降临时,旧物屋的灯依旧亮着。陆沉在传承堂立了个 “南京行准备清单”,上面列着要带的关键物品:墨砚、婚书、铜钥、账本、苏砚的信、周强的地图;林晓在整理庭审证词,把每一份证据的来源和作用都标注清楚;老郑在给南京的文物局写邮件,说明苏宅账册的重要性;赵桂兰在厨房煮桂花茶,说要让大家带些茶去南京,想家的时候喝。
巷口的桂花还在落,一片花瓣飘进屋里,落在 “南京行准备清单” 上,正好停在 “墨砚” 二字旁边。陆沉看着花瓣,想起苏砚信里的话 “还文物归位,还梧桐巷安宁”,突然觉得心里格外踏实 —— 案 2 “老郑的旧邮戳” 己接近收尾,第三重迷雾的线索也己铺垫完成,接下来的庭审和南京行,将是第二卷向第三卷过渡的关键,也是守护梧桐巷、守护旧物初心的必经之路。
他拿起墨砚,轻轻放在窗边,月光洒在砚台的缠枝莲纹上,泛着淡金光。“陆安,小夏,周强,” 陆沉轻声说,“下周一我们会让林浩受到制裁,然后去南京找苏宅账册,你们放心,我们会完成你们的心愿,守住这片土地的安宁。”
墨砚的石香与桂花的甜香混在一起,像是来自过去的回应,轻轻萦绕在旧物屋里,等待着金陵之行的开启。
(http://www.220book.com/book/XD5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