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抵英国,空气中弥漫着与曼谷截然不同的气息——湿冷的雾气,古老的砖石建筑,以及无处不在的、深入骨髓的台球文化底蕴。这里是斯诺克的圣地,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战场。欧洲区资格赛,汇聚了除林风外,几乎所有世界排名前列的斯诺克高手,以及九球领域的众多传奇名将。
中国队入驻谢菲尔德一家安静的训练基地,迅速投入适应性训练。林风能明显感觉到,队员们,尤其是吴凯等斯诺克选手,在面对这片土地时,无形中多了一份拘谨和压力。这里是他们许多人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他们曾多次折戟沉沙的战场。
“感觉怎么样?”训练间隙,林风问正在反复练习一个关键角度蓝球的吴凯。
吴凯擦了擦汗,语气有些发虚:“风哥,不知道为啥,在这地方打球,总觉得库边更硬,袋口更小似的……心理作用吧。”
林风点点头,他理解这种感受。环境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他没有多说,只是拿起球杆,走到旁边的球台,开始练习同样的角度。他的动作依旧稳定、流畅,仿佛身处自家训练馆。高级绝对球感 让他迅速适应了这里台尼的速度与库边的弹性,击球声清脆而自信。
“记住这种感觉,”林风对吴凯,也是对其他队员说,“球台是死的,人是活的。把你的专注力从‘这里是英国’收回来,完全放在球和杆上。心眼 的初级运用,就是内省,排除外魔,守住本心。”
他亲自示范,如何在喧嚣或充满历史压力的环境中,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迅速进入专注状态。队员们依言尝试,虽然生涩,但那种无形的压力似乎真的减轻了一些。
资格赛打响。正如预料,欧洲区的比赛强度陡然提升。
林风在斯诺克单人项目中,遭遇了一位以计算精准、打法极其“学院派”的苏格兰老将。对方对克鲁斯堡的球台熟悉得如同自家后院,每一杆安全球都如同经过计算机优化,几乎不给林风留下任何轻松上手的机会。比赛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慢节奏绞杀。
这是一场与曼谷完全不同的考验,比拼的是极致的耐心、细腻和失误率。
林风沉下心来,将 心眼(初级) 的洞察力更多地投向自身。他不再急于寻找一击制胜的机会,而是确保自己的每一杆回球都质量极高,甚至在对手看似无懈可击的防守中,利用更精妙的旋转和力度控制,反做斯诺克,耐心地积累着微小的优势。
当比赛进行到中盘,苏格兰老将一次处理复杂贴库球时,力度出现了极其微小的偏差,母球未能完全藏死。
机会!一个转瞬即逝的、需要极高精度长台才能把握的机会!
林风动了。在 心眼 的绝对专注下,外界的一切仿佛消失,他的世界中只剩下那颗目标红球与母球之间的连线。出杆,果断而稳定!
“啪!”长台拼进!
上手后,他没有丝毫拖沓,极致速度(被动)自然流转,一杆清晰、冷静的87分清台,打破了僵局!
这一局,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苏格兰老将的精密防线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心态出现了波动。林风乘胜追击,再下两城,有惊无险地拿下比赛。
然而,真正的风暴,却在九球赛场率先掀起。
苏小暖在争夺一个关键出线名额的比赛中,遭遇了东道主选手,九球名将“快枪手”莎拉·琼斯。琼斯以其闪电般的出杆速度和极具侵略性的冲球闻名,主场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助威更是给她增添了无穷气势。
比赛一开始,琼斯就利用其强大的冲球连续得分,迅速拉开比分。苏小暖被打得有些措手不及,节奏完全被带入对手的步调,很快以大比分落后。
局间休息,苏小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眼神中甚至闪过一丝慌乱。这种纯粹速度与力量的压制,是她此前较少遇到的。
林风走到她身边,没有谈论技术,而是看着她的眼睛,沉声道:“小暖,忘记比分,忘记观众。用你的 心眼,去‘看’她的节奏,不是跟着她跑,而是找到她速度中的‘缝隙’。她的快,是她的武器,也可能成为她的破绽。稳住,一杆一杆打。”
他的话语如同定海神针,带着 “王者之心” 的安抚力量。苏小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努力将 心眼 的感知投向对手。她开始注意到,琼斯在极速出杆的间隙,呼吸其实并不均匀,在处理一些需要细微控制的球时,她的动作会有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凝滞。
重新上场后,苏小暖改变了策略。她不再试图与对手比拼绝对速度,而是在琼斯冲球后,利用自己更细腻的走位和稳定的心态,耐心周旋。当琼斯因为久攻不下出现一丝急躁,击球选择变得冒险时,苏小暖抓住了机会!
一杆精妙的防守,迫使琼斯拼球失误!上手后,苏小暖稳扎稳打,清光台面,扳回一局!
这一局,极大地提振了她的士气,也动摇了琼斯的信心。随后的比赛,苏小暖越战越勇,完全发挥出自己技术全面的特点,而琼斯则在主场压力和对手的韧性面前,失误开始增多。
最终,苏小暖上演了惊天大逆转,击败强敌,抢下了至关重要的奥运门票!
当最后一颗九号球落袋,苏小暖激动地握紧了拳头,看向场边的林风,眼中闪烁着泪光与感激。这一战,她突破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心境!
与此同时,吴凯也在与一位年轻气盛的英格兰新星的对决中,经历了类似的煎熬。他在关键时刻,回想起林风的指导,努力运用 心眼 稳住心神,顶住了对手的疯狂反扑,最终险胜过关!
中国队在强敌环伺的欧洲战场,再次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林风稳定如磐石,苏小暖、吴凯等核心队员在逆境中实现突破,整个团队的韧性与战斗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检验和提升。
赛后总结会上,林风看着眼前这些经历了淬炼、眼神更加坚定的队友,沉声道:“欧洲这一关,我们闯过来了。这证明,只要内心足够强大,技术足够过硬,任何战场我们都能征服。”
他顿了顿,感受着自身在高压下似乎又凝实了几分的 心眼,继续说道:“但布里斯班,将是最终的熔炉。回去之后,总结得失,针对性强化。我们的目标,从来不只是参赛。”
“而是,金牌!”
众人的眼神灼灼,战意昂扬。
而在他们载誉归国的同时,一份来自国际台联技术委员会的“非正式沟通函”,悄然摆上了林风的案头。函件中,以“确保奥运公平、维护运动纯粹性”为由,委婉地提出希望对运动员使用的“非传统训练辅助设备”进行更明确的界定和限制。
风,又起于青萍之末。
林风看着函件,眼神微眯。他知道,某些力量,并未因为他在赛场上的成功而放弃。
“也好。”他轻声自语,“就让所有的明枪暗箭,都在奥运的熔炉中,见个真章吧。”
公私分明的泡泡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DG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