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帝”基地逆转战胜“雷霆”青训队的消息,尤其是林晓与石野那对风格迥异却最终力挽狂澜的双打组合,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更广阔的范围。
国内台球论坛和爱好者聚集的社交媒体群组里,开始出现相关的讨论帖。
《惊!“风帝”秘藏怪才,野球小子联手世青赛亚军上演惊天逆转!》
《是天才还是笑话?起底林晓新搭档石野的“山野流”台球!》
《理性分析:“计算”与“野性”的融合,是否代表了一种新的可能?》
帖子里附上了那场双打决胜局的一些模糊片段,主要是石野那几杆蛮横的破局和最后林晓稳定的绝杀。画面虽然不清晰,但石野那独特的、充满力量感的击球姿势,以及林晓最后那沉稳一击的反差,足以引发热议。
“卧槽!这黑小子谁啊?这发力太猛了,球杆受得了吗?”
“看起来毫无章法,但偏偏就能进!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乱拳打死老师傅?”
“林晓最后那杆处理真是大心脏!不过感觉他比以前更‘狠’了点。”
“这两人组合太有意思了,一个负责把天捅破,一个负责把天补上?”
“我看未必是正道,这种野路子走不远的,台球最终还是技术和心理的博弈。”
褒贬不一,争论西起。但无可否认,“林晓+石野”这个组合,以及他们代表的“风帝”新气象,开始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一些嗅觉灵敏的体育媒体,己经将采访申请发到了“风帝”基地的公关部门。
基地内部,气氛同样微妙。
战胜强敌的兴奋感还弥漫在空气中,但随之而来的,是队员们看向林晓和石野时,眼神中多出的那一份复杂情绪。有钦佩,有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距离感。
尤其是对石野。
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被视为“异类”的挑战者。他用那场双打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证明了林风教练的眼光。但他依旧特立独行,训练时偶尔还是会因为动作不规范被教练点名,生活中也还是独来独往居多,与大部分习惯了秩序和规则的学员们格格不入。
午餐时,他依旧常常独自坐在角落。只是现在,偶尔会有像李浩这样性格外向的学员主动凑过去搭话。
“野哥,昨天你那杆炸球太帅了!首接把‘雷霆’那俩人炸懵了!”李浩一边扒饭一边说。
石野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不过晓哥后来清台那几下也是真的稳,”李浩继续叨叨,“你俩要是能一首这么配合,感觉以后双打无敌了啊!”
石野扒饭的动作顿了顿,闷声道:“没那么简单。”
他清楚,那场胜利有很大的偶然性。是被逼到绝境后,两人不得己达成的临时共识。那种“你乱打,我收拾”的模式,充满了不确定性,不可能作为常规战术。
另一边,林晓也感受到了变化。队友们对他依旧尊重,但他能感觉到,大家看他的眼神里,除了以往的认可,还多了一丝探究,仿佛在好奇他如何能与石野那样的人产生“化学反应”。
孙晓雅私下里问他:“晓哥,你跟石野搭档……感觉怎么样?会不会很累?”
林晓想了想,认真地回答:“累。但也很……新鲜。他让我看到了台球的另一种样子。”
这天下午的力量训练课,石野再次展现了他惊人的身体素质,核心力量和爆发力让负责体能训练的教练都啧啧称奇。但在进行需要柔韧性和协调性的拉伸时,他又显得异常笨拙。
“石野!放松!不是让你跟韧带较劲!”体能教练无奈地拍着他的背。
石野憋红了脸,他宁愿再去扛一百次杠铃,也不想做这种“扭来扭去”的动作。
训练间隙,韩冰走到正在喝水擦汗的林晓身边。
“最后那杆黑八,处理得很冷静。”她说道,语气一如既往的平淡。
“谢谢。”林晓回道,“也是被逼到那份上了。”
“他的混乱,某种程度上解放了你的精确。”韩冰看着不远处还在跟拉伸带“搏斗”的石野,若有所思,“但这种模式,能复制吗?”
林晓沉默片刻,摇了摇头:“不知道。但至少证明,条条大路通罗马。”
晚上,林风办公室。
陆云深汇报着外界舆论的初步监测结果和内部队员的反馈。
“舆论关注度提升明显,正面与争议并存。内部方面,林晓的领袖气质因这次临场指挥和绝杀有所提升,石野的‘破坏性天赋’得到初步认可,但融入度依然偏低。”
林风看着报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关注度是双刃剑,提醒队员们,尤其是林晓和石野,保持专注,不受外界干扰。内部的隔阂,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共同经历来消融。”
他顿了顿,问道:“石野的基础理论课怎么样了?”
陆云深调出另一份数据:“……睡眠质量显著提升。”
林风失笑,摇了摇头:“意料之中。换个方式,让教练在实战复盘时,针对他的击球,讲解背后的力学原理和概率优劣,用他感兴趣的方式灌输了。”
“明白。”
夜深了,石野又一次独自留在训练馆。他没有练习那些让他头疼的杆法,而是反复观看昨天双打比赛的录像,尤其是自己失误和被对手抓住机会的片段,眉头紧锁。
林晓也因为白天的力量训练有些肌肉酸痛,下来做放松拉伸,看到训练馆亮着灯,便走了进去。
看到石野在看录像,林晓有些意外,走了过去。
石野察觉到有人,暂停了录像,回头见是林晓,愣了一下。
“看录像?”林晓问。
“……嗯。”石野闷声应道,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林晓在他旁边坐下,看着定格的画面,那是石野一杆发力过猛导致母球失控的镜头。
“这杆,”林晓指了指,“其实想法没错,想K开那两颗球。但发力的时候,手腕如果再绷紧一点,不要完全靠大臂甩,母球就不会飞那么远,可能效果更好。”
石野仔细看着画面,回想当时的感觉,若有所思。
两人就着录像,你一言我一语,竟然讨论了小半个小时。没有争吵,只有平和的交流,偶尔还有石野因为理解某个要点而恍然大悟的“哦”声。
离开训练馆时,夜空繁星点点。
“谢谢。”石野忽然低声说了一句。
林晓笑了笑:“也谢谢你,那天最后相信我。”
石野挠了挠头,第一次露出了一个算不上好看,但很真实的、带着点腼腆的笑容。
外界的声波喧嚣,或许会成为干扰,也可能化为动力。而基地内部,那块曾被视作顽石的基石,正在一次次碰撞与细微的交流中,悄然沉淀,与周围的建筑,寻找着融合的可能。
(http://www.220book.com/book/XDG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