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淳狠下心来,一夹马肚,疾驰而去。马蹄踏碎的不仅是官道上的尘土,更像是他内心的防线,每一次起伏都带来撕心裂肺的痛。太湖的烟波浩渺、断桥的柳色依依,都被他决绝地甩在身后,只有妻女那带泪的容颜,如同烙印般深深印在心头。
他胸腔内的怒火熊熊燃烧,对慕容复的卑鄙偷袭感到暴怒无比,但更多的是对阮星竹母女的安危感到忧虑。然而,身为大理镇南王,他肩负着家国天下的重任,吐蕃的异动、边境的告急,都像是一记记重锤,不断敲打着他的心脏。
他只能将所有的情绪、所有的力量都倾注在胯下的骏马和紧握的缰绳上。风声呼啸,仿佛带着万千冤魂的哭泣声,又像是金戈铁马的咆哮声,不断在他耳边回荡。他不敢回头,生怕一回首就会看到那渐渐缩小的湖畔孤影,从而让自己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决绝之心瞬间崩溃。
朱丹臣是他目前唯一能托付的人,他忠诚可靠、武艺高强,有他在,星竹和阿朱应该会安全一些吧?还有那个他尚未好好抱一抱的女儿阿紫……她们一定要平安!他在心中疯狂地呐喊,却无法将这份担忧说出口。
他日夜兼程、换马不换人,凭借着深厚的内力支撑几乎不眠不休地赶路。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饮几口山泉,整个人如同上了弦的利箭一般只知道向着大理的方向疾射而去。沿途的驿站看到他这副模样无人敢怠慢半分,都以最快的速度为他提供最好的马匹和食物。消息也如同涟漪般比他更早地传向了大理——镇南王回来了!带着一身煞气回来了!
当他终于看到点苍山那熟悉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并没有半分归家的喜悦之情反而感到沉甸甸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大理城越来越近城头飘扬的虽然是段氏王旗但空气中弥漫的那种紧张、压抑的气氛却比叛军围城时更加令人感到窒息和压抑。城门守卫森严盘查严密见到是他才慌忙跪地行礼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惶恐和不安。
段正淳面无表情地径首入宫甚至连衣袍都来不及更换。他知道此刻的大理皇宫内必定也是一片凝重和紧张的气氛。年幼的国君段正明坐在龙椅上面色苍白、眼神无助周围的重臣们也是个个眉头紧锁、唉声叹气。见到他归来众人如同见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着当前的困境和危机。
“皇叔!您可回来了!”段正明几乎要哭出声来“吐蕃大军压境号称三十万先锋己经抵达澜沧江对岸了!朝中……朝中有人主张求和纳贡……”他说到最后声音细若蚊蚋充满了屈辱和不甘。段正淳目光如电扫过在场诸臣冷声道:“求和?向谁求和?纳什么贡?我段氏立国以来可曾向吐蕃低过头?”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决心让那几个主和派大臣瞬间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段正淳一路风尘仆仆,连宫门都来不及通报,便径首闯入了皇宫。身上的衣袍满是尘土,却丝毫不减他那股子英挺之气。皇宫内,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宫女太监们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段正淳目不斜视,大步流星地走向金銮殿。年幼的国君段正明坐在龙椅上,面色苍白如纸,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助和惶恐。见到段正淳归来,他仿佛看到了救星一般,眼睛猛地一亮,差点从龙椅上蹦起来。
“皇叔!”段正明带着哭腔喊道,“您可算是回来了!吐蕃大军压境,三十万大军啊!先锋都己经抵达澜沧江对岸了!朝中大臣们个个束手无策,有人甚至主张求和纳贡……”
段正淳闻言,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不悦之色。他目光如炬,扫过在场诸臣,冷声道:“求和?纳贡?我段氏立国以来,何时向他人低过头?这些人,真是丢尽了我大理的脸面!”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那些主和派大臣们被他的目光一扫,顿时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
段正淳快步走到军事沙盘前,仔细查看边境的态势。只见吐蕃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正面威逼大理城,另一路则绕道西南,意图切断大理与摆夷等附属部族的联系。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一举吞并大理!
他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仿佛能滴出水来。看完沙盘后,他猛地转身,向那些大臣们连续发问:“边境守军情况如何?粮草辎重可充足?摆夷族和其他部族的态度怎样?”
一位老将军战战兢兢地走上前来,汇报道:“启禀王爷,边境守军兵力不足,且士气低落。粮草……因前番叛乱,国库空虚,实在是支撑不了多久了。摆夷族的岩坎头人倒是派人传来口信,誓与大理共存亡。但其他一些小部族……态度暧昧,恐怕有异心。”
段正淳闻言,怒火中烧。他猛地一拍桌子,厉声道:“这些人,真是该死!在这个节骨眼上,竟然还敢有异心!传我命令,立刻调集所有能调动的兵力,增援边境!同时,向摆夷族和其他忠诚的部族求援!我们要让吐蕃看看,大理的子民,绝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内忧外患,大理的形势危如累卵,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深渊!段正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在这巨大的压力下冷静下来。愤怒和焦虑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迅速做出了一系列决断。
他立即派遣了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重礼,紧急出使宋廷。使者马不停蹄,星夜兼程,只为能尽快见到大宋的皇帝,陈述利害,请求北宋施加压力,牵制吐蕃的进攻。
同时,段正淳毅然决定开放皇室府库,他深知此刻的大理国库空虚,支撑不了多久的战争消耗。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镇南王私产也全部拿出,用于紧急筹措军饷和粮草。这一举动稳定了军心,也让百姓看到了希望。
他亲自修书数封,以摄政王和镇南王的名义,派遣心腹火速送往各边境部族。书信中,他陈明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许以重利,只为能稳固与这些部族的联盟,共同抵御吐蕃的侵略。
此外,他即刻点齐了王府的亲兵和城中所有可用之军,准备亲自前往前线督战。他披上铠甲,执起长剑,站在点将台上,声如洪钟地鼓舞士气。士兵们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的声音,无不为之动容,纷纷表示要与他共赴国难。
一道道命令从宫中发出,整个大理城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始紧张而有序地运转起来。段正淳雷厉风行的手段暂时压制了朝中的恐慌情绪,然而他心中的焦虑却并未因此减少半分。
就在段正淳忙于调兵遣将、筹备出征事宜的紧要关头,一个更加让他心寒的消息传来:朝中在清查杨义贞余党的过程中,竟然发现慕容世家在江南的势力与吐蕃此次南侵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密报中称,慕容复曾暗中与吐蕃大将有过接触!
“慕容复!”段正淳一拳狠狠地砸在案几上,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他终于明白了,原来慕容复的野心竟然如此之大,不仅仅是为了紫云佩和星竹母女,更是要勾结外敌,祸乱整个西南!这新仇旧恨让段正淳对慕容复的杀意达到了顶点,但他也清楚地知道,此刻他必须先将这滔天的怒火压下,全力应对迫在眉睫的亡国危机。
三日后,段正淳披甲执铁,亲率一支精锐之师离开大理城,奔赴烽火连天的边境。临行前,他特意去探望了仍在病榻上缠绵的母亲。皇太妃气息微弱地握着他的手,浑浊的眼中满是担忧和不舍:“淳儿……江山社稷……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保重自己……”段正淳跪在榻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母后放心!儿臣在,大理便在!儿臣一定会守住这片江山!”说完他转身离去,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和危险的道路。
当他骑上战马的那一刻,段正淳回望了一眼巍峨的皇宫,金色的屋瓦在阳光下闪耀,仿佛每一片都承载着大理的国运和子民的期盼。他深吸一口气,胸腔中充满了悲壮与决绝。这一次,他不仅是为了段氏皇权而战,更是为了身后百万生灵的安危而战!
他想起太湖边那个温婉如水的女子阮星竹,她的坚强和隐忍是他前进的动力。还有阿朱,那稚嫩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爹爹,你要早点回来哦!”阿紫,那个虽然弱小但生命力顽强的孩子,也让他心生怜爱。他必须赢,他不能输!为了她们,为了大理!
而此刻,在遥远的江南水乡,阮星竹正带着阿朱和阿紫,乘坐一叶扁舟,在朱丹臣的护卫下悄然前行。她们沿着一条僻静的支流,向着更加隐秘的深处漂去。段正淳的再次离去,让阮星竹的心如同被撕裂一般疼痛,但她知道,她不能成为他的累赘,她必须坚强地活下去,为了他们的未来。
阿紫似乎感受到了离别的悲伤和动荡,她哭闹不止,身体也越发虚弱。小脸时常泛起不正常的潮红,让阮星竹忧心如焚。她苦于无处求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阿紫受苦。朱丹臣虽然尽力采摘了一些安神的草药,但效果甚微。
这一夜,舟泊在一个荒芜的河湾。月色如水,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映照出阮星竹憔悴的面容。她抱着哭累后昏睡的阿紫,借着月光再次取出那卷母亲留下的绢帛和紫云玉佩。她反复阅读着上面的字句,“《星璇功谱》”西个字如同鬼魅般吸引着她的目光。这是她家传之物,虽然只是残卷,但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不可落入慕容之手。这功谱究竟有何神奇之处?是否能帮助阿紫度过难关?
阮星竹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她开始凭借儿时母亲启蒙的微弱记忆以及绢帛上晦涩难懂的注解尝试着修炼。她按照某种特定的呼吸方式调动体内那股微弱的内息,并轻轻地将它渡入阿紫的体内。这一刻,她仿佛感受到了与阿紫之间一种神秘的联系,她们的心跳似乎都融合在了一起。
时间在缓缓流逝,阮星竹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她没有停下。她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阿紫就一定有希望。终于,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后,她终于摸索出了一丝门道,并成功地将内息渡入了阿紫的体内。这一刻,她仿佛看到了阿紫苍白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红润,那是生命的色彩!
起初的尝试,阮星竹并未抱太大希望。每当夜深人静,她便将阿紫紧紧搂在怀中,轻闭双眼,按照那功谱上的法门,一丝丝地引导着内息。然而,一切似乎都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反应。阿紫依旧夜夜啼哭,声音虽微弱,却像是一根根尖锐的针,深深扎进阮星竹的心头。
但她并未放弃。或许是出于母亲的执着,或许是那紫云玉佩散发出的微弱温热给了她希望。她坚信,只要自己不放弃,总会找到救阿紫的办法。于是,她夜夜如此,坚持不懈地尝试。
终于,在几个漫长的夜晚后,阮星竹惊喜地发现,阿紫的哭声似乎变得微弱了一些。她睡得也更加安稳,那张苍白的小脸上,竟泛起了一丝淡淡的红晕。而每当她运功时,那枚贴身的紫云玉佩就会散发出一种极其微弱的温热,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悄然流动。
这个发现让阮星竹激动不己。她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光芒。或许这祖传之物真的隐藏着守护她们母女的力量?她不知道答案,但她知道,自己必须继续尝试下去。
就这样,阮星竹在无意识中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她不知道自己的尝试会给阿紫带来怎样的改变,也不知道前方等待着她们的究竟是什么。但她明白,为了孩子,她必须勇敢地走下去。
前方的水路依旧迷茫而深邃,仿佛隐藏着无数的危机和暗流。但阮星竹却并未感到丝毫的恐惧和犹豫。因为她知道,只要自己心中有爱和希望,就一定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而那枚散发着微弱温热的紫云玉佩,也成为了她心中最坚定的信念和支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理皇爷(http://www.220book.com/book/XDA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