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寿合上门的那声轻响,如同敲在我的心上。
我独自站在寝殿中央,只觉得浑身发冷。夜枭临死前惊骇的表情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他究竟想说什么?那个图案到底意味着什么?
冷寿的出现太过巧合了。如果他早知道今晚的约会,为什么不阻止我前往,而非要在夜枭即将说出关键信息时杀人灭口?
太多的疑问,太少的答案。
我踱到窗边,望向窗外。月色依旧清冷,庭院中树影摇曳,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远处传来更鼓声:西更天了。
今夜无人入眠。
而明天,又将如何?
我不知道。只知道在这深宫之中,信任是如此奢侈,每一步都可能是万丈深渊。
微光何在?或许从来就没有什么微光,只有更深沉的黑暗。
我的手不自觉地摸向怀中,那里藏着夜枭临死前塞给我的龙纹佩。冰凉玉佩贴着皮肤,仿佛还带着原主人的体温。
这枚玉佩,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我紧紧攥住它,如同攥住黑暗中唯一可能真实的稻草。
长夜漫漫,黎明尚远。
***
翌日清晨,我几乎一夜未眠。
冷寿准时出现在寝殿外,神色如常,仿佛昨夜西苑的血腥从未发生。
“陛下昨夜休息得可好?”他躬身问道,那双眼睛却锐利地扫过我的脸,似乎在寻找失眠的痕迹。
我勉强压下心中的厌恶与恐惧,淡淡道:“尚可。”
早膳时,我食不知味。每一声脚步声都让我心惊,每一个眼神交换都让我怀疑是否是某种监视的信号。
我忍不住摸了摸袖中的龙纹佩——如今它成了我唯一的寄托,也是最大的谜团。
上午,我照例在书房读书。说是读书,实则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脑海中反复回放着昨夜的每一个细节:夜枭的话语、冷寿的突然出现、那支致命的弩箭...
“陛下,皇后娘娘前来问安。”门外宦官的通传打断了我的思绪。
伏皇后?她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请皇后进来。”我放下手中的书卷,心中升起一丝警惕。
门开了,伏寿缓步而入。她今日穿着一袭淡青色宫装,发髻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完全是例行问安的姿态。
但当我与她的目光相接时,我看到了那掩藏在端庄下的忧虑。
“臣妾参见陛下。”她盈盈一拜,举止合乎礼制,无可挑剔。
“皇后不必多礼。”我抬手示意她起身,同时用眼神示意侍立在旁的宦官,“你们都退下吧,朕与皇后说说话。”
宦官们犹豫地看向冷寿,见他微微点头,才躬身退了出去。
冷寿本人却站在原地不动:“臣在此伺候陛下与娘娘。”
果然,他不会给我们独处的机会。
伏寿似乎早有预料,并不意外。她缓步走向墙边悬挂的一幅山水图:“听闻陛下近日对书画颇有兴趣,臣妾日前偶得一幅前朝大家的《秋山访友图》,特来请陛下品鉴。”
她的语气平稳,但我听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
我起身走到她身边:“皇后有心了。”
我们并肩站在画前,表面上是在欣赏艺术作品,实则各怀心事。
“陛下请看此处,”伏寿的手指轻轻点在画中山水交汇之处,“笔墨酣畅淋漓,尽显大家风范。”
她的指尖随即看似无意地移向另一幅悬挂在旁边的小型宫苑图——那是我前几日随意命人挂上的,描绘的是汉宫旧景。
“相比之下,这幅宫苑图就显得匠气了些。”她的手指轻轻划过图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是一座标记为“兰林苑”的废弃宫苑。
我的心猛地一跳。
兰林苑?那不是西苑的一部分吗?夜枭昨夜约我见面的地方就在那附近!
我强作镇定:“皇后眼光独到。朕也觉得此图不及前人佳作。”
伏寿转向我,眼中闪过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暗示:“书画之道,重在心意相通。有时看似平凡的作品,反而藏着最真挚的情意。”
她的话中有话!我几乎可以肯定她在试图向我传递什么信息。
“皇后言之有理。”我谨慎地回应,不敢多说,生怕被冷寿听出端倪。
伏寿微微一笑,转身走向书案:“陛下近日习字可有进益?臣妾可否一观?”
我们移至书案前,她仔细翻阅着我近日练习的字帖。冷寿站在不远处,目光如炬,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机会来了!
我压低声音,几乎只是唇语:“西苑...”
伏寿的手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但她很快控制住自己,抬起头来对我微笑:“陛下的字越发有风骨了。”
她边说边取过一张新纸,铺在案上:“不如臣妾与陛下同书一幅,如何?”
我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甚好。”
我们各执一笔,并肩而立。伏寿选择书写的是《诗经》中的句子:“小心翼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多么应景的选择啊。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们的手臂偶尔相触,笔尖在纸上游走的声音掩盖了极低语速的交谈。
“陛下昨夜受惊了。”她的声音细若游丝,若非贴近几乎无法听见。
“那是你们的人?”我同样低声回应,手中的笔继续挥毫。
“是伏德安排的人,本想提醒陛下董承不可信...”她的笔锋微微颤抖,“没想到...”
“冷寿杀了他。”我写下这句话时,笔力不禁加重,墨迹几乎透纸背。
伏寿的呼吸急促了一瞬,但很快恢复平静:“那图案...很重要。家族中亦有人暗中调查,但力量薄弱,且被严密监视。”
“你们能帮我?”我心中升起一丝希望。
“风险极大。”她的笔停顿了一下,“但我们别无选择。”
就在这时,冷寿向前一步:“陛下,娘娘,可需添墨?”
我们立刻分开些许距离,仿佛真的只是在专心写字。
“不必了。”我淡淡道,心中暗骂这个老狐狸的警觉。
伏寿放下笔,欣赏着我们合作完成的作品:“陛下与臣妾心意相通,这字越发显得和谐了。”
她说着,看似随意地整理了一下发髻。就在这个动作中,一支发簪不经意间从她发间滑落,掉在书案旁的软垫上,几乎没有发出声响。
“哎呀,臣妾失仪了。”她轻呼一声,自然地弯腰拾起发簪。
我注意到那支发簪样式普通,银质簪身,顶端镶着一颗不大的珍珠,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
伏寿将发簪拿在手中,似乎思考是否要重新簪回发间,最终却轻轻放在书案上:“这支旧簪,配不上今日的妆扮了。”
她转向我,眼神中有着难以言喻的深意:“陛下若是不嫌弃,就留给陛下把玩吧。”
我心中一震:她是在故意留下这支发簪!这其中必有玄机!
冷寿的目光立刻投向那支发簪,审视着它。我几乎能感觉到他大脑在飞速运转,评估这支发簪是否有什么特殊含义。
我必须表现得自然。
我拿起发簪,故意漫不经心地打量了一下:“皇后太过自谦了。这发簪虽不华丽,却也别致。”
随即,我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将发簪随意放在一旁:“不过朕对这些女子饰物并无兴趣,还是...”
“陛下,”伏寿突然打断我,声音中带着一丝罕见的坚决,“就当是臣妾的一点心意。近日宫中多事,愿此簪能为陛下带来些许安宁。”
她的眼神恳切,暗示这发簪非留不可。
我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朕就收下了。多谢皇后美意。”
我拿起发簪,故意在手中把玩片刻,然后随手放入袖中,表现得像是对它并不真正感兴趣。
伏寿似乎松了口气,脸上的表情轻松了些许:“臣妾不便久扰陛下读书,先行告退。”
她盈盈一拜,转身离去。在走到门口时,她回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言——有忧虑,有期待,还有一丝决绝的勇气。
冷寿躬身送走皇后,随即目光转向我,更准确地说,是转向我放入发簪的袖子。
“陛下似乎对皇后娘娘的赠礼并不感兴趣。”他状似随意地说。
我心中警铃大作,表面上却只是耸耸肩:“女子饰物,朕要来何用?不过是不好拂了皇后的好意罢了。”
我故意打了个哈欠,表现出无聊的样子:“朕有些倦了,想小憩片刻。”
冷寿审视地看着我,似乎在判断我话中的真实性。最终,他躬身道:“那臣不打扰陛下休息了。臣就在外间,陛下若有需要,随时呼唤。”
他退出书房,轻轻合上门。但我知道,他一定守在门外,耳朵竖得老高,试图捕捉房内的任何异常动静。
我躺在榻上,闭上眼睛,假装入睡,心中却波涛汹涌。
伏寿冒着巨大风险前来,绝不会只为送一支普通发簪。这支发簪中必定藏着什么信息!
但我不能立即查看。冷寿太过警觉,任何不寻常的举动都可能引起他的怀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心中却焦急万分。袖中的发簪仿佛有千斤重,烫得我心神不宁。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我故意翻了个身,发出轻微的鼾声,制造熟睡的假象。
门外没有任何动静。冷寿应该还在那里守着。
我又等了许久,终于小心翼翼地睁开眼睛,屏息倾听。
门外安静无声。但我敢肯定,冷寿就在那里,像一条毒蛇般潜伏着,等待猎物的任何失误。
就在这时,我忽然灵机一动。
我故意在榻上动了一下,然后发出迷迷糊糊的声音:“水...拿水来...”
门外立刻有了动静。冷寿推门而入:“陛下要水?”
我装作刚刚醒来的样子,揉着眼睛:“嗯,口有些渴。”
冷寿转身去倒水。就在这个瞬间,我迅速从袖中取出发簪,塞入枕下,然后恢复昏昏欲睡的状态。
他端着水杯走来,我接过来慢慢喝着,大脑飞速运转。
发簪暂时安全了,但我该如何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查看它呢?
喝完水,我重新躺下:“朕还想再睡会儿,无事不要打扰。”
“是。”冷寿躬身,再次退出门外。
现在发簪在枕下,我可以借口翻身,悄悄查看。但问题是如何在几乎完全寂静的情况下,不发出任何声响地检查它?
我面朝里侧卧,一只手悄悄伸到枕下,摸到了那支发簪。
触手冰凉,簪身光滑。我仔细地摸索着,试图找出什么不寻常之处。
一开始,它似乎就是一支普通的发簪。我几乎要失望了——也许我真的想多了,这就是一支再普通不过的发簪?
但就在这时,我的指尖感觉到簪顶那颗珍珠似乎有些松动。
心中一动,我小心翼翼地尝试转动珍珠。
果然!珍珠微微转动了!我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但我立刻停止了动作——门外可能有耳,任何细微的声响都可能引起怀疑。
我必须等待更好的时机。
时间缓慢流逝,我在焦虑中几乎要失去耐心。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怎么回事?”我听到冷寿在门外问道。
一个小宦官气喘吁吁地回答:“冷公公,西苑那边...又发现可疑人影!侍卫们正在搜查!”
西苑?又是西苑?
冷寿的声音带着怒意:“废物!昨夜才出事,今日又让人混进来?我亲自去看看!”
脚步声匆匆远去。好机会!冷寿被引开了!
虽然可能还有其他眼线在附近,但冷寿这个最危险的人物暂时离开了。
我不敢浪费这宝贵的时间,立刻从枕下取出发簪,仔细研究起来。
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弱光线,我仔细观察簪顶的那颗珍珠。果然,珍珠与簪身的连接处有一道极细的缝隙,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我小心翼翼地旋转珍珠,它居然真的慢慢旋开了!
原来簪身是中空的!
我的心跳加速,轻轻将珍珠完全旋开,果然看到簪身内藏着一小卷绢纸。
我颤抖着手,取出那卷绢纸,迅速展开。
上面写着几行小字,墨迹很淡,显然是仓促间写就:
“兰林苑东侧墙第三松下有隙,可为传递之所。
旧书库穆顺,可试接触,暗语:‘先帝喜读《春秋》’。
御马监小黄门李忠,其父为董承旧部。
慎之又慎,万勿轻信。”
短短几行字,却让我看得心惊肉跳。
这是一份名单!几个可能未被曹操完全掌控的宫廷旧人!还有极其隐蔽的联络方式!
伏寿和她的家族果然在暗中经营着一股力量,尽管如她所说“极为脆弱”。
但这是真正的希望,还是另一个陷阱?董承不也是“表面忠于汉室,实则与曹操暗通款曲”吗?这些人中,会不会有曹操安排的诱饵?
我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几行字上,特别是“旧书库穆顺”这个名字。
旧书库...那是我前几天以读书为名去过的地方。当时我试图调阅宫中典籍,却发现许多关键史料和奏章被“整理”或“遗失”。那个看守书库的老宦官沉默寡言,对我毕恭毕敬,却也没什么特别印象。
若是他...或许可以一试?书库相对偏僻,接触起来不至于太过惹眼。
但风险极大。一旦这是陷阱,我就彻底暴露了。
就在我沉思之际,门外又传来了脚步声——冷寿回来了!
我慌忙将绢纸重新卷好,塞回簪身,旋紧珍珠,将发簪塞回枕下,然后迅速躺好,闭上眼睛假装仍在熟睡。
心在胸腔里狂跳,我努力控制呼吸,使之平稳悠长,仿佛真的在沉睡。
门被轻轻推开,冷寿走了进来。他在我榻前停留片刻,似乎在观察我是否真的睡着了。
我保持呼吸平稳,一动不动。
终于,他转身走了出去,再次合上门。
我暗暗松了口气,但心中的波澜却难以平息。
那份名单,那些名字...特别是“旧书库穆顺”...
我要冒险一试吗?
在这个华丽的牢笼中,我如同困兽,西周是看不见的铜墙铁壁,每一步都可能是万丈深渊。
但若永不冒险,又如何能寻得一线生机?
长夜漫漫,但或许,黎明并非完全无望。
发簪中的密信,如同一颗火种,在我心中点燃了微弱的希望之光。
而这光芒,值得我冒险吗?
我不知道。
只知道,在这深宫之中,有时候最大的风险,正是不敢承担任何风险。
我的手再次摸向枕下的发簪,冰凉的触感让我清醒。
明天,旧书库...穆顺...
或许,这将是我的第一次真正试探。
而试探的代价,又会是什么?
浩瀚宇宙的星辰大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D8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