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敏、张雄和巴特尔这新搭起来的“独立骑兵师”领导班子,很快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有了明确的职责分工,训练效率明显提升。诺敏负责全盘规划和战术演练,张雄狠抓纪律和后勤保障,尤其是按照李云龙的要求,开始建立详细的士兵档案和装备台账,巴特尔则带着他那一团精力过剩的小伙子,专攻马上冲阵和强袭战术,把训练场搞得天天尘土飞扬,杀声震天。
李云龙依旧是训练场的常客。他不再事无巨细地插手,而是更像一个检验官和灵感来源。他背着手在训练场边溜达,看着士兵们练习下马结阵、挖掘野战工事,或者笨拙地操作那些黑乎乎的火药包,时不时地叫停,亲自上前纠正动作,或者提出一些更刁钻的战场假设。
“诺敏!你过来!”李云龙朝正在指挥小队战术配合的诺敏招手。
诺敏小跑过来,额头上带着汗珠:“大汗,您有什么指示?”
李云龙指着正在练习快速挖掘散兵坑的士兵:“速度还是慢!老子要求是,一炷香时间内,一个人必须挖出一个能把自己蜷进去、还能挡箭的坑!你看看他们,挖得跟狗刨似的!这要是在战场上,敌人的骑兵一个冲锋就到了眼前,你坑还没挖好,等着当活靶子吗?”
诺敏面露难色:“大汗,主要是这工兵锹数量不够,很多士兵用的还是顺手找来的木棍或者旧马刀刨土,效率太低。而且地面的硬软程度不一样……”
“工具的问题老子来解决!”李云龙打断他,“但你得想办法提高效率!可以搞个小比赛,哪个小队挖得快挖得好,奖励肉吃!哪个小队垫底,晚上加练!总之,要把这个技能给老子练成本能!”
“是!我明白了!”诺敏立刻领会了精神。
李云龙又溜达到火药训练区。这里戒备森严,由张雄亲自盯着。士兵们正小心翼翼地将配置好的黑火药装入小陶罐或者厚布包中,插入引信,制作成最简易的爆炸物。空气中弥漫着硫磺和硝石的味道。
“小心点!你他娘的手别抖!引信留那么长,你是怕敌人发现不了吗?”张雄正对着一个手忙脚乱的士兵低吼。
李云龙走过去,拿起一个制作好的“炸药包”掂量了一下:“分量还行。试爆过吗?威力怎么样?”
张雄连忙回答:“回大汗,试过几次。对付无防护的人员和马匹效果不错,能炸伤炸懵。对付坚固工事就差很多。主要是稳定性不太好,有时响有时不响,而且运输和携带比较危险。”
“嗯,安全第一!”李云龙强调,“这东西现在就是个辅助,别指望它当主力。主要是用来吓唬人,制造混乱,或者在特定情况下破坏障碍物。继续摸索,总结经验,把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给老子总结成条文,下发到每个操作手!”
“是!”
看完了训练,李云龙的心思又回到了他念念不忘的装备上。特别是那个“马蹄铁”。
他回到行营,再次拿出那张画着简易马蹄铁图样的羊皮纸,又把伯颜叫了过来。
“伯颜,老子让你找的工匠,找得怎么样了?”李云龙开门见山。
伯颜答道:“回大汗,城内外的铁匠、皮匠,只要手艺还过得去的,都被集中起来了。按照您的吩咐,分成了几个组,有的专门打造兵器,有的负责修补甲胄,还有一拨人正在尝试制作您说的那种……高桥马鞍和更合手的马刀。只是这‘马蹄铁’……”他顿了顿,脸上露出困惑,“工匠们都没见过,也不太理解这是何物,有何用处。”
“走,带老子去工匠坊看看!”李云龙收起羊皮纸,站起身。
所谓的工匠坊,其实就是将城内几个较大的铁匠铺和相邻的院落临时整合起来的一片区域。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炉火映照着一张张淌着汗水的黝黑面孔。
工匠头领是一个叫老哈森的突厥老铁匠,据说祖上给西辽的贵族打过兵器,手艺精湛,在哈拉和林颇有名望。他被伯颜找来负责协调所有铁匠工作。
见到李云龙和伯颜到来,老哈森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带着一众工匠行礼。
“免了免了。”李云龙摆摆手,首接掏出那张羊皮纸,“老哈森,你看看这个,能打出来不?”
老哈森接过羊皮纸,眯着眼睛仔细看了半天,又和旁边的几个老铁匠低声议论了几句,脸上疑惑的神色更重了。
“大汗,”老哈森小心翼翼地开口,“请恕小人愚钝,这……这是个马蹄子的形状?用铁打造?套在马蹄子上?”他实在想不通这玩意儿有什么用。马匹的蹄子本身就有角质层保护,虽然长途奔跑会磨损,但通常休息一段时间就能自然恢复,或者由懂行的牧马人进行修剪。用铁来包裹马蹄,闻所未闻。
“对,就是套在马蹄子上!”李云龙知道他们不理解,解释道,“你们想,咱们的骑兵,尤其是要长途奔袭的‘独立骑兵师’,经常要在各种复杂地形跑,石头路、砂砾地、冰冻的河滩,对马蹄子的磨损非常大!有时候一仗打下来,好多战马就因为蹄子磨损严重,暂时废了,影响战斗力!”
他拿起一块地上的碎石头,又指了指旁边一匹拴着的战马的马蹄:“要是给马蹄子底下钉上这么一块铁,是不是就能大大减少磨损?让战马能跑得更远,持久力更强?而且,在一些湿滑泥泞的地方,加了铁掌,是不是也能增加点抓地力,防止打滑?”
老哈森和工匠们听着李云龙的解释,看着他的比划,渐渐有些明白了。他们都是跟金属和马匹打交道多年的人,稍微一想,就意识到这看似简单的东西,可能蕴含的巨大价值。
“妙啊!”一个中年铁匠忍不住拍了下大腿,“大汗,您这想法……神了!要真能成,咱们的战马可就厉害多了!”
老哈森也激动起来,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大汗,道理小人懂了。可是……这打造起来,恐怕不容易。”
“哦?有什么难处?说说。”李云龙就知道没这么简单。
“首先就是形状和大小。”老哈森指着图样,“马有大小,蹄子也有大小,形状还不完全一样。要想合脚,恐怕得量着马蹄子现打现做,没法统一。这太费工夫了。”
“其次,怎么钉上去?”另一个铁匠补充道,“首接往活马蹄子上钉钉子?那马不得疼得乱踢乱跳?而且马蹄子那地方,是活的角质,钉钉子会不会伤了马,导致瘸腿甚至废掉?”
“还有材料,”老哈森接着说,“打制这东西,要用好铁,还得有韧性,不能太脆,不然容易断。好铁现在可不多见,主要都用来打造兵器和箭头了。”
李云龙听着这些问题,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来了精神。有问题才好,解决问题就是进步!
“一个个来!”李云龙卷起袖子,仿佛回到了兵工厂跟老师傅讨论武器改进的岁月,“大小不一的问题,咱们可以搞几个标准型号!比如分大、中、小三种号,覆盖大部分战马。特殊体型的,再单独定制。先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钉钉子的问题……”李云龙摸了摸下巴,“老子以前……呃,听西域的商人提起过,好像是有专门的钉法,只钉马蹄外面那层硬壳,不伤到里面的肉。这样马不会太疼,就跟人剪指甲差不多。具体怎么操作,咱们可以找经验丰富的牧马人和兽医一起来研究!先找几匹淘汰的老马或者伤马做试验!慢慢摸索!”
“至于材料,”李云龙看向伯颜,“伯颜,想办法!优先保障‘独立骑兵师’的装备需求!好铁不够,就去买,去换,或者把那些缴获的破铜烂铁回炉重炼!老子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把材料给老子搞来!”
伯颜立刻领命:“是!臣会加紧督办!”
“老哈森!”李云龙又转向老铁匠,“你挑几个手艺最好的伙计,专门成立一个……嗯,‘马蹄铁攻关小组’!老子任命你当这个组长!就负责研究和打造这马蹄铁!需要什么,首接跟伯颜要!尽快给老子拿出可行的样品和操作方法!”
“攻关小组?组长?”老哈森听着这新词,有点懵,但大致明白是让他带头干这件事。能被大汗亲自指派任务,他感到无比荣耀,立刻挺起有些佝偻的腰板:“是!大汗!小人一定竭尽全力!”
接下来的日子,工匠坊里更加热闹了。“马蹄铁攻关小组”在老哈森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摸索。
他们先是按照李云龙提出的“大、中、小”三种规格,打制出了第一批粗糙的铁片。然后,找来了军中经验最丰富的老牧马人和兽医。
第一次试验,选了一匹即将被淘汰的老马。当铁匠拿着烧红的铁钉,试图往马蹄上钉的时候,那老马受惊,猛地扬蹄,差点把铁匠踹飞。好不容易被众人按住,钉子歪歪扭扭地钉上去,结果没走几步,马蹄铁就掉了,还因为钉歪了,导致马蹄有些轻微开裂。
失败。
总结教训:固定马匹的方法需要改进,钉钉子的手法需要练习,马蹄铁的形状也需要根据马蹄的实际弧度进行调整。
第二次,他们改进了固定方法,用结实的绳索将马匹更稳妥地绑定在木架上。老哈森亲自操刀,选择马蹄角质层最厚实的外缘下钉,动作又快又准。钉好后,让马匹慢走。
这次,马蹄铁没有立刻掉下来。但走了小半个时辰后,还是松动了。而且,因为铁片是平的,而马蹄底面是弧形的,导致接触不紧密,容易卡进石子。
再次失败。
总结教训:马蹄铁的弧度需要更贴合马蹄,固定方式可能需要更多的钉子或者改进铁片本身的卡扣设计?李云龙得知后,又提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铁片边缘弄出点来的边,像个小碗一样兜住马蹄边缘?或者打出钉孔的位置再优化一下?”
老哈森等人根据李云龙的提示,继续改进。
与此同时,张雄负责的装备标准化也遇到了麻烦。他试图统一“独立骑兵师”的马刀规格,但发现现有的马刀长短、轻重、样式五花八门,有的是蒙古传统款,有的是从中亚传来的,还有的是从金国、南宋缴获的汉式马刀。要想统一换装,工程量巨大,而且很多士兵用惯了自己的刀,不愿意换。
张雄把情况报告给了李云龙。
李云龙一听就火了:“扯淡!什么叫用惯了?老子当年用汉阳造用惯了,后来不也换成了三八大盖?好武器就是好武器!必须统一!不然后勤补给、战术配合全是问题!”
他亲自到仓库查看那些堆积如山的各式马刀,挑挑拣拣,最后选定了一种刀身略带弧度,利于劈砍,长度和重量都比较适中的款式作为制式马刀的蓝本。
“就按这个样式改!”李云龙下令,“稍微优化一下,刀柄要防滑,配重再调整调整,让挥舞起来更顺手。然后,集中所有铁匠,优先打造这种制式马刀!先给‘独立骑兵师’换装!告诉他们,这是老子定的规矩,谁不换,谁就滚出‘独立骑兵师’!老子这里不养大爷!”
在李云龙的强力推动下,标准化生产的进程虽然缓慢,但总算开始了。工匠们分成几班,日夜不停地按照新图纸打造制式马刀、改进马鞍、尝试制作马蹄铁。叮叮当当的声音,成了哈拉和林除了训练口号之外,又一道不变的背景音。
而远在西边,海都和阿里不哥的联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和扯皮后,似乎也缓过气来。斥候传回消息,他们正在集结兵力,频繁调动,边境地区的小规模摩擦开始增多。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云龙站在行营的院子里,听着隐约传来的打铁声和训练场的号子声,望着西边逐渐沉落的夕阳,眼神锐利。
“来吧,龟孙子们。老子的‘独立骑兵师’和的新装备,正缺个开刃的机会呢!”
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DE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