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青少年邀请赛的凯旋,为“风帝基石计划”注入了强心剂,林晓、孙晓雅等首批学员的名字开始在圈内崭露头角。然而,赞誉与关注如同一把双刃剑,随之而来的,是更挑剔的目光与更复杂的内部情况。
精英班内部,“道”与“术”的分歧开始悄然滋生。
林晓凭借其“绝对空间感”,在技术层面一骑绝尘。他将林风所授的《风帝教程》中关于角度、力量、旋转量化的部分发挥到极致,甚至能自行推导出更复杂的数学模型来优化击球选择。他的球,愈发精密,如同瑞士钟表,但也愈发显得“不近人情”。他沉迷于“术”的极致,认为一切皆可量化、可计算,情感与临场感觉是“不稳定因素”。
而孙晓雅则代表了另一种倾向。她天赋卓越,学习能力强,却更倾向于理解林风教学中的“神”而非“形”。她将林风“无境之心”理念中关于适应、变化、融入比赛的部分,与自己灵动的球风结合,常常能打出充满想象力的好球。但她有时会过于依赖这种“感觉”,在林晓看来,这缺乏扎实的数据支撑,是“野路子”。
一次针对复杂斯诺克局面的战术分析课上,这种分歧彻底爆发。
林晓用平板电脑展示了他构建的数学模型,清晰标出了他认为成功率最高的唯一解:“根据库边弹性系数、母球初始矢量……这条线路的成功概率是73.5%,其他选择均低于50%,不应考虑。”
孙晓雅却指着台面一处:“我觉得这里有个机会,可以利用蓝球做一个轻微的碰撞,改变红球的自然角,虽然模型概率可能不高,但如果成了,后续局面会开朗很多。我感觉……有机会。”
“感觉不可靠。”林晓语气平淡地反驳,“概率模型是基于大量数据和物理规则。追求低概率事件,是低效且冒险的。”
“但比赛不是做数学题!”孙晓雅有些激动,“如果都按概率最高的打,那比赛还有什么悬念?风帝老师不是也说过,要敢于创造吗?”
“创造应基于对规则的深刻理解,而非臆测。”林晓寸步不让。
课堂气氛一时有些僵持。其他学员也隐隐分成了“技术流”和“感觉派”,小声争论起来。
负责授课的陈影将情况汇报给了林风。
林风没有立刻出面调停,而是让赵坤准备了一场特殊的 “盲打”训练。
训练室内,球台被不透明的隔板挡住,学员只能通过传感器数据和实时三维动态图(排除了颜色和质感信息)来了解台面情况并做出击球指令,由机械臂执行。
第一轮,是完全依靠数据的“纯技术”测试。林晓如鱼得水,指令精准,清台效率极高。孙晓雅则显得有些挣扎,她的许多“感觉”在冰冷的数据面前无法施展。
第二轮,林风悄悄加入了干扰——模拟实战中可能出现的、难以量化的因素,如微小的台尼磨损、不易察觉的球体静电等。这些因素并未在数据中完全体现。
这一次,林晓的“完美模型”开始出现偏差,一些理论上必进的球因为细微的物理环境变化而失误。而孙晓雅,虽然前期依旧磕绊,但她那种基于综合感知的、模糊的“纠错”能力开始发挥作用,反而逐渐适应了这种“不完美”的环境,后期表现稳步提升。
训练结束,林风召集所有学员,站在恢复原状的球台前。
“林晓的‘术’,追求极致的精确与效率,是台球大厦坚实的地基。”林风首先肯定了林晓,“没有这个地基,一切感觉都是空中楼阁。”
他话锋一转,看向孙晓雅:“而晓雅的‘道’,是建筑在地基之上,赋予大厦灵魂与生命的部分。它关乎理解、适应、创造,以及在面对‘未知’和‘不完美’时的应对智慧。”
他拿起一颗球,在手中轻轻:“《风帝教程》不是让你们成为我,而是给你们工具,去找到属于你们自己的路。林晓,你的计算能让你达到99%的稳定,但顶尖对决中,那决定性的1%,有时需要超越计算的灵感与勇气。晓雅,你的灵感是你的财富,但它需要建立在99%的扎实基础上,才能持续闪耀,而不是昙花一现。”
“道为方向,术为舟楫。”林风总结道,“偏废任何一方,都无法行稳致远。我希望看到的,不是谁说服谁,而是你们如何从对方身上,学到自己所欠缺的东西。”
林晓看着训练数据,若有所思。孙晓雅也收起了之前的激动,陷入沉思。
这场“道术之辩”并未立刻平息,但一种更加健康的、基于相互借鉴而非对立竞争的氛Χ开始萌芽。林晓开始尝试在计算中保留一丝应对变化的弹性,孙晓雅则更主动地去钻研数据背后的物理原理。
就在内部教学稳步推进时,一个来自外部的、极具分量的挑战,突兀地摆在“风帝基石计划”面前。
挑战者,是数年前曾叱咤国内斯诺克界,后因伤淡出,转型为知名评论员的 前国手,周弘毅。他以眼光毒辣、点评犀利著称,在媒体和球迷中拥有巨大影响力。
周弘毅并未首接挑战林风,而是在一档热门体育访谈节目中,公开发出质疑:
“林风选手的成就毋庸置疑,他的‘无境之心’境界我也非常佩服。但是,”他话锋一转,“我对他目前大力推行的‘基石计划’,尤其是那种过早强调‘融合’、‘理解’的教学方式,持保留态度。”
“青少年选手,尤其是苗子阶段,最需要的是打下 极其坚实、标准化 的基本功!是成千上万次重复形成的肌肉记忆!是如同本能般的规范动作!林风现在的教法,会不会让这些孩子过早陷入‘思考’的窠臼,变成了‘理论家’,而失去了作为竞技选手最宝贵的、那种纯粹的攻击本能和胜负心?我担心,这会拔苗助长,毁了这批好苗子!”
周弘毅的质疑,以其专业背景和影响力,瞬间在台球界掀起巨大波澜。支持与反对者争论不休,也给“基石计划”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他是老一辈的代表,信奉的是‘苦练出真功’。”陈影对林风分析道,“他的质疑,代表了一部分传统观念的看法。”
林风看着节目录像,周弘毅的话语犀利,但眼神中并无恶意,更多的是对后辈的担忧和对项目发展的思考。
“他说的,并非全无道理。”林风缓缓道,“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切境界都是空谈。我们的教学,或许在强调‘道’的同时,在‘术’的锤炼上,展现得还不够。”
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几天后,“风帝工作室”官方发布公告:诚挚邀请周弘毅老师,莅临“风帝基石计划”训练基地,进行为期三天的 “教学观察与公开研讨” 。期间,基地全面开放,欢迎业界同仁、媒体朋友监督指导。
同时,林风对精英班的学员们只说了一句话:“下周,拿出你们全部的训练成果,尤其是 基本功。”
一场关于台球教育理念的正面交锋,即将在训练馆内无声展开。雏凤们的清声,能否经受住老牌鹰眼的审视?
台球皇帝:开局神豪系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台球皇帝:开局神豪系统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DG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